研究表明:鍛鍊能調節生物鐘 下午鍛鍊效果更好

2020-12-05 中國新聞網

  我們每個人的體內都有生物鐘,但是因為疲勞、疾病、衰老的關係,我們的生物鐘可能會出現功能失調?

  晚上睡不著?早上起不來?去鍛鍊吧,因為運動可能會調節你的生物鐘功能結構。南京大學的專家通過小鼠實驗發現,鍛鍊可以改善小鼠的生物鐘節律,並通過一系列的對比實驗,來研究鍛鍊如何影響體內的生物鐘,結果表明,如果選擇在午後進行鍛鍊,對改善小鼠的生物鐘節律效果更好。

  疾病、衰老

  影響人體生物鐘

  南京大學模式動物研究所的徐瓔教授,其研究的方向是時鐘生物學,這門學科也是國際生物學領域的熱門課題。

  我們知道,動植物都有著獨特的生物節律——生物鐘來調節自身的作息時間。我們人類生物鐘的時間是24小時為一個周期,進行作息。人們身體裡許多信號的變化都和生物鐘有關係,比如體溫、血壓、脈搏甚至腦電波、心電波的變化等等,有著晝夜變化的周期性調整。

  生物鐘和人類的生活、健康是密切相關的,廣泛影響我們的神經系統、免疫系統、而人體的生物鐘並不是一成不變的,人造光源、周邊環境、生活的狀態都可能改變我們的生物鐘,除此以外,疾病和衰老也可能會令生物鐘失調,而另外一方面,生物鐘一旦失調,就容易衰老更快,身體更容易出現病態,比如糖尿病、肥胖、記憶力衰退,甚至是腫瘤,這是一個雙向的互動關係。

  下午鍛鍊

  更能調節小鼠生物鐘

  徐瓔教授培養了一批模式小鼠,研究它們的生物鐘,專家在完全清潔的實驗室環境中,讓一批小鼠在清晨的6點至7點鍛鍊,早晨8點左右開燈,另一批小鼠在下午4點至5點鐘鍛鍊,而實驗室在晚上8點左右關燈,結果發現,鍛鍊過的小鼠其生物鐘節律要優於不鍛鍊的,而下午鍛鍊的小鼠生物鐘功能調節又要優於上午鍛鍊的小鼠。

  同樣,美國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洛杉磯腦研究所的精神病學教授克里斯多福·科爾韋爾(Christopher Colwell)也領導了一系列「運動生物鐘」試驗,他們收集了若干類型的小鼠,大多數動物年輕健康,但其中一些被培育出功能失調的內源性生物鐘,它也叫集群管理器,這是大腦中的一團細胞,「它的工作就是匯報一天中的時間。」

  科學家讓不能產生關鍵內源性時鐘蛋白質的小鼠去跑步鍛鍊,從這些動物內源性時鐘發出的信號幾乎無法到達身體其他部位。經過幾周的跑步後,這些動物的內源性時鐘變強大了。相比一直坐著不動的小鼠,經過運動訓練的小鼠,其內源性時鐘信息能更頻繁地傳遞到心臟和肝臟。

  而在下午運動的小鼠,這種有益的作用尤其明顯。科爾韋爾博士認為,這一發現「相當令人驚喜」。他和他的同事本指望看到晨練有更好的效果,因為這是許多運動員更常用的運動時間。

  但是,與晨練的動物相比,下午運動的動物產生更多的時鐘蛋白,並能將這種蛋白質更有效地泵到身體其他部分。

  人類最佳運動生物鐘

  還需研究

  煅煉能調節小鼠生物鐘,而且下午4點至5點進行鍛鍊,對生物鐘功能調節的作用更佳,那是否意味著我們人體也在下午4點至5點的時候鍛鍊是最佳的「生物鐘」時間。

  對此,徐瓔教授表示,現在還說不清楚人體鍛鍊的最佳生物鐘時間,這是因為小鼠的生物鐘和人類是有差別的,我們人類是白天活動夜晚休息,而小老鼠卻恰恰相反,它們是夜行的動物,和人的行為模式和自然節律上本身有差異。但是從目前關於人類的生物鐘研究來看,下午鍛鍊的效果也是優於清晨的,這是因為晨起之時,人在剛剛睡醒的時候,各種機能的反應都比較弱,還不能迅速適應鍛鍊。

  生物鐘能否

  像鐘錶一樣調整?

  許多熬夜一族,因人為的行為已經形成了生物鐘的紊亂,人們都在問,未來我們能否找到生物鐘的調控開關,到時能像調整鐘錶一樣調整我們的生物鐘。

  記者了解到,時鐘生物學的基礎研究就是尋找與生物節律相關聯的器官以及基因,並且確定它們的功能。而在南京大學的動物模式研究所也有上千隻小鼠在倒時差,希望找出能夠調控生物鐘周期的小鼠模型,而這些研究的最終的目標就是想實現對人體生物鐘的調控。(記者 王君) 

相關焦點

  • 研究表明:早晨鍛鍊對大腦更好
    對許多下班後鍛鍊的人來說,在長時間的工作後運動有助於減緩壓力,並會使他們更有活力。實際上,只要你不是久坐少動的人群中的一員,那麼無論什麼時候鍛鍊都會帶來額外的好處。但一項研究表明,早晨鍛鍊對大腦更好。
  • 運動鍛鍊是如何改善人體健康的?
    【5】Health Psychol:日常運動或能幫助調節機體食慾 有望預防暴飲暴食 doi:10.1037/hea0000839遵循膳食減肥計劃或許非常困難,許多因素會導致飲食失調,從而導致減肥失敗;研究人員關於體育鍛鍊是否會增加機體患病風險或保護機體抵禦飲食不規律上存在一定的分歧,儘管有研究表明,鍛鍊能通過增加食慾或促進一個人進食的方式來導致人群暴飲暴食
  • 美媒:研究表明多鍛鍊腿部能強健大腦
    參考消息網6月1日報導 美媒稱,新的動物實驗表明,步行、奔跑、蹲伏等鍛鍊腿部的運動對於完善神經系統的功能至關重要。據美國健康生活新聞網5月29日報導,基於老鼠的實驗表明,大腦與肌肉之間的聯繫十分複雜,從腿部大肌肉向腦部傳輸的神經系統聯絡同起源於腦部向肌肉傳輸的聯絡同樣重要。
  • 夏季鍛鍊不同群體不同法:下午5點-7點最佳時間
    在熱的環境中運動,能使皮下毛細血管擴張,散熱能力提高,使機體有更強的調節體溫的能力,這也是很多專家提倡「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的根本原因。  那麼,你知道夏季如何鍛鍊能達到更好的效果?為此,華西城市讀本記者採訪了自貢健身教練,來告訴你答案。
  • 研究表明:夜班可能致癌,早上7點鍛鍊最能降低致癌風險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早上8點到10點之間鍛鍊的人比晚些時候鍛鍊的人患癌症的機率要低。而夜班工作「可能」是致癌因素之一。這項發表在《國際癌症雜誌》上的研究,可能會為未來關於鍛鍊時間的研究提供信息,從而降低患癌症的風險。癌症、睡眠和鍛鍊研究表明,休閒運動可以降低一個人罹患多種癌症的風險。這一信息非常重要,因為癌症患者的數量非常高,而且死於癌症的人數也非常多。
  • 運動鍛鍊通過改善DNA損傷調節突觸和大腦可塑性
    生活方式因素,例如體育鍛鍊,除了可以調節細胞氧化還原環境外,還具有神經保護作用,並通過改善認知、學習和記憶力來增強大腦功能。來自巴西巴拉那州立大學天主教大學醫學院的Ricardo Aurino de Pinho團隊認為,DNA損傷是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常見特徵,修復這種損傷的能力對於神經元存活至關重要。運動鍛鍊可引起基因改變,從而調節突觸和大腦可塑性。
  • Nature:Toll樣受體和特殊自噬蛋白之間的串擾或能調節鍛鍊期間骨骼...
    2020年2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題為「TLR9 and beclin 1 crosstalk regulates muscle AMPK activation in exercise」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南醫學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鍛鍊期間Toll樣受體9(Toll-like
  • ...樣受體和特殊自噬蛋白之間的串擾或能調節鍛鍊期間骨骼肌中AMPK...
    2020年2月1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題為「TLR9 and beclin 1 crosstalk regulates muscle AMPK activation in exercise」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南醫學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鍛鍊期間Toll樣受體9(Toll-like receptor
  • 9種鍛鍊大腦,激活潛能的簡單方法!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那些可以鍛鍊大腦的具體方法吧:1、閱讀鍛鍊大腦。閱讀可以很好地鍛鍊大腦,而且讀的內容越難,鍛鍊大腦的效果越好。至於讀什麼書,只要能學到新東西、感興趣就可以。比如經濟類、哲學類、社科類等等,儘量少讀那些沒營養的網文。(當然了,和其它鍛鍊一樣,最好先做一些小的嘗試,再慢慢加大鍛鍊力度。)2、寫作鍛鍊大腦。
  • 為什麼說體育鍛鍊有助於大腦健康
    但過去10年來的研究表明,這種傳統看法是錯誤的。相反,步行或跑步等運動既是身體活動,也是認知活動。而身體活動和大腦認知之間的這種聯繫可以追溯到數百萬年前人類建構其特徵的起源時期。如果我們能更好地理解運動為什麼以及如何影響大腦,我們就能利用相關的生理途徑來設計新的運動程序,從而提高人們的認知能力。
  • 「聞雞起舞」的早鍛鍊不可取
    中國人向來勤奮,受「一日之計在於晨」的影響,絕大多數愛運動的人都有晨起早鍛鍊的習慣,中老年人尤其如此,但清晨並不是最適宜的鍛鍊時間,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寒冷冬日。一、外界因素對早鍛鍊的影響1.植物在夜間也要呼吸,因為沒有陽光,所以吸進去的是氧氣,呼出來的二氧化碳。因此,在樹木多的地方,早上集聚的二氧化碳較多。
  • 有規律地鍛鍊或能幫助機體免疫系統有效抵禦諸如SARS-CoV-2等多種...
    2020年4月22日 訊 /生物谷BIOON/ --如今,全球各地的人們都乖乖呆在家裡,這種方式能夠作為限制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擴散的社會隔離措施的一部分,在某些國家,人們往往被鼓勵每天鍛鍊一次;然而長期以來,人們一直有一種誤解,即認為某種形式的鍛鍊或抑制機體免疫系統的功能,從而降低其應對外界威脅的能力,比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但大量研究證據表明,運動實際上對機體免疫系統非常有益
  • 堅持鍛鍊很重要!研究稱心血管疾病風險高的人更可能「變笨」
    雖然有一些藥物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幫助減緩老年痴呆症或阿爾茨海默症的發展,目前還沒有一種治療方法被認為足夠有效,可以產生相當大的效果,該研究的主要作者、天津醫科大學流行病學和生物統計學教授Weili Xu博士表示。
  • Cell | 琥珀酸分泌調控鍛鍊後肌肉重塑反應
    骨骼肌能產生白介素、生長因子和骨形成蛋白等多種肌肉因子(myokines),這些肌肉因子通過旁分泌方式作用於鄰近的骨骼和肌肉組織中的各種細胞,進而調節肌肉生長、代謝和運動等功能,甚至能影響機體的生長發育。
  • 新研究發現鍛鍊對大腦灰質有好處:或能防止老年痴呆
    新研究發現鍛鍊對大腦灰質有好處:或能防止老年痴呆2020-01-05 17:24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Alan責任編輯:leijunhua> 近日,據外媒報導,德國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和梅奧診所的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 心肺健康與大腦健康,特別是與認知能力下降和衰老有關的大腦灰質和總腦容量區域的健康之間存在關聯 。
  • 如何鍛鍊記憶力
    因此,不停地鍛鍊自己的記憶力非常重要的。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幾個提高記憶力的小技巧。■重複要把短期記憶轉變為長期記憶,重複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單純的重複並沒有意義,必須有意識地重複。在意識到自己是在記憶的同時,還要不斷重複,才能把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使記憶的信息長久地儲存在頭腦中。
  • 每天不鍛鍊,就像吃抑鬱藥
    01.讓你心理感覺很好的「靈藥」我要跟你們講的是一種「靈藥」,「靈藥」能使你們感覺非常好,自尊顯著提升;你甚至能變得更聰明,散發出更大的魅力。這個「靈藥」已經被測試了很多遍了,我說了,這都是研究成果,不是異想天開。我還要說這藥沒有任何消極的副作用,相反,它還有無數積極的作用,我數都數不過來。不僅如此,它還是絕對合法的,而且免費。
  • 順應人體生物鐘 你要遵循最佳健康時間表
    最新研究指出,早上8點最適合服用維生素,晚上7點人體對鐵的吸收效果最佳,臨睡前補鈣最合適。  2.吃甜點:11點前。11點前吃甜食不容易發胖,因為所攝入的脂肪大多會很快轉化成能量消耗掉。午飯後30—60分鐘,喝一杯純咖啡既幫助消化,又能燃燒脂肪。另外,18點之前吃晚飯,有助減肥。  3.喝茶:飯後1小時。空腹喝茶易導致胃炎,而飯後立即喝茶,也不利健康。
  • 堅持鍛鍊!新研究發現對大腦灰質有好處:或能防止老年痴呆
    近日,據外媒報導,德國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和梅奧診所的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心肺健康與大腦健康,特別是與認知能力下降和衰老有關的大腦灰質和總腦容量區域的健康之間存在關聯。腦組織由灰質和從灰質細胞延伸出來由神經纖維或髓鞘構成的白質組成,灰質體積似乎與各種技能和認知能力有關。
  • 科學家研究:運動可以防癌,是早上還是晚上運動產生的效果更好?
    但長期以來困擾人們的問題是,究竟是早上運動還是晚上運動產生的效果更好?,探索了人們在每日不同時間段進行體育鍛鍊對前列腺癌和乳腺癌風險的影響。這些參與者的運動時間可被歸納為5個範圍:早晨8-10點、上午10-12點、下午12-7點、晚上7-11點和其他的運動時間。這些參與者經常做的運動包含散步,健身房鍛鍊,遊泳,踢足球,跳舞,打網球和騎自行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