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夜班可能致癌,早上7點鍛鍊最能降低致癌風險

2020-11-08 西紅柿和番茄的物語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早上8點到10點之間鍛鍊的人比晚些時候鍛鍊的人患癌症的機率要低。而夜班工作「可能」是致癌因素之一。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清晨鍛鍊的人比晚些時候鍛鍊的人患癌症的風險要低。

這項發表在《國際癌症雜誌》上的研究,可能會為未來關於鍛鍊時間的研究提供信息,從而降低患癌症的風險。

癌症、睡眠和鍛鍊

研究表明,休閒運動可以降低一個人罹患多種癌症的風險。

這一信息非常重要,因為癌症患者的數量非常高,而且死於癌症的人數也非常多。例如,在美國,科學家估計到2020年底,將有1,806,590人被診斷為癌症,而606,520人將死於癌症。

考慮到患癌症的人很多,即使是很小的改變,比如改變鍛鍊時間,也能對降低癌症對整個人群的影響做出重大貢獻。

截至2018年,46.7%的美國成年人沒有達到最低有氧運動標準。增加身體活動並在最有效的時候進行優化可能是降低社會癌症發病率的一種可能方式。

也有證據表明,一個人的晝夜節律可能與他們患癌症的機率有關。晝夜節律指的是影響人的睡眠-覺醒周期的生物過程。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已將影響人體晝夜節律的夜班工作的證據級別列為「可能」致癌因素。

特別是,研究人員已經將夜班工作與乳腺癌風險的增加聯繫起來。前列腺癌的證據尚不清楚。

科學家們已經證明,運動與一個人的晝夜節律也有關係。根據2019年的研究,白天鍛鍊可能有助於改善一個人的晝夜節律,減少睡眠模式中斷帶來的負面影響。

鑑於鍛鍊可以潛在地降低患癌症的風險並改善晝夜節律,而打亂晝夜節律則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這項新研究的作者假設,體育鍛鍊的時間可能會影響患癌症的風險。

為了驗證這一假設,研究人員分析了2795名參與者的數據。參與者是西班牙多病例對照研究(mc -Spain)的一個下屬研究院,該研究旨在了解導致西班牙常見癌症的因素以及如何預防它們。

從2008年到2013年,研究人員採訪了參與者,以了解他們一生的娛樂和家庭體育活動。平均3年後,研究人員評估了人們鍛鍊的時間。

研究人員特別觀察了781名患有乳腺癌的女性,並回答了關於她們身體活動的問卷,還有504名患有前列腺癌的男性,並提供了他們鍛鍊時間的數據。

研究人員從普通醫療記錄中隨機選擇了對照組。研究人員將他們與同性別、年齡相仿的癌症患者進行配對。在這項研究中,對照組也回答了關於體育活動及其時間的後續問題。

早期鍛鍊可以降低患癌症的風險

研究人員發現,早上8點到10點之間的體育鍛鍊對減少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潛在益處最大。

大約7%的乳腺癌患者和9%的對照組患者在清晨進行了大部分的鍛鍊。大約12.7%的前列腺癌患者和14%的對照組進行了晨練。

研究人員建立了一個模型,表明早晨鍛鍊與不鍛鍊相比,患乳腺癌的可能性降低了25%。

然而,這一估計的統計置信範圍從風險減少52%到增加15%不等。

前列腺癌的研究結果與此相似。該模型預測,早起鍛鍊的人比不鍛鍊的人患前列腺癌的機率降低了27%。然而,範圍從減少56%到增加20%。

在晚上7點到11點之間鍛鍊的人患前列腺癌的風險降低了25%。然而,和早上的研究結果一樣,這些證據在統計學上並不重要。

研究人員認為,早期運動對乳腺癌風險的任何有益影響可能與雌激素有關。高雌激素水平與乳腺癌風險增加有關,而運動可以降低雌激素水平。此外,早上7點左右雌激素的分泌最為活躍。

褪黑激素也可能是一個因素。研究人員已經表明,褪黑激素可以預防癌症風險,而在白天晚些時候或晚上鍛鍊可以延緩褪黑激素的產生。

正如研究人員指出的,這項研究有局限性,而且他們不能確定地發現鍛鍊的時間可能會產生的小影響。

然而,這種效應的規模小並不意味著它不重要。癌症是一種多產的疾病,任何微小的影響,當在人群中放大時,都可能是重要的。

其他研究問題包括沒有記錄所有參與者的所有信息,沒有考慮到一些混淆變量,如飲食和睡眠模式。

然而,與樣本量相比,這些都是次要問題,本研究中病例和對照之間的差異很小。

儘管如此,這項研究進一步闡明了探索鍛鍊時間和癌症風險之間關係的價值。

對於位於巴塞隆納的ISGlobal Severo Ochoa的科學主任和這項研究的協調人Manolis Kogevinas博士來說,「這些結果,如果得到證實,可能會改善目前對癌症預防的體育鍛鍊建議。」很明顯,只要每周進行至少150分鐘的適度體育鍛鍊,每個人都可以降低患癌症的風險。」

夥伴們學到了嗎?關注我,生活知識,每天一點,幸福飄飄飄(#^.^#)

相關焦點

  • 經常熬夜,會不會致癌?
    大量研究發現,如果長期生物鐘紊亂,會帶來很多慢性病,包括癌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等! 長期熬夜,不規律作息確實是致癌風險因素!在這兩項研究之前,已經有幾十項動物實驗證明,破壞晝夜節律,會加速癌症發生。 倒夜班和癌症風險 在動物身上,「破壞生物鐘規律會致癌」這個結論是毫無爭議的。 那麼對於人,作息不規律,經常熬夜會增大患癌概率麼?
  • 中國人群最常見的23個致癌因素公布
    換句話講,只要防控好23種致癌因素,中國45.2%的癌症死亡可以避免。 做到這七點,擊破23大隱形殺手! 研究表明,這些致癌風險是可以避免的,這意味著將近103.6萬例可預防的癌症。我們該如何做呢?
  • 「生物鐘」得了諾貝爾獎,所以熬夜真會致癌嗎?
    負責定義致癌物的是世界衛生組織旗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有關「熬夜」致癌的專家工作組由來自10個國家的24名科學家組成,他們給「熬夜」打了一個「2A」的評分是基於這樣一些依據(1):八項流行病學調查中,有六份都表明上夜班給婦女帶來乳腺癌的風險,雖然這個風險不是特別大;經常穿越不同時區的空姐,也有晝夜節律紊亂的問題,她們的乳腺癌的發病率也比一般人有所增加
  • 如果培根致癌,那麼蔬菜致癌的可能更大|蔬菜中的亞硝酸鹽最多
    但是,突然有人告訴你:吃培根,會致癌的。看到「癌」字,很多人都會瑟瑟發抖?還是不要冒這個風險了吧。一提到加工肉,我們就會想到致癌的風險,從技術上說,培根確實是加工肉,因為加工過程中會添加亞硝酸鹽等物質。但是,有沒有想過:既然它們那麼可怕,為什麼加到肉裡面呢?它真的一無是處嗎?
  • 闢謠專欄1:喝咖啡會致癌?鮮榨果汁能抗癌?無糖飲料會致癌?
    隨後,官方平臺撰文闢謠,宣明咖啡豆中並沒有含有此種物質,該物質是在咖啡烘培過程中自然出現的,而且,【丙烯醯胺】在人體中致癌的風險並沒有被明確證實。它是屬於【可能對人類致癌】的2A類致癌物。除此之外,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專家愛德華·焦萬努奇指出,咖啡有助於減少罹患癌症風險的證據還要比致癌的證據更多一些
  • 網傳"常吃蕨菜能致癌" 求證:危險性比吸菸小
    網傳常吃蕨菜能致癌   記者查詢發現,蕨菜致癌一說源自科學松鼠會科普作家、美國普度大學農業與生物系食品工程博士雲無心的一篇科普性文章《純天然的野菜居然會致癌?》文中指出,蕨菜並非傳說中的「安全」、「無汙染」和有「抗癌」的作用而是有著明確的致癌能力。
  • 草甘膦致癌疑云何時休—新聞—科學網
    自草甘膦開發應用以來,多家國際權威機構對其安全性進行過科學評估,均認為其不大可能對人類有致癌風險,這也是草甘膦得以大規模應用的基礎。 然而,2015年3月,位於法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其列為2A類致癌物。這一結果被廣泛引用,也是支持此次加州法官做出判決的主要依據。不過,加州目前尚未正式啟動將草甘膦列入致癌物的立法程序,因此草甘膦在法律層面尚未被判致癌。
  • 研究稱蕨菜或能致癌 如何挑選蕨根粉?
    原標題:研究稱蕨菜或能致癌 如何挑選蕨根粉?   近年來,被稱為「長壽菜」的蕨菜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傳說中,它不僅「安全」「無汙染」,含有多種營養物質,甚至還有「抗癌」的作用。然而,關於蕨菜致癌的說法近日卻在網上廣泛流傳,事實真相究竟如何呢?
  • 百事可樂或致癌? 專家:每天喝千瓶才可能致癌
    專家:每天喝千瓶才可能致癌   可口可樂採用新工藝降低「致癌物」,百事可樂尚未回應  《可口可樂致癌物含量中國為美國14倍》追蹤  昨日,本報報導了可口可樂「致癌物」含量雙重標準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實際上,被媒體踢爆「致癌門」的並非只有可口可樂,另一大國際飲料巨頭百事可樂也在名單之上。昨日,可口可樂已經表示將在全球範圍內執行與美國加州同樣的新工藝,以此降低4-甲基咪唑含量。
  • 藍牙耳機可能致癌?真相是……
    蘋果回應「藍牙耳機可能致癌」近日有消息稱,蘋果AirPods(藍牙無線耳機)可能致癌。不過,雖然該報導中引用了專家對AirPods致癌的擔憂,但科學家們提交的聯名信中並沒有直接點名AirPods,而是表達對「非游離電磁場(EMF)技術」潛在風險的關注。不過,目前所有的藍牙設備都使用這種技術。
  • 日常生活中,到底哪些輻射致癌?
    一說起致癌風險,很多人最怕的就是輻射。86年的車諾比核電站事故,最近的福島核電站事故,更是進一步加深大家對輻射的恐懼。很多人都認為微波爐是有致癌風險的,所以家裡堅決不用。最喜歡傳播各種偽科學謠言的有兩類人:第一類,是靠偽科學文章的流量掙廣告費的,對他們而言,文章最重要的是聳人聽聞,讓大家產生恐懼,因為這樣就會讓大家轉到各個群裡去,生怕身邊的人不知道這些「能救命的信息」。
  • 美國政府斥資2500萬美元研究表明:手機電磁波可致癌 !
    美國政府斥資2500萬美元,由美國國家毒理學部發布,歷時數年研究表明,手機電磁波與癌症之間的聯繫被證實!       在這份研究的附錄中,科學家指出:由於近年來全球手機普及率逐漸擴及到各年齡層,即便手機電磁波造成的致癌率不是相當高,對公共健康造成的隱患仍是不容小覷。
  • 中國人常見的23種致癌因素,避開了每年可減少100萬人死亡!
    這23種常見致癌因素,一定要避開赫捷院士和陳萬青教授牽頭的這份研究,總結出的中國各省份最主要致癌危險因素有23個,可以分為5類。分別為:分別是:吸菸、二手菸、飲酒、缺乏鍛鍊。根據致癌因素的五大類23種因素,遠離癌症,生活幹預上需要做好這5點!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了最新的致癌物清單,其中菸草被列為一類致癌。已證實菸草與肺癌、口腔癌、膀胱癌等幾十種腫瘤密切有關。
  • 吃魚腹有致癌風險 吃魚背上的肉更安全?
    不同部位魚肉,毒害物質含量不同  環境汙染導致水汙染影響魚類,怎麼吃魚才能降低風險?中科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的專家進行研究並發表論文。據介紹,脂肪酸中有一類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s)是人體必須的,能減少冠心病的發病率,降低血漿中甘油三酯水平,促進嬰兒的腦和視網膜組織發育。但人體自身不能合成這類脂肪酸,必須從日常膳食中攝取,魚類是人體獲取這類物質的主要來源之一。可是,隨著工業和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OPs)被釋放到環境,進入水體並被魚體吸收。因此在人們吃魚時,在獲得有益脂肪酸的同時也有攝入汙染物的風險。
  • 致癌金屬排行榜
    今天小編來跟大家介紹一下常見的致癌因素有哪些,會導致何種癌症呢?  鉻  早在1890年人們就認識到鉻化合物會對人致癌。40年代後期各國學者相繼進行了許多研究及報導,最明確的依據來自鉻酸鹽生產及鉻酸鹽顏料的製造和應用行業。美國曾報導生產鉻酸鹽的工人肺癌死亡率增加30倍,德國顏料製造業工人肺癌發病率也很高。
  • 日常生活中,到底哪些輻射致癌?這3種輻射最危險!
    作者:菠蘿(菠蘿因子公眾號創始人)(一)說起致癌風險,很多人最怕的就是輻射。86 年的車諾比核電站事故,最近的福島核電站事故,更是進一步加深大家對輻射的恐懼。很多人都認為微波爐是有致癌風險的,所以家裡堅決不用。很多人覺得 WIFI 信號、手機信號也可能致癌,每天過得心驚膽戰,如履薄冰。
  • 病毒是如何致癌的?這7種病毒,你必須了解
    研究病毒和癌症之間的關係也有助於研究人員開發疫苗和其他降低癌症風險的方法。病毒是如何致癌的?雖然它不會直接導致癌症,但研究人員認為,它會破壞免疫系統,從而降低人體對其他致癌病毒的防禦能力,增加患癌症的風險。它能使其他癌病毒引起癌症。愛滋病毒相關癌症包括卡波西肉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霍奇金淋巴瘤、宮頸癌以及肛門、肝臟、口腔、咽喉和肺癌。目前還沒有針對愛滋病毒的疫苗。
  • 會致癌?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
    也有很多人聽更多人說隔夜茶致癌!於是嚇得心慌慌、膽顫顫,隔夜茶真的這麼可怕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隔夜茶。 什麼是隔夜茶? 隔夜茶從字面上的理解就是放過夜的茶。但是這裡面存在一個問題,你晚上8點泡的茶放一個晚上隔天早上8點喝,中間隔12小時叫隔夜茶。
  •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警告中式鹹魚等物品存致癌風險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警告中式鹹魚等物品存致癌風險時間:2015-10-31 11:37:00來源:參考消息網作者:編輯:   參考消息網10月31日報導英媒稱,聽世界衛生組織說加工肉製品存在致癌風險,許多人都迷惑不解。
  • 多喝咖啡,可以降低前列腺癌風險!
    咖啡是工業化國家膳食中咖啡因、咖啡酚和抗氧化劑的主要來源,其各種成分如咖啡因、咖啡酸和綠原酸可通過多種致癌途徑對癌症的發展產生潛在影響。最近在美國、瑞典和英國等主要西方國家進行的研究報告稱,飲用咖啡與較低的局部和晚期前列腺癌風險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