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警告中式鹹魚等物品存致癌風險

2020-12-01 西部網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警告中式鹹魚等物品存致癌風險

時間:2015-10-31 11:37:00來源:參考消息網作者:編輯:

  參考消息網10月31日報導英媒稱,聽世界衛生組織說加工肉製品存在致癌風險,許多人都迷惑不解。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10月28日報導稱,這還不夠糟糕。人們還發現,人們吃的香腸裡的東西我們都不信任了。

  香腸問題仍未得到解決。對加工肉製品憂心忡忡的人們要麼可以鬆口氣,因為人們接觸的許多東西都存在致癌風險,要麼會抓狂,因為有一個116種致癌的日常物品和活動清單。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了上述116種日常物品和活動清單。紅肉沒有在列,但加工肉製品在列,因為紅肉只是「很可能」與癌症有關。

  但這份清單包括避孕、吸菸、日光浴床、呼吸的空氣(如果生活的城市有汙染的話)、太陽能以及其他許多我們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的物品和活動。

  這份清單不包括很可能存在致癌風險的物品和活動,在列的各種物品和活動肯定致癌。

  吸食菸草;太陽燈和日光浴床;鋁生產;飲用水中的砷;金胺生產;靴鞋製造和修理;煙囪清掃;煤氣化;煤焦油蒸餾;焦炭(燃料)生產;家具和櫥櫃製造;赤鐵礦地下開採(伴接觸氡);二手菸;鋼鐵鑄造;異丙醇製造(強酸法);品紅製造;油漆工(職業接觸);用煤焦油瀝青鋪裝路面和屋面;橡膠工業;職業接觸含硫酸的強無機酸霧;黃麴黴毒素;酒精飲料;檳榔果(通常和蔞葉一起嚼食);不含菸草的檳榔咀嚼物;含菸草的檳榔咀嚼物;煤焦油瀝青;煤焦油;家庭燒煤在室內的排放;柴油廢氣;未處理和中等處理的礦物油;非那西汀(一種解熱鎮痛劑);含有馬兜鈴酸的植物;多氯聯苯(過去曾廣泛用於電氣設備,上世紀70年代在許多國家禁用);中國式醃魚;頁巖油;煤煙;無煙菸草製品;木塵;加工肉製品等等。

加工肉製品包括培根、香腸等。(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 世衛組織正式回應加工肉製品「致癌說」

  圖表:世衛組織正式回應加工肉製品「致癌說」 新華社發 大巢製圖

  (2015-10-30 17:40:01)

  參考消息網10月27日報導臺媒稱,美國民眾熱愛培根、火腿、醃肉等加工肉品,世界衛生組織有關紅肉及加工肉品與癌症風險有關的報告引起熱烈討論,農牧業者不接受這類來自歐洲的研究結果。

  據臺灣「中央社」10月26日報導,美國民眾熱愛紅肉與加工肉品,培根是早餐必備食品,家庭燒烤與球賽活動上,人手可見熱狗;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紅肉消費國,每人每年平均吃下18磅(約合8公斤)的培根,肥胖與癌症等健康問題長期困擾美國社會與社會安全開支。

  美國畜牧業者厭惡這類來自歐洲的報告,也常提出相應的科研證據。美國全國養牛業協會營養部門主任麥克尼爾(ShaleneMcNeil)表示,協會不認同有足夠證據,輕率的結論認為紅肉與癌症有關聯。

  紅肉與白肉對健康的影響各有說法,有人還提出吃紅肉健身又強國的說法。

  百年來,美國牛肉消費量高於其它肉品,美國也成為超強;但健康意識逐年提高,2014年,雞肉首度超越牛肉,這與價格無關,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也公開建議民眾應多吃油脂量較少的瘦肉。

  根據世衛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的說法,每天食用50克加工紅肉,罹患直腸癌的風險增加18%,這等於每天吃下3條培根,美國漢堡、三明治和沙拉中隨處可見添加培根。

相關焦點

  • 世衛組織公布最新致癌清單:中式鹹魚在內,這3種食物都是黑名單
    「癌從口入」這句話一點都不假,自物質生活提高後,患各種疾病的概率也越來越高,當然可直接影響人的壽命以及生活質量的癌症也不例外。比如,過去在沿海岸城市人們喜歡吃的鹹魚,製作過程中會用高濃度的食鹽給魚脫水,這樣的魚不僅易於保存還風味十足,但典型的中式鹹魚卻是鼻咽癌的幫兇。
  • 世衛組織警告:這5種食物是致癌物的「溫床」,儘早撤下飯桌!
    醫生判斷,這和顧女士的飲食習慣有不小的關係,鹹魚中含有致癌物質N-亞硝胺,早就被證實是導致鼻咽癌最直接的危險因素之一。 二、鹹魚竟然也致癌?世界衛生組織給出實錘 「中式鹹魚」被世界衛生組織的下屬機構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確定為1類致癌物,即有明確的致癌作用。
  • 火腿培根為致癌物真相揭秘 10大致癌食物排行榜
    網絡圖火腿培根為致癌物,世界衛生組織預計26日將宣布火腿、培根等加工肉製品為「致癌物」,即致癌程度最高的物質世衛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物質的致癌程度分為五級,依次為:致癌、較可能致癌、可能致癌、致癌度不確定和可能不致癌。英國《每日郵報》從「消息靈通人士」處獲悉,來自10個國家的科學家評估各種已有證據後同意將加工肉製品歸入「致癌物」,使其與石棉、香菸、砒霜「為伍」。加工肉製品指使用煙燻、醃漬、添加化學物等方式處理過的食物,除火腿和培根,還包括一些燻肉和香腸。
  • 一類致癌物清單中的這類物品,致癌又傷腎,危害比鹹魚大多了!
    一類致癌物是指導致人類癌症的證據很明確,這些食物的過量攝入是會致癌。就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致癌物完整清單中,除了鹹魚上榜讓人們感嘆唏噓外,自榨花生油的黃麴黴毒素汙染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然而還有一類除了會致癌,還會嚴重傷害人體腎臟,導致腎癌,尿毒症,膀胱癌等等一系列傷害。這類致癌物就是馬兜鈴酸以及含有馬兜鈴酸的植物等。早在1994年,法國政府就因為馬兜鈴酸會導致腎病而全面禁售一切涉嫌含有馬兜鈴酸的重要。在2012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所有含有馬兜鈴酸類物質劃入1類致癌物清單中。
  •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常見I類致癌物質清單
    先放最權威的乾貨:IARC -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這個是WHO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的網站,裡面能找到相當權威的致癌物信息一般大家常見的該機構對於致癌物的評級是基於證據強度的,分為I級(group 1, 對人類致癌,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對人類有致癌作用)、II
  • 世衛組織:中國式鹹魚致癌 - 世界衛生組織,鹹魚,漢堡 - IT之家
    據中國日報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發布研究報告稱,除了加工肉製品和紅肉外,其他115種物質也可以致癌。包括「加工肉製品」在內,世界衛生組織這次發布的致癌物名單當中總共含有116種,給外界提供參考。這些致癌物包括:吸食菸草、飲酒、室內煤氣、含砷的飲用水、製鞋修鞋、打掃煙囪、製作家具、勘探鋼鐵等等。
  • 草甘膦有多致癌?IARC結論引質疑
    (撰文:譚語)3月20日,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報告稱,草甘膦「很可能」對人類致癌。據稱,該評價由來自11個國家的17名專家審定,將發布在IARC第112卷論文集。該報告再次引發業內對IARC致癌評價的質疑。
  •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2020年全球新增1930萬癌症患者
    據聯合國網站消息,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15日發布最新數據顯示,據估計,2020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約1930萬、死亡人數約1000萬,女性乳腺癌超越肺癌,成為診斷數量最多的癌症。
  • 中國常見,檳榔致癌成分首次確認!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布評估結果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評估,由於提神、上癮,全球有10%-20%人口咀嚼檳榔,主要集中在東南亞和南亞地區,其中包括中國的湖南、雲南、海南和中國臺灣地區。  近期,IARC在《柳葉刀-腫瘤學》發表了對檳榔主要活性成分――檳榔鹼(arecoline)致癌性的主要評估結論。
  •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致癌物質分為5類4級(圖)
    所謂致癌物有分類嗎  【回應】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將致癌因素分為四級,經評估有400多個因素對人類致癌或可能致癌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體檢中心主任李槐說,致癌物只是致癌的外部因素,這些外因大致可以分為化學致癌物、物理致癌物、生物致癌物和食物致癌物。
  • 世衛組織稱吃火腿香腸可致癌 專家:不必恐慌
    但報告沒有就它們的致癌風險等級進行比較,表明吃肉不像吸菸那麼危險。  而對於食用牛肉、羊肉、豬肉和馬肉等紅肉,報告說,「有限證據」表明「有致癌作用」,那可能主要是引發結腸癌、直腸癌以及胰腺癌和前列腺癌。  路透社報導,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出的「可能」致癌物還包括草甘膦以及許多滅草劑中的活性成分。  不過,報告沒有說明,對肉類的烹飪方式是否會影響致癌風險。
  • 專家解析「舌尖上的癌症」 胡蘿蔔素致癌?
    「吃什麼食物能致癌」,「什麼食物能防癌」,一直是備受大家關注的話題。近日,網絡上一張「舌尖上的癌症」圖譜迅速走紅,短短幾天內就被轉發上千次。不僅普通老百姓關心,許多與健康有關的專業人士也紛紛轉發,更有多家媒體對此做出報導。
  • 研究表明:夜班可能致癌,早上7點鍛鍊最能降低致癌風險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在早上8點到10點之間鍛鍊的人比晚些時候鍛鍊的人患癌症的機率要低。而夜班工作「可能」是致癌因素之一。這項發表在《國際癌症雜誌》上的研究,可能會為未來關於鍛鍊時間的研究提供信息,從而降低患癌症的風險。癌症、睡眠和鍛鍊研究表明,休閒運動可以降低一個人罹患多種癌症的風險。這一信息非常重要,因為癌症患者的數量非常高,而且死於癌症的人數也非常多。
  • 肥胖顯著增加多種癌症的風險
    肥胖也是致癌的!而且致癌的給力程度,未必會輸給酒精!最近IARC發布他們針對癌症和體重研究的最新結果,發現在歐美和中亞地區的女性當中,肥胖造成的癌症佔了癌症總數的9%!只要有超重,就是有致癌風險!而且致癌風險和體重超標程度是成正比的。當前,受肥胖影響最大的是子宮癌,BMI超標,最高可以產生7.1(6.3~8.1)倍的患癌風險!
  • 染髮致癌?哈佛研究:染劑與大部分癌症無正相關性,乳腺癌和卵巢癌除外
    長期使用永久性染髮劑究竟致不致癌? 前不久,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在研究了12萬美國女護士長達36年的數據後,給出了一個答案[1]。 總的來說,使用永久性染髮劑與大多數癌症風險和癌症相關死亡之間沒有發現正相關關係。
  • |歐盟|甲酸|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致癌物|...
    它被普遍應用於玩具、食品包裝材料、醫用血袋和膠管、乙烯地板和壁紙、清潔劑、潤滑油、個人護理用品(如指甲油、頭髮噴霧劑、香皂和洗髮液)等數百種產品中提醒: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初步整理參考,二(2-乙基己基)鄰苯二甲酸酯在2B類致癌物清單中。
  • 「致癌星巴克咖啡」 1天喝多少杯會致癌?
    ­    這兩天,朋友圈裡一篇關於「美國加州法院裁定星巴克必須標明致癌警告的判決」文章火了。裁決的依據是,咖啡含大量丙烯醯胺,該物質易致癌。記者採訪業內人士了解到,我們生活中的各種食品中都或多或少含有該物質,不過劑量較小,無需驚慌。正常情況下,一天喝2杯咖啡,也並無大礙。
  • 且讓我吐槽一下IARC的癌症警告
    (Cuscoasimo /譯)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有兩個著名特點。一,他們會仔細評估各種事物,包括殺蟲劑和陽光在內,判斷它們是否會引發癌症,並對可能的風險給出權威意見。二,在研究成果的溝通發布方面,他們做得糟透了。他們的差勁之處在這幾天暴露無遺。
  • 最新研究揭示癌症胚系基因組模式與癌症風險及臨床預後的關聯
    以基因為中心的癌症研究表明,似乎只有5%~10%的癌症病例是可遺傳的,即癌症相關胚系(germline)遺傳變異。由於癌症驅動的胚系遺傳變異在基因組中分布較少,並且局限於少量的基因,很多相關研究都是關於已知的癌症驅動基因,包括腫瘤抑制基因、DNA修復、致癌信號通路以及細胞周期密切等。
  • 鹹魚臘肉是1級危險致癌物,為什麼老一輩常年吃患癌症的也不多?
    如今的時代是各種慢性疾病甚至癌症井噴的年代,據統計中國1分鐘就能查出7人得癌症,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數字!而我們生活中常吃的鹹魚都被列為1級危險致癌物了,還有各種烤肉臘肉醃菜都算致癌物,這生活令人已經沒有索然無味了!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為何祖輩常年吃鹹魚也沒見多少得癌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