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醯胺是什麼?「致癌星巴克咖啡」 1天喝多少杯會致癌?

2021-01-11 閩南網

  ­  

  這兩天,朋友圈裡一篇關於「美國加州法院裁定星巴克必須標明致癌警告的判決」文章火了。裁決的依據是,咖啡含大量丙烯醯胺,該物質易致癌。記者採訪業內人士了解到,我們生活中的各種食品中都或多或少含有該物質,不過劑量較小,無需驚慌。正常情況下,一天喝2杯咖啡,也並無大礙。

  星巴克回應:咖啡是健康飲品

  據美聯社、華爾街日報、路透社等今日報導,美國當地時間3月28日,加州洛杉磯法官裁定星巴克等90家售賣咖啡的企業,須在當地售賣的咖啡產品上貼標籤警告致癌風險。

  起因是美國一個名為「Coun鄄cilforEducationandResearchonToxics」的非盈利組織8年來一直起訴咖啡公司,累計涉及90家企業,當中就包括星巴克。該組織認為這些公司違反加州條例,沒有警告消費者他們的咖啡產品含有可能致癌的化學物丙烯醯胺。

  據悉,星巴克和其他90家公司可以在4月10日前提出異議。根據法庭文件,其他被告還包括GreenMountainCoffeeRoastersInc,J.M.SmuckerCompany和卡夫食品公司,等等。

  對此,星巴克回應稱,星巴克始終堅持為顧客提供高品質及安全可靠的食品與飲料,並致力於讓顧客感受優質的星巴克體驗。關於該項在美國加州的法律訴訟,全美咖啡行業協會也發布了相關公告。公告指出,整個咖啡行業目前正在考慮各項應對,包括繼續提出上訴及採取進一步的法律行動。

  公告同時稱,在咖啡產品上貼上致癌警告標籤將會是一個誤導消費者的行為。全美咖啡行業協會的主席及執行長威廉莫瑞表示:「咖啡早已被證明是對健康有益的飲品。此次法律訴訟產生了一個可笑的結果,這項判決使消費者倍感困惑,並且也無益於公眾對健康的認知。」

  公開報導顯示,許多咖啡公司此前在加州已經告知消費者咖啡中含有丙烯醯胺。然而,它們目前大部分都貼在不容易看到的地方,比如放奶油和糖的櫃檯。

  油炸、烘烤食品易產生丙烯醯胺

  那麼此次事件聚焦中心丙烯醯胺究竟是什麼?它對人體影響有多大?

  咖啡行業人士指出,丙烯醯胺是咖啡豆在烘烤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化學物質。根據國家食藥監總局2014年7月發布的一份通報,來自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和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的專家認為,丙烯醯胺對人和動物都具有神經毒性;對動物還具有生殖毒性、致突變性和致癌性。

  實際上,美國癌症學會指出,只要一個食物裡有澱粉,有胺基酸,經過了高溫烹飪,就會產生微量丙烯醯胺,在油炸和烘烤的食品裡尤其容易產生。而且這也不是什麼新發現,人們知道丙烯醯胺會在這些食物裡出現已經快20年了。早在2002年,瑞典科學家首次發現,油炸的薯片、薯條等經過化學反應容易形成丙烯醯胺。

  「其實人們主要攝入丙烯醯胺的來源不是咖啡,丙烯醯胺在很多食物中都有,自己家的炒菜至少佔50%以上,咖啡的攝入量相較來說少太多了,還有中國人喜歡吃油條,通過油條吃進去的丙烯醯胺比咖啡還多。」有專家指出,丙烯醯胺在1994年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列為2A類致癌物,即對人類具有潛在致癌性,但尚缺乏人群流行病學證據表明通過食物攝入丙烯醯胺與人類某種腫瘤的發生有明顯相關性。

  「普通人關注的是是否含有這一物質,業內關心的是劑量有多少。」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厲曙光說,「通俗點說,現在學界只是在動物身上研究發現這一物質可能致癌,但是在人身上能致什麼癌,尚不清楚。」

  每天一兩杯咖啡並無大礙

  根據2010年,發表在《食品與化學毒物學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提供的數據,丙烯醯胺的致癌劑量為每公斤體重2.6微克-16微克每天。保守估算,一個50公斤體重的成年人,每天大約喝10kg咖啡,才會達到致癌劑量,差不多相當於28杯星巴克中杯咖啡的量。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安全專家範志紅介紹,咖啡丙烯醯胺含量確實很高,達到1100微克/公斤。但畢竟1杯咖啡中只有兩三克咖啡,用1100乘以0.003,結果是3.3微克。這個數量是無需介意的。「所以,每天一兩杯咖啡就照喝好了。如果喝咖啡的時候加入黑糖,因為黑糖至少會放10克,其丙烯醯胺含量都在1000微克/公斤以上,比咖啡本身多。」

  「不過,咖啡愛好者所喝的濃咖啡和多數中國人日常喝幾克速溶咖啡相比,前者可能要增加幾倍甚至更多的丙烯醯胺攝入量。它們很可能烤制過程受熱更嚴重,而且衝得也比較濃。所以這類產品還是偶爾過癮比較好。」範志紅稱。

  範志紅同時表示,新鮮蔬菜水果本來含丙烯醯胺微乎其微,但經過煎炒油炸,含量就明顯上升。

  據香港測定,大眾喜愛的幹烤西葫蘆、烤青椒、烤茄子所含的丙烯醯胺分別為360、140和77微克/公斤。

  此外,凡是油炸和焙烤食物,都是丙烯醯胺的重要來源。除了餅乾、蛋糕等西式糕點富含丙烯醯胺,月餅等中式點心也是來源之一,一項測定發現廣式月餅中的丙烯醯胺含量為194微克/公斤,餅皮部分甚至高達2079微克/公斤。

  「青少年和備孕、孕期和哺乳期的女性,要注意飲食營養平衡,節制各種煎炸燻烤和香脆零食的攝入量。」

原標題:刷屏的「致癌星巴克咖啡」 1天喝多少杯會致癌?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焦點

  • 「致癌」的到底是星巴克還是咖啡?該致癌物更愛澱粉和高溫
    從昨天起,星巴克霸屏了。緣於外媒報導,在3月28日的一項裁決中,因星巴克產品中含有高含量的丙烯醯胺,被美國法院要求在產品上加貼「致癌」警告標籤。其實,此次裁決並不僅僅針對星巴克一家企業。其實,咖啡豆本身並不含丙烯醯胺,而且也不是星巴克添加的,而是在烘培過程中自然出現的。只是由於星巴克本身一直自帶話題,才引起大多數媒體和公眾都對其保有很高的關注度。尤其是面對「致癌」這樣聳人聽聞的標籤,想不無動於衷都難。丙烯醯胺酷愛澱粉和高溫什麼?你還沒搞清楚丙烯醯胺到底是何方妖孽?
  • 闢謠專欄1:喝咖啡會致癌?鮮榨果汁能抗癌?無糖飲料會致癌?
    謠言1:喝咖啡會致癌。闢謠1: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明確指出,「咖啡不存在致癌危險性」。這個謠言的歷史,有差不多30年了,雖然各大官方平臺都已闢謠過,但是這個謠言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出來蹦躂。蹦躂的最為厲害的時期就是2018年,某公眾號發表一篇文章《星巴克最大的醜聞曝光,我們喝進嘴裡的咖啡,竟然都是這種東西……》在網絡刷屏,直指「咖啡含有的【丙烯醯胺】可致癌」。
  • 星巴克回應致癌 網友:拋開計量談危害是很不科學的!
    此後,澎湃新聞記者向多位食品安全專家求證,得到的解釋是:咖啡和很多食物中都含有丙烯醯胺,但是劑量不大,且丙烯醯胺在人體能致什麼癌,目前學界尚無共識,公眾無需驚慌。據美聯社、華爾街日報、路透社等報導,美國當地時間3月28日,加州洛杉磯法官裁定星巴克等90家售賣咖啡的企業,須在當地售賣的咖啡產品上貼標籤警告致癌風險。
  • 星巴克咖啡竟含致癌物?是真的 而且……-星巴克,咖啡,致癌物,科普...
    網友紛紛熱議:@一路有你167993318:星巴克的公關能力就是強大!@王小二回家去:周圍幾乎都是不喝咖啡得癌死的,怎麼解釋?來世一回喜歡什麼盡情吧!@阿呆小萌萌:我要中杯!我不管你們怎麼叫,我就要中杯@白席丶:嚇得我趕緊喝了杯星巴克壓壓驚@鬼舞拾柒V:愛吃天婦羅的日本人有什麼說法嗎?
  • 謝霆鋒否認曲奇致癌 丙烯醯胺到底是什麼?
    謝霆鋒否認曲奇致癌 丙烯醯胺到底是什麼?時間:2019-01-17 22: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謝霆鋒否認曲奇致癌 丙烯醯胺到底是什麼? 這次,謝霆鋒又是怎麼回應鋒味曲奇存在致癌物的呢?謝霆鋒的態度可謂是異常強硬,同時並對某些媒體的報導表示了自己的不滿。
  • 咖啡含「致癌物」,還能放心喝嗎?
    近日,美國加州法院判決星巴克貼上「可能致癌標籤」銷售,依據是咖啡中含有大量「易致癌」的丙烯醯胺。其實,加州法院裁決並不只針對星巴克一家,而是針對整個咖啡行業。那我們還能放心大膽地喝咖啡嗎?對此,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食品營養與安全系主任陳芳表示,裁決之所以把咖啡和致癌聯繫在一起,與丙烯醯胺自帶的2A致癌物身份脫不開關係。早在1994年,丙烯醯胺就被國際癌症研究中心列為了2A類致癌物。那麼什麼是2A類致癌物呢?即動物實驗中顯現明確致癌作用,但人群研究結果還尚未定論。
  • 我們去星巴克是去喝咖啡的麼?
    最近星巴克火了,做新媒體的朋友一定要蹭蹭這個熱度。話說在3月28日,美國洛杉磯法院下達了一紙裁定:加州的咖啡銷售者需要在咖啡的標籤上貼出警告,讓消費者知道咖啡裡含有一種「可能致癌的物質」。這一裁定,被《華爾街日報》第一時間予以發表,一時間全球譁然,各大媒體以及朋友圈被這一消息刷屏,讓那些愛喝咖啡,尤其喜歡星巴克咖啡的人們大跌眼鏡。咖啡為何會被標註致癌警告呢?這一切,只因為星巴克咖啡裡的丙烯醯胺。
  • 從星巴克咖啡致癌談起,傳播科學謬誤人人有責
    「星巴克咖啡含致癌物質」在各大社交平臺瘋狂刷屏了。3月28日星期三,美國加州法院裁定,要求星巴克和其他咖啡公司,今後必須在旗下產品的顯著位置,標誌致癌警告標語。還在為該消息恐慌的朋友可以得到一個放心的解釋:咖啡和很多被高溫加熱過的食物中都含有丙烯醯胺,但是劑量不大,且丙烯醯胺在人體能致什麼癌,目前學界尚無共識,公眾無需驚慌。
  • 喝熱咖啡反而會致癌?還要當心7種東西,是潛伏身邊的「殺手」
    很多人下午有喝咖啡的習慣,其中含有咖啡因,具有提神醒腦效果。另外咖啡中也含有大量抗氧化劑,能對抗自由基,保護肝臟,以免徒增患上肝腫瘤風險,但喝太熱的咖啡反而會升高患癌率。為什么喝太熱的咖啡反而會致癌?這裡所說的太熱咖啡是指溫度超過65℃的,已經被列為2A類致癌物,會增加患上食管癌風險。因為太熱的咖啡易損傷口腔、食管和胃黏膜,久而久之使得食管黏膜受損,導致反流性食管炎,改變食管黏膜屏障,降低抵抗力,易引起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細胞在修復的過程中極易發生變異,從而引起癌變。因此喝咖啡時一定要控制好溫度,一般在65℃以下即可。
  • 空氣炸鍋和丙烯醯胺
    #健康知識科普#有同事在網上看到一空氣炸鍋,看介紹,當然會說它是如何如何好空氣炸鍋雖不用食用油,但其原理是將空氣加熱,同時空氣炸鍋的工作溫度一般是180 ℃左右,雖沒加食用油,但將空氣加熱到120 ℃以上來烘焙一些澱粉類食物,依然會產生丙烯醯胺,它是疑似致癌物,和普通的油炸區別並不大。
  • 薯片:Sorry,致癌的鍋我不背|丙烯醯胺|致癌物|薯片|食物|癌症|飲食...
    前段時間,薯片致癌的謠言在網際網路上鬧得沸沸揚揚,起因是深圳市消委會對15款國內外比較試驗,結果發現多家知名品牌薯片檢出了丙烯醯胺這個致癌物,7款薯片的丙烯醯胺含量高於歐盟設定的基準水平值。為什麼薯片會有丙烯醯胺?
  • 咖啡致癌?食鹽有毒?2018年十大食品安全爭議權威解讀
    「咖啡是否致癌」「三文魚標準之爭」……2019年1月3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舉行。在解讀會上,來自食品科技領域專家對2018年的食品安全熱點進行再解讀。熱點一:咖啡真的「致癌」嗎?
  • 空氣炸鍋致癌?這類致癌物食物中多的是,你肯定吃過!
    Fiona深度睡:好像前兩天直播熱賣 那麼 空氣炸鍋做出來的食物 是不是真的會致癌? 空氣炸鍋還能用嗎?
  • 會致癌?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
    隨著愛茶的人越來越多,喝茶也逐漸成為我生活的一種常態,就和西方人日常離不開咖啡一樣。特別是在空閒時刻,茶友們總少不了給自己泡一杯茶。也有很多人聽更多人說隔夜茶致癌!於是嚇得心慌慌、膽顫顫,隔夜茶真的這麼可怕嗎?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隔夜茶。 什麼是隔夜茶? 隔夜茶從字面上的理解就是放過夜的茶。但是這裡面存在一個問題,你晚上8點泡的茶放一個晚上隔天早上8點喝,中間隔12小時叫隔夜茶。
  • 空氣炸鍋會致癌?不炸「過頭」,沒事!
    空氣炸鍋還能不能放心使用,需要注意什麼?空氣炸鍋使用致癌?翻閱空氣炸鍋的使用說明書:食物烹製時,要在食物表面刷一層薄薄的油,這樣才能更接近油炸的口感。說明書再往後翻翻,裡面提及了空氣炸鍋的原理:首先,通過空氣炸鍋上面的烘烤裝置,讓空氣快速加熱。
  • 消費- 2017星巴克價格星巴克咖啡多少錢一杯
    星巴克這個品牌應該說是家喻戶曉的品牌了,每當休閒時光星巴克絕對是消磨時間的好去處,但星巴克的咖啡也因價格貴而聞名,那麼2017星巴克價格多少呢?星巴克咖啡多少一杯?星巴克咖啡多少錢星巴克,誕生於美國西雅圖,靠咖啡豆起家,自1987年正式成立以來,從來不打廣告,卻在近20年時間裡一躍成為巨型連鎖咖啡集團,其飛速發展的傳奇讓全球矚目。旗下零售產品包括30多款全球頂級的咖啡豆、手工製作的濃縮咖啡和多款咖啡冷熱飲料、新鮮美味的各式糕點食品以及豐富多樣的咖啡機、咖啡杯等商品。這枚受歡迎的品牌2017星巴克價格會上調嗎?
  • 肯德基十幾元一杯的咖啡和星巴克幾十元的咖啡,差別在哪裡?
    肯德基十幾元一杯的咖啡和星巴克幾十元的咖啡,差別在哪裡?提起咖啡館,相信很多人第一時間都想到了星巴克,在不少人眼中,星巴克是逼格的代名詞,喝星巴克的時候還得先拍個照發到空間才行,星巴克一杯咖啡都要好幾十元,那麼它和肯德基裡邊那種十幾塊錢一杯的咖啡之間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 搞懂到底什麼是丙烯醯胺,才不會害你什麼都不敢吃!
    由於媒體經常報導「黑糖、咖啡含有丙烯醯胺會致癌」的相關新聞,引起了大批百姓的恐慌,也讓食品中丙烯醯胺成為備受關注的議題,但丙烯醯胺真的會致癌嗎?戰戰兢兢避免愛吃的食物才是最上策嗎?怎樣才能真正知道自己的飲食健康!丙烯醯胺好可怕?先了解它是怎麼來的!
  • 人民日報總結近期十大謠言:咖啡致癌、跳拉丁舞早熟上榜
    4、咖啡致癌【傳聞】最近突然被「星巴克咖啡致癌」的文章刷屏。文中提到市面上出售的烘焙咖啡中,被發現含有的高濃度丙烯醯胺——一種有毒的致癌化學物質。【真相】根據 IRAC(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的分類,丙烯醯胺屬於「可能對人類致癌」的 2A 類致癌物。
  • 長期喝65℃以上的水會致癌?白開水放涼喝就是「慢性毒藥」?
    每次發燒感冒時,會喝熱水;每次嗓子幹癢、有慢性咽炎,會多喝熱水;每次出汗較多,會多喝熱水等等,現如今,讓很多人不明白的是,為什麼熱水卻成了眾矢之的。有人說,每天喝65℃以上的水會致癌?看慣了謠言的人,在聽到這則消息後,也堅定不移的認為這種說法是謠言,就像老祖宗,自古以來都講究吃熱食、喝熱水,怎麼就會致癌了呢?確實,喝熱水是我國人的習慣,不光是熱水還有熱茶等等,都被人們認為是養生的好習慣,但我們要用事實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