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組織:中國式鹹魚致癌 - 世界衛生組織,鹹魚,漢堡 - IT之家

2021-01-15 IT之家

據中國日報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發布研究報告稱,除了加工肉製品和紅肉外,其他115種物質也可以致癌。

包括「加工肉製品」在內,世界衛生組織這次發布的致癌物名單當中總共含有116種,給外界提供參考。這些致癌物包括:吸食菸草、飲酒、室內煤氣、含砷的飲用水、製鞋修鞋、打掃煙囪、製作家具、勘探鋼鐵等等。除此之外,生產鋁、金胺以及橡膠也會致癌。中式鹹魚也在致癌物名單當中。

香腸、培根、燻肉、漢堡包等加工肉製品可能使人患癌。每天食用50克——還不到半根香腸的量——就會使人罹患腸癌的風險驟增18%。世衛組織認定,紅肉「很可能致癌」,其風險評級比加工肉製品低一級。

學者呼籲公眾儘量避免食用加工肉製品,轉而食用豆子沙拉補充所需營養。

鹹魚是以鹽醃漬後,曬乾的魚。以前因為沒有低溫保鮮技術,魚很容易腐爛。因此世界各地沿海的漁民都有以此方法保存魚。在中國古代,鹹魚稱作「鮑魚」,並有「鮑魚之肆」此一成語(此非現在作為名貴海產的鮑魚)。廣東鹹魚中以馬友著名,是梅香鹹魚的一種,有濃烈而特別的氣味。廣東特色菜餚鹹魚雞粒炒飯便是以此製作。

鹹魚種類非常多,有以大條魚醃成的,也有以小魚醃的。以前中國的鹹魚是貧苦人家吃的食物(林子祥的歌曲《分分鐘需要你》一句──「鹹魚白菜也好好味」是貧窮生活的鮮活反映)。但是,現在某些名貴鹹魚的售價並不便宜。

鹹魚作為醃製食物,是導致鼻咽癌的主要原因。在廣東話(粵語)之中也有死人的意思在廣西(白話)也有人稱鹹魚是穿過的鞋子。

適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高血壓病人、高溫條件下工作人士忌食。

備註

少量食用問題不大,如果長期食用易患鼻咽癌。

醃魚的竅門

將魚塊、魚段或魚片放在牛奶中泡一下,在撒上一點乾麵粉,或煎或炸,味道很好;

用精鹽塗抹魚肚除去腥味後,洗淨控幹,放入少量料酒,再放上3~5片薑片、蔥段,上下顛幾下,使魚均勻入味,然後將碗蓋上,醃半小時,魚燒熟後味道更鮮美。

鹹魚的種類

加工的鹹魚有「梅香」與「實肉」兩種。梅香鹹魚製作時須將鮮魚發酵一兩天,待其營養物質改變再加鹽醃製七八天,曬乾後產生一種奇特的香味,其肉質鬆軟,鹹中帶香;而實肉鹹魚則無鬚髮酵,直接用鮮魚醃製曬乾,其肉質結實、成片,鹹而鮮。

用來曬的鮮魚主要有紅魚、馬鮫魚、海底雞、黃花筒、曹白魚、紅衫魚、帶魚、銀魚等。

用不同種類鮮魚製作出來的鹹魚,風味和口感各有不同,並且同種鮮魚製成出的「梅香」和「實肉」,風味和口感也各有不同。在選購時要因各人的喜好,在選擇「梅香」或「實肉」的同時也要選擇用來製作鹹魚的鮮魚種類,例如馬鮫魚、海底雞等。

變質鹹魚判別法

若魚肉表面、剖切面和魚體內有褐色薄膜,俗稱「油燒」或「黃鏽」,這是魚肉脂肪產生氧化的結果。因此魚肉鬆散,產生異味,食時會有口苦舌麻的感覺;

在魚頭靠近鰓的部位呈現淡紅色暗斑,在肌肉內層也呈現暗斑,顯示魚已腐壞;

鹹魚出現紅斑點是「發紅」或稱「赤變」現象,這是「嗜鹽」或「桿菌類」在醃製過程中因為鹽漬作用,36~38℃時細菌在魚體內迅速繁殖而生成,此時魚體已變質。

相關焦點

  • 世衛組織公布最新致癌清單:中式鹹魚在內,這3種食物都是黑名單
    比如,過去在沿海岸城市人們喜歡吃的鹹魚,製作過程中會用高濃度的食鹽給魚脫水,這樣的魚不僅易於保存還風味十足,但典型的中式鹹魚卻是鼻咽癌的幫兇。為什麼這麼說呢?親自做過或者是看別人做過中式鹹魚的人都知道,鹹魚含有大量食鹽,而在不斷脫水的過程中,很有可能產生亞硝基二甲胺等亞硝胺類化合物,從而增加致癌的危險。
  •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警告中式鹹魚等物品存致癌風險
    參考消息網10月31日報導英媒稱,聽世界衛生組織說加工肉製品存在致癌風險,許多人都迷惑不解。異丙醇製造(強酸法);品紅製造;油漆工(職業接觸);用煤焦油瀝青鋪裝路面和屋面;橡膠工業;職業接觸含硫酸的強無機酸霧;黃麴黴毒素;酒精飲料;檳榔果(通常和蔞葉一起嚼食);不含菸草的檳榔咀嚼物;含菸草的檳榔咀嚼物;煤焦油瀝青;煤焦油;家庭燒煤在室內的排放;柴油廢氣;未處理和中等處理的礦物油;非那西汀(一種解熱鎮痛劑);含有馬兜鈴酸的植物;多氯聯苯(過去曾廣泛用於電氣設備,上世紀70年代在許多國家禁用);中國式醃魚
  • 世衛組織稱吃火腿香腸可致癌 專家:不必恐慌
    致癌風險劃分為五個級別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是世衛組織下屬機構,成立於1965年,主要進行有關癌症病因的研究。該機構將致癌物的風險分為「致癌、致癌可能性較高、可能致癌、致癌程度不確定和可能不致癌」五個級別。  第一類:致癌。菸草、酒精飲料、黃麴黴素、檳榔、中式鹹魚等明確有致癌作用的致癌物。  第二類:很可能致癌。
  • 世衛組織公布最新致癌物清單,有人每天都在接觸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致癌物分別4類,其中1類致癌物共120種,它指的是明確可以致癌的物質。除了大家熟知的煙、酒、檳榔之外,其實還有很多致癌物就在我們身邊。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致癌物的分級。世衛組織致癌物是怎麼分級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是世界衛生組織的下屬機構。
  • 世衛組織警告:這5種食物是致癌物的「溫床」,儘早撤下飯桌!
    鹹魚,既便宜又下飯,很多人喜歡吃這種食物,但沒想到,54歲的顧女士吃了半輩子鹹魚,卻吃出了事。 一、天天鹹魚鹹菜,女子查出鼻咽癌 半年前,顧女士從老家到杭州陪伴女兒生活,在家裡,鹹魚是每天的必備菜,鹹菜也經常出現在餐桌上。
  • 【世衛組織稱武漢只是新冠病毒發現地】近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
    【世衛組織稱武漢只是新冠病毒發現地】近日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新冠病毒有可能在很早時候,就在世界不同的地點和時間感染了一批人。病毒可能有不止一個首例病例,因為該疾病很可能源於好幾種動物的傳播。越來越多的信息表明,新冠病毒最初分布在全球各地。
  • 世衛組織從未發布過「十大垃圾食品」的名單
    薯條、方便麵、漢堡、炸雞......當你吃這些食物的時候,總會有人在你身邊痛心疾首地說「垃圾食品啊,儘量少吃」。在你的朋友圈裡,幾乎是過一段時間就會有人分享「世界衛生組織公布十大垃圾食品」的名單。最近,世衛組織來闢謠了!
  • 上海人常吃的這道菜竟致癌 還被世衛組織點過名
    除了近期熱議的馬兜鈴酸,中國的鹹魚也出現在一類致癌物清單裡。四類(基本不致癌):對人體可能沒有致癌性的物質,缺乏充足證據支持其具有致癌性的物質。這一分類下目前只包括己內醯胺這一種物質。特別注意的是:「肯定致癌」指的是確認含有引發癌症物質,而不是吃了就肯定得癌,肯定的只是致癌性,只是可能性風險性而已。看了比較鬱悶鹹魚是餐桌上常見的家常菜怎麼就致癌了呢?
  • 世衛公布最新致癌物清單,中國式鹹魚,馬兜鈴中藥,檳榔明確為一類...
    近期,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致癌物最新數據,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生活中哪些是常見的致癌物吧!謠言止於智者,科普任重道遠。因為不了解癌症,所以很多人壓力倍增反而導致了癌細胞的擴散。而很多報導打著致癌物以及吃那些物質防癌(後面小轉也會出一篇抗癌食物科普文,希望大家也捧場啦),但是這些報導到底真不真實呢?
  • 春天受歡迎的三種蔬菜,卻被世衛組織拉入致癌名單?真相只有一個
    就連家中常吃的蔬菜,春天正當季,你可能也很愛吃,現在卻有人說吃了會致癌,咱們到底還能吃啥?吃不新鮮的食物可能會誘發癌症,譬如說黃麴黴素。不健康的烹飪方式,也可能會誘發癌症,譬如說煙燻火烤、醃製臘肉。而有些食物天生就是致癌物,譬如說檳榔菸酒。春天一到,有關蔬菜謠言又出來嚇唬人了,傳言被世界衛生組織點名的3種家常蔬菜,究竟哪種才真正可能會致癌呢?
  • 廚房這3物,已被世衛組織拉入「黑名單」,不想血管堵塞,勸少吃
    廚房這3物,已被世衛組織拉入「黑名單」,不想血管堵塞,勸少吃 時間:2020年12月02日 09:43:33&nbsp中財網   民以食為天,食物是人體各項功能運轉的能量來源。  這些能量在人體內經過轉化分解後,會通過血管運輸到各個組織,補給營養所需。  吃的健康均衡,則身體康健,疾病不擾;但如果吃的並不科學養生,就會讓身體滋生不少問題。  在血液健康的三項指標中,血脂最容易受食物的影響,有研究證實,目前我國高血脂的人數已經突破2.6億,其中60%是肥胖和超重人群。
  • 世衛組織:它比傳統捲菸更有害,還可能致癌
    由於電子菸不會產生菸草燃燒後的致癌焦油,因而被許多用戶當作香菸的替代品,或者作為戒菸的中間過渡。 根據新華社的報導,電子菸的用戶主要是年輕人,15歲及以上的電子菸用戶約有1000萬,其中15~24歲的用戶使用頻率最高。由於電子菸中的尼古丁同樣含有成癮性,如此備受年輕群體追捧,衛生和監管機構也因此擔憂。
  • 火腿培根為致癌物真相揭秘 10大致癌食物排行榜
    網絡圖火腿培根為致癌物,世界衛生組織預計26日將宣布火腿、培根等加工肉製品為「致癌物」,即致癌程度最高的物質。世衛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物質的致癌程度分為五級,依次為:致癌、較可能致癌、可能致癌、致癌度不確定和可能不致癌。英國《每日郵報》從「消息靈通人士」處獲悉,來自10個國家的科學家評估各種已有證據後同意將加工肉製品歸入「致癌物」,使其與石棉、香菸、砒霜「為伍」。加工肉製品指使用煙燻、醃漬、添加化學物等方式處理過的食物,除火腿和培根,還包括一些燻肉和香腸。
  • 臺海觀察丨川普「斷供」世衛組織,蔡英文進退兩難
    在美國疫情爆發之前,美國政府對於中國的善意的提醒置之不理。隨後疫情就如同潮水一般朝美國湧來,巨大的衝擊力也讓美國成功被破防。一旦疫情蔓延開來了,就很難再進行控制了。美國這時卻反咬一口,怪中國公布消息不及時,不說明疫情的嚴重性。再抹黑中國之後,又把矛頭對準了世衛組織。川普在近期宣布暫停對世衛組織的資助。這個消息猶如一個重磅炸彈,在全世界範圍內爆炸了。
  • 世衛組織回應川普:病毒無國界 不能與地域關聯
    世界衛生組織18日說,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超過20萬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當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說,該組織收到各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總數已超過20萬例,死亡病例總數超過8000例。確診病例中80%來自西太平洋地區和歐洲地區。
  • 世衛組織總幹事:世界停止使用反式脂肪酸的目標不應被推遲
    【環球時報記者 柳玉鵬】為了世界人民的身體健康,世衛組織決定向反式脂肪酸宣戰,呼籲各國在2023年前停止在食品中添加工業生產的反式脂肪酸。  俄羅斯塔斯社10日報導稱,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9日稱:「到2023年,世界停止使用反式脂肪酸的目標不應被推遲。
  • 被世衛組織「拉黑」的「反式脂肪」,你可能還在吃
    據俄羅斯塔斯社9月10日報導稱,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9月9日呼籲:「到2023年,世界停止使用反式脂肪酸的目標不應被推遲。」據世衛組織估計,每年50萬人因反式脂肪而死於心血管病。,各國在世衛組織的倡導下,陸續開始「抵制」反式脂肪。
  • 世衛組織回應川普:病毒無國界,不能與地域關聯
    世界衛生組織18日說,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已超過20萬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當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說,該組織收到各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總數已超過20萬例,死亡病例總數超過8000例。確診病例中80%來自西太平洋地區和歐洲地區。
  • 中國哪個城市空氣品質最好?世衛組織:臺灣臺東而非海南三亞
    據澎湃新聞記者溫瀟瀟報導,5月12日,世衛組織公布了2016年全球最新的城市戶外空氣汙染資料庫。依據PM2.5的數據進行排序,中國城市中臺灣臺東空氣品質最好。 與之相比,若將全球城市的PM2.5濃度從低往高排,中國的210個城市中,濃度最低的前三甲是臺灣臺東(11ug/m³)、花蓮(12ug/m³)和海南三亞(15 ug/m³),卻已分別排在全球的第923名、 1000名之後和1500名之後。
  •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這是一個好消息...
    【世衛組織:人體感染新冠病毒後產生的抗體反應可延續數月】當地時間11月20日,世衛組織舉行新聞發布會,針對一項英國研究顯示感染過新冠病毒後的至少六個月內很可能不會再次感染。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這是一個好消息,人體的免疫反應可以維持一段時間,希望免疫保護時間能進一步延長,這也為新冠疫苗帶來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