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衛公布最新致癌物清單,中國式鹹魚,馬兜鈴中藥,檳榔明確為一類...

2020-11-25 健康界

引言    

未知的總是令人恐懼的。對於癌症,大多數人聽「癌」色變,一說起致癌物更是恨不得立刻遠離。但是生活中的致癌物你真的了解嗎?近期,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致癌物最新數據,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生活中哪些是常見的致癌物吧!

謠言止於智者,科普任重道遠。因為不了解癌症,所以很多人壓力倍增反而導致了癌細胞的擴散。而很多報導打著致癌物以及吃那些物質防癌(後面小轉也會出一篇抗癌食物科普文,希望大家也捧場啦),但是這些報導到底真不真實呢?依據呢?

如果說抗癌食物模稜兩可的話,致癌物卻是已經有明確的「識別標準」啦,世界衛生組織獎致癌物種類分為四種,名稱也很簡單,就是1、2、3、4類致癌物,但是分別是什麼關係呢?

其中2類致癌物又分為2A類致癌物,2B類致癌物。2A類致癌物可致癌性比2B類大一點。接下裡,就讓我們看看那些生活中,經常會碰到的致癌物吧!

 

明確致癌物

酒及酒製品

小轉

前段時間我們發過一篇文章:小酌怡情?!ASCO權威發布:明確酒精是致癌因素!我們已在文章中ASCO也給出了一個小酌的指標:

 

但是不論你找什麼樣的藉口,酒及其衍生物都是明確的致癌物!

 

在116類的致癌物質中,酒和其相關製品就佔了3位!每個人可能都有著不同的酒精代謝能力,但是毫無疑問酒精能致癌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小酌雖好,也要注意身體,畢竟每個人,都有著自己愛的人,和愛自己的人,為了家人,戒酒也是需要的。

宜戒酒

 

明確致癌物

菸草及製品

小轉

中國癌症致死率最高的:肺癌!而吸菸是肺癌的最大誘因。

很多人拿著也有吸菸不得癌症的例子,但是你確定你和這些特例一樣嗎?還有一個被大多數人忽視的問題:吸菸所得的肺癌和不吸菸人所得的肺癌是不一樣的!吸菸所致的肺癌更加難治!

 

而最關鍵的是:致癌因素中,吸二手菸也會導致癌症。很多人說:我就在工作場所吸支煙有什麼關係?對不起,你這相當於謀害他人性命!然而敢於站出來制止吸菸的人多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避而遠之。(小編每次都是憋著口氣跑出煙霧區)

為了您的健康,您家人的健康,以及整個社會的健康,還是戒菸比較好。

宜戒菸

 

明確致癌物

黃麴黴素

小轉

說起黃麴黴素,可能還是有人不了解,但是如果我說發黴食物,你可能就有印象了。而且你需要明白的一點是:黃麴黴素是目前發現的最強致癌物質,0.1*10^-196g即可致死。

 

而黃麴黴素多存在於發黴或者過期的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麥等糧油產品。所以下次發黴的食物請不要再吝惜(尤其是家裡的老人),黃麴黴素可以強效誘發多種癌症,包括肝癌、胃癌等。

而我們需要做的:不要可惜發黴和過期的產品,尤其是糧副產品,該扔的,還是得扔。

宜扔發黴食物

 

明確致癌物

中國式鹹魚

小轉

前面我們也發了一篇文章,中國式鹹魚被明確為1類致癌物,有小夥伴問我,為什麼特別標註中國式鹹魚呢?

 

那是因為中國式鹹魚在製作過程中醃製和曝曬會產生亞硝酸以及其他的致癌物,而這也與廣東人高鼻咽癌的發病率有關(廣東人表示美味無極限)。

為了健康,還是少吃為妙宜忌口

 

明確致癌物

幽門螺桿菌(感染)

小轉

中國式家庭充滿著溫馨與和睦,請別人同桌進食可以說是很親密的行為,但是這種親密往往使得幽門螺桿菌大肆傳播。幽門螺桿菌就在大家的高談闊論中傳播,因此,一個人感染,可能一家人都難以倖免。

 

幽門螺桿菌感染使胃癌發病的重要因素。建議家庭中如果有幽門螺杆群感染的人,其餘家屬都應該去醫院做幽門螺桿菌感染測定,而積極的治療,幽門螺桿菌可以在一周左右時間治癒完全。這就一下子去除了癌症的一大誘因,可以大大的降低胃癌發病率。何樂而不為?

宜檢查

 

明確致癌物

馬兜鈴酸

小轉

馬兜鈴酸,相信經過馬兜鈴酸事件的洗禮,大家應該都對於這一物質有了一個了解。

 

下面這些藥物需要家長警惕,因為裡面含有馬兜鈴酸:

喘息靈膠囊,肺安片,複方蛇膽川貝散,雞鳴丸,雞蘇丸,七十味松石丸,十三味疏肝膠囊,胃福顆粒,消咳平喘口服液,新碧桃片,香藤膠囊,杜仲壯骨膠囊,杜仲壯骨丸,風溼寧藥酒,複方風溼藥酒,複方拳參片,祛風除溼藥酒,少林正骨精,傷溼鎮痛膏,神農藥酒,金朱止瀉片,保胃膠囊,複方胃痛膠囊,九龍解毒膠囊,三蛇藥酒,龍膽瀉肝丸,耳聾丸,八正丸,純陽正氣丸,大黃清胃丸,當歸四逆丸,當歸四逆湯,導赤丸,甘露消毒丸,排石顆粒,跌打丸,婦科分清丸,冠心蘇合丸,蘇合丸,辛荑丸,十香返生丸,濟生橘核丸,止咳化痰丸,八正合劑,小兒金丹片,分清五淋丸,安陽精製膏,兒童清肺丸,九味羌活丸,川節茶調丸,小兒咳喘顆粒,小青龍合劑,猴棗散。

這些藥物都有替代藥物,為了以防萬一,建議扔掉。

宜看清成分

 

明確致癌物

HPV感染,B肝C肝感染

小轉

B肝疫苗可以極大降低B肝感染率,因此大家可以去適時接種,而在近日,上海也已經引進了HPV疫苗,適齡女性可以去相應的醫院接種。

 

宜接種疫苗

 

明確致癌物

華支睪吸蟲

(感染)

小轉

華支睪吸蟲病的危害性主要是使患者的肝臟受損。而其感染多通過生吃或者吃不熟的淡水魚蝦從而使得感染。

 

野生食物的還是少吃為妙,如果覺得有什麼不對的話,淡水魚蝦儘量做到熟透再吃。

宜吃熟食

 

明確致癌物

檳榔果

小轉

這個還沒吃過。

 

如果真的覺得嘴癢難耐,試試泡泡糖?

宜吃泡泡糖

 

明確致癌物

煤的氣化

小轉

 

需要廣大的媽媽和掌勺的大廚注意的是:做飯勤通風。尤其是用煤爐的時候,還需要注意的是:冬日用於取暖的炭盆也需要格外注意。

宜通風

 

明確致癌物

雌激素、孕激素

小轉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1類致癌物中,包含女性更年期、絕經期使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當然避孕藥中含有的刺激素和孕激素也包含在內。

 

雖然列為致癌物,但是雌激素只會增加乳腺癌的些許發病概率,雌激素可以幫助女性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因此使用與否,建議根據自己的醫生建議決定。

宜遵醫囑

 

明確致癌物

電離輻射

小轉

是的,電離輻射是致癌物。那麼手機、WIFI、電腦、微波爐以及我們經常看到的高壓變電箱是電離輻射嗎?對不起,都不是。手機在2011年被列入「可能致癌物」行業使得很多人出現恐慌情緒,但是這是出於嚴謹的考慮,尚無證據證明手機可以致癌。

 

當然,如果手機標準進一步嚴格,這個「可能」將會被剔除。

宜少玩手機

 

明確致癌物

鉛產品

小轉

 

相信很多人第一反應是鉛筆。但是,鉛筆裡面的是石墨,並不是鉛。而應該引起人們警惕的是爆米花和松花蛋,這兩個食物裡面是含鉛的,因此應該少吃。

宜不吃

 

明確致癌物

甲醛

福馬林

小轉

 

甲醛,裝修的新房間通風很重要,如果覺得不安心,可以買幾盆弔籃,吊籃可以淨化掉絕大部分的甲醛。而對於醫務工作者來說,福馬林帶來的危害可能還要更大一些,因此需要格外注意。

宜少接觸

 

明確致癌物

空氣汙染

小轉

對於很多人來說,已經習慣了霧霾。但是儘量還是買個口罩,有條件的可以買空氣淨化器。而大氣汙染致癌我們無法找到有效的對照組,但是空氣中的顆粒物低於肺部的損傷是肯定存在的,而霧霾中含有的致癌物質也會使得癌症發病率大大增加。

 

宜戴口罩

說道這裡,我們已經把可以接觸到的明確的致癌物質羅列出來,某些特殊職業(比如化工產業)對於普通人群距離有些遙遠,但是對於一些可能會致癌的物質我們也應該保持警惕。接下來,小轉就帶大家看看那些我們可以接觸到的,可能的致癌物:

而到了接下來的3類致癌物,其實準確的說:這是一類人們覺得可能會致癌的物質,但是到底致不致癌,其實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因此小轉在這裡就不羅列了,有興趣的可以點擊閱讀原文去CFDA官網查看完整資料。

對於正常人來說,戒菸戒酒、堅持運動、保持心情愉悅,再戴上防霧霾口罩,就可以避免大多數的致癌因素。下一次,小轉將為大家抗癌飲食篇,敬請期待喲!

本文來源:轉化醫學網,互動百科,百度,網絡,等,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本公眾號轉載此文僅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或違規請及時聯繫我們,我們將立刻予以刪除。

引言

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相繼闡明了雞蛋、堅果、乳製品、蔬菜、甚至咖啡是如何幫助機體抵禦多種健康問題

我們所吃的食物在機體健康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2018年美國營養學會年會上,科學家們發表了他們最新的研究成果,即闡明了在日常飲食中添加特殊的食物如何幫助有效降低多種疾病的風險,包括糖尿病、癌症、神經變性疾病和其它健康問題等。

改善糖尿病的風險因子

雞蛋或能降低糖尿病的風險因子

來自維吉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對過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及前驅糖尿病患者進行為期12周的隨機研究發現,雞蛋能夠幫助減少與糖尿病相關的風險因子,相比攝入雞蛋替代食物的人群而言,每天攝入雞蛋能夠幫助改善人群機體的空腹血糖和胰島素耐受性,此外,吃雞蛋並不會明顯改變機體的膽固醇水平,

每天吃山核桃能夠降低機體心血管代謝風險因子

來自塔夫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對45歲及以上的過重人群或健康人群進行研究發現,相比攝入總脂肪和纖維相似的飲食而言,持續四周每天吃一把山核桃(1.5盎司)或能明顯改善機體的心血管代謝風險因子,包括血糖水平、胰島素耐受性和產生胰島素細胞的功能;後期研究人員還需要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來確定是否每天攝入少量的山核桃能夠幫助降低過重及肥胖的中年或老年人群的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和2型糖尿病發病風險。

如何對抗癌症和運動功能喪失

1、關注能降低結直腸癌患病風險的乳製品

來自俄勒岡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對101,677名年齡在54-83歲的人群進行研究發現,當談論到是否能降低機體結直腸癌患病風險上,並非所有的乳製品都是一樣的,攝入低脂發酵乳(比如酸奶)的參與者常常能表現出結直腸癌風險降低的狀況。

2、蔬菜和漿果能夠降低帕金森症候群發病風險

來自拉什大學醫學中心的研究者進行了一項追蹤調查分析了健康飲食和帕金森症候群發病風險降低之間的關聯,帕金森症候群是一例神經性障礙,其會誘發患者出現和帕金森疾病相似的運動障礙,研究人員對706名參與者進行了平均4.6年的追蹤調查,來闡明是否攝入水果和蔬菜能夠幫助明顯降低帕金森症候群的發病風險,研究結果表明,多攝入蔬菜(尤其是綠葉蔬菜)和漿果(並非其它水果),或能降低個體帕金森症候群的發病風險,還能夠減緩成年人的疾病進程。

3、食用蘑菇的抗炎成分

來自南京農業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對來自食用菌—杏鮑菇(Pleurotus eryngii)中的PPEP-1和PPEP-2多糖類進行分析發現,這些複合糖分能夠抑制機體炎性反應的誘導,這項研究首次發現了這些多糖類的抗炎特性,同時研究者還強調PPEP-1和PPEP-2能夠作為膳食補充劑添加到日常飲食中來降低機體的炎性反應。

4、咖啡有益肝臟

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對14000名年齡在45-64歲的參與者進行追蹤研究發現,相比不喝咖啡的人群而言,每天至少喝三杯咖啡的人因肝臟相關疾病住院治療的風險較低,本文研究結果也強調了喝咖啡有益於機體的肝臟健康。

參考資料:

Scientists identify foods that fight disease

Nutrition 2018

如果說,買菜是治療癌症的「處方」,你信嗎?

這可是腫瘤界著名的湯釗猷院士,經過40餘年癌症臨床與研究後得出的結論。

著名的湯釗猷院士

對於來看診的病人,湯釗猷院士都會勸他們每天去買菜。

他說,每天要吃5種蔬菜,紅的、黃的、綠的都要。這樣到附近菜場,挑挑揀揀,一去一來1小時,既達到了散步的目的,又有「成果」。回家後,如果不覺得累,還可洗洗弄弄,也是很好的「休息」,比整天躺在床上好得多。

適度的運動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而逛菜場這個行為會讓病人在心理上感到自己是健康的,可能還有內分泌的作用,這些神經、免疫作用,相信對癌症的康復能帶來好處。

不止如此,菜市場還有別的神奇之處。

古龍曾說過一句話:當一個人對生活失去希望,就放他去菜市場。

這話有些誇張,但意思是對的。要講生趣,沒有一個地方比得上菜市場。吃,是人最原始最強烈的欲望,一個還吃得下飯的人,是不會放棄自己的。而菜市場,就是能勾起飲食之欲,讓人重新萌發出對生活的熱愛的地方。

走進菜場,看著那些五顏六色的蔬菜,新鮮的水果,活蹦亂跳的魚,四處充斥著生鮮肉味、剁肉聲、熙熙攘攘的人群、熱熱鬧鬧的討價還價聲,每一處都是真實的生活。

若是在同一個菜販裡買過兩三次,就算是熟人了。下次菜販見到你來,還會熱情地招呼你,今兒的菜沒有昨天的新鮮,明天再過來看一圈吧。

賣東北豆腐的老夫婦,會熱情地招呼:東北人的豆腐吃法可多了,煎炒燉都可以,就是最簡單的豆腐蘸醬吃,也香得很!只有俺們東北的大豆腐才這麼好吃!

你買了西紅柿和雞蛋,熱情的老闆會順手送你兩顆小蔥。今天錢沒帶夠?沒關係,下次來再給。

這一瞬間,病人的心不會再被癌症所佔據,而是變得特別的溫暖又亮堂。買一斤富含蛋白的魚或者蝦,回家燒菜煮飯,平實富足,日子有滋有味,足夠了。和家人圍坐在桌前,嘗一口溫熱的食物,好像得到了重生,不管以後的路多難走,都能堅強的走下去。

在許多病人的癌症治療過程中,似乎只關心腫瘤的大小、惡性程度、進展情況,而忘記了軀體和心理是一個整體,忘記了治療的目的是人,而不只是病。

而逛一下菜市場,你會發現那裡會比找人傾訴、吃精神藥物更能改善你的情緒,那裡有溫暖的飯菜溫暖你心底的冰涼,那裡的熱鬧市井和普通人的努力勤勞,會讓你拿出更多的勇氣來戰鬥。

從醫六十餘載,湯釗猷院士在肝癌研究中,始終思考貫徹了哲學辯證思維。

來源:醫學界外科頻道

口述: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中山醫院肝外科 湯釗猷教授

整理:燕小六

引言

早在2400多年前,古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就提出,醫學家必須同時是哲學家。

作為復旦大學肝癌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外科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工程院院士,湯釗猷撰寫了大量肝癌研究創新哲學的文章,刊登在《自然辯證法》、《醫學與哲學》等雜誌上。

從醫六十餘載,湯釗猷在肝癌研究中,始終思考貫徹了哲學辯證思維。

醫學的進步一定是辯證的結果

《孫子兵法》說: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大意是說,規範是人們總結出來的、最先進的東西。大家都按此從事。但僅按照規範做,只能停留在這個水平上。要想提高,就得出奇招。可見,規範只在相對一個時期內有用,而變化、發展才是絕對的。

我這一輩子做成了 「兩件半事」。每一件都是將辯證思維融入醫療事件的思考中:

第一件,實現繁到簡:我們利用甲胎蛋白診斷未出現症狀的小肝癌,在國際上首先提出 「亞臨床肝癌」理論,實現了肝癌的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使得肝癌手術切除的5年生存率提高了一倍以上,1985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第二件,實現大到小:我們將無法手術的大肝癌「變」成可手術的小肝癌,1991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半件事」,實現無到有:上海中山醫院肝外科團隊建成國際首例 「高轉移人肝癌模型系統」,2006年再次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06年,湯釗猷院士代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腫瘤外科團隊,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領取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我的老師曾說過,肝癌是急轉直下的絕症,是癌王,患者從發現到死亡只有三個多月的時間。

但僅僅幾十年間,肝癌診斷已從最難向較易轉換,小肝癌的局部切除代替了肝葉切除,提示正確錯誤在新的條件下可以互換;在不能切除肝癌的縮小後切初中,體會到小可變大,大也可變小。這些都是我們堅持辯證思維,而獲得的成績。

我的體會是,醫生應該具備哲學家的最好品質,任何事物都要一分為二地看。首先,要看到優點,也要看到缺點。有質疑,才會有前進。如今我就在領導一些研究,重在分析、討論各種方法的缺點,從而取其利、避其害,提高療效。

其次,事物不斷發展、前進,不會停留在一個水平上。若沒有辯證思維,滿足於當下,不進則退。有些醫生覺得,外國人能做肝移植,我也能做,就夠了。但這樣不行。我們應該追問:肝移植後要用免疫抑制劑,這會導致抵抗力下降,殘餘癌更易復發,這個問題要如何解決?我們要避免「成功的手術、失敗的治療」。

2008年湯釗猷獲吳階平醫學獎。時任人大副委員長韓啟德,為其頒獎。

我不擔心同道們在學習硬實力方面有何不同。肝移植、微創外科、射頻消融等技術問世以來,我們的同道都會快速學會。我擔心的是,大家少了一點對軟實力的培養。

我做醫生60多年。大半輩子都在學習硬實力,認真看書,學習開刀。到後來一二十年,我逐漸感覺到軟實力不可缺少。硬實力是基礎,包括醫學理論、醫學技能、專業特色、知識面、學歷背景、SCI論文數、科研成果、教學成效等。

軟實力則是靈魂。包括:醫德、科德、教德、醫風和學風、創新意識、魄力和毅力、辯證思維於決斷、邏輯性與表達能力、人文背景、胸懷、口碑等。當下有些醫學生往往是「書上怎麼講,就怎麼做」。他們不去思考這麼做,究竟是對還是不對。我以為,教科書不可不信,因為是前人經驗和教訓的積累;但不可盡信,因為教科書裡的東西有些已經過時,甚至是錯誤的。

癌症,世界上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而癌症的發病數量還在不斷上升。不過,所幸有40%的癌症可以預防。三十年來,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WCRF)一向是這一領域的權威。針對癌症與飲食、營養和運動的關係,WCRF近日發布了一份報告,回顧了數以百計的證據,並將這一系列飲食、營養和運動對於癌症風險影響的證據濃縮為十條癌症預防推薦。

匯聚5000萬人大數據,這個報告有點牛

世界上每6個人就會有1人死於癌症,截止2012年有3260萬人從癌症中倖存;而據估計,到了2030年將會有2170萬例新發癌症並會有1300人死於癌症——不過,通過改變包括飲食、營養和運動等生活方式,30%~50%的癌症均可預防。

圖1 全世界的癌症負擔不斷加重

為了有效避免這可預防的30%~50%癌症,在WCRF International的協調之下,美國癌症研究所(AICR)、WCRF UK、WCRF HK以及WCRF NL共同協作,納入全世界所有關於生活方式與癌症關係的證據,並以之為基礎給出了預防癌症的一系列推薦。

圖2 2018年出版的第三版報告

1997年、2007年這一持續更新項目(CUP)分別出版了第一、第二版報告,而今年發布的第三版報告則是全面回顧了1997年以來所有證據的成果,包括5100萬人的數據、17種癌症以及350萬癌症病例

史上最全癌症影響因素總結出來了!

在此次的報告之中,研究人員關注了體重/體脂,體育活動,穀物、蔬菜和水果的攝入,肉類、魚類和奶製品攝入,加工食品攝入,酒精及其他飲料,身高/出生體重,是否採取母乳餵養等因素對於癌症風險的影響並評估相關的證據,總結了這些因素對於不同癌症風險的影響

表1 影響癌症風險的有力證據

以這些證據為基礎,WCRF給出了十條預防癌症的推薦。

重點來了!10條權威癌症預防建議

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這十條建議是什麼!

推薦1

圖4 推薦一

來自CUP的有力證據表明,體脂高是許多癌症的原因;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也認為,體脂高還是甲狀腺癌、多發性骨髓瘤和腦膜瘤的原因之一。而兒童和早年的超重/肥胖可能會延續到成年。

對其他疾病的影響:超重/肥胖也是對其他非傳染性疾病(NCD’s),如2型糖尿病、血脂異常、高血壓、卒中、冠心病、消化和肌肉骨骼疾病的原因之一,並會增加多種合併症的風險。

推薦2

圖5 推薦二

來自CUP的有力證據表明,積極運動有助於預防多種癌症,也有助於防止體重增加,預防超重/肥胖。總是呆在電視、手機的屏幕前會讓你體重增加,超重/肥胖!

對其他疾病的影響:

積極運動能降低全因死亡率,降低冠心病、高血壓、卒中、2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和抑鬱症的風險。

負重和增肌訓練可以促進骨骼健康並降低血壓。

推薦3

圖6 推薦三

來自CUP的有力證據表明,全穀物有助於預防結直腸癌;非澱粉類的蔬菜和水果有助於防止呼吸及消化系統癌症;膳食纖維有助於預防結腸直腸癌,防止體重增加,預防超重/肥胖。

來自CUP另一些證據表明,水果和蔬菜可能會降低許多癌症的可能性,防止體重增加,預防超重/肥胖。

蔬菜或水果攝入很少的人群,從這條建議中的獲益可能最大。

對其他疾病的影響:這條建議也有利於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

推薦4

圖7 推薦四

來自CUP的有力證據表明,「快餐」和「西式」飲食是體重增加,超重/肥胖的原因。

高血糖是子宮內膜癌的原因之一

對其他疾病的影響:降低冠心病、高血壓、卒中、2型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

推薦5

圖8 推薦五

來自CUP的有力證據表明,紅肉和加工肉類是結腸直腸癌的原因之一;根據本條建議攝入的紅肉可以平衡利弊。

加工肉類通常含有大量能量以及大量鹽並且加工過程中可能會產生致癌物, 對於結直腸癌風險沒有一個安全的攝入量。

對其他疾病的影響:

攝入過多的紅肉和加工肉類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卒中和2型糖尿病的風險。

較低的攝入量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及2型糖尿病的風險。

推薦6

圖9 推薦六

來自CUP的有力證據表明,經常或大量飲用含糖甜飲料是兒童和成人體重增加,超重/肥胖的原因;含糖甜飲料提供能量,但不提供飽腹感,可能導致能量攝入過量,導致體重增加。

對其他疾病的影響:一些證據表明,經常飲用含糖甜飲料會增加2型糖尿病的風險。含糖甜飲料是導致齲齒和口腔健康狀況不佳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兒童。

推薦7

圖10 推薦七

來自CUP的有力證據表明,酒精是許多癌症的原因;酒精有助於預防腎癌,但與增加的其他癌症風險相比,遠遠得不償失。

對其他疾病的影響:

與不飲酒的人群相比,少量飲酒可能與較低的冠心病和早期死亡風險相關。

酒精攝入過多與許多心血管疾病有關,包括高血壓、卒中和房顫,並可能導致各種肝臟疾病,增加胰腺炎風險。

雖然適量飲酒對除癌症外的其他疾病預後的影響尚不完全確定,但不推薦飲酒。

推薦8

圖11 推薦八

來自CUP的有力證據表明,大劑量的β-胡蘿蔔素補充劑是曾經或正在吸菸者患肺癌的原因。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可以從健康飲食中獲得足夠的營養。

對其他疾病的影響:可能需要通過膳食補充劑保障人群或營養不足人群的營養素攝入。

推薦9

圖12 推薦九

來自CUP的有力證據表明,母乳餵養可以降低母親的乳腺癌風險;也有助於降低兒童體重增加,超重/肥胖的風險。

母乳餵養可以保護未成熟免疫系統,在水源不安全的情況下至關重要,同時也有利於母子的情感紐帶非常重要。

對其他疾病的影響:

母乳餵養的母親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較低。

母乳餵養的兒童感染率和嬰兒的死亡率較低。

在兒童和成人期間,母乳餵養的孩子發生哮喘等過敏性其他疾病的風險較低。

有一些證據表明,母乳餵養的孩子成年後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會降低。

推薦10  

圖13 推薦十

來自CUP的有力的證據表明,對於乳腺癌倖存者,營養因素和身體活動和乳腺癌的預後密切相關;但關於其他癌症倖存者已發表的研究的質量和數量有限。

癌症倖存者越來越多,生存期越來越長,有可能發生新的癌症或其他非傳染性疾病, 遵循本條建議可以提高生存率並降低癌症和其他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

對其他疾病的影響:遵循本條建議可能有助於預防其他非傳染性疾病並有利於共存的非傳染性疾病的管理和控制。

以上可能是目前為止最為可靠的癌症預防建議了,你值得實行。

感覺十條還是太多?再來個彩蛋,保存最後這張圖就可以了!

圖14 十大癌症預防推薦

參考文獻

[1] 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 WCRF & 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 AICR. Diet, Nutriti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Cancer:a Global Perspective, The Third Expert Report. Continous Update Project, CUP. Available at: https://www.wcrf.org/dietandcancer Last assessed on 2018-05-26.

[2] Roxanne Nelson. WCRF Blueprint for Lifestyle Changes to Prevent Cancer. Medscape, May 23, 2018. Available at: https://www.medscape.com/viewarticle/897097 Last assessed on 2018-05-26.

本文來源:醫學界,醫學界腫瘤頻道,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與我們聯繫,予以刪除。

相關焦點

  • 世衛組織公布最新致癌物清單,有人每天都在接觸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致癌物分別4類,其中1類致癌物共120種,它指的是明確可以致癌的物質。除了大家熟知的煙、酒、檳榔之外,其實還有很多致癌物就在我們身邊。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致癌物的分級。世衛組織致癌物是怎麼分級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是世界衛生組織的下屬機構。
  • 一類致癌物清單中的這類物品,致癌又傷腎,危害比鹹魚大多了!
    一類致癌物是指導致人類癌症的證據很明確,這些食物的過量攝入是會致癌。就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的致癌物完整清單中,除了鹹魚上榜讓人們感嘆唏噓外,自榨花生油的黃麴黴毒素汙染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然而還有一類除了會致癌,還會嚴重傷害人體腎臟,導致腎癌,尿毒症,膀胱癌等等一系列傷害。這類致癌物就是馬兜鈴酸以及含有馬兜鈴酸的植物等。早在1994年,法國政府就因為馬兜鈴酸會導致腎病而全面禁售一切涉嫌含有馬兜鈴酸的重要。在2012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所有含有馬兜鈴酸類物質劃入1類致癌物清單中。
  • 生命面前無小事,5大食物是公認的一類致癌物,別再吃了
    立足科學理念,傳播營養健康,又到了和友們說健康的時刻,今天要和友們分享的健康話題是公認的一類致癌物,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上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一類致癌物清單令人意外的是,很多常吃的食物都有致癌可能,真是萬萬想不到啊~
  • 世衛組織公布最新致癌清單:中式鹹魚在內,這3種食物都是黑名單
    比如,過去在沿海岸城市人們喜歡吃的鹹魚,製作過程中會用高濃度的食鹽給魚脫水,這樣的魚不僅易於保存還風味十足,但典型的中式鹹魚卻是鼻咽癌的幫兇。為什麼這麼說呢?親自做過或者是看別人做過中式鹹魚的人都知道,鹹魚含有大量食鹽,而在不斷脫水的過程中,很有可能產生亞硝基二甲胺等亞硝胺類化合物,從而增加致癌的危險。
  • 上海人常吃的這道菜竟致癌 還被世衛組織點過名
    近日,國家食藥監總局發布了官方版的「致癌物」完整清單,為大家提供指導和對照。此次致癌物清單總共分為一至四類。除了近期熱議的馬兜鈴酸,中國的鹹魚也出現在一類致癌物清單裡。看了比較鬱悶鹹魚是餐桌上常見的家常菜怎麼就致癌了呢?其實,中國式鹹魚並非首次上榜,早在2012年它就已經被確定為一類致癌物。
  • 注意啦,小心致癌物清單中這些常見的食物!
    今天咱們就來說說,如何防範「癌從口入」這些事吧,--杜絕一切酒精製品在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的致癌物清單中,酒精只怕獨佔鰲頭,「與酒精飲料攝入有關的乙醛」,在一類致癌物清單的第1位。「含酒精飲料」和「含酒精飲料中的乙醇」則分別在第5位和第46位。
  • 世衛組織:中國式鹹魚致癌 - 世界衛生組織,鹹魚,漢堡 - IT之家
    據中國日報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近日發布研究報告稱,除了加工肉製品和紅肉外,其他115種物質也可以致癌。包括「加工肉製品」在內,世界衛生組織這次發布的致癌物名單當中總共含有116種,給外界提供參考。這些致癌物包括:吸食菸草、飲酒、室內煤氣、含砷的飲用水、製鞋修鞋、打掃煙囪、製作家具、勘探鋼鐵等等。
  •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警告中式鹹魚等物品存致癌風險
    對加工肉製品憂心忡忡的人們要麼可以鬆口氣,因為人們接觸的許多東西都存在致癌風險,要麼會抓狂,因為有一個116種致癌的日常物品和活動清單。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了上述116種日常物品和活動清單。紅肉沒有在列,但加工肉製品在列,因為紅肉只是「很可能」與癌症有關。
  • 再次出手,新版《中國藥典》向中藥馬兜鈴和天仙藤Say No!
    是因為這兩種中藥含有的馬兜鈴酸存在腎毒性,如果長期服用可造成慢性腎衰竭以及腎小管病變,短期內大量服用可造成急性腎衰竭。馬兜鈴酸為硝基菲類有機酸類化合物,天然存在於馬兜鈴屬及細辛屬等馬兜鈴科植物中,而這些植物曾廣泛地被中醫經經炮製解毒作為原生藥材入藥。
  • 火腿培根為致癌物真相揭秘 10大致癌食物排行榜
    、培根等加工肉製品為「致癌物」,即致癌程度最高的物質。世衛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物質的致癌程度分為五級,依次為:致癌、較可能致癌、可能致癌、致癌度不確定和可能不致癌。英國《每日郵報》從「消息靈通人士」處獲悉,來自10個國家的科學家評估各種已有證據後同意將加工肉製品歸入「致癌物」,使其與石棉、香菸、砒霜「為伍」。加工肉製品指使用煙燻、醃漬、添加化學物等方式處理過的食物,除火腿和培根,還包括一些燻肉和香腸。
  • 新冠肺炎中藥診療方案裡的細辛、檳郎含致癌物?
    馬兜鈴酸可以偶聯DNA,形成DNA加合物,造成基因突變,主要導致泌尿道上皮細胞癌、膀胱癌。國際腫瘤研究機構2009年已將馬兜鈴酸列為1級致癌物。致癌物能打上這個「1級」的標籤,是因為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對人類有致癌性。國際社會首先注意到馬兜鈴酸的健康危害,是腎衰竭。
  • 含馬兜鈴酸的中藥還能用嗎?
    該文章稱,研究人員通過對全世界共計1400多個肝癌樣本的測序分析,發現中國樣本的馬兜鈴酸暴露印記明顯高於北美和歐洲的樣本,進而得出了亞洲肝癌的發生與馬兜鈴酸存在相關性的結論。那麼,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究竟還能不能用,如何看待中藥的安全性,迫切需要人們理清問題,走出誤區。何為馬兜鈴酸?危害有多大?
  • 新冠肺炎中藥診療方案裡的細辛、檳郎含致癌物?
    此帳號為大風號風鈴計劃加盟成員,文章為鳳凰網獨家版權所有。馬兜鈴酸可以偶聯DNA,形成DNA加合物,造成基因突變,主要導致泌尿道上皮細胞癌、膀胱癌。國際腫瘤研究機構(IARC) 2009年已將馬兜鈴酸列為1級致癌物。致癌物能打上這個「1級」的標籤,是因為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對人類有致癌性。國際社會首先注意到馬兜鈴酸的健康危害,是腎衰竭。
  • 吃中藥的注意了:「馬兜鈴酸」可致肝癌!
    15年前,馬兜鈴酸被列為1類致癌物。
  • 馬兜鈴
    先看看藥典內容:其果稱馬兜鈴,其莖稱天仙藤,其根稱青木香,下面分別介紹。馬兜鈴本品為馬兜鈴科植物北馬兜鈴、或馬兜鈴 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由綠變黃時採收,乾燥。【性味與歸經】苦,微寒。歸肺、大腸經。 【功能與主治】清肺降氣,止咳平喘,清腸消痔。
  • 中國常見,檳榔致癌成分首次確認!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布評估結果
    基於有力的機制研究證據,檳榔鹼被定為2B類致癌物――可能對人類致癌(動物試驗證據或對人類致癌證據有限)。  IARC指出,儘管此前檳榔已被IARC歸類為1類致癌物(確定會對人體致癌),但一直未確認其中確切的致癌成分。這是IARC工作組首次對檳榔鹼進行評估,非常重要,促進了人們對於檳榔如何致癌的認識。
  • 世衛組織稱吃火腿香腸可致癌 專家:不必恐慌
    致癌風險劃分為五個級別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是世衛組織下屬機構,成立於1965年,主要進行有關癌症病因的研究。該機構將致癌物的風險分為「致癌、致癌可能性較高、可能致癌、致癌程度不確定和可能不致癌」五個級別。  第一類:致癌。菸草、酒精飲料、黃麴黴素、檳榔、中式鹹魚等明確有致癌作用的致癌物。  第二類:很可能致癌。
  • 馬兜鈴酸致癌?哪些中藥含馬兜鈴酸?
    最近幾天,一個關於「馬兜鈴酸致癌」的話題令醫療圈不淡定了。馬兜鈴酸是什麼?馬兜鈴酸真的致癌嗎?哪些中藥含馬兜鈴酸?  據港媒報導,2017年10月19日,臺灣長庚醫院的一項研究結果問世了,研究人員在分析了98名肝癌患者基因的基礎上,發現有80%和馬兜鈴酸關係密切:76名患者的肝癌基因中含有「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
  • 馬兜鈴酸「可直接導致肝癌」!這些中藥應注意……
    研究提供了新的證據,也進一步證實——「馬兜鈴酸可直接導致肝癌,應引起重視,被列為肝癌的主要危險因素」。同時為「預防和診斷和馬兜鈴酸相關癌症,特別是肝癌,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東南亞、中草藥和肝癌馬兜鈴酸是存在馬兜鈴科植物中的一種有機化合物。「馬兜鈴酸(AA)暴露與人類肝癌有統計學相關性,但是缺乏馬兜鈴酸暴露導致肝癌的直接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