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籲慎用!新冠肺炎中藥診療方案裡的細辛、檳郎含致癌物?

2020-11-30 手機鳳凰網

此帳號為大風號風鈴計劃加盟成員,文章為鳳凰網獨家版權所有。

文/張洪濤(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病理及實驗醫藥系研究 副教授)

診療方案裡的馬兜鈴酸植物

衛健委在2月19日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以下簡稱「診療方案」)。在診療方案中,有一個「中醫治療」的部分。其中有一個「清肺排毒湯」,方劑中有一味藥:細辛。

細辛是一味常用的中藥,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也是一種馬兜鈴酸植物。

馬兜鈴酸是什麼東西呢?

這是一種有較強腎毒性的天然物質。馬兜鈴酸可以偶聯DNA,形成DNA加合物,造成基因突變,主要導致泌尿道上皮細胞癌、膀胱癌。國際腫瘤研究機構(IARC) 2009年已將馬兜鈴酸列為1級致癌物。致癌物能打上這個「1級」的標籤,是因為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對人類有致癌性。

國際社會首先注意到馬兜鈴酸的健康危害,是腎衰竭。1993年,比利時學者發現,有近百名婦女因長期服食含有廣防己的減肥藥,腎臟因此出現病症,嚴重者最後需要換腎[1]。調查發現,減肥藥方裡原本用的是防己,但是因為錯誤,使用了含馬兜鈴酸的廣防己。這個事件,促成了國際上對含馬兜鈴酸的傳統藥或保健品的查禁。

有一個歷史悠久的著名藥方——龍膽瀉肝湯(丸),被稱為「袪火良藥」。原藥方以木通入藥,但是因為市場上資源短缺,在上世紀80年代,地方中藥標準被修改,以「關木通」代替木通。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不幸的是關木通是一個馬兜鈴科草藥。因為含有馬兜鈴酸,從1994年開始,龍膽瀉肝丸也在國際上被查禁,之後才引起國內注意。2003年2月,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印發《取消關木通藥用標準的通知》,明令凡生產龍膽瀉肝丸的藥廠企業,必須將配方中的關木通改正為木通。按照新標準生產的龍膽瀉肝丸,亦同時被列為需醫師處方的藥品。

當然,馬兜鈴酸也不只是中草藥的特色。居住在多瑙河流域附近的村民,容易患一種巴爾幹腎病,是慢性間質性腎炎,會導致腎功能減退,同時患者常伴隨出現尿道癌。這種獨特的疾病,可能與當地居民食用馬兜鈴屬植物的種子有關。

馬兜鈴酸與尿道癌發病的相關性,也可以從一個臺灣的研究中看出。在臺灣,尿道癌的發病率很高,是其他地區的4倍。有研究表明,臺灣尿道癌的高發,與民眾服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有關[2]。對臺灣尿道癌中的基因突變的研究發現,發生在p53抗癌基因上的突變,與巴爾幹腎病病人尿道癌中的突變相似,而且在83%檢查到基因突變的病人中,腎皮質中也可以檢測到馬兜鈴酸和DNA的加合物[3]。所以,這些跟癌症有關的突變,其實是馬兜鈴酸誘發的,並不是來自遺傳。

2017年,《科學·轉化醫學》雜誌發表文章表明,馬兜鈴酸不只傷腎,還會傷肝,跟肝癌的發生有相關性[4]。

細辛的問題有多嚴重?

診療方案的中藥裡出現了細辛,這個問題有多嚴重呢?

診療方案中提到抗病毒藥物的時候,也同時指出了相關的不良反應,比如說到洛匹那韋/利託那韋的時候,就提到「腹瀉、噁心、嘔吐、肝功能損傷」等不良反應,以及可能出現的藥物相互作用。

但是對於中藥,並沒提到任何不良反應,大部分人也許因此得出一個錯誤的印象:中藥都是非常安全的。

從現代醫學研究的觀點來看,談毒性一定要談劑量,到底細辛裡會不會含有馬兜鈴酸?含量有多少呢?

其實之前對這個問題已經有過研究,表明馬兜鈴酸含量在細辛的地上部份最高,根部最低。《中國藥典》2005年版,也對細辛的藥用部位做了修訂,規定其根莖為藥用部位,是否這樣就解決了馬兜鈴酸的問題呢?

不少研究檢查過市面上含細辛的製劑,看看到底會不會有馬兜鈴酸。有一份研究對此結果有所總結,發現在12個涉及的品種中,有4個品種檢查出馬兜鈴酸[5]。

圖:文獻報導的細辛製劑中馬兜鈴酸含量檢查[5]。

「診療方案」中沒有提到細辛含馬兜鈴酸的可能性,自然也沒有提「清肺排毒湯」是否能檢查出馬兜鈴酸。

我們敢認為「清肺排毒湯」肯定不含馬兜鈴酸嗎?顯然不敢。

即便嚴格使用的是細辛的根莖,產地不同的細辛,馬兜鈴酸含量也會有差別。

如何確保「大鍋藥」有抗病毒的療效,又如何保證「大鍋藥」的安全性,是我們都應該關心的問題。

診療方案裡的檳郎

在「診療方案」中,還給輕型肺炎患者推薦了一個含焦檳榔成分的方子。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說法,檳榔也是1級致癌物。

有什麼樣的證據證明檳榔能致癌呢?太多了。

動物試驗表明,檳榔的提取物,如檳榔鹼和檳榔產生的亞硝胺(也稱為檳榔特異性亞硝胺,BSNA),能夠誘導動物產生腫瘤。 其中的檳榔鹼被認為是主要的致癌成分[6]。

從流行病學上看,有一份在臺灣的調查發現,如果每天嚼20塊檳榔塊,連嚼20年,得口腔癌的風險就會增加到9倍。只要嚼了檳榔,即便不嚼20塊那麼多,跟不嚼的人比起來,得口腔癌的風險也要增加3倍 [7]。

同樣,「診療方案」中也沒有提到檳榔的致癌風險。

因為疫情來勢洶洶,應對不免有些慌亂,從心理上說,不管是有用還是沒有的招,只要是招,大家都恨不得一起使出來。但是,如果我們冷靜想一想,是否真有必要這麼慌亂呢?我們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一點?

根據各地衛健委發布的信息,目前在非湖北地區,累計治癒數已經接近現有確診數,說明近一半的患者,都已經出院了。即便是在湖北,情況也在好轉。

從新聞上看,中醫藥積極參與了新型冠狀病毒(NCP)肺炎的救治,患者在出院的時候,還會帶走能吃幾個星期的中藥。

沒有不能逾越的冬天,這場疫情終將會過去。

但是,病毒感染是一個急性病,說來就來,說走就走,但致癌物卻是一個長期、慢性的風險。

冬天過去了,春天來了,但會不會留下一個長期的致癌風險呢?合理的用藥,或者「更方」,取掉這些有疑慮的藥物入方,是我們都應該重視和思考的。

參考文獻:

1. Vanherweghem, J.L., et al., Rapidly progressive interstitial renal fibrosis in young women: association with slimming regimen including Chinese herbs. Lancet, 1993. 341(8842): p. 387-91.

2. Lai, M.-N., et al., 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 study of Chinese herbal products containing aristolochic acid and urinary tract cancer risk.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10. 102(3): p. 179-186.

3. Chen, C.H., et al., Aristolochic acid-associated urothelial cancer in Taiwa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2. 109(21): p. 8241-6.

4. Ng, A.W.T., et al., Aristolochic acids and their derivatives are widely implicated in liver cancers in Taiwan and throughout Asia.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7. 9.

5. 胡志祥, et al., 近 5 年細辛及其製劑中馬兜鈴酸的研究進展. 中草藥, 2010. 41(2): p. 318.

6. Sharan, R.N., et al., Association of betel nut with carcinogenesis: revisit with a clinical perspective. PloS one, 2012. 7(8): p. e42759-e42759.

7. Wu, M.T., et al., Risk of betel chewing for oesophageal cancer in Taiwan. Br J Cancer, 2001. 85(5): p. 658-60.

相關焦點

  • 新冠肺炎中藥診療方案裡的細辛、檳郎含致癌物?
    一、診療方案裡的馬兜鈴酸植物衛健委在2月19日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在診療方案中,有一個「中醫治療」的部分。其中有一個「清肺排毒湯」,方劑中有一味藥:細辛。二、細辛的問題有多嚴重?診療方案的中藥裡出現了細辛,這個問題有多嚴重呢?
  • ...結合醫院抗疫科普】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第七版)中醫方案常用中藥...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彭 康中醫藥在新冠肺炎的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醫方案也在臨床實踐中不斷完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剛正式發布,《通知》要求各醫療機構在醫療救治工作中要積極發揮中醫藥的作用,加強中西醫結合。
  • 含馬兜鈴酸,它們被《藥典》除名!為什麼細辛保留下來了?
    這兩件事是同為新冠病毒疫情引發的對特定物種保護輿論關注的結果。傳聞中的穿山甲渾身上下都是寶,穿山甲的鱗片更被視為名貴中藥材,此前在藥典中的記載:穿山甲可活血通經,消腫排膿。用於經閉癓瘕、乳汁不通、風溼痺痛、中風癱瘓等病症,還有神奇的抗癌作用。2016年的調查數據顯示,全國有66中成藥含有穿山甲成分在市場山銷售,還有數量不明的中藥飲片在定點醫院和藥方出售。
  • 第六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大批中成藥被推薦,多省使用率達90%
    相比於此前的診療方案,這一次新修訂的版本增加了不少的治療藥物。 據健識局了解,新冠肺炎屬於中醫「疫」病的範疇,病因為感受「疫戾」之氣,各地可根據病情、當地氣候特點以及不同體制等情況進行辨證論治。
  • 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是中國人容易患肝癌的罪魁禍首之一
    包括歐洲、美國、中國臺灣和香港地區紛紛禁止了含馬兜鈴酸的中藥的使用,但在中國大陸許多家庭都備有含馬兜鈴酸成分的中成藥。一篇馬兜鈴酸的重磅論文,登上權威醫學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 Medicine》封面,該研究顯示,含馬兜鈴酸的有毒草藥,是導致亞洲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 【中藥介紹】細辛
    細辛中藥故事 「說到細辛,你們一定要細心啊。」在那看了幾天的病,一些老病號覺得我瞧得挺準,在巷裡巷外說開了,一些平日裡不看大夫的身體小恙的也來湊熱鬧。其中有一個後生說他因為貪涼,在院子裡光著膀子睡了一宿,第二天醒來便覺怕冷、發熱、周身疼痛、鼻塞流涕等。見是很明顯的風寒感冒,我便給他開了三劑九味羌活湯加減,並囑其一天一劑,病當好轉。
  • 【關注】含這種成分的中藥致癌?食藥監總局回應了!
    據了解,不是所有馬兜鈴科植物都含馬兜鈴酸,而馬兜鈴酸藥材的根和根莖部位幾乎不含馬兜鈴酸。我國早前已調整藥材使用部位,將馬兜鈴科植物細辛的藥用部位由全草改為根和根莖。此外,我國已禁止使用馬兜鈴酸含量高的關木通、廣防己和青木香,同時明確對含馬兜鈴屬藥材的口服中成藥品種嚴格按處方藥管理。
  • 因為馬兜鈴酸,你也聞中藥而色變了嗎?
    · 馬兜鈴酸有腎毒性,慎用含馬兜鈴酸的藥材馬兜鈴酸有明顯的腎毒性,急性中毒可引起急性腎小管壞死,慢性中毒可導致寡細胞性腎間質纖維化,並增加泌尿系統移行細胞癌的發生率。含有馬兜鈴酸的草藥會導致人的腎盂癌和輸尿管癌的發生,馬兜鈴酸被列為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WHO-IARC)最高級別的第一類致癌物之中。
  • 「新冠」中醫診療新方案,這些常見的中藥如何用?專家來解析
    中藥的正確使用是保證臨床療效和安全的關鍵所在!在剛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中醫治療方案中辨證用方涉及的常用中藥有60多味。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彭康教授對這些常見中藥的來源、炮製方法及特殊用法進行詳細解答,可供廣大市民參考。
  • 新冠肺炎救治中國「方案」:7.4萬餘確診患者使用中藥 有效率達90%...
    「三藥三方」為代表的中醫藥治療方案,與西醫的有效結合,成為中國新冠肺炎救治特色,正在向全球輸出。3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武漢新聞發布會上,中央指導組成員、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中醫藥局黨組書記餘豔紅指出,此次新冠疫情防控,在早期沒有特效藥、沒有疫苗的情況下,中國總結中醫藥治療病毒性傳染病規律和經驗,深入發掘古代經典名方,結合臨床實踐,形成了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的診療方案,篩選了以「三藥三方」為代表的一批有效方藥,成為中國方案的重要特色和優勢。
  • 被除名的馬兜鈴是最強致癌物之一 這種常見...
    中國小康網訊 新頒布的202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將於12月30日起正式實施,是迄今頒布的第十一版藥典。新版藥典對已上市藥品的生產和藥品的研發上市都具有強制約束力,藥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將得到進一步保障,引發社會關注。
  • 中藥有毒?馬兜鈴酸致癌 官方提醒這些中藥要少吃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於近日發布《含馬兜鈴屬藥材的已上市中成藥品種名單》以及《可能含有馬兜鈴酸的馬兜鈴科藥材名單》,對上述名單的中成藥以及中藥材,消費者需慎用。   「是藥三分毒」的觀念普遍存在消費者的腦海中,大部分崇尚西醫西藥的消費者甚至認為「中藥有毒」。不可否認的是,部分中藥確實存在毒性,如生草烏、硃砂等。
  • ...被除名的馬兜鈴是最強致癌物之一 這種常見食物你還敢吃嗎?
    中國小康網訊 新頒布的202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將於12月30日起正式實施,是迄今頒布的第十一版藥典。新版藥典對已上市藥品的生產和藥品的研發上市都具有強制約束力,藥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將得到進一步保障,引發社會關注。
  • 哪些中藥含馬兜鈴酸?
    哪些中藥含馬兜鈴酸?  據港媒報導,2017年10月19日,臺灣長庚醫院的一項研究結果問世了,研究人員在分析了98名肝癌患者基因的基礎上,發現有80%和馬兜鈴酸關係密切:76名患者的肝癌基因中含有「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研究人員推測,患者病前或許服用了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草藥,從而誘發基因突變,造成肝炎、肝硬化。
  • 這一味傳統中藥或是致癌元兇,你用過麼?
    那麼馬兜鈴酸只有廣防己一味中藥裡有嗎?  並不是,富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數不勝數, 隨便舉一些例子:  大葉青木香、滇南馬兜鈴、海南馬兜鈴、漢中防己、藤香、南粵馬兜鈴、凹脈馬兜鈴、淮通、背蛇生、管南香、關木通、尋骨風、革葉馬兜鈴、假大薯、蝴蝶暗消、白硃砂蓮、逼血雷、白金果欖、小南木香,土細辛、大細辛、雜細辛、杜衡、細辛、金耳環、土金耳環、烏金草、花臉細辛、臺東細辛南木香、管南香、三筒管、苞葉馬兜鈴
  • 喝完中藥復讀生殞命追蹤 中醫疑細辛用量過度
    部分中醫懷疑問題出在細辛這味藥用量過大永春一學生喝完中草藥突然死亡追蹤早報訊 (記者王小冰)昨日早報報導永春一名復讀生喝完從衛生站拿來的藥後殞命部分中醫獲知處方單中有細辛這味藥後,表示問題可能出在這味藥上。處方單將送鑑定屍檢結果未出來永春縣中醫院的診療記錄上,記載小溪既往有胃炎病史、偏頭痛史,無藥物過敏史。
  • 如何區別流感與新冠肺炎?流感診療方案2020年版發布
    當前,我國流行性感冒已經進入流行季,同時,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擴散蔓延,疫情輸入風險持續存在。為加強流感臨床診治,國家衛健委組織制定並發布了《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其中新增了流感與「新冠肺炎」的鑑別診斷,並提出「新冠肺炎輕型、普通型可表現為發熱、乾咳、咽痛等症狀,與流感不易區別」。
  • 中藥香囊治未病,什麼原理?
    《藥娃說防疫丨被醫療隊帶進方艙醫院……防疫還能防感冒.....中藥香囊治未病,什麼原理?看這裡就懂了!》  中國自古就有「帶個香草袋,不怕五蟲害」的說法。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上海、南京、廣州等地的中醫類院校和醫療單位紛紛根據各地居民體質特點,制定防疫香囊配方,趕製香囊袋。
  • 含馬兜鈴酸的中藥還能用嗎?
    最近,國際著名期刊《科學》旗下的《轉化醫學》子刊發表的一篇封面文章,再次將馬兜鈴酸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同時也引發了業界對含馬兜鈴酸中藥是否致癌的激烈爭論。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主要有廣防己、青木香、天仙藤、馬兜鈴、尋骨風、硃砂蓮、細辛和關木通等。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曾用於治療風溼、痛風、傷口化膿等多種病症,並廣泛應用在減肥和減輕女性經期症狀上。不過,現代醫學研究發現,馬兜鈴酸具有明顯的腎毒性。20世紀90年代,比利時研究發現,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減肥藥導致女性腎損害,引起世界廣泛關注。
  • 這些中醫藥方劑治療新冠肺炎有效,三藥三方書寫中藥抗疫方案
    化溼敗毒方Huashibaidu Formula化溼敗毒方,是由國家中醫醫療隊(中國中醫科學院)在早期國家診療方案推薦使用方劑基礎上,結合在金銀潭醫院臨床實踐,總結凝練出的一個核心方,全方共14味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