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中醫診療新方案,這些常見的中藥如何用?專家來解析

2020-12-01 騰訊網

中藥的正確使用是保證臨床療效和安全的關鍵所在!在剛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中醫治療方案中辨證用方涉及的常用中藥有60多味。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彭康教授對這些常見中藥的來源、炮製方法及特殊用法進行詳細解答,可供廣大市民參考。

中藥同名藥效卻不同

彭康介紹,同名或同一種中藥可來源於不同植物種類,性味功效有別。例如:杏仁有「苦杏仁」和「甜杏仁」之分,苦杏仁,性味苦,微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的功效,煎服5-10g,用量當控制。彭康強調,陰虛咳嗽及大便溏洩者不宜用。而甜杏仁,性味甘,平,有潤肺止咳,潤腸通便的功效。煎服5-10g。苦杏仁苦降溫散,且具毒性,多用於感冒喘咳、痰多之證;甜杏仁甘平潤肺,毒性小,適用於虛勞咳喘,腸燥便秘之證。

都有清心除煩功效的竹葉與淡竹葉也有區別。彭康介紹,竹葉性味甘、辛、淡,寒,歸心、胃、小腸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生津,利尿的功效。煎服,6-15g,鮮品15-30g。而淡竹葉,性味甘、淡,寒,歸心、胃、小腸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利尿的功效。煎服,6-9g。竹葉長於清心除煩,兼能涼散上焦風熱,淡竹葉利尿作用較好。

「在春寒到來時常感到溼氣重可以吃些什麼呢?」彭康說,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的功效。性味辛、苦,溫,歸脾、肺經。可煎服,3-9g。而化橘紅具有理氣寬中,燥溼化痰的功效。可煎服,3-10g。兩者功效比較,陳皮理氣調中,燥溼化痰,多用於脾胃氣滯溼阻所致的胸腹脹滿、嘔吐噦逆、咳嗽痰多等;化橘紅性偏溫燥,燥溼化痰之力較勝,兼能消食,多用於風寒咳喘痰多、食積不化、嘔吐噦逆、脘腹脹滿等,尤適用於寒痰、溼痰所致的咳喘痰多、胸膈脹悶。

沙參有南北之分。北沙參性味甘、微苦,微寒,歸肺、胃經。具有養陰清肺,益胃生津的功效。煎服,4.5-9g。南沙參性味甘,微寒。歸肺、胃經。具有養陰清肺,益胃生津,補氣,化痰的功效。煎服,9-15g。南、北沙參功效相近,北沙參滋陰作用較好,南沙參兼有祛痰之功。

很多人分不清人參、西洋參和黨參,雖然它們都屬於某種參的根,但是功效卻有差別。人參具有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的功效。且人參還分為野生和栽培,野生者稱野山參,補力較大,栽培者稱園參,補力較差。園參因加工方法不同,有生曬參、紅參、白參、參須(鬚根)等規格,作用也稍有差異,以生曬參、紅參質量為好,白參較差,參須更次。生曬參適用於氣陰不足者,白參功同生曬參,作用較弱;紅參性偏溫,適用於氣弱陽虛者。而西洋參相對人參來說雖沒那麼補,但具有補氣養陰,清熱生津的功效。「那黨參的功效怎麼樣呢?」彭康介紹黨參具有補脾益肺,補血、生津的功效。

彭康還特別強調,在食用人參、西洋參和黨參時要注意,人參與西洋參具有補益元氣之功,但人參益氣救脫之力強,特別是野山參,單用即可收效;西洋參偏於苦寒,兼能補陰,宜於熱病等所致氣陰兩脫者。黨參在古今成方中雖能替代人參,但藥力較薄弱,不能持久,一般輕症、慢性病,可以用黨參代人參用,若重症、急症仍要用人參。

同名中藥炮製不同,藥效也不同

中藥炮製是我國的一項傳統製藥技術,同一來源的中藥,因炮製不同,性味有變,功效也有別。彭康就常見中藥的炮製進行解說。

1.麻黃

麻黃有生麻黃、炙麻黃,生麻黃髮汗力強,多用於發汗解表;炙麻黃,一般用蜂蜜炮製,蜜炙後可減弱其發汗之力,且有潤肺之功,故平喘止咳多用炙麻黃。生麻黃髮汗開肺之力較強,故用量不宜過大,體虛多汗忌服。

2.石膏

石膏有生石膏、煅石膏。生石膏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煅石膏為生石膏燒煅後,為無水硫酸鈣,具有斂瘡生肌,收溼,止血的功效。外感熱病,高熱不退,煩渴引飲等氣分實熱證,肺熱咳喘和胃火牙痛、頭痛等用生石膏,先煎,15-60g。煅石膏多外用,用於潰瘍不斂,溼疹瘙癢,水火燙傷,外傷出血等。

3.大黃

大黃有生大黃、制大黃,大黃炭。生大黃,瀉下力強,故欲攻下通便者宜生用,5-15g,入湯劑宜後下,不宜久煎。酒制大黃瀉下力較弱,活血作用較好,善清上部火熱,宜用於瘀血證,或血熱吐衄、目赤咽腫等。大黃炭則化瘀止血,多用於出血證。

4.白朮

白朮有生白朮、炒白朮。生白朮偏於燥溼利水,宜用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溼停留而為痰飲、水腫等症。炒白朮偏於補氣健脾,止汗安胎,宜用於脾虛氣弱,運化失常所致的食少便溏、脘腹脹滿、倦怠無力;脾肺氣虛,肌表不固的自汗;妊娠胎氣不安之證。

5.甘草

甘草有生甘草、炙甘草。生甘草性微寒,可清熱解毒,可用於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食中毒等。炙甘草,藥性微溫,蜜炙後可增強甘草補益心脾之氣和潤肺止咳作用。

中藥特殊用法助於提高療效

由於中藥的來源、炮製、藥性等方面的因素,我們常以湯劑的方式來飲用。彭康認為,有些特殊的中藥用法能有助於提高療效,減少副作用,保證用藥的安全有效。例如:

1.附子

經過了嚴格加工炮製為黑附片(黑順片)、鹽附子、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等。經過炮製後的附子其烈性和毒性都有所減低。附子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的作用,為「回陽救逆第一要藥」。煎服,3-15g,宜先煎0.5-1小時。孕婦及陰虛陽亢者忌用。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蘞、白及。

2.水牛角

具有清熱涼血,解毒,定驚的功效的水牛角,性味苦,寒,歸心、肝經,可用於溫病熱入血分,高熱神昏譫語,驚風抽搐。鎊片或粗粉煎服,15-30g,宜先煎3小時以上。水牛角濃縮粉衝服,每次1.5-3g,每日2次。

還有細辛、貫眾,均有小毒,在食用時要注意用量,細辛,煎服1-3g,散劑每次服0.5-1g。貫眾,煎服,4.5-9g。

採寫:南都記者曾文瓊

實習生:李舒敏

通訊員:彭逢美

相關焦點

  • ...結合醫院抗疫科普】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第七版)中醫方案常用中藥...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彭 康中醫藥在新冠肺炎的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醫方案也在臨床實踐中不斷完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剛正式發布,《通知》要求各醫療機構在醫療救治工作中要積極發揮中醫藥的作用,加強中西醫結合。
  • 這些中醫藥方劑治療新冠肺炎有效,三藥三方書寫中藥抗疫方案
    清肺排毒湯Lung Cleansing and Detoxifying Decoction清肺排毒湯是3月初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中醫臨床治療藥物的首選,從2月6日起,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就聯合發文向全國推薦使用清肺排毒湯。
  • 新冠肺炎中藥診療方案裡的細辛、檳郎含致癌物?
    一、診療方案裡的馬兜鈴酸植物衛健委在2月19日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在診療方案中,有一個「中醫治療」的部分。其中有一個「清肺排毒湯」,方劑中有一味藥:細辛。診療方案的中藥裡出現了細辛,這個問題有多嚴重呢?
  • 海水中發現新冠病毒
    ,為了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如何在水中生存、以及是否會在水中傳播,自7月以來,該校研究人員已經從德盧斯的8個不同的海灘採集了水樣本,並進行了相關實驗。目前,該生產設施已取得了新冠疫苗的生產許可證,是目前全球首個也是最大的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據央廣網報導,關於什麼時候普通人能夠用上疫苗這一問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生物安全首席專家武桂珍給出的預計時間是11月或12月。
  • 英文版來了!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第七版)中醫方案部分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醫方案部分本病屬於中醫「疫」病範疇,病因為感受「疫戾」之氣,各地可根據病情、當地氣候特點以及不同體質等情況,參照下列方案進行辨證論治。涉及到超藥典劑量,應當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 鍾南山團隊中藥治療新冠研究在主流醫學雜誌發表
    (原標題:鍾南山院士團隊中藥治療新冠肺炎相關研究發表在Phytomedicine雜誌)為找尋和驗證哪些中藥對此次新冠疫情防控有效,鍾南山院士團隊對四十餘種中成藥和中藥方劑進行篩選,這些研究(包括病毒抑制試驗)為臨床試驗研究的開展奠定了重要理論基礎。
  • 這些中醫藥方劑治療新冠肺炎有效,「三藥三方」書寫中藥抗疫方案
    清肺排毒湯  Lung Cleansing and Detoxifying Decoction  清肺排毒湯是3月初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中,中醫臨床治療藥物的首選,從2月6日起,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就聯合發文向全國推薦使用清肺排毒湯。
  • 最美科技工作者仝小林:用中藥湯劑撲滅武漢社區的新冠火苗
    ◎ 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代小佩 「新冠疑似麻杏羌,石葶長卿龍藿香,蒼白三仙苓姜佩,厚樸草果貫檳榔。」 這支方歌含18味中藥,是中藥湯劑「武漢抗疫方」的藥方。
  • 第六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大批中成藥被推薦,多省使用率達90%
    相比於此前的診療方案,這一次新修訂的版本增加了不少的治療藥物。 大批中成藥被推薦 需按說明書從小劑量開始調整 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是延續上一版對疾病全過程的分期,將中醫治療分為醫學觀察期和臨床治療期(確診病例),將臨床治療期分為輕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恢復期
  • 施毅教授:17處新冠肺炎診療方案更新要點解讀!
    國家衛生健康委制定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也再次從2月18日的試行第六版更新為今日 (3月3日) 的第七版。那麼,僅僅半月再次更新的方案還能新到哪裡?讓我們再來探個究竟。2月26日,《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疾病診療方案 (試行第一版) 》公布,再次認可了這個病名。  本人一直建議疾病的大名稱應與WHO一致,2019冠狀病毒病,但增加其中最常見的疾病類型「2019冠狀病毒肺炎」,或許更為符合中國實際情況。3月1日上海又發布了《上海市2019冠狀病毒病綜合救治專家共識》,病名也定為2019冠狀病毒病。
  • 新冠肺炎救治中國「方案」:7.4萬餘確診患者使用中藥 有效率達90%...
    3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武漢新聞發布會上,中央指導組成員、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中醫藥局黨組書記餘豔紅指出,此次新冠疫情防控,在早期沒有特效藥、沒有疫苗的情況下,中國總結中醫藥治療病毒性傳染病規律和經驗,深入發掘古代經典名方,結合臨床實踐,形成了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的診療方案,篩選了以「三藥三方」為代表的一批有效方藥,成為中國方案的重要特色和優勢。
  • 新冠肺炎中藥診療方案裡的細辛、檳郎含致癌物?
    2月19日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以下簡稱「診療方案」)。在診療方案中,有一個「中醫治療」的部分。其中有一個「清肺排毒湯」,方劑中有一味藥:細辛。診療方案的中藥裡出現了細辛,這個問題有多嚴重呢?
  • 李蘭娟團隊抗新冠藥物建議遭質疑:目前不宜進入《診療方案》
    她同時建議將上述兩種藥物列入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下稱《診療方案》)[1]。多名專業人士向《知識分子》指出,從目前報導中披露的實驗數據結果看,「極其不專業」,甚至有常識性錯誤,進入《診療方案》需更多臨床數據的結果支持。如何解讀體外細胞實驗數據?
  • 劉昌孝院士:新冠肺炎治療藥物,發揮老藥新用與中藥優勢
    國家衛健委等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的通知,其中抗病毒治療方案推薦洛匹那韋和利託那韋為候選藥物。其次,文中強調要發揮中藥優勢,醫學觀察期乏力伴有發熱患者,在醫生指導下,可選擇使用連花清瘟膠囊等中藥。
  • 臨床療效是評價中醫優勢的金標準(一線抗疫群英譜)
    黃璐琦說,關口前移,早期介入,全程幹預,是中醫藥深度介入新冠肺炎診療的全過程。在這次武漢抗疫一線,中醫藥全面、全程參與防控救治,對改善患者症狀、加快核酸陽轉陰、促進患者早日康復出院,均有明顯效果。  黃璐琦所帶領的醫療隊負責金銀潭醫院南一區病房醫療工作,這是疫情發生後第一個接管重病區的中醫醫療隊。「接管病區奠定了中醫藥防控新冠肺炎的基礎。」
  • 如何理解板藍根抗新冠的體外藥效,這篇文章說明白了
    北京日報客戶端消息,10月13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關於複方板藍根顆粒的研討會上透露,研究團隊開展了一系列抗新冠病毒的體外藥效篩選實驗,發現複方板藍根顆粒對新冠病毒有抑制效果。隨後,網上出現了板藍根斷貨的消息。那麼,什麼是體外藥效篩選實驗?在新冠肺炎的治療上,板藍根究竟適合哪些患者?
  • 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第八版來了
    新冠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再次迎來修改,目前進入第八版。 來源|國家衛健委 新冠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再次迎來修改,目前進入第八版。
  • 老藥新用或是新冠肺炎治療「捷徑」—新聞—科學網
    2月22日,北京醫院藥學部主任胡欣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新冠病毒與SARS和MERS同源性達到85%, 且不同病毒可能有共同的靶點,因此,探索老藥新用是相對較快速的研發策略。 截至2月22日1時,共有210項COVID-19相關的臨床試驗在國家臨床試驗註冊中心註冊。
  • 3位院士帶隊、5支中醫國家隊集結 全國最強中醫力量齊聚武漢
    仝小林院士帶領組員來到武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查看了20多例病人 圖片來自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官網隨後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中醫治療部分,吸收了仝小林院士領銜的專家團隊研究成果。仝小林也是抗擊非典的功臣。
  • 坦尚尼亞抗擊新冠神奇療法,竟是中醫「汗蒸」療法,管用不?
    在非洲各國都在普及對新冠的正確認知時,並且非洲各國老百姓也都理解那個世界性的共識:新冠的影響不會在短期內消除。再加上,非洲國家正直雨季,不幸感染新冠,不但傳染率高,要想獲得最好的醫療資源也比較困難。他們也完全不把希望寄托在新冠疫苗上。在非洲各國,抗疫的關鍵詞是民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