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菠蘿
生物鐘和諾貝爾獎
三年前,諾貝爾生理醫學獎頒給了三位美國科學家,因為他們發現了控制生物鐘的分子機制。
這個諾獎絕對實至名歸!
包括人類在內,生命體都有一個內部的生物鐘,來讓他們適應地球自轉和晝夜變換。植物光合作用,動物吃喝拉撒睡,無一不受到生物鐘的調控。
如果你有個晚上不好好睡覺的娃,肯定充分理解有個穩定的生物鐘是多麼重要。
圖片來自網絡
生物鐘和疾病也有密切的關係。大量研究發現,如果長期生物鐘紊亂,會帶來很多慢性病,包括癌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等!
長期熬夜,不規律作息確實是致癌風險因素!
破壞細胞生物鐘節律造成癌症
關於生物鐘和癌症的話題,我還真有點一手經驗,因為我在美國的時候,曾經參與過一項研究,證明了控制生物鐘的重要基因,同時也在細胞生長和癌變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
合作者Lamia教授是研究生物鐘基因的專家。幾年前,她的團隊把正常細胞裡CRY2基因去掉後,意外發現不僅細胞生物鐘紊亂了,而且細胞越長越快,久而久之,居然變成癌細胞了!
她本身不是做癌症研究的,於是找到了我。經過近兩年的工作,我們最終發現:
1:生物是一個有機整體。控制生物鐘的基因,也協調著細胞生長。
2:和正常細胞相比,癌細胞的生物鐘通常是紊亂的。
無獨有偶,麻省理工的科學家幾乎同時發現,無論是通過人為控制光照讓老鼠不斷倒時差,還是直接破壞老鼠的生物鐘基因,都會顯著加快肺癌進展。
證據遠不止如此。在這兩項研究之前,已經有幾十項動物實驗證明,破壞晝夜節律,會加速癌症發生。
倒夜班和癌症風險
在動物身上,「破壞生物鐘規律會致癌」這個結論是毫無爭議的。
那麼對於人,作息不規律,經常熬夜會增大患癌概率麼?
極有可能。
2019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就把「倒班/上夜班」(Night Shift Work)定義為2A級致癌因素,也就是「很可能有致癌風險」。這和大家熟悉的紅肉,滾燙飲品等因素是一個級別的。
有多個大規模人群中做的研究,都發現不規律作息會增加患癌風險。其中關係最密切的是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結直腸癌。
比如,有兩項大規模的研究發現經常需要倒夜班的護士,得乳腺癌的概率比普通人群更高。而另一項研究則發現,經常需要倒時差的空姐,得乳腺癌概率也有所提高。
還有研究發現,生物鐘紊亂不僅增加患癌概率,還可能會讓癌症更惡性,耐藥性更強,患者壽命更短。
總之,很不好!
咱們祖先早就知道這點。古人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關燈不要玩手機。
圖片來自網絡
生物節律因人而異
值得強調的是,「規律作息」不等於簡單的「早睡早起」。網上流行的「器官定時排毒說」純碎瞎扯。
健康作息這句話,對於每個人的含義是不同的。
每個人的生物鐘節奏受到先天基因和後天環境影響,會有很大區別。如果你習慣「晚睡晚起」,或者每天只睡5-6個小時,可能都是正常的。
只要生活規律,睡眠質量高,每天精力充沛,就不用擔心。這就是你的生物鐘。
我們要避免的,是頻繁改變生活和睡眠節奏,導致生物鐘紊亂。
那如果工作需要,偶爾熬夜,或者經常要越洋飛行倒時差,豈不是一定得癌症了?
當然不是。
癌症發生永遠是個概率問題。如果某個方面增大了一些風險,也不用恐慌,你需要做的,就是比其他人做更多降低風險的事兒。
比如鍛鍊,比如多吃高纖維食物,比如按時接種HPV疫苗,比如不吃發黴糧食,等等。
幸運的是,從統計上看,生物鐘紊亂增加的癌症風險並不是很大,顯著低於抽菸,喝酒,二手菸,肥胖等。
所以,如果不幸需要熬夜,請儘量戒菸控酒,堅持運動,均衡飲食,這樣可以顯著抵消掉熬夜帶來的負面影響。
很遺憾,現實中熬夜的人,往往還容易疊加別的風險因素。比如熬完夜和朋友去吃夜宵:
熬夜+抽菸+喝酒+燒烤+油煙汙染......全是致癌因素,大家悠著點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