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稱蕨菜或能致癌 如何挑選蕨根粉?

2020-12-01 人民網

  原標題:研究稱蕨菜或能致癌 如何挑選蕨根粉?

  近年來,被稱為「長壽菜」的蕨菜受到了不少人的追捧。傳說中,它不僅「安全」「無汙染」,含有多種營養物質,甚至還有「抗癌」的作用。然而,關於蕨菜致癌的說法近日卻在網上廣泛流傳,事實真相究竟如何呢?

  研究稱蕨菜或能致癌

  蕨(蕨菜是它的嫩芽)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幾種植物之一,許多地方把它的嫩芽當作蔬菜,也從根中提取澱粉。一百多年前,人們注意到這種植物能夠造成牛的中毒。大量食用蕨的牛,最快的會在幾周之後死亡。而吃得不那麼多的,骨髓功能逐漸喪失,從而導致白細胞缺乏、血小板減少,以及急性大出血等症狀。而吃蕨的羊,則會逐漸失明。許多研究用老鼠等各種動物做實驗,證實了蕨這種植物確實能夠導致動物的癌變。

  科學證實,蕨菜中的「原蕨苷」可能是導致上述症狀的罪魁禍首。而生化實驗發現,原蕨苷還可以跟胺基酸反應,也可以破壞遺傳物質DNA。20世紀70年代,有關人員在日本中部山區調查過吃蕨菜和食道癌的關係。發現在那裡的居民中,吃蕨菜使男性的食道癌發生率增加了2.1倍,而女性則增加了3.7倍。在英國的北威爾斯地區,胃癌發生率一直很高。1990年進行過一項研究也顯示,幼年時代吃蕨菜會增加後來胃癌發生的風險。類似的研究在世界其他地方還做過一些,結果也基本一致。

  原蕨苷在蕨的各部分中都有,而人吃的蕨菜———蕨的幼嫩部分中含量更高。不過,新鮮的蕨菜又苦又澀,除了個別無限追求「原汁原味」「純天然」的人,人們吃前一般要把新鮮蕨菜用草木灰、鹼水或焯水等方法進行處理。而這樣做會大大降低原蕨苷的含量。不過,這樣的處理只是降低,而不是徹底消除。

  如何挑選蕨根粉?

  一般超市都能買到蕨根粉,形狀有細粉絲狀的,也有寬條粉絲形狀的,如果打開,聞起來會有種藥味,價格比白粉絲稍貴一點,品質以廣西、四川等地出產的品種最好。居民可以在夏季一次性多買一些回家,每次吃飯做一小袋(常見小袋包裝100克左右),具體吃法是:將適量蕨根粉倒入沸水中煮5分鐘左右(一定保證沒有硬芯),然後撈出用涼水過涼,就像粉絲的吃法一樣,然後就可以根據家人愛好,靈活變換做法,比如黃瓜絲拌蕨根粉、酸辣蕨根粉、雞絲蕨根粉等。

  蕨根粉的製作3大技巧

  1、焯水煮到沒硬心,過涼水(為的是筋道),把水撇掉。

  2、紅辣椒切片,泡野山椒(超市有賣)切片,蒜拍碎切成末放入醋,一點醬油(推薦六月鮮),適量鹽,一小勺糖,再來點泡山椒的湯後調勻把剛才的辣椒,蒜末放進調味汁裡攪拌。

  3、把2的調味汁倒進1的蕨根粉裡,攪拌就行了。

(責編:鄭浦麗、胡洪林)

相關焦點

  • 網傳"常吃蕨菜能致癌" 求證:危險性比吸菸小
    近日,一則關於蕨菜致癌的傳言通過微信朋友圈廣泛傳播,稱動物實驗證實蕨菜中的成分能夠致癌。青島嶗山、浮山等地也有大量蕨菜,蕨根粉更是常用食材,蕨菜致癌一說究竟靠不靠譜?網傳常吃蕨菜能致癌   記者查詢發現,蕨菜致癌一說源自科學松鼠會科普作家、美國普度大學農業與生物系食品工程博士雲無心的一篇科普性文章《純天然的野菜居然會致癌?》文中指出,蕨菜並非傳說中的「安全」、「無汙染」和有「抗癌」的作用而是有著明確的致癌能力。
  • 比海帶有營養的裙帶菜用來拌蕨根粉,日本人公元前就吃它,地道!
    蕨根粉是從野生蕨菜的根裡提煉出來的澱粉。蕨根分布於湖南、陝西、四川、貴州等一帶深山,天然野生無汙染。蕨根原粉未經現代工藝,直接取其根部洗滌、搗碎、過濾、曬乾而成,保留了蕨菜根裡大部分營養,對人體有較大的保健作用。裙帶菜和蕨根粉一起入菜,鮮嫩爽滑,酸辣開胃。
  • 原來吃魚腥草不會致癌?除了魚腥草,還有傳言的3種蔬菜都很安全
    在這個網絡發達的時代,有很多人一看到吃某種食物致癌後,就嚇得再也不敢吃了,尤其是身邊常見的蔬菜,如魚腥草等等,卻對真正致癌的食物,如油炸食物、燒烤食物、鹹魚、檳榔無動於衷,今天和大家說說它們背後的事。吃魚腥草會致癌?闢謠!
  • 央視曝光:這種菜竟致癌春天家家戶戶常吃 蕨菜是什麼蕨菜圖片
    據央視「共同關注」報導,不管是實驗動物還是牲畜,食用蕨類都有可能造成中毒的情況,包括肝的損害、致癌,而這種致癌物質就是上世紀80年代從蕨菜中提取到的原蕨苷。通過送檢,測出原蕨苷在蕨菜中含量從高到低為葉、莖、根,葉中含量是根的10倍。而在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官方網站裡,原蕨苷被列為二類致癌物質。
  • 《食療本草》蕨菜
    06批語經雲:性甘質寒,主遏陽益陰,降氣洩熱,味苦質寒,主燥溼洩熱,色青為肝之色,故能引藥入肝經血分,憑苦燥寒洩而強化肝代謝血液垃圾廢棄物,此蕨菜之擅也。均得蕨菜之苦燥寒洩血分溼熱,病自退。風溼有二,一者,風寒溼痺,二者,風溼熱痺。蕨菜功專風溼熱,是其也07適宜人群:凡血分溼熱,伴肚腹肥胖,大便洩瀉者,或伴有瘡瘍疥癬,皮膚過敏者,最宜此物。
  • 蕨菜會致癌?3種常吃的「致癌」蔬菜,可能很多人都誤會了
    特別是有三種蔬菜會致癌,這種說法更是讓無數人感到恐慌。那這三種蔬菜真的會讓癌細胞找上門來嗎?這就需要每一個人有足夠的重視和了解,才能夠保證自己的身體健康。一、無根豆芽市面上的無根豆芽主要都是依託無根水的,而這種水是以6-苄基腺嘌呤為主的,其毒性很低,還有自限性。
  • 蕨菜吃法裡,最家常的做法,看一遍就能把美味帶回家
    蕨菜原本是一種野菜,營養豐富,分布廣發,不僅可以做菜食用,還可以做成蕨根粉。這些年吃蕨菜的人群越來越多,需求增大,價格水漲船高,慢慢的市場上見到的蕨菜大部分就是種植的蕨菜了。蕨菜好吃,但也要講究吃法,小編今天就帶給大家一道蕨菜吃法裡,最家常的做法,看一遍就能把美味帶回家。
  • 蕨菜致癌?野菜吃不對確實有害!這4類人還是少吃野菜吧
    關於蕨菜致癌在1994年03期的《貴陽醫學院學報》中,就有有關「蕨菜致癌」的藥理學研究記載。數位專家用新鮮甜蕨和苦蕨、處理甜蕨和苦蕨乾粉飼養大鼠7個月,實驗結果表明蕨菜有誘癌作用和促進腫瘤生長的作用。蕨菜確實被證實會增加癌症風險,屬於 2B 級致癌物(對人類可能致癌)。罪魁禍首是一種叫做「原蕨苷」的物質。
  • 陳鈺琪曬劇組豐盛午餐,卻為「蕨根粉」怎麼讀糾結半天
    從視頻裡可以看見,有辣椒炒大蝦,還有土豆紅燒肉,白菜豆腐,還有一份肉菜,一份毛血旺,然後還有一份蕨根粉。不過陳鈺琪最後在介紹蕨根粉時,糾結半天「蕨」字念第幾聲?她念第三聲,覺得有點不對,來回改了好幾次。對面的女性友人說查下手機,告訴她念第二聲。陳鈺琪說,那就是第二聲了。不管了,這個也搞不懂。
  • 排第3是胸罩致癌,事實是胸罩防癌,排第34是Vit17能治癌
    的文章,就稱「溫度只要超過100℃,味精就會發生變性,形成有毒的焦穀氨酸鈉。」欺騙指數:★★★★★危害指數:★★★★★真相:不會產生危害至今沒有任何研究證明,吃適量的味精會對人體產生危害,「味精緻癌」更是無從談起。
  • 山上比肉還好吃的蕨菜已經長出來了,快點回家摘蕨菜啦
    蕨菜是鳳尾蕨科生落葉草本植物,蕨菜有很多個品種,分為坡蕨菜、水蕨菜還有紅蕨、苦蕨菜等等,蕨菜一般株高達一米,根狀長而橫蕨菜走,有黑褐色絨毛,早春新生葉拳卷,呈三叉狀。柄葉鮮嫩,上披白色絨毛,此時為採集期。葉柄長30~100cm,葉片呈三角形,長65~150cm,寬30~60cm,2~3次羽狀分裂,下部羽片對生,褐色孢子囊群連續著生於葉片邊緣,有雙重囊群蓋。
  • 農村山上的野生蕨菜到底能不能吃?
    農村山上的野生蕨菜到底能不能吃?蕨菜是山裡的一種蕨類植物,其所以叫蕨菜,主要是4月份以後從植株基部抽生出新的葉片,葉片未展開前以莖杆為主,頂端呈旋轉狀曲卷,葉未展開前,莖杆鮮嫩可食用,是山裡人逢季必採的一種營養價值較高的山野菜之一。
  • 這三種蔬菜有毒還致癌?現在看還不晚
    》的文章引起眾多人的關注,文章稱蕨菜、紅鳳菜、折耳根具有毒性甚至致癌性。那麼,這些蔬菜真的如文章所說的那樣嗎?今天我們就來解密這些「有毒「蔬菜。蕨菜蕨菜又稱拳頭菜、貓爪、龍頭菜, 早些年間是許多家庭餐桌上會出現的一道蔬菜,但目前已經有相關的動物實驗表明蕨菜具有致癌性,部分地區的流行病學研究也表明攝入蕨菜過多與上消化道癌症具有明顯的相關性。
  • 蕨菜到底要怎麼處理?教你正確做法,吃著不苦,巧吃野菜更放心
    野生蔬菜有很多種,如薺菜、香椿、曲馬菜、玉錢、馬齒莧等,這些都是常見的和受歡迎的,這個季節,還有一種野生蔬菜,蕨菜推薦給你。蕨類植物又稱貓爪盤和龍首盤,經過處理,蕨類植物味道鮮美,口感柔滑,無論是炸的還是冷的,這都是一種罕見的美味,這讓很多人想停下來,但近年來,有人說吃蕨菜會增加患癌症的風險,很多人放棄吃蕨菜。
  • 致癌蔬菜,哪四種?專家說遠離
    蕨菜俗稱老蕨菜蕨菜是農村常見的一種野菜但最近兩年多次有報導說:專家在蕨菜中檢測出一種致癌物質,並通過動物實驗證實了蕨菜致癌,用蕨菜餵食的小白兔發生了胃癌,腸癌,白血病等系列病症。但這種菜一旦經過了高溫的爆炒,就會釋放出令人致癌的丙烯醯胺,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時候儘量生吃涼拌,以防致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