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各種野菜、野花也都爭相迎接春天。現在野菜趨漸成為人們餐桌上一道鮮美的養生之菜。野菜具有獨特鮮味以及與比普通蔬更高的營養價值。但是野菜雖好,吃不對真的會出事。
關於蕨菜致癌
在1994年03期的《貴陽醫學院學報》中,就有有關「蕨菜致癌」的藥理學研究記載。數位專家用新鮮甜蕨和苦蕨、處理甜蕨和苦蕨乾粉飼養大鼠7個月,實驗結果表明蕨菜有誘癌作用和促進腫瘤生長的作用。
蕨菜確實被證實會增加癌症風險,屬於 2B 級致癌物(對人類可能致癌)。罪魁禍首是一種叫做「原蕨苷」的物質。它存在於蕨類植物中,特別是嫩芽部分,也就是我們常吃的蕨菜,含量最高。
如果蕨菜或野菜類在食用時沒有經過正確的處理,或處理不當,在食用時就會有風險,不過合理的烹調能夠有效減少原蕨苷的含量,降低危害,只要不是「長期」「大量」吃,偶爾嘗個鮮是沒問題的。
ps:蕨菜一個星期最多吃2次,不能天天吃。
野菜吃不對確實有害!
1、受汙染的野菜不要吃。
郊外化工廠等附近的空氣不佳,所生野菜容易吸收鉛等化合物,廢水邊的野菜也常含有毒素,均不宜食用。
2、不認識的野菜千萬別吃。
容易發生誤認的野菜不要食,以免中毒。
3、久放的野菜不能吃。
野菜最好是現採現吃,久放的野菜不但不新鮮,而且營養成分減少,味道很差。
4、苦味野菜不宜多食。
苦味野菜性味苦涼,有解毒敗火之效,但過量食用,損傷脾胃。
5、野菜要注意烹飪方法。
合理烹調,是減少野菜風險的重要步驟,其中去除草酸、生物鹼等物質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焯水。
重要的事情說3遍,能焯水就焯水!能焯水就焯水!能焯水就焯水!
最後提醒一下,萬一不小心吃了有毒野菜之後,會產生一些中毒症狀,比如腹痛、腹瀉、噁心、嘔吐、頭暈等症狀。如果大家出現這些症狀以後,不要過分緊張,可用兩種方法進行處理,第一種方法就是催吐,如果實在吐不出來,可以喝一些淡肥皂水之類的液體催吐;第二種方法就是中和一下毒素,可以將大蒜搗碎以後服用,或者是喝一些雞蛋清、牛奶或者是2%的鹼水。經過簡單處理以後,及時就近到醫院進行治療。
這4類人還是少吃野菜吧
野菜不能當藥吃,但卻是很好的蔬菜選擇。不過,有些人在食用野菜後可能會出現不適。輕者引起消化系統異常,影響營養吸收;嚴重的則可能造成急性、慢性中毒。所以,建議以下人群儘量少吃或慎吃野菜:
1、消化吸收能力較差的人。
2、身體虛弱、營養不良的人。
3、處於孕產、哺乳期的女性。
4、有野菜過敏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