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青檸 頭條認證健康資質丨關注健康,關注養生,關注世界科學怎麼說!
運動有助於防癌也不是新聞了,一項針對144萬人18年數據的研究則顯示,運動有助於降低13種癌症的發生風險,如結腸癌、乳腺癌、腎臟癌、骨髓瘤、肝癌、子宮內膜癌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研究者發現,運動強度大的人,癌症風險更低。
但長期以來困擾人們的問題是,究竟是早上運動還是晚上運動產生的效果更好?
最近,由維也納醫科大學、龐培法布拉大學、巴塞隆納全球衛生研究所(ISGlobal)等處的研究人員共同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探索了人們在每日不同時間段進行體育鍛鍊對前列腺癌和乳腺癌風險的影響。
在這項實驗中,研究人員對符合條件的參與者進行面對面訪談,採集了他們的人體測量數據和生物學樣本,並在6個月至5年內通過電話訪談形式了解其睡眠模式、進食時間和體力活動時間等信息。
共有2795位參與者被納入研究,包括781例乳腺癌患者以及865例女性對照人群、504例前列腺癌患者以及645例男性對照者。這些參與者的運動時間可被歸納為5個範圍:早晨8-10點、上午10-12點、下午12-7點、晚上7-11點和其他的運動時間。
這些參與者經常做的運動包含散步,健身房鍛鍊,遊泳,踢足球,跳舞,打網球和騎自行車。
數據顯示,早晨8-10點運動似乎對女性更有益,並且與絕經前的女性相比,絕經後女性在早晨8-10點運動的益處更大;而早晨8-10點、晚上7-11點運動則更有助於男性防範前列腺癌風險。
至於早晨鍛鍊能夠提供更強大保護作用的原因,研究人員猜測可能與體育鍛鍊的時間影響了性激素和褪黑激素的節律有關。先前的研究表明,運動與雌激素水平較低有關,早晨8-10點運動有助於在7點鐘雌二醇達到高峰後降低這一激素的水平。另外,早晨運動似乎能夠刺激有助於睡眠的副交感神經活動,而夜間運動延緩了男性血漿中褪黑激素晝夜節律的下降階段。
而另一項來自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和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的研究成果,其解析了運動減緩小鼠的癌症進展的機制,即身體活動會改變體內免疫系統細胞毒性T細胞的代謝,從而提高了其攻擊癌細胞的能力。
運動能夠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增強心肺功能,加強肌肉、韌帶和骨骼,並有防癌抗癌的功效,具有全身性的廣泛益處,記得可能的情況下,適當調整運動時間,讓運動發揮最佳的作用。
END
每一次相遇都是一次美好!感恩你的閱讀、點讚、分享和評論,我的每一個努力都源自你的鼓勵。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