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運動三十分鐘才有效果?如何在短時間內更好運動

2021-01-14 快速問醫生

我們都知道,生活是與運動緊密相連的,運動在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運動過程中,可以鍛鍊到身體上的肌肉,塑造優美的體型,維持身體健康。

誠然,運動對我們有著諸多的好處,但是我們也都知道運動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做基礎和頻繁反覆的練習作為保障的。然而生活卻往往是忙碌的,我們留給運動的時間就會是有限的。

那麼如何才能在短時間內使運動更有效呢?

5分鐘的熱身運動

運動之前的熱身運動往往可能會被大家忽視掉,但在這裡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將這5分鐘好好利用起來!熱身運動是逐漸使身體適應劇烈活動的過渡階段,動作會由緩到急,由慢到快,避免身體迅速進入緊張狀態而產生不適。因此我們可以在這段時間內找找感覺,調整呼吸,來讓自己慢慢融入到運動的節奏中來。

12分鐘的引體向上和雙臂屈伸

我們大家應該知道引體向上和雙臂屈伸都能對我們肩膀部位的肌肉有著極大的益處,但要知道二者之間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就比如,引體向上在增強肩膀肌肉強度的同時還可以鍛鍊到背部肌肉、肩部肌肉還有胸肌,增加肩寬和增高。

但雙臂屈伸在對胸肌的鍛鍊方面就會比引體向上的效果更好,同時也可以最大程度地鍛鍊我們的肱三頭肌。因此我們要明確二者之間的差異,選擇自己所適合的來進行鍛鍊,靈活調整這12分鐘時間。

8分鐘的仰臥起坐

仰臥起坐是軀幹力量增強和伸張性發展的有效方法,可以很好的鍛鍊腹部肌肉和身體柔韌性。同時訓練者在進行仰臥起坐的同時,也可以鍛鍊自己控制身體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平衡感。更多的是,仰臥起坐鍛鍊腹部肌肉還有利於背部的支撐能力,緩解我們整天勞累的脊椎壓力。

5分鐘的拉伸活動

最後的5分鐘我們要將身體調整回來,防止身體過度興奮,同時也要讓我們的運動更有效,所以這最後的拉伸活動同樣重要。拉伸活動可以增加肌肉纖維長度,調節體內乳酸代謝和細胞的呼吸代謝,減緩身體興奮過度的副作用。而且拉伸活動在運動後還能加快我們血脂分解,利於關節間隙拉伸,增強關節處的肌肉強度和肌肉彈性。

多種運動相互結合不僅可以使我們的鍛鍊更充分全面,同時也能夠避免長期只做一種運動後,所產生的肌肉疲憊感。儘管這30分鐘的運動時間看似很短,但是只要我們能夠有效的將這些時間利用起來並長期堅持,一個個時間段的積累後,那麼我們的身體一定會得到極大的改善,肌肉和身材以及身體健康狀況都會得到極大的改善。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這樣運動5分鐘比普通運動30分鐘效果更好!
    可現實總是啪啪啪的打臉,因為科學家說了,運動對的話5分鐘比普通運動30分鐘效果更好!小編再也找不到不運動的理由了! 「高強度間歇訓練」因為對於訓練肌肉以及健康都有顯而易見效果,在近年來非常受到初學者、專業運動員以及病患的歡迎。
  • 出汗才有效果?走出運動的6個誤區,科學運動,身材1天比1天好
    我們在日常的鍛鍊中經常會出現一些運動誤區和不良的習慣,這些習慣和誤區都會對我們的運動產生一定的影響,影響運動的進行,對運動效果產生一定的阻礙。咱們在運動的時候也經常會聽別人說「運動不出汗就不減肥」或者是「運動必須每天三十分鐘才有意義」等等,也都在無形之中影響著我們自己的想法,使得我們走進運動誤區。所以說,我們要走出運動的誤區,讓我們的運動變得更加科學,更加有效。
  • 怎樣運動減脂效果更好?把心率控制在這個範圍,一個月輕鬆瘦!
    有研究表明,身體如果處於勻速跑步時,心率的變化很小,那麼減脂的效果就會大大降低,但如果在跑步時採用變速跑,提升心率的變化,減脂效果就會大大提升,所以減脂效果其實對運動的時間沒有關係,而是對心率和運動強度有關係。聊了這麼多關於心率的問題,我們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心率?
  • 每晚走路40分鐘到50分鐘算運動嗎?到底怎樣才算運動?
    每天晚上走路40分鐘到50分鐘也是一種運動 每天晚上走路40分鐘到50分鐘,當然算運動,而且是比較標準的運動運動要講究運動強度和選擇合適的運動時間。 那麼,應該如何選擇運動強度?青壯年可選擇足球、籃球、排球等體力消耗較大的競爭性球類運動;中老年人可以打太極拳、做廣播體操等。小孩可多參加遊泳、爬山等運動,這些運動可集中人的注意力,加速神經轉換,運動後容易入睡。運動強度要把握好,體力好的人,每天可做2小時左右的運動;體力一般者安排45分鐘即可。
  • 運動是最好的抗衰藥!三個信號判斷運動效果
    該書認為,唯有運動可持續讓大腦向身體發出生長信號,對運動能力、思維活動、情緒控制等方面都有益處。一項研究發現,3個月內堅持鍛鍊的人,其大腦不斷生長,新生部分不僅是控制運動的區域,還包括額皮質(人類複雜的思維活動都由額皮質控制)。 心肺功能增強。
  • 每天15-30分鐘有規律運動比偶爾高強度運動效果更好更安全·都市快報
    自從2005年大學畢業後,基本上沒像樣運動過,也就是說有8年沒鍛鍊了。為了融入同事的「夜跑」圈,他硬著頭皮跑了三千多米,之後出現大腿肌肉酸痛、抽筋,也被診斷為運動性橫紋肌溶解症,並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在醫院住了半個月才出院。   「運動性橫紋肌溶解症是因為過度運動導致的骨骼肌損傷,多出現在年輕人身上,臨床表現為肌痛、腫脹、無力、棕色尿等,嚴重的會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
  • 先有氧運動還是先無氧運動?這樣鍛鍊,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有氧運動會大量消耗你體內的熱量,流很多汗水,從而消耗掉了脂肪,如果這時再進行一些無氧運動,那麼減脂效果會更好一些。但如果你只是想塑性,讓肌肉變得更硬一些,可以只進行無氧運動、無氧運動是比較難堅持的,通常訓練時間很短,保持30分鐘就可以了。不管先做哪項運動,都要適量,不然下面的運動就沒辦法進行了,身體會很累,沒有力氣再做其他的運動,導致發揮不佳。
  • 更好的有氧運動,跑步減肥的2關鍵因素
    並不是只要做了就能減肥,得是能做的符合要求,才能達到減肥的效果。本文來談兩個問題,什麼是有氧運動,以及怎麼做有氧運動才能減肥。什麼樣是有氧運動?人體有三大運動供能系統,分別是ATP系統、乳酸系統、有氧系統。如果所做的運動,是由有氧系統提供能量,就是有氧運動。
  • 有氧運動的好處 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哪個減肥好
    那麼做有氧運動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有效果呢?做有氧運動需要鍛鍊到全身,而且每次運動時間要保持在20分鐘以上,另外運動後的呼吸頻率要達到標準。那麼大媽的廣場舞算是有氧運動嗎?估計大媽們不會跳舞堅持20分鐘的,中間會有停頓,所以不要想著欺騙自己,混在大媽中跳兩下廣場舞就算了。
  • eLife:短時間的運動 即可增強大腦功能
    來源:中國生物技術網眾所周知,有規律的運動會為我們的身體健康帶來諸多益處。近日,發表在《eLife》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它還可能讓我們更聰明。該研究通訊作者、OHSU Vollum研究所科學家、Dixon醫學院的神經學教授Gary Westbrook說:「運動的成本很低,你並不需要一個高級健身房的會籍,也不需要每天跑十幾公裡。」先前對動物和人類的研究表明,有規律的運動可以促進大腦的整體健康。然而,很難通過對大腦的特定影響來解釋運動對心臟、肝臟和肌肉的整體益處。
  • 「劇烈運動」12分鐘,效果會讓人意想不到!
    「劇烈運動」12分鐘,效果會讓人意想不到! 我們知道運動有助於健康,但很多人總以每天有做不完的工作,沒有時間運動為由,拒絕運動。不過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運動根本不需花費太多時間,短時間就能為健康帶來巨大收益。
  • 年輕人喪失的睡眠,才是更好的運動恢復|精練學院
    作者/晟傑審核/GymSquare Academy精練學院運動恢復設備,成為健身房正在流行的新花費,但那些花錢也買不到的睡眠,才是無法替代的運動恢復法。不能睡一晚好覺,對運動能力恢復影響巨大。如果把靜息心率作為一個運動恢復核心指標,經歷了數天的30分鐘睡眠剝奪,清晨醒來後的心跳會明顯加快。
  • 科學家研究:運動可以防癌,是早上還是晚上運動產生的效果更好?
    研究者發現,運動強度大的人,癌症風險更低。但長期以來困擾人們的問題是,究竟是早上運動還是晚上運動產生的效果更好?在這項實驗中,研究人員對符合條件的參與者進行面對面訪談,採集了他們的人體測量數據和生物學樣本,並在6個月至5年內通過電話訪談形式了解其睡眠模式、進食時間和體力活動時間等信息。共有2795位參與者被納入研究,包括781例乳腺癌患者以及865例女性對照人群、504例前列腺癌患者以及645例男性對照者。
  • eLife:短時間的運動,即可增強大腦功能
    眾所周知,有規律的運動會為我們的身體健康帶來諸多益處。近日,發表在《eLife》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它還可能讓我們更聰明。該研究通訊作者、OHSU Vollum研究所科學家、Dixon醫學院的神經學教授Gary Westbrook說:「運動的成本很低,你並不需要一個高級健身房的會籍,也不需要每天跑十幾公裡。」先前對動物和人類的研究表明,有規律的運動可以促進大腦的整體健康。然而,很難通過對大腦的特定影響來解釋運動對心臟、肝臟和肌肉的整體益處。
  • 「劇烈運動」12分鐘,效果會讓人意想不到
    「劇烈運動」12分鐘,效果會讓人意想不到!我們知道運動有助於健康,但很多人總以每天有做不完的工作,沒有時間運動為由,拒絕運動。不過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運動根本不需花費太多時間,短時間就能為健康帶來巨大收益。
  • 劇烈運動後喝什麼水有講究·都市快報
    據省體育局的不完全統計,全省今年要舉辦的各項馬拉松賽事達到60多場,其中千人規模以上有20多場,不少城市首次「上馬」。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健康也越來越重視,路跑自然成為首選。不過,越來越多的普通市民加入「跑步大軍」,如何在劇烈運動後科學地補充水分以及營養元素,成為一個關注的話題。
  • 什麼才是有效的運動,散步算不算是運動?
    今天繼續給大家分享我讀《運動改造大腦》這本書的一些心得體會。在第九章,作者對於有效運動的定義,給出了一個標準:參照美國運動醫學會衛生建議,每周至少5天進行3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低強度:散步,中強度:慢跑, 高強度:跑步)但作者個人認為,這個強度還是不夠的,鑑於美國那邊的肥胖者居多,專家們也是怕給出的建議嚇退了大部分的肥胖者,所以才把標準降低了一些。按照作者多年研究運動與身體、大腦之間的相互作用和關係,作者給出個人的建議是:每周至少6天進行45分鐘-1小時的有氧運動。其中4天應該進行中等強度運動1小時,另外兩天應該進行高強度運動45分鐘。
  • 高強度運動造成肌肉溶解?「傷不起」的過度運動
    尤其運動軟體在微信朋友圈流行後,許多人開始喜歡通過軟體「監督」自己運動,並在朋友圈裡曬出運動戰果。   醫學專家說,適度的運動可以增強人的體質,然而,短期內運動過猛造成的運動過度則會給人帶來骨關節、肌肉和心臟方面的損傷。另外,長時間高強度運動也可能造成運動過度,比如登山運動。
  • 跑步40分鐘跳繩半小時,哪個減肥效果更好?
    1至3MET屬低運動強度,4至7MET屬中等運動強度,7MET以上屬高強度運動。1MET的強度相當於普通成年人安靜狀態下坐著時的代謝水平。實際耗能情況的推測其一,「有氧運動需要至少半小時才能減肥「的問題。許多健身教練都會告訴會員,要想減肥必須有氧運動半小時以上,身體才開始消耗脂肪,才算是減肥。
  • 健身完後不吃食物,才白練!運動前後到底如何吃?
    導語:關於運動前後吃什麼,真的是有太多太多的誤區了!比如說空腹運動更燃脂,或者是運動之後不能吃東西才能更有效的去減肥,這些誤區不僅讓你的運動會非常的痛苦,同時還會影響你的減脂的效果。今天就來跟大家聊一下,運動前後到底應該怎麼吃,以及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