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日常的鍛鍊中經常會出現一些運動誤區和不良的習慣,這些習慣和誤區都會對我們的運動產生一定的影響,影響運動的進行,對運動效果產生一定的阻礙。咱們在運動的時候也經常會聽別人說「運動不出汗就不減肥」或者是「運動必須每天三十分鐘才有意義」等等,也都在無形之中影響著我們自己的想法,使得我們走進運動誤區。
所以說,我們要走出運動的誤區,讓我們的運動變得更加科學,更加有效。
1.肌肉疼痛說明鍛鍊不當
肌肉疼痛並不是因為長久不運動而導致的。肌肉疼痛只能說明咱們運動的時候運動過度了或者是鍛鍊的不當。由於運動的過於激烈,肌肉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了大量的乳酸,這些乳酸堆積在肌肉組織之中,從而使得肌肉的神經末梢受到刺激產生了疼痛的感覺。一般來說,在停止運動之後,休息休息這種疼痛感就會消失。
2.長期運動有助於減肥
咱們很多朋友可能會為了減肥,然後只要一運動的時候運動量就非常的大,這樣其實是不對的。想要通過運動減肥,主要是要長期的堅持運動,這樣才能夠消耗大量的能量,達到減肥的目的。
3.不出汗的運動也是有意義的
咱們很多朋友認為只有出了汗,運動才有意義,但是出汗不出汗並不能作為衡量運動是否有效一個方法。因為我們每個人的汗腺是不同的,汗腺可以分為活躍型和保守型,活躍型汗腺的人可能稍微運動就會出很多的汗,而保守型汗腺的人可能劇烈運動都不會出很多的汗。
4.運動不需要每天都鍛鍊才有意義
有很多人認為運動就得每天20分鐘左右,這樣才有意義。其實這也是不一定的,每個人對於運動的需求是不同的,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個人體質來看,如果只是為了活動一下身體,保持身體的健康活力,每周運動3次左右,每次15-20分鐘左右就足夠了,但是運動需要長期的堅持努力。
5.停止運動後肌肉會萎縮
長時間不運動的人,肌肉的確會萎縮,就像咱們經常會看到因為疾病長時間無法下地走路的人,腿上的肌肉就都萎縮了,腿會很細,以後下地走路也會很無力。並且運動停止以後還會長出脂肪,所以運動的間隔不要太長。
6.睡眠充足後再去運動
睡眠不足的情況下,我們的體力、耐力和注意力都會有所減退,並且睡眠不足也會使得人的注意力下降以及新陳代謝的速度下降,從而導致脂肪無法正常的燃燒,使得運動效果大打折扣。所以運動的時候,一定要保持自己睡眠的充足,以一個很好的精神狀態去運動。
總的來說,朋友們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承受能力來選擇運動,適度的運動,不要選擇超出自己承受範圍內的運動,當出現一些局部疼痛、關節疼痛、四肢麻木等情況,要注意運動量過大的情況,走出運動誤區,更好的更科學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