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fe:短時間的運動,即可增強大腦功能

2021-02-20 中國生物技術網

| 原創編譯,轉載須註明來源!

眾所周知,有規律的運動會為我們的身體健康帶來諸多益處。近日,發表在《eLife》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它還可能讓我們更聰明。

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HSU)的神經科學家在對小鼠的研究中發現,短時間的運動會直接增強一種基因功能,該基因可以增強海馬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海馬體是大腦中與學習和記憶相關的區域。

該研究通訊作者、OHSU Vollum研究所科學家、Dixon醫學院的神經學教授Gary Westbrook說:「運動的成本很低,你並不需要一個高級健身房的會籍,也不需要每天跑十幾公裡。」

先前對動物和人類的研究表明,有規律的運動可以促進大腦的整體健康。然而,很難通過對大腦的特定影響來解釋運動對心臟、肝臟和肌肉的整體益處。

Westbrook說:「以前對運動的研究幾乎都集中在持續運動上。作為神經科學家,並不是我們不關心運動帶給心臟和肌肉的裨益,而是我們想知道運動對大腦特定的益處。」

為此,研究人員設計了一項針對小鼠的實驗,專門測量久坐不動小鼠單次運動後大腦的反應。在實驗中,小鼠在兩小時內跑了幾公裡。

研究發現,短期運動的爆發,相當於人類每周打一場籃球賽,促進了海馬突觸的增加。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在運動過程中激活的單個神經元中增加的基因,得出了這一關鍵發現。

其中一個特別的基因脫穎而出——Mtss1L。該基因在過去的大腦研究中基本上被忽略了。

圖片來源:eLife

該研究第一作者Christina Chatzi博士說:「這是最令人興奮的事情!」

Mtss1L基因編碼一種導致細胞膜彎曲的蛋白質。研究人員發現,小鼠在運動後3天內樹突棘(突觸形成的部位)的神經細胞生長,以及和興奮性突觸後電流的輸入選擇性增加,這表明運動誘導的腦結構可塑性。

圖片來源:eLife

實際上,這項研究表明,一次劇烈的運動足以讓大腦為學習做好準備。

在下一階段的研究中,研究團隊計劃把劇烈運動和學習任務結合起來,以更好地理解運動對學習與記憶的影響。

相關閱讀:

輕度運動+抗氧化劑=幫助大腦健康的完美組合?

運動,對大腦的變革力量!

怎麼跑都不累?遺傳學泰鬥今日《自然醫學》揭秘:微生物組與運動表現

久坐的我們,到底需要多少運動?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臺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註:國內為原創研究成果或評論、綜述,國際為在線發表一個月內的最新成果或綜述,字數500字以上,並請提供至少一張圖片。投稿者,請將文章發送至weixin@im.ac.cn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回復關鍵詞熱點」可閱讀熱點專題文章,包括「施一公」、「腸道菌群」、「腫瘤」、「免疫」和「健康」

相關焦點

  • eLife:短時間的運動 即可增強大腦功能
    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OHSU)的神經科學家在對小鼠的研究中發現,短時間的運動會直接增強一種基因功能,該基因可以增強海馬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海馬體是大腦中與學習和記憶相關的區域。該研究通訊作者、OHSU Vollum研究所科學家、Dixon醫學院的神經學教授Gary Westbrook說:「運動的成本很低,你並不需要一個高級健身房的會籍,也不需要每天跑十幾公裡。」先前對動物和人類的研究表明,有規律的運動可以促進大腦的整體健康。然而,很難通過對大腦的特定影響來解釋運動對心臟、肝臟和肌肉的整體益處。
  • eLife:化腐朽為神奇!只需幾天,就能逆轉大腦損傷,讓衰老大腦恢復年輕狀態
    更具體而言,ISRIB可以在創傷性腦損傷(TBI)數月後恢復記憶功能,逆轉唐氏綜合症的認知障礙,防止與噪音相關的聽力損失,對抗某些類型的前列腺癌,甚至增強健康動物的認知能力。經ISRIB短暫治療的老年小鼠能很好地完成迷宮實驗不僅如此,為了了解ISRIB如何改善大腦功能,研究人員在給老年小鼠注射一劑
  • PNAS:每天十分鐘的輕度運動,可以增強大腦記憶相關區域的連通性
    一項研究表明,每天十分鐘的輕度運動就足以促進大腦的連通性,並幫助大腦區分相似的記憶。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CI)和日本筑波大學的科學家們在研究大腦活動時發現,大腦中負責記憶形成和存儲區域之間的連通性,在進行一次僅僅十分鐘的輕度運動(如慢走、瑜伽或太極)之後就會增強。該研究已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
  • Cell Metab:運動如何在促進大腦健康的同時控制體重並增強免疫!
    2018年2月8日訊 /生物谷BIOON /——一一項瑞典卡羅林斯卡研究所的新研究發現體育鍛鍊對大腦的效應機制也可以幫助減少脂肪並增強免疫系統功能。相關研究成果於近日發表在《Cell Metabolism》,將為糖尿病和肥胖帶來新藥物。
  • 聽覺皮層和運動皮層建立的連接,神經元發揮增強效果·抑制功能
    大腦是如何過濾掉自己產生的噪聲每個人都有一個可以過濾掉自己產生的噪聲的能力,究竟大腦是如何運作的對於這一個底層機制卻不太了解,所以杜克大學醫學院的實驗小組對此進行了專門的研究。實驗小組用小鼠作為目標,在大腦上設立了一套虛擬實境設備,通過這套設備,可以和的小鼠大腦連接,控制它所能夠聽到的聲音的源頭,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能夠遙控地操縱小鼠的聽覺系統,使得它總是聽到我們希望它所聽到的聲音。
  • 《大腦健身房》想抗焦慮,想專注,想增強記憶力,腦科學+運動了解一...
    比如說當我們讀書的時候,大腦中就會針對它 形成功能網絡,有的功能網絡負責看,有的功能網絡負責理解,一個完整的功能網絡需要整合大腦的不同區域,整合的越好,閱讀能力也就越強,但是如果大腦各個區域整合的不好,整個人也會不正常。 什麼意思呢?
  • eLife: 關鍵蛋白促進記憶形成
    五年來,來自CU Boulder的助理教授Charles Hoeffer深入研究了AKT,一類廣泛存在於大腦組織中的激酶,對於記憶形成的作用。在最近發表在《elife》雜誌上的一篇研究中,Hoeffer等人首次發現AKT在三種不同類型的腦細胞中均存在,而且分別會對大腦健康產生不同的影響。
  • 優化大腦功能的8種方式
    在適當的環境下,大腦可塑性的力量可以幫助成年人的心智成長。雖然某些大腦功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退,但人們可以利用可塑性來更新大腦。有針對性的大腦可塑性鍛鍊有助於保持我們的大腦健康。甚至那些患有腦損傷的人也可以重新訓練他們的大腦以獲得更好的功能。
  • 專家:運動三十分鐘才有效果?如何在短時間內更好運動
    我們都知道,生活是與運動緊密相連的,運動在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運動過程中,可以鍛鍊到身體上的肌肉,塑造優美的體型,維持身體健康。誠然,運動對我們有著諸多的好處,但是我們也都知道運動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做基礎和頻繁反覆的練習作為保障的。
  • 讓你的大腦動起來!45個快速增強大腦記憶力法
    你開玩笑說是「初老症」,其實可能是大腦需要調養了!少熬夜、適當運動、學學新遊戲、大聲朗讀…快速增強記憶力的45個方法↓↓關乎「頭等大事」!轉存! 剛放下的東西,轉身就找不到?一直找手機,結果發現就握在手裡?話在嘴邊,就是想不起來?你開玩笑說是「初老症」,其實可能是大腦需要調養了!少熬夜、適當運動、學學新遊戲、大聲朗讀…快速增強記憶力的45個方法↓↓關乎「頭等大事」!轉存!
  • 研究表明:早晨鍛鍊對大腦更好
    該研究還指出了早晨鍛鍊後在一天中進行斷斷續續的步行也可以最大化的提高認知功能,並且兩者均有益於增強大腦功能。  與不運動相比,白天輕度的運動也會提高認知功能。參與者在早上鍛鍊身體並在一天中斷斷續續地進行3分鐘的輕度步行、休息時,他們在決策,記憶和視覺學習方面表現更好。
  • eLife:重啟衰老大腦!科學家發現可逆轉衰老導致認知衰退的小分子,經治療小鼠大腦重回年輕態 | 科學大發現
    他們發現以整合應激反應作為靶點的小分子藥物,可以在年老動物中改善記憶能力,並令大腦神經元的多種生理特徵重回年輕態!圖源 | pixabay此前已經有很多對比年輕和衰老實驗動物的研究,發現在多種記憶能力上,衰老都會帶來明顯的功能降低
  • 鍛鍊如何增強大腦功能 預防多種精神疾病的發生?
    僅僅在幾次之後,鍛鍊的好處就會大大增加,當不愛運動的人只進行為期四周的步行和跑步鍛鍊後,其機體的記憶力就能明顯改善,而且壓力和焦慮症也會降低。對於患有抑鬱症的人群而言,鍛鍊能夠改善這些患者的疾病症狀,而且中等強度及以上的鍛鍊或許能給這些患者帶來更大的好處。因此,運動被納入到了美國精神病協會治療抑鬱症的治療指南中。
  • 老年人增強記憶力動動手指 能有效刺激大腦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記憶力就會下降,很多老年人由於腦神經細胞的萎縮加上其他器官功能的衰退,對事物的記憶力大大降低,特別是瞬間記憶能力下降。那麼老年人怎麼增強記憶力呢?
  • 部分汶川地震倖存者大腦區域功能失常
    領導這項研究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龔啟勇對記者說:「從地震發生第13天起,我們就開始對倖存者進行腦核磁共振掃描,結果發現大腦內負責情緒、記憶功能的系統在短期內就出現了功能改變。」  研究人員利用新型功能性核磁共振技術,在震後13天到25天內對44名身體健康的地震受災群眾進行了大腦掃描,結果發現額葉邊緣系統及紋狀體區域的活動增強,同時這些區域中不同腦結構間的連接性卻減弱。
  • PNAS:輕度運動10分鐘即可快速刺激齒狀回,助記憶鞏固
    一項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研究表明,每天十分鐘的輕微運動就足以促進大腦的連通性,並幫助大腦區分相似的記憶。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CI)和日本筑波大學的科學家們在研究大腦活動時發現,大腦中負責記憶形成和存儲區域之間的連通性,在進行一次僅僅十分鐘的輕度運動(如慢走、瑜伽或太極)後就會增強。這些發現為上了年紀的人或體能水平低下的人提供了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來減緩甚至阻止記憶喪失和認知能力下降。
  • 《運動改造大腦》:想要孩子當學霸,體育不能差!
    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運動改變大腦》這本書,去探索其中的奧秘,運動除了讓身體強健,心肺功能強大,是如何讓鍛鍊大腦,改變大腦,讓大腦更聰明、學習能力、記憶能力得到提升的。運動不僅能增強孩子們肌肉和調節心肺功能,還能塑造和調節大腦,從而提高學習能力,增加注意力,改善憂鬱和焦慮的情緒,增加應對壓力的韌性。
  • 運動「洗腦」:一份保持大腦「運動量」的武林秘籍丨臨床必備
    運動和大腦功能也是如此,兩者平衡時更能實現「進化」的目標。但隨著近代工業革命的興起,在人類智慧的引領下,科技不斷進步,過去的體力工作逐漸被人工智慧替代,年輕一代們越多越多地開始「伏案工作」,運動和大腦功能的平衡被打破,倦怠、疲勞、思維遲滯等症狀也逐漸浮現,「懶」變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 研究顯示汶川地震使部分倖存者大腦區域功能失常
    領導這項研究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教授龔啟勇對記者說:「從地震發生第13天起,我們就開始對倖存者進行腦核磁共振掃描,結果發現大腦內負責情緒、記憶功能的系統在短期內就出現了功能改變。」   研究人員利用新型功能性核磁共振技術,在震後13天到25天內對44名身體健康的地震受災群眾進行了大腦掃描,結果發現額葉邊緣系統及紋狀體區域的活動增強,同時這些區域中不同腦結構間的連接性卻減弱。
  • eLife|Aβ纖維引發的AD小鼠小膠質細胞的蛋白組變化和功能障礙
    AD的一個顯著特徵是一種叫做澱粉樣蛋白(Aβ)的蛋白質異常高積累,在大腦中形成獨特的塊狀物稱之為 "斑塊"。大腦中的小膠質細胞,能識別感染、有毒物質和損傷的細胞,並通過清除這些物質來保護神經細胞。小膠質細胞功能障礙是阿爾茨海默病的關鍵病理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