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床
運動控因傷病兩個月沒運動
痊癒後又是打球又是跑步,引發橫紋肌溶解
啤酒肚男心血來潮做仰臥起坐誘發腦血管爆裂
通訊員 徐尤佳 記者 李靜
本報訊 這段時間天氣不冷不熱,正是鍛鍊減肥的好時候。不過杭州市中醫院急診科主任馮為民副主任醫師提醒大家,運動雖易,減肥不易,鍛鍊還應循序漸進,量力而行。這陣子,他們急診科接連收治了幾例運動不當導致身體受傷的病例。
停了兩個月後又是打球又是跑步
運動太猛引發下肢橫紋肌溶解
小夥子28歲,是個運動愛好者,喜歡跑步、打羽毛球。但春節期間打羽毛球時,右腳腳踝扭了一下,之後一直養傷沒去運動。
上周五天氣不錯,他感覺受傷的腳痊癒了,決定重新動起來。下班後,他和朋友到羽毛球館打了一個半小時羽毛球。覺得不過癮,又繞著四百米操場跑了五六圈。
跑完步後,汗流浹背,突然感到呼吸急促,下肢肌肉仿佛變成了「石頭」,僵硬、發痛。上廁所時,發現排出來的尿液竟然是咖啡色的。
小夥子趕緊到杭州市中醫院看急診。急診醫生看他面色憔悴、呼吸急促、口唇輕度紫紺,檢查發現心率達120次/分,雙腎區按下去痛,特別是雙下肢明顯腫脹,觸感很硬。進一步檢查發現,血常規中白細胞總數升高,血色素略降低。尿常規檢查為血尿,尿蛋白2+,可見少量紅白細胞。特別是肌酸激酶達到16000u/L,明顯異常。最終診斷為運動性橫紋肌溶解症。
好久沒運動,突然加大運動量導致橫紋肌溶解的並不少見。去年11月,市中醫院也收治過一個30歲的軟體工程師,典型的宅男。自從2005年大學畢業後,基本上沒像樣運動過,也就是說有8年沒鍛鍊了。為了融入同事的「夜跑」圈,他硬著頭皮跑了三千多米,之後出現大腿肌肉酸痛、抽筋,也被診斷為運動性橫紋肌溶解症,並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在醫院住了半個月才出院。
「運動性橫紋肌溶解症是因為過度運動導致的骨骼肌損傷,多出現在年輕人身上,臨床表現為肌痛、腫脹、無力、棕色尿等,嚴重的會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有些患者平時缺乏鍛鍊,突然加大運動量,肌肉無法承擔壓力。」 馮為民主任說。
為消啤酒肚,半夜心血來潮做仰臥起坐
誘發腦血管爆裂
另一個患者情況更兇險,腦部多處血管出血。他發病主要和本身疾病有關,運動是誘因。
患者,男,36歲。平時工作很忙,基本沒時間鍛鍊。前天晚上十點多,他應酬完回家,看到自己的啤酒肚,突然來了興致,在客廳裡做起仰臥起坐,具體做了多少個,家屬也不知道。
「看他在做運動,我就先去睡了。快十二點時,想想他怎麼還不進來睡覺,我就去客廳找他。」患者妻子說,一到客廳,才發現丈夫口吐白沫躺著一動不動,怎麼叫也不醒,連忙叫了120送到了市中醫院。
到醫院時,患者雙側瞳孔散大,意識不清,血壓有210/119mmHg,呼吸也停止了。通過腦CT檢查,發現腦幹、丘腦、右側顳葉都有廣泛出血。
腦外科董勇副主任醫師說,患者還沒有脫離危險,聽家屬說患者有高血壓,平時不是很注意控制,也沒有戒酒。不過這麼大量的腦出血,可能是因為腦血管有先天畸形,顱壓增高后出現破裂。
「顱壓增高有多種原因,比如喝酒、勞累、情緒激動,蹲、彎腰、起身或突然改變體位。他發病主要和本身疾病有關,但運動是誘發因素。」董醫師說。
每天15-30分鐘有規律運動
比偶爾高強度運動健身效果更好更安全
「運動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千萬不要心血來潮,突然大運動量。也不要攀比。尤其是長跑、下蹲、引體向上這些運動,會出現肌肉的異常酸痛。如果出現小便變少,顏色變深,身體浮腫等症狀,很可能是患上了橫紋肌溶解症,要立即去醫院。運動後要多休息、多喝水、多排尿,促進體內的肌紅蛋白排出。」
馮為民主任提醒,最好的健身方法是堅持有規律的、經常性的鍛鍊,不要興致來了運動一場,其他時間卻久坐不動。平時要動起來,年輕人多爬樓梯少坐電梯,能走路的不要乘車,每天騰出15-30分鐘做有規律的運動,比偶爾高強度運動健身效果更好,也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