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師招聘考試當中,勞倫茲的印刻效應令廣大考生非常苦惱,心理學中各種效應數不勝數,如刻板效應、南風效應、蝴蝶效應等等,經常容易搞混和忘記,那麼怎麼樣才能快速記住並理解效應的意思呢,接下來老師將呈現給大家2個有趣的小故事,讓廣大考生通過2個有趣的小故事迅速記住印刻效應並且經久不忘!
在動畫片《貓和老鼠》裡有一集名叫《我的好媽咪》,故事講的是一隻小鴨子出生時第一眼看到的是湯姆,於是它時時刻刻跟著湯姆,即使湯姆幾次三番想要吃掉它,它卻依然認定湯姆是親愛的媽咪。小時候看這個片段,只覺得湯姆和傑瑞的鬥法很好笑,後來才知道,原來那是某種特殊的心理現象,這種特殊的心裡現象就是印刻效應,小鴨子第一眼見到的是湯姆,所以它以為湯姆是它的媽咪,如果小鴨子第一眼見到的是勞倫茲,又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答案在第二個小故事裡面,接下來請欣賞第二個有趣的小故事。
印刻現象首先由英國自然主義者斯波爾丁在剛孵出的雞雛身上發現,並且還觀察到這種反應不管所追逐的能活動的生物是否自己的同類。後來,奧地利動物學家勞倫茲把動物的這種行為稱作印刻,並曾用鴨子做實驗,驗證了這一事實。勞倫茲發現在剛孵化出的小鴨面前,像鴨子那樣擺動自己的雙臂,搖搖擺擺地走路,小鴨子像愛母鴨那樣地愛他,在幼小時跟在他身後走,到了性成熟期,則向人類而不是自己的同類求愛。印刻現象和一般的反應不同,它只在一定的時期內發生,小雞「母親印刻」的發生是在出生後的10-16小時,小狗則是在出生後的3-7周。印刻發生的時期稱作關鍵期。在關鍵期內形成的印刻行為作為動物的習性保存下來,並且是不可逆的,即一旦形成就不能修正和還原。倘若幼小動物的印刻過程遭到阻礙和中斷,母親與幼小動物就不會相互認識。
通過兩個有趣的小故事,你記住印刻效應了嗎?如果記住了,為自己鼓鼓掌吧!又拿下了一道選擇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