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億元出售,年底前淘汰多種產品!卡夫亨氏風向變了

2020-12-03 新浪財經

來源:小食代

背靠3G資本和「股神」巴菲特的卡夫亨氏正在經歷戰略「急轉彎」。

種種跡象顯示,這家跨國食品巨頭正加速轉向構建一個更能夠推動收入增長的運營新模式。在出身自百威英博的新帥領導下,最新宣布要以近216億元出售旗下一塊佔公司年收入7%的業務,並計劃在今年底前淘汰1100種產品(佔其業務的20%)。

卡夫亨氏全球CEO傅玫凱(資料圖片)

在「破」的同時,卡夫亨氏也立下不少新flag。

小食代留意到,在昨夜今晨舉行的該公司年度投資者大會上,卡夫亨氏全球CEO傅玫凱(Miguel Patricio)等該公司總部高管披露了全新發展計劃,包括重新劃分「6大平臺」來管理旗下所有品牌和產品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市場還被最新形容為卡夫亨氏國際業務實現增長的「最大機遇」,味事達醬油、亨氏番茄醬等調味品業務被重點提及。

官網資料顯示,目前,該公司在中國主要經營著亨氏番茄醬、沙拉醬、燒烤醬等西式醬料業務,味事達醬油、廣合腐乳、美味源胡椒粉等中式醬料業務,以及亨氏嬰幼兒米粉、麵條和果泥等輔食業務。

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最新的變化。

「重大轉變」

「我被問過很多次,為什麼我要接下這份CEO的工作。其實吸引我的是可能性,轉型和轉機的可能性。」傅玫凱在會上說,卡夫亨氏已經制定了一個「不同的、旨在釋放其全部力量的」新計劃,這是一次「重大的轉變」。

在產品組合方面,他指出,卡夫亨氏還有很多功夫要做,以釋放其品牌潛力。例如抓住增長品類和新興市場的機會。

「我們身處的品類和市場在全球範圍內正在增長,從醬汁、肉類和奶酪、餐食,到咖啡、飲料和堅果,它們在新興市場的增長速度甚至更快,而新興市場的銷售額僅佔我們的10%左右。新興市場(如中國)有很大的機會可以加速增長。我們已經開始著手去做了(詳見下文)。」他說。

為了釋放增長潛力,這家食品巨頭在業務模式上的一個重大的轉變是:在管理旗下的眾多產品的時候,不再按照之前的55個品類來進行劃分,而是新劃分成「6大平臺」來管理產品組合。

值得注意的是,卡夫亨氏的投資方向也發生了「大拐彎」。

「我們將加大投資,更有效地投資,以驅動增長。這意味著將更多資源投入到我們的核心品牌,以取得更大的成果。過去,我們在新品牌上投入了大量資金,而這些新品牌並沒有真正發揮作用。我們將不再這樣做。」他說。

傅玫凱又表示,以前,卡夫亨氏將營銷視為成本,而今天,則會將其視為一項「具有戰略意義和創造性的商業投資」。

另外,他也指出了該公司在渠道方面的增長機會。據透露,卡夫亨氏的電商業務已經超過10億美元,並且正在以超過100%的速度在增長。「我們正在充分利用這一令人難以置信的增長時機。」他說。

「我們已經開始以增長的心態重建一種新的文化。卡夫亨氏已經防守太久了,拿美式足球來打比方,我們原來是為了不要輸而打,但是現在我們正在進攻。我們在引領而不是跟隨,我們決定去贏得大的勝利,而不僅僅是去打一些小的比賽,打安全牌。」他說。

新「6大平臺」

正如上文提到,對於旗下的全部產品,卡夫亨氏將它們劃歸為以下6個全新平臺:提升味道(Taste Elevation),更好的便餐(Easy Meals Made Better),零食(Real Food Snacking),鮮食快餐(Fast Fresh Meals),縱享甜點(Easy Indulgent Desserts)和風味飲品(Flavorful Hydration)。

「消費者平臺是我們轉型的核心部分,是卡夫亨氏從根本上的一次思維轉變,也是一種充分利用我們跨品類規模的有力方式。」卡夫亨氏全球首席增長官Nina Barton在會上形容道,對於卡夫亨氏而言,這種新的平臺方法是一項「大膽的轉變」,是其管理和發展業務的一場革命。

她說,從最早的時候開始,卡夫亨氏主要基於「過時的產品類型的角度」來看業務的,如番茄醬、肉汁或義大利麵醬。該公司試圖創新、生產、營銷和銷售種類繁多的產品,但未能有效地管理55個以上針對分散的消費者需求的品類。

「我們打了太多小仗,削弱了我們的努力,使我們放慢了腳步。」Barton指出,這種狹隘的視野使卡夫亨氏看不到真正改變業務的更大、更全面的消費者需求。

「我們了解到,消費者沒有通過嚴格的品類定義來查看我們的產品,他們從更廣泛的角度看待產品,著重於如何使用產品並將其融入生活。」她說,事實上,消費者關心的問題是:「我今晚如何節省做飯的時間?」「如何讓沙拉更好吃?」晚飯前要吃什麼零食?」

要回答這些問題,卡夫亨氏需要從根本上重新考慮應該如何開展業務。「這是一個簡單但有意義的轉變。我們根據消費者的眼光和視角重新調整了業務方向,以為他們創造更好的飲食體驗,並考慮到他們的用餐場合和更廣泛的需求。」Barton說。

她表示,卡夫亨氏新設的6大平臺,是「基於一系列真實的消費需求」劃分的。例如,番茄醬和花生醬都可以增加食品的風味,均可用於調味其他食品,在需求滿足和使用場合上有共性。

小食代留意到,這些平臺是模塊化的,各區域市場可以各自進行打造和自定義。其中,兩個平臺是全球性的(即「提升味道」和「更好的便餐」),而其他則集中在美國和加拿大。

它們的規模大小也各不相同。據Barton透露,「提升味道」(即包括調味品和醬料業務)是最大的平臺,銷售額近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74億元)。這一平臺下的產品包括番茄醬品牌亨氏(Heinz),以及在中國銷售的醬油味事達等。

而「更好的便餐」平臺的全球銷售額則達到4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1億元),擁有Kraft Mac & Cheese、Classico和Ore-Ida等品牌。「零食」平臺切入的是正餐之間,以及代餐場合的市場空間。

另外,「鮮食快餐」平臺的規模達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6億元),包括PHILADELPHIA和Oscar Mayer等品牌。「縱享甜點」平臺包含Jell-O和Jet-Puffed等品牌,「風味飲品」平臺包括Capri Sun、Kool-Aid和MiO等品牌。

「這些平臺的劃分是基於消費者的生活和飲食方式。我們已經從通過55個以上不同品類的角度來照看業務,轉變為現在是基於6個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平臺,來劃分和管理產品組合的。」傅玫凱強調道,這不是未來的願景,卡夫亨氏現在就已經以這種方式在運營了。

傅玫凱表示,這些平臺圍繞著三個關鍵目標:增長、激活和穩定。

「以增長為目標的業務,約佔我們銷售額的50%,會是我們未來優先投資的地方。這些都是我們已經在新興市場和發達市場中正在增長的平臺。其中最快的增長來自俄羅斯、巴西和中國。」他說。

至於以激活為目標的業務,則約佔該公司銷售額的30%。這些平臺主要位於美國和英國,「在那裡我們正在振興我們認為具有增長潛力的品牌」。而以穩定為目標的業務則約佔該公司銷售額的20%,主要在美國和加拿大。

「在未來五年中,我們的整體營銷投資將增加30%。這項投資將不會在分別以增長、激活和穩定為目標的品牌之間平均分配。為了獲得最大的回報,並確保我們實現可持續的高收入增長,我們將優先考慮在擁有市場優勢的高增長平臺上進行投資。」Barton補充道。

可以看到,還有一些業務則直接被「放棄」。

小食代留意到,昨天深夜卡夫亨氏還宣布了一筆重大出售交易,以3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6億元)的價格將其在美國的天然奶酪業務和在美國和國際市場上一些奶酪品牌出售給法國的乳業巨頭蘭特黎斯集團。

上述被剝離的品牌包括美國的Cracker Barrel、Breakstone’s等,而卡夫亨氏在全球範圍內的奶酪通心粉業務則被保留。此次被出售的品牌在過去一年的銷售額約為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1.6億元),約佔該公司年收入的7%。

卡夫亨氏表示,這次出售給蘭特黎斯的部分收益將專門用於減少債務,同時計劃在5年內削減20億美元的成本。

華爾街日報今天評論稱,新冠疫情凸顯了卡夫亨氏自2015年合併以來面臨的挑戰:更大並不總是更好。雀巢、聯合利華和其他食品大公司近年來也進行了大筆資產剝離,以更好地集中經營。

「消費者日漸趨向於看起來更時尚或更健康的食品,以及價格較低的商店自有品牌,重振銷售的壓力已經削弱了該公司提高盈利的能力。」上述報導指出,如今,卡夫亨氏的市值約為400億美元,並不比其近300億美元的債務高多少。

要做「第二大中式醬料品牌」

「我們已經把新業務模型應用到了(北美之外的)其他市場,例如中國。」卡夫亨氏國際業務總裁Rafa Oliveira在會上形容說,中國是「最佳的和最令人興奮的例子」。

小食代留意到,該公司管理層在會上探討卡夫亨氏在中國市場的增長機遇時,聚焦在了調味品和醬料業務上,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最大業務平臺「提升味道」。

「對於卡夫亨氏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在中國)調味品市場十分龐大。這個價值1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51億元)的市場正在快速增長。我們在當地擁有調味品品牌,但滲透率仍然很低。當地市場的產品主要是醬油,它的利潤率很高,而目前的市場集中度很低。」Oliveira說。

他表示,中國擁有歷史悠久的美食文化,大多數食物都基於許多醬料。卡夫亨氏在中國擁有味事達品牌,這是一個「強大的、市場領先的」本地醬油品牌,但目前幾乎只在華南的兩個省銷售(註:廣東和福建)。

Oliveira說,這是兩個較為富裕的大省,其流行品牌或會影響中國其他地方的消費者追隨。「我們看到了巨大的增長潛力,可以將味事達擴張至更多的省份。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將利用其它一些能夠驅動增長的因素,如分銷模式、餐飲服務、高端化,以及創新。」

卡夫亨氏還為中國業務新立了一個「小目標」。

「我們的發展計劃是,憑藉我們的本土品牌,成為中國第二大中式醬料品牌。與此同時,我們希望我們在中國成為西式醬料第一品牌,就像我們在其他國際市場那樣。我們相信我們強大的亨氏品牌將使我們能夠在中國釋放西式調味料的巨大潛力。」Oliveira在會上說。

英敏特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1月,在中國醬料和調味品市場,市場份額排名前四的公司分別是海天、中炬高新(旗下醬油品牌包括「美味鮮」和「廚邦」)、李錦記、卡夫亨氏(旗下醬油品牌包括「味極鮮」和「純味鮮」等),分別佔比7.5%、5.4%、3.2%和2.7%。

眼下,卡夫亨氏的確正在加碼中國醬料和調味品市場。今年8月,卡夫亨氏陽西醬油生產基地正式投產。該項目總投資約7億元人民幣,是近年來卡夫亨氏全球單體投資額最大的項目之一,預計產能達每年20萬噸成品醬油,主要生產味事達系列醬油,產品主要銷往中國華南、華中市場。

「我們相信,我們擁有正確的工具來加速中國業務的增長。我對我們在那裡的前景感到超級興奮。」Oliveira說,「對卡夫亨氏的國際業務來說,中國市場是我們增長的第一大機遇,我們有信心我們能抓住。」

目前,卡夫亨氏在北美市場以外的國際業務規模超過50億美元,EBITDA接近20%。在國際業務中,60%的銷售額來自發達市場,40%來自新興市場。

說到卡夫亨氏整體的國際業務發展策略,Oliveira表示,該公司將聚焦「潛力最大的平臺」,優先投資於那些「能夠制勝的高回報領域」,同時將「終止那些拖累業績表現的其他品類的項目」。例如,卡夫亨氏將加大對「提升味道」平臺的投資,他稱這一平臺有望實現「高個位數的收入增長」。

「我們有信心,對高潛力平臺的這種有紀律的聚焦策略,將在未來5年為國際市場業務帶來中個位數的增長。」Oliveira說。

相關焦點

  • 卡夫亨氏陽西醬油生產基地在廣東陽江投產開建
    陽江市委委員、常委和陽西縣委書記孫波,中共中山火炬(陽西)產業轉移工業園管理委員會黨支部書記、陽江市中陽聯合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劉戈銳,華南美國商會會長哈利·賽亞丁博士以及中國調味品協會秘書長白燕等卡夫亨氏的新老朋友們也紛紛發來熱烈祝賀。據介紹,卡夫亨氏陽西醬油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約7億元人民幣,是近年來卡夫亨氏全球單體投資額最大的項目之一。
  • 卡夫亨氏攜手中國烹飪協會 賦能餐飲業後疫情時代「開花結果」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0年10月,全國餐飲收入4372億元,同比增長0.8%,這也是今年以來全國餐飲收入首次實現正增長。卡夫亨氏(中國)市場部餐飲負責人潘曉青(Shirley Pan)表示,「但囿於條件限制,餐飲企業普遍面臨著缺乏安全管理模板和公信力證據、試菜成本和靈感來源窄導致菜品創新不足、無法快速適應消費者新需求等發展瓶頸。作為餐飲行業解決方案專家,卡夫亨氏洞悉餐飲企業痛點,聯手中國烹飪協會『百合花工程』,為餐飲企業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助力餐飲企業在後疫情時代恢復『煙火氣』,贏回消費者安心。」
  • 動物世界-亨氏牛羚
    綱: 哺乳綱 Mammalia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科: 牛科 Bovidae亞科: 狷羚亞科 Alcelaphinae屬: 亨氏牛羚屬 Beatragus種: 亨氏牛羚 B. hunteri
  • 被稱為「四眼羚羊」的亨氏牛羚為何瀕臨滅絕?因為它只吃嫩草嗎?
    被稱為「四眼羚羊」的亨氏牛羚為何瀕臨滅絕呢?難道是因為它只吃嫩草的緣故嗎? 1.「戴個眼鏡裝斯文!」如果您有幸能親眼見到亨氏牛羚的話,一定會發出這樣的疑問:「這羚羊咋戴了副眼鏡呢?」亨氏牛羚的頭部實在太奇特了!在兩隻大眼睛的中間,有一道拱起的白色細斑。搭配起來,極像是一幅眼鏡!再加上眼睛下面的兩個黑色圓孔,亨氏牛羚有幸獲得了「四眼羚羊」的外號。
  • 沃森生物回復關注函:不存年底突擊出售資產調節利潤情形
    淄博韻澤、永修觀由與前十大股東等不存關聯關係8日晚間,沃森生物回復深交所關注函稱,根據淄博韻澤、永修觀由的說明並經核對《合併普通帳戶和融資融券信用帳戶前N名明細數據表》(截至2020年9月30日),淄博韻澤、永修觀由與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截至2020年9月30日)、上市公司董監高人員不存在關聯關係或其他利益安排。
  • 總投資216億元!江北機場T3B航站樓及第四跑道項目可研報告獲批
    2019年底,江北國際機場已實現年旅客吞吐量4478.7萬人次,提前達到設計預期水平,預測到2025年機場年旅客吞吐量將達7500萬人次,實施江北國際機場T3B航站樓及第四跑道項目迫在眉睫項目批覆總投資約216億元,其中,機場工程投資約211億元。
  • 重慶江北機場擴建工程開工 總投資216億元
    項目總投資216億元,其中,機場工程211億元,計劃2024年建成。T3B航站樓建築外觀採用X造型,由主樓和四條指廊組成,與T3A在風格和流程上協調一致。作為T3A航站樓國內旅客的衛星廳,T3B能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的需求,和T3A國內航班一體化運行。旅客在T3A完成值機、安檢流程後,可通過旅客捷運系統到達T3B航站樓候機。
  • 動力電池風向又變了?
    但到了2019年,風向又變了。在業內存在了近4年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白名單」正式取消,沒有了國家的保護,日韓系鋰電池巨頭開始快速搶佔國內市場,也倒逼著國內電池企業必須尋找新的突破口。再加上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大幅退坡,車企成本不斷增加,雙重壓力下,電池路線的選擇再次發生變化。電池技術突破了?
  • 破產的個護製造商以8.45億元出售,Tengram看上了什麼?
    來源| 聚美麗作者| 言午2月24日,破產的個人護理產品製造商High Ridge Brands Co.(以下簡稱「High Ridge」)表示,已同意以1.205億美元(RMB8.45億元)的價格將其口腔業務出售給醫療保健公司Perrigo Co.
  • 華僑城32.13億元出售重慶和成都項目公司股權 保利接盤
    一是重慶悅嵐房地產開發公司70%股權,掛牌底價為29.19億元,二是成都華僑城錦華投資公司50%股權及2.94億元債權,掛牌底價為2.94億元。據悉,上述兩筆股權為捆綁轉讓,二者合計的掛牌底價為32.13億元。
  • 2020年底木土合相|新篇章|風向時代|回顧和展望
    而年底,木星和土星開始在水瓶座合相,算是一個重大的從土能量步入風能量的一個開門磚,是一個大的穿破牢籠的時間點。這會賦予這個時代很多新的開始,意義非常重大。 木星和土星這兩顆行星,移動得比較慢,基本是20年才會合相一次,當他們合相時,意味著一顆新的種子開始在地底下萌芽。也就是未來20年的發展開始在年底拉開序幕了。
  • 全球股市突然跳水,風向要變?
    全球股市突然跳水,風向要變?周四凌晨2:00,美聯儲公布利率決議、政策聲明及經濟預期。美聯儲將基準利率維持在0%-0.2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超額準備金率(IOER)維持在0.1%不變。委員們一致同意此次的利率決定。
  • 風速風向傳感器
    在氣象領域,對多種自然現象的觀察是通過氣象站來完成的,主要用於測量氣溫、相對溼度、光照度、雨量、風速、風向、氣壓等氣象要素,對於風速風向的測量,主要依靠風速風向傳感器來解決這個問題。海洋風暴預警:可以說海洋氣象預警系統是風向傳感器在氣象領域重要應用之一,它為海洋氣象預警系統提供的風向變化數據,是預測颱風覆蓋範圍以及「運行」軌跡的重要參數之一。隨著傳感器技術的發展,一些新式的風速傳感器如超聲波風速風向變送器也開始在氣象監測中使用。
  • 合肥商場超市藥店等年底起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我省出臺方案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今年底開始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2022年底起禁止銷售含塑料微珠日化產品新版禁塑政策來了。今年年底開始,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含有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等塑料製品將陸續和老百姓說拜拜。
  • 合肥城區商場超市藥店等 2020年底起禁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今年年底開始,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含有塑料微珠的日化產品等塑料製品將陸續和老百姓說拜拜。省發改委、省生態環境廳近日聯合印發《安徽省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實施方案》,建立健全塑料製品長效管理機制,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汙染。
  • 麗珠醫藥(01513)擬1.22億元出售尼科公司19.99%股權
    根據《股權轉讓協議》,Genesis同意以人民幣5.159億元(單位下同)或等值美元受讓售股股東所持有的尼科公司80%的股權。截至公告日,公司持有尼科公司19.99%股權,公司出售持有尼科公司19.99%股權的對價約為1.22億元。
  • 擬2億元出售江西迪比科股權 *ST新海再推「瘦身」計劃
    而據之前公司發布的年報預報顯示,由於*ST新海在2019年出售了子公司深圳市易思博軟體的部分股權,取得了9.8億元的投資收益,公司2019年業績扭虧為盈,預計盈利9473萬元。如果該年報數據通過審核,那麼今年*ST新海有望摘帽,擺脫被暫停上市的危險。
  • 均勝電子擬20.4億元向香山股份出售均勝群英51%股份
    均勝電子(600699)(600699.SH)發布公告,該公司擬採用現金方式向廣東香山衡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香山股份(002870)」,證券代碼: 002870.SZ)出售其持有的控股子公司寧波均勝群英汽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均勝群英」)51%股份,交易總金額為20.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