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湖北廣播電視報》全體採編人員在線下沉到武漢市各大社區,以電話、微信等多種方式聯絡社區工作人員,聆聽他們的心聲,關注他們的困難和需求,也搜集到來自社區一線的鮮活故事。我們將在「社區傳真」專欄中一一呈現。
一個社區工作者
被確診新冠肺炎後的44天
徐愛萍是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左嶺街道五嶺社區的一名社區工作者。
五嶺社區是左嶺新城第五期還建小區,2019年7月份居民們才領到鑰匙,疫情之初,五嶺社區黨支部剛成立不久,只有包括徐愛萍在內的3名女性社區工作人員,疫情嚴重時期,三人滿負荷工作,服務社區的778戶、2335名居民。
確診後大哭了一場
因為長期的疲勞工作得不到休息,2月15日,徐愛萍被查出感染了新冠肺炎。
「2月13日,因為咳嗽等症狀我去醫院做了CT檢查,結果不太好,右肺上葉及左肺下葉胸膜下見條片狀磨玻璃樣密度影。2月14日做了核酸檢測,2月15日下午五點,我接到街道的通知,我被確診了。」
「我想累倒在工作崗位上,但不想病倒在工作崗位上。」知道結果後,徐愛萍大哭了一場,她永遠記得那一天武漢突然下起了漫天大雪,跟她的心情一樣,冰涼冰涼的。
「我是個單親媽媽,我要是有個什麼事,女兒還這麼小,她以後該怎麼辦?還有我的工作,那麼多事情沒有做完,我倒下了,另外兩個同事怎麼辦?」當知道徐愛萍被確診後,她的同事熊麗娜苦笑著說,「徐姐,你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2月15日被確診後,徐愛萍被安排入住了左嶺醫院,2月16日,徐愛萍接到街道疫情防控指揮部打來的電話,被安排轉入由中央指導組專家張伯禮院士、劉清泉院長負責的江夏方艙醫院。
進入方艙醫院後的23天
進入方艙醫院後,徐愛萍被安排入住到了由河南中醫院負責的豫二病區,「放眼望去,百張床鋪疊放整齊,收納箱中日用品齊全,兩名醫生用了近一個小時詢問了我的發病史,給我建立了完整的電子病歷。」
剛入艙時,徐愛萍和周圍的艙友一樣,因為憂心而沉默不語,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醫護人員親切的召喚著大家:「小姐姐們,領飯了!」「小姐姐們,取藥了!」「小姐姐們,咱們一起來練習八段錦吧!」
這些如親人般溫暖的聲音,讓大家逐漸放下了心理負擔,跟著醫護人員一起跳舞唱歌,整個方艙的氣氛也活躍起來了。
入院第三天深夜,徐愛萍大汗淋漓,翻來覆去睡不著,她反映給值班醫生,不一會王育勤主任就過來了,她教徐愛萍穴位拍打祛毒法,並實施了「耳穴壓豆治療」,「王育勤主任小心翼翼地拿鑷子將不足5毫米的耳貼一個個釘滿我的雙耳,30分鐘過去了,因為她穿著厚重防護服,戴著手套,所以操作起來非常吃力。不知是被釘痛了還是心疼,不知不覺我雙眼就淚水模糊了。」
▲ 徐愛萍與河南援鄂醫療隊的王育勤醫生合照
到方艙醫院的第五天,徐愛萍又開始出現咳嗽症狀,人的心情又憂鬱起來。王俊傑醫生查房發覺後,從隨身斜挎小提包中,取出一個小塑料瓶藥水和一袋棉籤遞給我:「徐姐姐,放寬心,我現在教你開竅排痰法及原理,止咳治療肺炎。」
▲ 徐愛萍與王俊傑醫生、杜鴿醫生的合影
王俊傑醫生手把手指導徐愛萍,運用拉長棉籤蘸藥水延伸鼻部進行深入療法,幾分鐘後徐愛萍的咳嗽緩解了。
徐愛萍說,方艙的醫護人員們都太敬業了,日夜都在值守,隨時有醫生治療。受到醫護人員們的鼓勵和激勵,當方艙中成立黨員志願者小組時,徐愛萍自告奮勇的成為了黨員志願者小組的組長。
「每隔一天做一次志願活動,幫助清掃護士站衛生,對艙內進行消殺工作,給核酸檢測反覆不能轉陰的艙友們做做心理輔導,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徐愛萍說,這是作為一名黨員的責任感與擔當。
▲ 徐愛萍在方艙內當志願者,開解有心理負擔的艙友
3月8日,在莊嚴的國旗和黨旗下,江夏方艙豫二病區的全體醫患人員們進行一場特別的三八婦女節慶祝活動。
▲ 徐愛萍作為代表將一封艙友們籤名的感謝信送到了江夏方艙的醫護人員手中
▲ 徐愛萍說感謝方艙裡每一個無私奉獻的醫護人員
沒有感謝的錦旗,徐愛萍作為艙友代表,向河南中醫院的醫護人員們送上了一封有70名女性艙友籤名的感謝信。
一張A4紙上,承載了艙友們無限的感激之情,大家異口同聲地高聲道:「感謝你們,你們辛苦了,武漢人民忘不了你們。」並深深地向醫護人員鞠躬,「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頓時,全場氣氛沸騰起來,徐愛萍說,她這一輩子都沒有這樣感動過。
轉入省婦幼後的21天
3月9日,江夏方艙醫院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和徐愛萍一樣核酸檢測始終過不了雙陰的一批艙友,被轉入到了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分院感染五科,由東部戰區海軍醫院牽頭醫治。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拼得精疲力竭,坐在轉院的車上,大家鴉雀無聲,不知所措,望著車窗外一片茫然。」徐愛萍回憶。
在省婦幼的感染五科,每天上午十點、下午三點左右有醫生查房,拿著病歷夾,逐一詢問:「今天您感覺怎麼樣?」「除咳嗽外,還有哪裡不舒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一大早空腹一片。」「鹽酸阿比多爾片一天三次,每次二顆吞服。」「乙醯半胱氨酸泡騰片一天二次,一次一片早晚溫水溶解再服用。」徐愛萍說,她們同房三個人,病情異樣,藥品不同,每天十多次用藥,「醫護人員對每個人情況了如指掌,及時補發藥、臨時看診,我們驚訝不已。」
夜裡,大家都睡著後,病房中傳來微弱的吱吱聲,徐愛萍從被窩裡探頭望去,是醫護人員們,他們彎著腰,小心翼翼地在房間裡每個角落移動著,徐愛萍打開床頭燈,原來是在做消殺工作,「不好意思,打擾你休息了。」說完,醫護人員便掩門離開了房間。
「他們天天讓我們待在病房,不準拖地,不允消殺,一切讓他們幹,是為了讓我們心無旁騖地安心養病。再看牆上『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的字幅,深深感動了我。」徐愛萍說。
▲ 醫護人員的悉心照顧堅定了徐愛萍戰勝病毒的決心
在省婦幼醫院,經過了21天的治療,徐愛萍的核酸檢測結果終於變成了雙陰。她終於可以出院了。
44天的經歷終生難忘
整個治療的44天時間裡,徐愛萍告訴記者,她抽了不少於50管的靜脈血,動脈血抽了二次,核酸檢測做了20次,每次至少取鼻子、咽部兩個部位,或同一部位兩次,每次取鼻子都會流血,最後連取咽部也開始流血了。
▲ 入院以來,徐愛萍的領導、同事、親友都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詢問她的病情,並表達關切之情
回憶整個過程,徐愛萍連連感嘆,太不容易了!「真的感謝祖國強大的醫療團隊以及醫護人員們高超的救治能力,否則,我是無法走出醫院的。」 目前,徐愛萍正在酒店隔離,14天隔離期滿後,還要在家裡繼續隔離14天。
不管是治療還是隔離期間,徐愛萍依然堅持工作,「我天天接到電話、微信、QQ留言,認真回復居民問詢,隨時將相關社區工作人員電話發給居民,進行無縫對接社區服務,這也充實了我的戰『疫』生活,感到很欣慰。」
採寫:劉文婷
設計:張宇瑄
審校:饒 迅
黃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