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鬥具備在全國範圍內提供高精度定位基本服務能力
新華社北京5月29日電(李國利、楊欣)隨著北鬥增強系統的進一步完善與發展,中國北鬥已具備在全國範圍內提供高精度定位基本服務能力,這也意味著我國衛星導航服務步入高精度位置服務的新階段。
「目前,北鬥地基增強系統已完成基本系統研製建設,具備為用戶提供廣域實時米級、分米級、釐米級和後處理毫米級定位精度的能力。」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近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與此同時,星基增強系統則正按照國際民航標準開展建設。
目前,我國北鬥系統的標準服務精度在6米-10米之間,而更高精度服務則需要北鬥增強系統來助力完成。
據國家北鬥地基增強系統總設計師、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首席科學家蔡毅介紹,地基增強系統今年年底將完成二期建設任務,北鬥高精度位置服務能力將實現再次躍升。
2014年9月,國家北鬥地基增強系統正式啟動研製建設。截至目前,我國已初步建成由超過2200個增強站組成的北鬥地基增強「全國一張網」,可在全國範圍內提供實時米級、亞米級精準定位服務,在中東部17個省市提供實時釐米級和後處理毫米級高精度服務。
2018年5月,由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和阿里巴巴集團共同發起設立的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發布「天音計劃」——星地一體高精度時空服務。根據這一計劃,他們可為包括沙漠、海洋、高空等無網絡覆蓋區域、網絡覆蓋斷續的區域提供動態釐米級定位服務,並將於2021年實現全球覆蓋提供高精度位置服務。
與此同時,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二十所抓總的差分北鬥衛星導航起降引導系統,精度高、抗幹擾,成為多種無人機平臺起降引導的主用手段。集團首席專家丁群說,他們所研製的增強系統設備已通過中國民航工廠型號測試,後續將應用於多種高定位精度要求的領域。
「這對於基於北鬥的高精度位置服務,在更大範圍、更高水平上造福更多用戶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說。
今年年底之前,我國還將發射11顆北鬥衛星,從而具備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用戶提供初始服務能力。
「通過北鬥高精度運營服務體系的構建,大幅降低了高精度應用的技術門檻和成本門檻,推動北鬥高精度應用從專業領域走入大眾,成為像水、電、氣一樣,觸手可及、隨需而用的公共服務產品。」蔡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