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遊星探君(歡迎個人轉載與分享)
讀書使人明智,旅行升華氣質
我相信在北方長大的人,每一個人都會對黃河寄於了非常深厚的感情,在黃河,也有太多的故事和歷史了。談起黃河,首先腦袋裡面會蹦出來幾個詞語,奔騰不息、壯觀、豪邁、震撼······如果你去過壺口瀑布的話,想必你更會理解這幾個詞語的含義吧,也會更加感到自豪的。
人們喜歡叫它「母親河」,是因為它見證了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而黃河內泥沙的含量,在全球也是居於首位的,它的泥沙含量多到什麼程度呢,如果把這些泥沙修築成5米多的牆,可以環繞地球27圈。整條河流的長度達到5464公裡,長度僅次於長江,但在世界上也是排列前五的。
黃河,可能有人認為它叫這個名字,是因為泥沙的含量太多了,然後水又非常濁黃,所以叫這個名字,其實這個說法說對也對,但是不是全對,它原來叫「河」,而不是「黃河」,因為太大了,便用了這個名字。其實原本的黃河,是非常清澈的,並不是像現在這樣。
黃河的源頭,其實是非常乾淨的雪水,但是這片黃土高原之後,每年都會攜帶著大量的泥沙向東流去,河水也會變得非常渾濁,自然水的顏色也會特別黃了。而在古代,有人便寫黃河,作詩。寫道河水非常清澈,證明了古代的河水樣子和後來的樣子也是完全不同的。
黃河水開始變黃的時間,至少是在春秋戰國時期吧。因為在歷史上,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開始使用鐵器和開始冶鐵的時間,因為開始製作鐵器,所以人類大力的開發,對生態造成很大的破壞,甚至非常嚴重,這片高原上的生態環境也變得非常差,大量的「綠色」被破壞,所以這條河水也開始變得越來越不清澈了。
而到了秦漢時期的時候,又開始大規模的修建一些建築,又為了防止少數民族的侵犯,又將一些人轉移到邊境屯墾戍邊,使的黃土高原上的生態自然環境變得越來越差了,而近些年來,對於黃河也越來越重視,也加重了保護這條河流的力度,所以水土流失的情況有了很大的好轉。
在黃河上不僅恢復了些許綠色覆蓋,還修建了很多個水庫,擋住了很多泥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小夥伴們,你們對於這條河流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認識呢
往期精選
湖北一景區建「最長」手扶梯,爬山坐電梯,遊客表示「太棒了」
國內網紅農家樂「涼了」,飯菜要成「天價」,遊客直呼「吃不起」
廣東一新打卡地標,雙地鐵結合城市綠廊,投資千億望成網紅打卡點
廣西一原始村落,衣著僅前後兩塊布,遊客表示「不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