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小平在1955年元帥名單中曾經位列第七
1954年9月,為了加強黨對軍事工作的領導,中共中央決定重新成立中央軍事委員會,原中央人民政府革命軍事委員會撤銷,同時成立國防委員會,為諮詢機構。新成立的中央軍委由12人組成,毛澤東為主席,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鄧小平、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等11人為委員,不設副主席和常委。
-
中原解放紀念館開館 劉伯承之子贈手書對聯
原標題:中原解放紀念館開館 劉伯承之子贈手書對聯(圖) 經過兩年的建設,建築面積劉伯承元帥之子劉蒙、李達上將之女李彤妍等專程趕來祝賀。 據史料記載,根據中共中央的戰略部署,劉鄧大軍主力1948年2月從大別山地區轉出,5月17日進駐寶豐。
-
鄧小平檔案文獻回顧:偉人光輝一生的真實記錄
從此以後,我願意絕對的受黨的訓練,聽黨的指揮,始終為無產階級的利益而爭鬥!」我們那次帶回來的檔案複製件和後來製作成縮微膠片的檔案文獻共有364卷、5.8萬頁,填補了我黨歷史檔案方面的一些空白,其中一些檔案資料很珍貴。特別是能找到66年前鄧小平同志寫的自傳,為世人了解他的革命足跡和崇高風範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大家都非常高興。回到北京後,我們將這份自傳的複製件報送鄧小平同志辦公室。
-
關於鄧小平一些檔案文獻的回顧:偉人光輝一生的真實記錄
這不是鄧小平同志曾經用過的名字嗎?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過來。鄧小平同志原名鄧先聖,5歲上私塾時先生說這個名字有對聖人不敬之嫌,給他改成了鄧希賢。這個名字一直用到1927年,為適應當時地下工作需要才改名鄧小平。翻過籤名的第一頁,正文是用藍黑墨水書寫的,一共10頁。經過核對,這是鄧小平同志1926年1月進入莫斯科中山大學時根據學校黨組織要求寫的一份自傳。
-
1997年2月19日 鄧小平理論的創立者鄧小平逝世
為悼念鄧小平同志逝世,首都天安門廣場降半旗誌哀「長街灑淚,萬眾同悲」,來自全國各條戰線上的人們為鄧小平同志送別鄧小平和劉伯承、陳毅等在淮海前線為青年朋友籤字1975年5月,鄧小平訪問法國歸來,鄧小平的夫人和鄧楠等都去機場迎接責編:李二慶
-
我國最初成立十個兵團,為何大名鼎鼎的粟裕和陳唐兵團被取消建制
但因粟裕大將在1948年7月份在劉伯承元帥的配合下,打出了豫東作戰大捷,證明我軍已經有打出大型殲滅戰的能力,所以在9月中旬陝北延安總部同意粟裕大將暫時停止渡江南下作戰的戰略構想,成立陳粟大軍,並確定粟裕戰役指揮地位,留在黃淮地區繼續作戰。
-
粟裕兩次與死神靠近,一次子彈打穿耳部顳骨,另一次彈片嵌入頭顱
而頭部中槍居然能奇蹟般地活著、與死神擦肩而過的粟裕,以堅定的信念為革命事業無畏犧牲,受到上級的肯定與戰友們的稱讚。1927年10月底,朱德率領剩餘的起義部隊到達信豐,進入贛粵邊界的大庾山地區與陳毅率領的軍隊匯合。朱德、陳毅將部隊進行整頓,縮編為一個團,朱德任團長,陳毅任團指導員。全團由九個連隊組成,粟裕被任命為第五連的政治指導員。
-
十八軍的覆滅:淮海戰前胡璉離職,劉伯承說拼光中野也要打掉它
1947年冬,國民黨為了扭轉軍事上的失利,將各整編師一律編為軍,五大王牌之一的整編十一師升為十八軍。作為軍長的胡璉此時成了國民黨的「救火隊長」,針對胡璉所部戰鬥力極強的特點,毛澤東提出了「拖死胡璉」的戰法,即不與之作面對面的硬拼,他在一份下發給部隊的文件中批示「十八軍胡璉,狡如狐,勇如虎,宜趨避之,以保實力,待機取勝。」
-
陳毅生平簡介
陳毅,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和領導人,軍事家。字仲弘。生於四川樂至復興場張安井村。1916年就讀於成都甲種工業學校。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因參加中國留法學生的愛國運動,1921年10月被武裝押送回國。1922年秋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春到重慶,任《新蜀報》文藝副刊主筆。
-
粟裕帶妻子去咖啡廳,選中一奇葩位置,妻子:要他懂浪漫比打仗難
五十年之後的1978年,重訪南昌、井岡山等革命故地的粟裕作了這樣的回答:「因為是紅色的,所以等到用我們自己的鮮血再次染紅它的時候,我們也就犧牲了,當時也就把它叫作『犧牲帶』」。朱德與陳毅率領一部起義軍在三河壩為大部隊斷後,在得知主力部隊全軍覆沒後,為了保存革命火種,決定率部向井岡山方向靠攏。1928年4月終於抵達井岡山同毛澤東會師,這也是粟裕和毛澤東的第一次見面。
-
偉人光輝一生的真實記錄——關於鄧小平同志一些檔案文獻的回顧
毛澤東同志給劉伯承、鄧小平同志發出密級極高的電報,表示「現陝北情況甚為困難」,希望劉鄧大軍休整後,下決心不要後方,以半個月行程,直出大別山。鄧小平和劉伯承同志感到情況緊急,立即復電:「決心於休整半個月後出動,以適應全局之需」,「直趨大別山」。
-
中國十大將軍之首粟裕:他的坎坷愛情經歷,令我等後輩感慨萬千
劉伯承曾評價粟裕:「粟裕同志智深勇沉,非常優秀,百戰百勝,有古名將之風,是我軍最優秀的將領,是中國的戰略家」。毛主席曾評價粟裕:「我的這些戰友中,粟裕最會打仗。」1938年年底,粟裕不幸右臂中彈,由於中彈位置特殊,再加上粟裕的身份,戰地醫院裡的醫生,除了確定型號為「七九式步槍子彈」外,其他都不敢輕舉妄動。
-
《皇家龍虎豹》火熱開機 實力打造經典喜劇網絡電影
8月3日,由耳東明樾影業、企鵝影視聯合出品,騰訊視頻獨家播出的古裝動作喜劇電影《皇家龍虎豹》隆重開機。出品人陳碩罡、吳樾,監製王子鳴,製片人王曉霞,導演侯繼元,動作導演楊建,攜主演劉帥、廖芊嬋、王崗崗、尤憲超、孔令令、法智遠、張博、陳奕天、臧志中等人出席開機儀式。
-
她是國民黨第一位女將軍,卻為陳毅而終身不嫁
她曾被蔣介石驅逐出國,在德國留學秘密加入中國共產黨,她曾坐過納粹德國的監獄,為蘇聯大文豪高爾基執紼,在抗戰期間又被蔣介石被授予少將軍銜,成為近代中國第一位獲得少將軍銜的女性。抗日戰爭爆發後,胡蘭畦回到了祖國,她組建成立了戰地服務團,率領服務團輾轉抗戰前線,在各地宣傳教育和救護工作,蔣介石為獎勵她的功績特授予了她少將軍銜。1938年服務團到了南昌,她再次遇到了陳毅。
-
毛主席認為是粟裕,粟裕為何不以為然
毛主席認為是粟裕,粟裕為何不敢當?淮海戰役結束後,毛主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粟裕將軍立了一等功。可是粟裕卻擺擺手說,如果沒有戰士們的團結合作,戰爭不可能取得勝利,其實淮海戰役本就是一場指揮性的戰鬥,如果沒有好的指揮官,戰爭也不可能取得成功,所以說粟裕立了一等功一點兒也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