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政企合力迎大考——沙洋玻璃產業轉型啟示

2020-12-05 中國政府網

    24日,位於沙洋經濟開發區的湖北明弘玻璃有限公司二期工地建設熱火朝天,1000米生產線投資5.5億元,其中僅500平方米的熔化爐基建就投資1億元。

    當下,整個玻璃行業產能嚴重過剩,且今年國務院41號文明確提出,要淘汰平板玻璃3500萬重量箱的落後產能。

    形勢如此嚴峻,明弘逆勢而上,信心從何而來?沙洋玻璃產業危中尋機、轉型發展給我們哪些啟示?

    啟示一:政府大討論轉觀念

    沙洋玻璃產業始於1982年,從後港鎮起步,擁有玻璃企業4家,總共豎起16根煙囪,落後產能1100萬重量箱。

    2010年,國家啟動平板玻璃落後產能淘汰計劃,逐年下達淘汰指標。環保部也出臺新的平板玻璃大氣汙染排放標準,號稱玻璃行業史上最嚴要求。全國玻璃產業面臨「原材料漲價、產能過剩、環保苛刻」的嚴峻局面,不少企業破產。

    沙洋玻璃產業面臨生死抉擇。回想艱難時刻,沙洋縣委書記揭建平記憶猶新,「經過30多年發展,沙洋好不容易形成這麼個優勢產業,難道就這麼垮了?財政收入銳減1/3不說,還會導致3000名工人失業,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

    一場「沙洋玻璃產業何去何從」的大討論迅速展開,大家認為:沙洋工業基礎差,僅有的玻璃產業也因科技含量低面臨國家產業政策調整。雖然不能改變國家政策,但可以研究政策,變被動為主動,危中尋機。

    副縣長李旭祥說,地方政府不轉變觀念,產業轉型落不到實處。縣政府多次組織企業到外地學習轉型經驗,分析玻璃產業發展形勢,最終在全縣上下形成「不轉型就沒有發展,不轉型就沒有出路」的共識。

    如何轉?李旭祥說,轉型不是簡單的關停並轉,而是在穩定地方經濟基礎上,推動傳統產業提檔升級。轉型過程中,政府和企業只有緊密團結合作,才能闖出一條新路。

    啟示二:企業勇創新轉技術

    提檔升級、轉型發展,縣政府與明弘玻璃一拍即合。2011年,明弘玻璃從後港搬到沙洋經濟開發區。按照省發改委要求,產能實行「等量置換」,即明弘玻璃新上項目總產量不能超過沙洋全縣玻璃產業原有總產量。

    一根煙囪就是一條生產線,16條生產線全部轉移到2條生產線上來,沙洋玻璃產業1100萬重量箱產能等量置換給明弘玻璃,其他小型玻璃企業則轉型做水晶球等產品,錯位發展闖市場。

    2011年,明弘玻璃投資5.5億元新上一期生產線,核定產能550萬重量箱,2013年建成投產。2013年底,明弘玻璃又興建二期項目,投資6.5億元,核定產能550萬重量箱。

    走進明弘玻璃一期車間,高溫如火,人靠近鐵爐,瞬間全身溼透。1000米生產線上,用工不到20人。

    這頭進去的是石英砂、燒鹼等原料,那頭出來的是晶瑩剔透的玻璃原片。投料、傳輸、切割、包裝,都是全自動機械操作,只在品質監測環節由人工完成。

    明弘玻璃董事長王明洪介紹,新上2條生產線全部採用國際最先進的LOW-E平板玻璃生產技術。與以前相比,現在2條生產線每年可減少燃煤6萬多噸,用餘熱發電5000萬度,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4萬噸,減少用工500多人。今年又投資1500萬元建脫硫除塵設備,每月運行成本100萬元,與國家環保部門在線監測相連,達到國家最嚴環保標準。

    2013年3月,一期順利點火,至去年底,9個月產值6億元。今年1至6月,產值5.29億元。王明洪說,「點火以來一直產銷兩旺,最高峰一天銷售120萬元。」

    一期項目投資5.5億元,銷售6億元,當年投產當年收回投資成本。嘗到了轉型的甜頭,明弘玻璃信心大增,去年底又興建二期項目。王明洪說,二期今年10月可按期點火,兩條生產線年產值可達20億元。

    啟示三:政企緊合作轉產業

    談及企業逆勢上揚的原因,王明洪說,國家淘汰的是落後產能,市場還是存在。只有找到市場,轉型才有信心。沙洋玻璃產業畢竟發展了30年,積累了較好的市場基礎,擁有20多個省市的優質客戶。

    同時,縣政府支持轉型的力度大、措施硬。

    幫助企業「找新市場」。政府請來武漢理工大學專家,召集企業座談,分析市場走勢,認為今後十年是國家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黃金十年」,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等為玻璃行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企業更加堅定了轉型信心。

    提供資金爭取政策。3年來,縣政府調度資金上億元支持玻璃企業轉型。2012年縣裡爭取中央獎勵資金1091萬元淘汰落後生產線3條。2013年又申報4條落後生產線淘汰補助資金1773萬元用於轉型發展。今年,沙洋縣利用荊門市被納入國家節能減排示範市的機遇,積極爭取更多政策支持轉型。

    主動跑腿積極協調。明弘玻璃新建一期時,縣主要負責人帶著企業老闆到武漢跑環評、跑貸款,親自督促土地徵用和拆遷。荊玻集團新上石英板材、彩色酒瓶等項目要徵地,縣裡採取分期償還等靈活辦法,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沙洋玻璃產業成功轉型,吸引外商紛紛前來投資。2013年全縣引進玻璃建材企業16家,其中金藝立水晶項目就投資60條水晶工藝品生產線,可實現年產值20億元,目前已試生產。在明弘玻璃廠區旁,縣裡預留千畝土地,建設玻璃深加工產業園,生產汽車玻璃、鋼化玻璃,液晶玻璃等,可增值30%。

    三年矢志轉型,沙洋玻璃產業重新煥發生機。2013年全縣玻璃產值30多億元,稅收4000多萬元。今年上半年全縣玻璃產值17.52億元,同比增長20.6%。(記者 羅序文 楊富春 通訊員 王家平 何長青)

相關焦點

  • 【觀察】中國電子云:為政企數位化轉型而生,安全為先築牢轉型底座
    作為中國電子自主技術的「匠心巨作」,同時也是「中國架構」安全為先的最佳實踐,中國電子云明確定位為「為政企數位化轉型而生」,今後將為政府機構、公共服務、央企國企專屬打造新一代數字經濟基礎設施。那麼,中國電子云為何此時宣布強勢入局政企市場?它的到來會加速政企數位化轉型的步伐,並重構中國雲市場的格局嗎?
  • 世界三大城市產業轉型路徑帶來哪些啟示?
    要想徹底改善空氣品質,完成既定減排目標,必須改變長期形成的能源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區域協同發展戰略為中心城市產業轉型創造了條件。中心城市在發展的過程中通常會發揮輻射帶動作用,通過協同效應影響腹地經濟,從而延伸產業鏈。一旦中心城市面臨轉型發展,周邊地區又能很好地發揮支撐作用,承接產業轉移。
  • 資訊:中國最大OLED載板玻璃基地開工 助力新型顯示產業國產替代
    天水市與東旭光電共同打造的「一號工程」天水新材料產業園項目開工奠基儀式於11月24日在甘肅省天水市隆重舉行,天水市市委書記王銳、市長王軍、四大班子及相關單位領導,東旭集團董事長李兆廷、常務副總裁曲俊傑、執行副總裁李泉年,東旭光電董事總經理陳英以及東旭集團核心產業主要負責人出席開工儀式
  • 揚州政企聯動共享「朋友圈」,換來生物健康產業集群「生態圈」
    通訊員 韓萱 殷榮彬 揚州發布記者 趙天生物醫藥是揚州市重點發展的「323+1」產業集群之一,也是守護全民健康的關鍵保障。11月27日,2020中國·揚州生物醫藥論壇開幕,300位專家學者、行業大咖、知名企業負責人匯聚揚州,共話產業未來、共敘合作情誼、共商發展大計。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鍇竑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有了「新動能」 不怕「去產能」——一家玻璃製品企業的四次轉型感悟
    十餘年來,脫胎於江西鼎豐玻璃有限公司的鼎盛公司,通過不斷轉型調整,從江西省內較大的普通日用玻璃製品製造公司,蛻變成為當地一家重要的新興新材料高新技術公司。鼎盛公司第一次在市場驅動下轉型,由生產玻璃原材料延伸到生產酒瓶,形成產業鏈條是在2001年。
  • 湖北沙洋基層社會治理探出路徑
    在沙洋鎮平湖社區社會治理積分制頒獎現場,14 名積分 靠前的居民上臺領獎品。受訪單位/供圖在積分制的激勵下,沙洋縣賀集村村民義務參與路障清理。受訪單位/供圖民主與法制社記者 田雄 □王中正 周凡 通訊員 孫陽下雨天灌溉水渠堵了,有村民主動去疏通;村裡的公共區域髒了,村民爭相去打掃;鄰裡之間矛盾糾紛不見了,相處和氣多了……這一幕幕,在湖北省沙洋縣各城鎮鄉村隨處可見。
  • 沿江高鐵被拉彎,沙洋人決不放棄!
    如果經雁門口、柴湖,然後北繞經過荊門,全長約130公裡,展線係數就是1.18;如果經沙洋到荊門,全長約111公裡,展線係數就為1.01。北繞方案比經沙洋方案增加19公裡。為什麼展線係數非常重要?因為它直接涉及到建設投資、旅客出行成本及整條鐵路的效率。1、建設投資。目前350公裡時速的高鐵每公裡造價大約為1.3億元,北繞方案將比沙洋方案增加建設投資24.7億元。
  • 5G+雲+AI使能產業升級,華為雲助力企業智慧化轉型
    在全社會數位化轉型的大背景下,各行各業積極擁抱5G、雲計算、AI等前沿技術,產業網際網路熱度不減並逐漸成為企業界應對轉型的共識。如何應用好新興技術推動企業降本增效?2020年11月19日「華為雲專屬月」江蘇泛網際網路行業高端閉門會在南京舉行。會上,華為雲的專家與嘉賓一道為參會企業提供了華為雲在企業數位化轉型中的經典案例和前沿信息。
  • 政企合力定義創業新範式
    此外,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政府還與微軟(中國)有限公司籤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宣布未來三年將在雙創孵化、人才匯聚及創新融合生態建設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進一步推動人工智慧產業的發展。 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政府方世忠區長表示:「在創新創業和人工智慧產業集聚發展的熱潮中,我們迫切希望能以微軟加速器為『樞紐』,進一步發揮微軟的創新生態資源及品牌優勢,以全球視野和國際標準,吸引更多國際、國內的優秀項目和團隊落戶,讓更多創新創業的夢想從徐匯啟航。我們真誠歡迎第四期團隊中有更多的校友選擇在徐匯這片創新的沃土生根發展壯大,共同助力徐匯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和人工智慧產業集聚區建設。
  • 「後疫情時代」產業發展機遇在哪裡?付於武的五個啟示告訴你
    付於武認為,在全球汽車產業都將智能化、電動化上升到戰略高度的背景下,疫情的突襲在一定程度上擾亂了產業轉型的步伐和節奏。從這個角度來看,疫情對於產業鏈和創新鏈的影響和打擊是空前的。「汽車產業的創新轉型,是一個長期的命題,不應因疫情的發生而有所動搖。」付於武認為,儘管影響是空前的,但從行業到企業都要保持一種高度的戰略定力和信心。
  • 這個團夥專偷工地扣件 被沙洋警方一舉打掉
    近日,沙洋縣公安局沙洋水陸派出所成功摧毀一跨區域盜竊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4人,破獲了荊門城區及周邊市縣多個建築工地金屬扣件被盜案件10餘起。沙洋水陸派出所刑偵中隊中隊長張攀介紹,他們此前接到報警,轄區一樓盤工地上剛剛購置不久的
  • 湖北一縣「時來運轉」,喜獲新高鐵機場入駐,經濟將迎大發展
    湖北省熟悉,近年發展速度快,特別是旅遊發展,其實大家都知道湖北省發展這麼快,有些城市和縣區發展也不開放,不僅城市發展迅速,現在小縣也迎來了自己的春天,——今天稱之為湖北省的小縣。運氣小的市區可能是興山縣、興山縣,大家都不是特別的身體,而且隸屬於湖北省宜昌市,大家不知道,但這是小縣漢明妃王昭君的故鄉,而且這裡存在著旅遊資源豐富的自然資源,看來這個小縣內大發展的興山縣只是普通的小縣,但內是國道和省道,另外,高速公路、交通航班相對比較,但遺憾的是沒有感覺到高鐵的邊境,高鐵的加入一定是這個小縣的發展,新高鐵迎來了鄭萬高鐵,現在正在積極建設中的將來, 值得一提的是
  • 轉型、懂行和服務這三個詞,正緊密相連
    這樣現象也在國內發生,隨著政企數位化轉型步伐加速,運維部門在政企組織內的作用正在發生變化。數位化轉型要求對價值鏈進行深挖,運維的地位也在逐漸發生變化。類似現象也在Gartner的預測之中。Gartner預測稱:到2022年,50%的企業將實現業務與IT團隊的協作增強,雙方在技術領導上的爭議將有所減少。
  • 12類黃岡農產品籤約易捷便利店 中國石化助力老區產業脫貧
    廠商參觀農產品推介。攝影 劉中燦  荊楚網消息(記者鄭一鳴 通訊員黃濤峰)5月4日,由黃岡市人民政府、中國石化銷售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2018湖北省暨黃岡市特色農產品推介會」在麻城市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35家廠商參加會議,針對387餘種湖北暨黃岡農產品籤訂了產、供、銷訂單、為老區農特產品提供了「上行通道」。
  • 東旭集團車載蓋板玻璃項目在如皋開工,蓋板玻璃項目在綿陽開工
    據了解,「車載蓋板玻璃項目」屬於戰略性新興產業,依託投資方東旭集團在新型顯示材料領域的雄厚技術優勢及產業化經驗,將大大提升其在國內車載顯示領域的競爭力,更是對如皋市光電和汽車零部件兩大主導產業鏈條強有力的補鏈和強鏈。
  • 新一代政企OTN精品光網在渝發布 具備六大特性
    中國電信重慶公司總經理李秀林介紹,重慶電信此次針對政企客戶對高品質網絡需求所開通的新一代OTN精品光網,可有效解決網絡時延大、開通時限長、網絡管理複雜、帶寬調整困難等一直困擾著政企客戶的痛點問題。據了解,新一代政企OTN精品光網作為中國電信重慶公司專為政企客戶定製打造的高品質專網,具備六大突出特性。
  • 年終特稿——玻璃篇|華中:觸角很長 效益「還好」
    3月5日,全國重點浮法玻璃企業統計庫存已達8600萬重量箱,且還在持續累積中。玻璃主產區之一湖北同時也是重點疫區,庫存高達1000萬重量箱。受石英砂、純鹼、煤炭等原燃料供應緊張和下遊加工業復工延期、物流不暢等因素的影響,湖北省玻璃生產企業正常經營受到制約。除企業想辦法減產量、延長冬儲期等措施外,政府部門及其他機構都開始想辦法助力企業走出困境。
  • 接軌上海 | 重點項目建設巡禮(56)深化「轉移+轉型」智能終端產業集聚發展新動能
    來源:鹽都新聞近年來,我區精準把握長三角、珠三角產業轉移、升級、擴張趨勢,深化「轉移+轉型」合作模式,舉全區之力推動智能終端產業從無到有,做大做強,打造華東地區最具規模智能終端產業基地。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嚴重影響了外貿需求,泰盟科技積極試水經濟內循環,政企聯手,強內需、擴市場。
  • 浙大與浙江省經信委、華為籤署合作協議,校政企合作再創新深入!
    5月10日,浙江大學工程師學院與浙江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共同促進教產深度融合,推進校政企密切合作。浙江大學黨委書記金德水,浙江省經信委黨組書記、主任張金如,華為技術浙江區域代表方曉出席籤約儀式並講話。浙江大學副校長嚴建華與省經信委總工程師厲敏、華為技術知識傳遞領域總經理尉彥清分別籤署合作培養產業人才備忘錄、校企合作框架協議。
  • 華為北京區域攜手電力行業ISV夥伴共話數位化轉型
    華為北京政企業務電力大客戶部部長 宋凱  華為北京政企業務電力大客戶部部長宋凱首先在致辭中分析了北京電力行業ICT市場的基本情況,同時對於未來電力行業ICT重點投入的方向進行解讀,還詳細分享了華為北京電力行業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