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懂行和服務這三個詞,正緊密相連

2020-11-27 飛象網

隨著數位化轉型步伐的深入,服務和運維的價值和重要性正在被認識和放大。

今年11月,海外產業媒體PlantServices在一篇名為《如何通過改善運維提高投資回報和盈利能力》(How improving maintenance operations can lead to ROI and profitability)的文章中提到了一個的現象:

如果在1996年問,運維人員是幹什麼的?人們第一反應是,「修復受損資產」。

在今天,運維人員真正的職能是提高生產能力和生產效率。運維部門和其他部門一樣,需要對盈利能力負責。

這樣現象也在國內發生,隨著政企數位化轉型步伐加速,運維部門在政企組織內的作用正在發生變化。

數位化轉型要求對價值鏈進行深挖,運維的地位也在逐漸發生變化。

類似現象也在Gartner的預測之中。Gartner預測稱:到2022年,50%的企業將實現業務與IT團隊的協作增強,雙方在技術領導上的爭議將有所減少。

業務部門和IT團隊不會再像煙囪一樣各自為政。傳統上,每個業務部門都有自己的技術人員,這使得他們不願聽從中央IT團隊的指示。

不過,企業越來越明白,統一目標對確保核心業務的完整性和穩定性至關重要,還需要與新技術保持更高的協作性。

在這種背景下,服務部門地位逐漸提升,甚至還需要更強的創新和驅動能力。

內外變革

Gartner所說的變化事實上也在華為中國政企服務中得到了非常明顯的體現。

首先是行業數位化轉型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Gartner所提到的變化,也是華為中國政企服務目前在數位化轉型一線中所遇到的現象。國內政企數位化轉型步伐加速,隨著5G、雲、AI等新ICT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加持,基礎設施雲化趨勢愈加明顯,傳統運維和服務部門正在加速轉型。

ICT基礎設施逐漸成為行業生產系統,甚至決策系統,對 ICT服務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包括連續性、安全、穩定、高效。運維、服務部門可以根據業務運行數據與過程數據的深入分析,幫助企業在整個生命周期內充分利用其全部潛力。

其次是千行百業的政企客戶自身發展階段及業務需求也在調整。

過去政企客戶主要關注建設IT系統的進度、成本、質量,如今則是更關注效率提升、用戶體驗、業務運營、投資回報等。

尤其是企業客戶,在經歷業務快速擴張後逐漸重視內部系統搭建,希望通過數位化方式精細化管理,以此實現企業內部的資源、業務系統化管理。

基於行業場景化服務需求,華為中國政企服務基於自身能力,在今年4月提出「1+5+N」的服務產業體系。華為中國政企服務其變化因此更為可觀:

1、能力產品化,實現可持續發展;

2、服務方案與行業場景適配,滿足差異化服務需求。

所謂「1+5+N」指的是,即「1」個高品質服務產業聯盟,包括各類服務生態夥伴;「5」大類服務產品,分別為:諮詢規劃、行業應用集成服務、運維、雲使能和人才發展;「N」個行業與應用場景服務方案。

這其實是在用一套完整的方法論整合服務能力以及合作夥伴,幫助政企客戶增效降本、重構價值。

價值重構

服務被提到新的高度,其實是一種價值重構。所謂「價值重構」指的是,服務和運維對業務影響越來越大,甚至可以成為驅動業務的因素。

今年8月,美國商業媒體CMSWIRE在《數字轉型2.0:IT和業務戰略的一致性》(Digital Transformation 2.0: IT and Business Strategy Alignment)中提到:

大多數公司卡在了數位化轉型早期階段。因為關鍵的運維和服務讓他們難以進入更高階段。

這體現在多個方面。

1、過於依賴舊的IT方法:許多企業雖然接受了轉型,但仍然依賴過時的、不靈活的IT系統,造成了複雜性和低效率;

2、分散的IT治理:許多組織都在面對IT資源擴張的挑戰,各種相互脫節的人工IT流程缺乏系統性管理,三分之一的中端市場公司甚至根本沒有IT治理戰略。

3、流程自動化失調:決策層和IT部門之間缺少有效的協作,企業就無法創建轉型路線圖,更無法了解業務優先級和期望影響。

數位化轉型,一定是把CIO所主導的運維和服務部門提到重要位置上,實現IT戰略和業務戰略的統一——這樣才能幫助企業最大程度發揮業務價值。

深入行業

任何服務都需要扎入行業之中。

今年6月,華為中國政企業務發布了「懂行」形象。我們可以在深圳機場乃至智慧城市的建設和運營運維之中看到華為中國政企服務對行業的理解。

深圳機場的數位化轉型是代表性的複雜案例。

深圳機場在高峰期每天有1100個航班起降,接近15萬名旅客的流量。航班流、旅客流和貨運流是其核心業務流。深圳機場有200多個機房,11張網絡,2萬多臺設備,140多個應用的,涉及到的產品和服務供應商有40多家。

其中系統應用多,技術架構雜,為支撐其運轉,華為中國政企服務與深圳機場之間共同搭建了一個雲平臺、五個通用平臺和一個集成平臺,以此為其業務提供數據服務支撐,實現敏捷部署,快速響應用戶需求。

華為中國政企服務利用華為在內部的超大規模的IT運維技術積累,基於華為統一運維平臺IMOC,為深圳機場提供了一整套運維方案,幫助其提高運維效率並支撐各項業務開展。由開發團隊、運維團隊、研發的團隊共同解讀系統結構、業務架構、數據架構,構建出運維視角的數字景象,保證獲取其運行狀態。

智慧城市建設,更能體現華為中國政企服務對細分行業的了解。

華為在智慧城市建設前期,就深入調研,提供整體諮詢和規劃。在智慧城市建設完成後,未來長期運營也是華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非常重要的一環。

以西部某智慧城市項目為例,無論是前期諮詢,中期實施,後期運維運營,都在一整套系統解決方案之中。

用華為中國政企運維解決方案總監朱勻峰的話來說,政府客戶在智慧城市的建設中往往對運維沒有概念,運維諮詢規劃階段,就要告訴客戶,「這個東西必須要存在的」,最大程度避免政府客戶走彎路。

前期諮詢階段,華為中國政企服務有專門的諮詢規劃部,在最前端負責頂層規劃設計,此後還有技術諮詢,上雲諮詢。諮詢規劃中還引入了包括四大諮詢機構以及方案集成商,乃至其他顧問。

中期實施階段,華為中國政企服務還通過與不同的生態夥伴合作,為智慧城市建設提供各種應用系統,同時提供方案內各子系統及周邊系統的集成設計,讓應用集成、部署和實施更加順暢。用戶只需關註上層業務邏輯即可。

同時還會關注後期運維運營,在為各地政府客戶設計的智慧城市整體解決方案中,華為中國政企服務往往會把運維、運營、安全等方案打包提供,確保智慧城市建設之初就考慮到了建成後所面臨的諸多問題。

讓「服務」承擔開創性變革,其實是在讓會議室中最沉默卻有力的人開始張口說話。

相關焦點

  • 知道問題所在是「懂行」的關鍵
    特別是行業核心業務或生產系統等場景,創新的可能性,實際是來自於技術創新的可能性,技術和業務是並發關係,而非串聯關係。如果不能在籌劃業務轉型升級時,預植入技術思維,最終的數位化轉型效果大多難以達到預期。而如果不能針對這些關鍵問題、關鍵場景,提出對應的解決方案,又何談技術和業務的早融入,深融入呢?所以在數位化轉型的深水區,懂行已成關鍵。
  • 住酒店時前臺小妹說這幾個詞,就不要住了,「懂行」的人都知道
    導語:住酒店時前臺小妹說這幾個詞,就不要住了,「懂行」的人都知道旅遊是現在非常火爆的話題,在節假日人們都不想要窩在家裡,都想出去走走,旅遊業現在十分發達,各個地方都有幾個景區,有人說旅遊就是從你呆膩了的地方到別人呆膩了的地方
  • 華為首家「懂行」體驗店上線,其實早已走進你的生活
    各個行業組成的圓環,加上大大的「懂行體驗店」,讓人不禁好奇是不是有什麼重磅新品要上線了。沒錯,這是華為首家「懂行」體驗店正式上線的宣傳海報。這是一家沒有產品、沒有折扣、沒有銷售的「店鋪」,那麼裡面到底有什麼呢?過去的20年間,模式創新與科技創新交替驅動著科技中國的發展。而隨著以5G、雲、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代數位技術的成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已撲面而來!
  • 量子力學和量子機器學習緊密相連
    個人覺得比較新穎的地方有:量子力學和量子機器學習緊密相連(以量子神經元為例)量子計算機的量子態存儲怎麼計算出來的量子力學之間的關係量子機器學習的模型建立量子物理問題的求解到底是什麼,引起強烈關注以及超過通訊技術的量子力學對量子計算機的影響最重要的,量子技術的革命性,其實在1970s開始就在研究與量子力學相關,也就是電子論量子計算,後來才在物理學中有,比如量子力學標準場論量子材料,從量子力學到量子信息學
  • 卡地亞:期望能與中國市場緊密相連
    新華網上海11月8日電(吳一航)「我們的產品與中國文化碰撞後,展現出了獨特魅力,中國消費者對卡地亞的認識和感受也更加堅定了我們深耕中國市場的信心。」卡地亞中國區執行長艾敬堯近日在接受新華網專訪時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背景下,卡地亞首次亮相進博會,凸顯了卡地亞期望與中國市場緊密相連的決心。
  • 四個詞形容IBM:歷史、創新、轉型、行業
    ▶▶ 四個詞形容IBM:歷史、創新、轉型、行業 其實,換一個角度來看,IBM自己也在沿著這樣一個路數不斷自我變革和自我調整。 陳黎明總結了四個詞來形容IBM——歷史、創新、轉型、行業。 首先,IBM一百多年的發展史就是IT行業發展的縮影,引領了行業幾十年的發展。
  • 40分鐘內,中日美三國接連地震,是巧合還是緊密相連?
    40分鐘內,中日美三國接連地震,是巧合還是緊密相連?打開網頁,被這則消息給驚到了:「40分鐘內,中日美接連地震」!這是怎麼了?三個國家同一天甚至還同一時間發生地震,真是意想不到啊!由此可見,從15時11分到15:50分,在這還不到40分鐘的時間裡,地球的三個國家——中日美接連地震,居然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震, 可能是有關聯的,不知道哪個板塊又不穩定了。是否為同一撥地殼運動?有待專家給出結果。 而且,這樣的景象前所未有,似乎只有在大片中的哥斯拉能夠做到。對此,有網友認為,2020年真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啊;真是不容易啊,目前還不知道有沒有人員傷亡呢。
  • 深耕細作篤前行,與「懂行人」一起,打造新業態下的未來智慧醫院
    其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中長期醫療行業布局,以及智慧醫院服務分級評估標準的推出,已明確了智慧醫院的發展方向。「雲、大、物、移、智」等數位技術的快速發展,也驅動著傳統醫療向智慧醫療的數位化轉型升級。華為自身就是數位化轉型的積極實踐者,並將轉型中的經驗教訓總結形成了方法論和解決方案以賦能各行業轉型。我們相信,這些對醫療行業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 懂行100 | 智慧社區的價值海洋中,「懂行」已經成為那艘大船
    而如今,隨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技術進一步深化,以及地產物業管理加速轉型升級,許多科技企業開始推出技術有機協同的創新解決方案,讓智慧社區以產生現實價值的落地方式為自己正了名。然後,是業主用戶感知層面,物業服務作為深入社區、直面用戶的一線工作,往往容易「一百個好、一個不好就歸零」,存在顯著的脆弱性,容易因為某些場景做不好而被一票否決。而當智慧技術介入時,有必要在每一個場景應用上做深、做得有價值——雖然是服務企業客戶,但更需要服務個人的「用戶思維」。
  • 數位化生活服務轉型正當時,非碼榮膺支付寶「數位化經營服務卓越獎」
    數位化生活服務轉型正當時,非碼榮膺支付寶「數位化經營服務卓越獎」 疫情之下,服務業催生出巨大的數位化需求,生產生活在線化成為各行各業的共識。
  • 與現代奧運的起源緊密相連 英國的百年奧運夢想
    英國隊憑藉在賽艇和自行車項目上的兩枚金牌,終結了自己「無金」的尷尬。  有人不禁質疑,英國人不喜歡體育嗎?英國不重視奧運會嗎?為何出產了小貝、穆雷等國際巨星的大不列顛王國總是在奧運會的舞臺上黯然失色?  事實上,英國不僅三次舉辦奧運會,就連現代奧運會的起源也與英國緊密相連。甚至連奧運會上的許多項目都是在英國發明的。
  • +、DT時代、工業4.0,這三個在2015年一定會火的詞分別是什麼意思?
    網際網路+、DT時代、工業4.0,這三個在2015年一定會火的詞分別是什麼意思?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網際網路+、DT時代、工業4.0,關心時政的小夥伴們有沒有注意到這3個詞最近正在悄悄火起來?
  • 雙魚座1月底金火相連財運旺,副業興起正當時,這三個星座神助攻
    雙魚座1月底金火相連財運旺,副業興起正當時,這三個星座神助攻1月24日金星、火星進駐雙魚座宮,這個時候的財運顯著上升,偏財運也不錯,適合發展副業。雙魚座在2019年1 月起,事業慢慢步入正軌。雙魚座追求浪漫,喜歡規劃生活中的「小情調」;天蠍座卻目光長遠,對下一步有著精準的打算,但是對於追求生活中的浪漫和精緻,要求也是非常高的。但是天蠍座並沒有時間去做這些浪漫的事情,他們希望有人能為自己準備的「一步到位」。雙魚座恰好做到了這一點,雙魚座喜歡研究每一個小細節,並且按照「邏輯思維」推斷愛情、工作情景,這種豐富的想像力,往往能預言到:領導開會前三句要說什麼。
  • ...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各國利益休戚與共、命運緊密相連...
    文 / 冷靜2020-11-10 18:18:25來源:FX168 【習近平:睦鄰友好必將超越以鄰為壑,互利合作必將取代零和博弈,多邊主義必將戰勝單邊主義】國家主席習近平10日晚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 「數位化轉型」執行長們需要更多參與數位化轉型的三個原因
    另一些人在缺乏技能、資金支持、投資模式、激勵措施、耐心和文化的情況下,不願進行重大的轉型項目。 但儘管存在這些合理的擔憂,負責任的執行長們仍需要以企業管理者的身份意識到數位化創新,並將其賦予數位化創新。數位化商業模式的成功和不斷增長的關於改變顧客行為的研究為執行長們提供了三個合理的理由:他們需要把精力、領導能力和資本集中在這些努力上。
  • 世界最「神奇」現象,兩片海緊密相連,海水為何卻無法相交?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去看一個神奇的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太平洋和大西洋,但至今為止卻依舊沒有人能夠很好的詮釋這種神秘現象。我們知道,世界上的七大洋都是相通的,它們的海水隨著地球的自轉以及眾多氣候原因而相互交通,太平洋和大西洋就是兩個緊密相連的大洋,按理說,兩個大洋相連,那麼它們海水必然是相融的,但是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水之間卻有一條十分明顯的界限,這條界限兩邊的海水顏色和密度都不一樣,甚至海面的高度也有差異。仿佛是兩個老死不相往來的冤家一般。看完都人都讚嘆不已!
  • 我國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日趨成熟與電能量市場耦合將更緊密
    未來電力輔助服務的發展方向有三個:一是品種越來越多元,對系統爬坡、系統慣性等新型輔助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大;二是與電能量市場耦合將更緊密;三是電力系統運行對輔助服務的需求無論數量還是品種都將有所提高,因此輔助服務的整體成本也將有所上漲。今年以來,各地完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機制的步伐不斷加快。
  • 「上海一周」三個詞裡,讀懂上海「十四五」
    長時間的醞釀討論之後,提交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上海市委關於制定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及《中共上海市委關於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上重要講話精神的決定》,對「變局」作出了既宏觀又具象的回應。對「十四五」的理解可以有很多維度。出現在這場市委全會上的三個詞,或許能提供一種特殊的視角。
  • 在漢語浩瀚的詞海裡,讀音釋義都相同的三個詞,是哪三個?
    詞,是語言裡最小的可以獨立運用的單位,從語素的含量上分為單純詞與合成詞兩類。單純詞是由一個語素構成的,包括單音節、雙音節和多音節,絕大部分是單音節。雙音節單純詞多為古代遺留下來的聯綿詞,分為雙聲(如:輝煌、隱約);疊韻(如:苗條、霹靂);非雙聲疊韻(如:囫圇、蝴蝶)連綿詞。
  • 溫嶺:大力發展科創服務中心促企業轉型升級
    1月1日,總面積10380㎡,總投資7350萬元的溫嶺市科技創業服務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在這幢位於總部經濟基地的科創大廈大樓裡,入駐的各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創新機構的研究人員每天都在忙碌的工作著,為這幢大樓注入了強大的活力,也為全市中小企業創新轉型注入強心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