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者按】網際網路+、DT時代、工業4.0,關心時政的小夥伴們有沒有注意到這3個詞最近正在悄悄火起來? 如果說「第三次工業革命」、「網際網路思維」、「3D列印」等是過去幾年的熱詞的話,網際網路+、DT時代、工業4.0等詞在2015年一定會火,而且很可能體現著未來趨勢!那麼這些詞到底是什麼意思,你現在了解還來得及。
網際網路+
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是怎麼提到這個詞的?請看——
新興產業和新興業態是競爭高地。要實施高端裝備、信息網絡、集成電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等重大項目,把一批新興產業培育成主導產業。制定「網際網路+」行動計劃,推動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製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網際網路和網際網路金融健康發展,引導網際網路企業拓展國際市場。國家已設立400億元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要整合籌措更多資金,為產業創新加油助力。
馬化騰在3月4日晚上突然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也提到了這個詞——
其實網際網路+很多行業過去就已經很成熟了,比如說網際網路加通信就是即時通信……跟零售領域,電子商務和金融,過去這幾年大家都可以看到和網際網路的結合,它是對傳統行業的升級換代,它也不是顛覆掉傳統行業,它是升級換代,會重新利用原有的產業再升級,所以並不是完全顛覆。
「網際網路+」到底是個啥?
早在2012年,易觀國際CEO於揚在提到「網際網路+」時認為,其實今天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傳統和服務都應該被網際網路改變,如果這個世界還沒有被網際網路改變它是不對的,一定意味著這裡面有商機,也意味著基於這種商機能產生新的格局。在未來,「網際網路+「公式應該是我們所在的行業目前的產品和服務,在與我們未來看到的多屏全網跨平臺用戶場景結合之後產生的這樣一種化學公式。我們可以按照這樣一個思路找到若干這樣的想法。而怎麼找到你所在行業的「網際網路+」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
那麼總理提出的「網際網路+」又是什麼意思?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黃璜認為,「網際網路+」是兩化融合(信息化和工業化高層次深度結合——小編注)的升級版,不僅僅是工業化,而是將網際網路作為當前信息化發展的核心特徵,提取出來,並與工業,商業,金融業等服務業的全面融合。這種融合不是簡單的疊加。不是一加一等於二,一定是大於二。「我想其中關鍵就是創新。只有創新才能讓這個+真正有價值,有意義。」
北京大學移動政務實驗室宋剛博士將它看作是:創新2.0下的網際網路發展新形態、新業態,是知識社會創新2.0推動下的網際網路形態演進。
那什麼又是「創新2.0」呢?
創新2.0應是從WEB2.0引申而來。WEB2.0是要讓所有的人都來參加,全民織網,使用軟體、機器的力量使這些信息更容易被需要的人找到和瀏覽。如果說WEB1.0是以數據為核心的網,WEB2.0是以人為出發點的網際網路。創新2.0也是讓所有人都參加創新,利用各種技術手段,讓知識和創新共享和擴散。如果說創新1.0是以技術為出發點,創新2.0就是以人為出發點,以人為本的創新,以應用為本的創新。
綜上,小編理解,「網際網路+」意味著網際網路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用創新進行驅動,創造新的發展機會。
DT時代
DT(Data technology)時代,它是以服務大眾、激發生產力為主的技術。DT是數據處理技術(Data Technology)的英文縮寫。馬雲在2014年3月的一次演講中說道:「人類正從IT時代走向DT時代」。IT我們已經非常熟悉了,是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英文縮寫。馬雲提出,IT時代是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為主,而DT時代,它是以服務大眾、激發生產力為主的技術。這兩者之間看起來似乎是一種技術的差異,但實際上是思想觀念層面的差異。
馬雲說,「未來的競爭不再將按照電力等能源擁有對區域競爭進行劃分,今後拼的是人才和創新價值的能力,拼的是你的數據能夠給社會創造多少價值,用數據掙錢才是未來真正核心所在,靠控制成本做生意,我估計以後這樣的生意做不好,做不大。」
馬雲認為,DT時代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是體驗,就是感受。我們上世紀講了很多服務,不斷地增加服務能力,其實客戶要的不是服務,而是體驗。體驗是這個世紀很了不起的技能,是這個世紀人的情商造成的。上世紀拼智商,這世紀拼情商,情商是讓人家舒服,讓客戶舒服,讓合作夥伴舒服,沒有比這個更重要了。體驗時代會出現女人越來越厲害的情況,因為女人比男人多思考別人,女人要照顧老公、孩子,然後才是自己,男人基本上來講以自己為中心。
他還認為,IT時代到DT時代,小企業變成關鍵。他的阿里巴巴在思考如何幫助更多的小企業成長起來。
工業4.0
「工業4.0」由德國率先提出。金融危機後,幾乎所有的發達國家經濟都萎靡不振,但德國依靠製造業,不但失業率低且經濟增長迅速,這讓德國政府意識到製造業是維持德國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頂梁柱」。於是,2013年4月,德國政府推出定義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保障德國製造業的未來:關於實施工業4.0戰略的建議》。
「工業4.0」是應用物聯網、智能化等新技術提高製造業水平,將製造業向智能化轉型,通過決定生產製造過程等的網絡技術,實現實時管理。它「自下而上」的生產模式革命,不但節約創新技術、成本與時間,還擁有培育新市場的潛力與機會。
「工業4.0」項目主要分為三大主題,一是「智能工廠」,重點研究智能化生產系統及過程,以及網絡化分布式生產設施的實現;二是「智能生產」,主要涉及整個企業的生產物流管理、人機互動以及3D技術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應用等。該計劃將特別注重吸引中小企業參與,力圖使中小企業成為新一代智能化生產技術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時也成為先進工業生產技術的創造者和供應者;三是「智能物流」,主要通過網際網路、物聯網、務聯網,整合物流資源,充分發揮現有物流資源供應方的效率,而需求方,則能夠快速獲得服務匹配,得到物流支持。
那麼,在工業4.0時代,未來製造業的商業模式是什麼?就是以解決顧客問題為主。所以說,未來製造企業將不僅僅進行硬體的銷售,而是通過提供售後服務和其他後續服務,來獲取更多的附加價值,這就是軟性製造。而帶有「信息」功能的系統成為硬體產品新的核心,意味著個性化需求、批量定製製造將成為潮流。製造業的企業家們要在製造過程中儘可能多的增加產品附加價值,拓展更多、更豐富的服務,提出更好、更完善的解決方案,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走軟性製造+個性化定製道路。
【IT時代網、IT時代周刊編後】自從網際網路誕生的那一刻開始,就預示著網際網路能夠改變一切。網際網路在軍用區域網階段的時候,人們肯定沒想過網際網路發展到最後會是萬物互聯的狀態。網際網路+、工業4.0、DT時代,這三個概念看完,你有沒有發現三者之間有聯繫和共性?那也許就是未來網際網路發展的趨勢所在,從中去思考你的機會吧!【責任編輯/李響】
來源:物聯網智庫
IT時代網(關注微信公眾號ITtime2000,定時推送,互動有福利驚喜)所有原創文章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創客100創投基金成立於2015年,直通矽谷,專注於TMT領域早期項目投資。LP均來自政府、網際網路IT、傳媒知名企業和個人。創客100創投基金對IT、通信、網際網路、IP等有著自己獨特眼光和豐富的資源。決策快、投資快是創客100基金最顯著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