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能CTO丁建:移動能源將成為工業4.0時代理想的能源解決方案

2021-01-09 OFweek維科網

  「工業4.0時代,用戶的多樣化、訂製化需求端將驅動工業生產及運轉,而移動能源將為工業4.0時代理想的能源解決方案」,漢能控股集團副總裁、首席技術官丁建博士在二十國集團企業創新論壇上表示。

  11月3日,二十國集團(G20)企業創新論壇在北京舉行,與會企業代表、工商業人士圍繞創新驅動增長的政策和實踐、新工業革命、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等多項議題展開討論。漢能控股集團副總裁、首席技術官丁建博士作為業界代表與德國海德堡大學教授Andreas Reuter,澳大利亞「Humanity+」協會創辦人Adam Ford就工業4.0時代的產業變革、能源、人工智慧等話題深入交流。

  丁建在發言中表示,工業4.0是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應運而生的自然結果。將來用戶的需求必將朝著多樣化方向發展,對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聯網的需求也會更加複雜,這無疑將從需求端促進整個產業朝著工業4.0的方向轉型升級。當然,工業4.0在短期內實現還有一些技術瓶頸需要突破。

  「就漢能從事的移動能源、薄膜發電來說,恰恰可以滿足工業4.0時代多樣化、訂製化的客戶需求。有別於傳統太陽能光伏產業推出的標準化的發電組件,漢能移動能源可以很好的與物聯網相結合,這種能源無論在太陽光下還是室內光下都可以發電,無時無刻帶來能源供給,並滿足各種各樣不同產品的訂製化的需求」,丁建介紹,「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為了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的條件下,提升產線的效率,降低能源的損耗,這對公司的發展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漢能基於砷化鎵薄膜發電技術研發的解決方案,可作為可靠的能源供給方式,並成為物聯網的一部分,滿足不同用戶的能源需求,例如砷化鎵技術已經成功運用於衛星、航天、高空長航時無人機、太陽能汽車等領域。丁建認為,與之配套的,需要其他產業同樣貢獻資源,在其他的領域取得核心技術突破,共同促進整個工業向4.0的升級。

  同時,對於整個工業4.0時代,丁建表示, 從技術上講,從汽車製造業,到半導體製造業,對於擁抱工業4.0具有良好的基礎條件,比如大規模自動化生產技術;但縱觀整個全球各個產業,仍缺乏訂製化生產能力。此外,對於實現工業4.0,目前尚存幾點疑慮,包括網絡安全等非傳統安全威脅等,例如工業企業的訂製化、智能化建設需要網絡安全作為保障。目前,漢能正在加強自我創新和學習能力,向智能製造轉型,並積極進行相關嘗試和準備。具體業務層面,將進一步拓展砷化鎵柔性電池在新工業時代的應用,推進高端裝備的智能化,加強自動化,努力構建智能製造系統。

  德國海德堡大學教授Andreas Reuter與澳大利亞「Humanity+」協會創辦人Adam Ford對丁建的看法表示贊同,並從工業4.0時代清潔能源的利用、人工智慧與工業發展等角度發表了意見。

  會後,丁建在接受中國國家廣播電臺記者採訪時進一步介紹了砷化鎵薄膜發電技術在航空航天、太陽能汽車、可穿戴裝備等領域的運用;並表示,真正實現工業4.0需要跨行業的廣泛合作,政府的深入支持,而薄膜發電作為代表產業未來發展方向的先進技術,希望政府在特殊領域、技術研發上提供支持,助力中國領先一把。

  今年年初,經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認證,漢能的砷化鎵雙結薄膜電池最高轉化率達到31.6%,創造了全球最高紀錄。而這也是漢能美國子公司Alta Devices自2010年以來第六次刷新該技術的世界紀錄。砷化鎵薄膜電池技術具有超輕,超薄,可彎曲,易賦型,轉換效率高,特別是高溫及弱光條件下表現優異等特點。

  今年7月,漢能對全球發布了四款採用砷化鎵技術的全太陽能動力汽車。公開資料顯示,理想狀態下,漢能全太陽能動力汽車車身可以集成大約3.5—7.5平方米的砷化鎵薄膜電池組件,每天陽光照射5到6個小時,日均發電量8—10度左右,平均每天可以驅動汽車行駛80公裡左右,每年行駛2萬公裡以上,可滿足城市常規交通代步需要。漢能全太陽能動力汽車的推出,不僅擺脫了傳統電動汽車對充電樁的依賴,而且還顛覆了「續航裡程」概念,使汽車中短途「不插電無限行駛」成為可能。

  同時,憑藉薄膜發電技術打造的移動能源解決方案還可以廣泛應用於物聯網、無人系統、便攜電源、可穿戴、消費電子產品等,而漢能在這些領域均有所突破。近年來,漢能還推出了不同款式的太陽能發電紙、太陽能發電包、太陽能背包、太陽能露營燈等基於薄膜發電技術的移動能源產品。

  此外,除了砷化鎵薄膜電池技術所擁有的兩項世界紀錄外,漢能柔性銅銦鎵硒電池濺射法冠軍組件、共蒸法冠軍晶片,最高轉化率分別達到17.96%和17.7%,均為全球最高水平。

相關焦點

  • 丁建:薄膜太陽能引領人類進入移動能源時代
    28日,SNEC第12屆(2018)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論壇在上海舉辦了首屆全球移動能源大會,漢能薄膜發電集團高級副總裁、CTO丁建博士做了「薄膜在移動能源的應用」的主題演講。丁建認為,薄膜太陽能改變世界,引領人類進入移動能源時代。
  • 漢能專注能源創新 移動能源改變未來
    漢能集團作為國內薄膜光伏行業內的領軍企業,提出了移動能源+薄膜光伏發電」,從能源的消耗者變成能源的自給者。近日,薄膜太陽能企業漢能旗下的美國子公司MiaSolé宣布,商用大尺寸柔性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能組件,採光面積光電轉換效率達17.44%,再次創下大面積柔性CIGS組件效率最新世界紀錄。
  • 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決定對漢能薄膜發電私有化
    (原標題: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決定對漢能薄膜發電私有化,私有化後公司擬在A股上市)
  • 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正在接受破產審查
    【電纜網訊】日前於全國企業破產重組案件信息網上了解到,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正在接受法院破產審查。此外,天眼查顯示,漢能系旗下另一家企業華夏易能(南京)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華夏易能),也遭債權人申請破產清算。
  • 帶你走進漢能清潔能源展示中心,領略太陽的魅力
    ,煤炭替代木材成為主要能源。內燃機的發明和大規模應用替代煤炭成為主要能源,美國作為主力軍引領第二次革命。近些年來,我國也是清潔能源領域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量均是世界第一。以太陽能為代表的清潔能源將實現對化石能源的中級替代。中國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必將領先一把。
  • 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被曝持續欠薪 事件正持續發酵
    據媒體報導,10月9日至11日,被漢能拖欠薪資、斷繳公積金社保的數百名離職及在職員工齊聚漢能總部維權討薪。但連續三天的談判結果並不理想,多位離職/仍在職員工表示,漢能再次開出多張「空頭支票」,漢能系實際控制人、前首富李河君始終未現身談判。據了解,欠薪已蔓延至整個漢能系,現場討薪者中還有從江蘇、山東等地趕來的外地員工。
  • 漢能薄膜私有化方案出爐
    2月26日,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以下簡稱「漢能移動能源」)與漢能薄膜發電集團(以下簡稱「漢能薄膜發電」)發布聯合
  • 解碼漢能太陽能汽車背後的薄膜「芯」科技
    在2014年的時候,漢能將其移動能源戰略落實到4個領域,分別是太陽能汽車、太陽能無人機、可攜式充電產品和可穿戴設備;在太陽能汽車領域,漢能最初與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世錦賽合作,只是將漢能薄膜發電組件置於賽道旁為賽事提供部分清潔電力;在當年11月份上海舉辦的國際汽聯世界耐力錦標賽上,漢能將其太陽能晶片植入到阿斯頓馬丁賽車上,為賽車上的空調等部分電子設備提供能源。
  • 漢能4款全太陽能汽車解碼
    ●漢能公司背景漢能控股集團:是全球化的清潔能源跨國公司,全球薄膜太陽能發電領導者,致力於「用清潔能源改變世界」。下面就來了解一下這些技術吧:●專利技術:「膜」、「雲」、「不插」發布會上,漢能控股集團副總裁、首席技術官丁建博士代表漢能領取了由世界紀錄協會頒發的「柔性砷化鎵(GaAs)雙結薄膜電池轉化率31.6%」的《世界紀錄證書》。
  • 漢能控股集團張彬:用薄膜發電技術改變世界
    而化石能源,比如石油燃燒以後的平均轉化率是38%左右,這還是在地底下儲藏幾億年才擁有的轉化率。然而,太陽能發電實現的轉化率瞬間就有30%以上。可想而知,在能源加速變革的情況下,全球化太陽能的時代就在不遠的將來,薄膜發電的發展前景也將一片光明。
  • 李河君:薄膜發電引領終極能源革命(組圖)
    他認為,太陽能薄膜發電技術將帶來一場不亞於網際網路的、終極的人類能源利用的革命,它徹底顛覆了人類傳統利用能源的方式,從而使人類工業化流程再造。  漢能戶用發電解決方案  李河君同時指出,太陽能薄膜發電更是一場能源利用觀念的革命。
  • 候選企業: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有限公司
    二十多年來,漢能一直通過清潔能源推動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積極投身環境保護事業,為實現世界綠色發展,創造人類未來綠色生活,開創移動能源時代是漢能對世界的鄭重承諾。 競選說明: 「點亮非洲」——系列公益項目 2018年4月27日,「漢能2018漢傘公益項目啟動會」在北京舉辦。
  • 漢能獲籤1億元薄膜發電產品訂單
    漢能漢瓦應用項目。企業供圖3月6日,漢能薄膜發電集團國內銷售總部與香港天地綠色能源公司在漢能深圳研發中心舉辦漢能漢瓦採購籤約儀式。香港天地綠色能源公司正式成為香港區域漢瓦總經銷商,並在會上簽署高達1億元人民幣的薄膜發電產品採購合約,為開拓香港市場共謀未來。
  • 漢能薄膜發電發布半年預喜公告 業績暴增源自市場利好
    移動能源時代的巨大市場需求以薄膜發電技術為核心,全球能源使用發生了徹底的革新。多年前,基辛格曾講了一句著名的話「誰掌握了石油,誰就掌握了世界」。煤時代和石油時代能源分布的不均衡性,決定了各個國家全球戰略的取向,如今光伏時代的太陽能發電技術則打破了這種能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太陽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成為公平的能源。
  • 大股東發私有化要約,漢能的新戰略機會
    大股東漢能移動能源集團持有漢能薄膜發電約47%的股份,其實際控制人為李河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李河君透露,回歸A股是基於對國內經濟,A股市場和薄膜太陽能產業的信心;同時,身為大股東,私有化建議亦表達對中小股東的利益考慮。
  • 漢能薄膜發電為何不同於傳統光伏企業?
    在太陽能發電產業中,漢能近十年來在全球進行技術併購、整合,自主研發以及項目建設,累計投入逾800億元,截止目前,上市公司累計專利申請超過3700件,累計授權專利超過900件。漢能與其他光伏企業相比具有無可比擬的技術優勢和規模優勢。移動能源的核心技術是薄膜發電,在柔性襯底上製備的薄膜電池,以可捲曲摺疊、不拍摔碰、重量輕、弱光性能好等優勢,成為移動能源引領者。
  • 響應國家號召,漢能大股東發私有化建議,擬回A股
    10月23日下午,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漢能移動能源)發出公告,稱:鑑於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有限公司(0566.HK,「上市公司」)停牌已超過三年,出於對中小股東利益的保護,經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董事會批准,決定對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所有投資人發出私有化要約,收購價格為每股不低於5港元,以現金收購或股票置換,私有化之後公司擬在國內A股上市。
  • 共享單車裝上漢能「黑科技」 薄膜太陽能還會有多少新應用
    漢能「掌門人」李河君經常提及他所相信的「一九法則」。在薄膜太陽能發電領域,目前漢能也許已經成功了90%,不斷提高的薄膜發電效率,持續降低的組件成本……現在,對於這家全球領先的薄膜太陽能企業而言,如何做好剩下的10%——即技術的商業模式和應用,正在成為其重要的戰略方向。
  • 【上海站】漢能可攜式薄膜太陽能產品推介會
    漢能於2017年4月20日在上海東怡大酒店召開「可攜式薄膜太陽能產品推介會」。此次活動詳細講解漢能最新的可攜式太陽能發電產品及應用。憑藉不斷提升的技術能力,以及人們在移動通訊、戶外運動、旅遊、攝影,以及專業科考、野外作業、應急救援等領域對移動用電解決方案的巨大市場需求,漢能推出了面向不同市場需求的薄膜太陽能發電紙、發電包、發電背包、小型離網發電系統等可攜式薄膜太陽能產品
  • 未來能源的選擇將何去何從?氫能極大概率將成為能源的終極之路
    人類歷史上每一次能源利用的裡程碑式發展,都會開啟一個新的時代。從木柴到煤炭再到石油,人類文明也隨之飛速進步,同時也越來越離不開能源。 而目前煤炭和石油等石化能源正面臨著枯竭,人類文明又將面臨一個重大的轉折。未來能源的選擇將何去何從? 答案似乎模糊卻也清晰,高效、清潔、可持續是要素,其中高效是必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