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能專注能源創新 移動能源改變未來

2020-12-08 砍柴網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國製造2025》,實現「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需要優先發展產業關鍵共性技術205項,這當中就包括備受矚目的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技術。漢能集團作為國內薄膜光伏行業內的領軍企業,提出了移動能源+薄膜光伏發電」,從能源的消耗者變成能源的自給者。

近日,薄膜太陽能企業漢能旗下的美國子公司MiaSolé宣布,商用大尺寸柔性銅銦鎵硒(CIGS)薄膜太陽能組件,採光面積光電轉換效率達17.44%,再次創下大面積柔性CIGS組件效率最新世界紀錄。目前,這一記錄已被收錄在最新出版的權威光伏學術期刊《光伏進展》中。

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發展清潔能源成為全民共識。麥肯錫報告預測,2015~2050年間,太陽能發電將超越其他可再生能源,出現爆炸式增長,增幅高達60倍,之後,太陽能或成為全球領先的能源。太陽能將成為清潔能源的主力軍,而漢能正是最早一批聚焦於此的企業。

所謂移動能源,就是以可移動的分布式發電技術為基礎,通過儲能、控制、信息通信等技術的有機結合,實現能源的可移動、全天候、高效率供應,是分布式發電進一步小型化、分散化的應用形式。它以更靈活、便捷的方式讓能源為人所用。

漢能移動能源系列產品

移動能源產業是我國少有的既掌握核心技術與工藝,又以國內需求為主要市場的新興產業,其技術核心就是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由於漢能的薄膜太陽能晶片具有輕、薄、柔的特點,它可以嵌入各類載體中,讓看似平凡的物品瞬間變身「綠色發電機」。比如,將薄膜太陽能晶片加在背包上,背包就可以隨時吸收陽光轉換為電能,為手機等設備充電;將汽車與薄膜太陽能技術相結合,就可以打造出太陽能汽車,在太陽下邊行駛邊充電,擺脫了對充電樁的依賴;薄膜太陽能技術如果用於建築建材行業,就有了「發電瓦」、「發電幕牆」,為室內提供照明。未來,這一技術將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讓人們的生活發生顛覆性的改變。

漢能集團在薄膜太陽能技術上已經深耕多年,目前已經掌握Solibro銅銦鎵硒玻璃基薄膜(共蒸法)、MiaSolé銅銦鎵硒柔性薄膜(濺射法)、Global Solar Energy銅銦鎵硒柔性薄膜(共蒸法)、Alta Devices 砷化鎵柔性薄膜、以及HIT高效電池等五大核心技術。

如今,各項技術被漢能運用到漢磚、漢瓦到漢傘等系列應用產品中。從北京最高建築中國尊到德國馬路、非洲太陽傘再到隨處可見的單車發電車筐,漢能產品處處可見。

漢能集團暢想的未來正在成為可能:萬物皆可發電。目前,移動能源產業正在加速與傳統行業進行深度的融合,激發出規模龐大的市場需求、全新的商業模式和潛在的技術活力。換句話說,薄膜光伏助推移動能源市場化,而移動能源將成就薄膜光伏規模化。在漢能的視野中,移動能源將會引領人類革新現有的能源利用方式,利用薄膜發電技術的特性,做到隨時隨地提供能源,實現能源的無所不在。 

相關焦點

  • 漢能CTO丁建:移動能源將成為工業4.0時代理想的能源解決方案
    「工業4.0時代,用戶的多樣化、訂製化需求端將驅動工業生產及運轉,而移動能源將為工業4.0時代理想的能源解決方案」,漢能控股集團副總裁、首席技術官丁建博士在二十國集團企業創新論壇上表示。  11月3日,二十國集團(G20)企業創新論壇在北京舉行,與會企業代表、工商業人士圍繞創新驅動增長的政策和實踐、新工業革命、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等多項議題展開討論。漢能控股集團副總裁、首席技術官丁建博士作為業界代表與德國海德堡大學教授Andreas Reuter,澳大利亞「Humanity+」協會創辦人Adam Ford就工業4.0時代的產業變革、能源、人工智慧等話題深入交流。
  • 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決定對漢能薄膜發電私有化
    (原標題: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決定對漢能薄膜發電私有化,私有化後公司擬在A股上市)
  • 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正在接受破產審查
    【電纜網訊】日前於全國企業破產重組案件信息網上了解到,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正在接受法院破產審查。此外,天眼查顯示,漢能系旗下另一家企業華夏易能(南京)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華夏易能),也遭債權人申請破產清算。
  • 帶你走進漢能清潔能源展示中心,領略太陽的魅力
    中心按照「科技創新,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設計,歷時兩年建成,於2015年5月20日正式開館運營。,中國清潔能源的成就,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和應用,以及未來的智能電網。這裡為大家展示的就是不同領域的應用場景,如我們隨身攜帶的太陽能移動能源產品,遍布全國的分布式戶用或工商業屋頂,以及在交通領域薄膜太陽能無人駕駛汽車,智能太陽能公交車站,太陽能無人機等。
  • 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被曝持續欠薪 事件正持續發酵
    據媒體報導,10月9日至11日,被漢能拖欠薪資、斷繳公積金社保的數百名離職及在職員工齊聚漢能總部維權討薪。但連續三天的談判結果並不理想,多位離職/仍在職員工表示,漢能再次開出多張「空頭支票」,漢能系實際控制人、前首富李河君始終未現身談判。據了解,欠薪已蔓延至整個漢能系,現場討薪者中還有從江蘇、山東等地趕來的外地員工。
  • 丁建:薄膜太陽能引領人類進入移動能源時代
    28日,SNEC第12屆(2018)國際太陽能光伏與智慧能源論壇在上海舉辦了首屆全球移動能源大會,漢能薄膜發電集團高級副總裁、CTO丁建博士做了「薄膜在移動能源的應用」的主題演講。丁建認為,薄膜太陽能改變世界,引領人類進入移動能源時代。
  • 漢能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榮獲2017創新中國十大應用新技術殊榮
    憑藉在薄膜太陽能領域技術研發、裝備製造以及移動能源多樣化市場應用領域的傑出貢獻,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先生榮獲「2017創新中國年度領軍人物」獎;與此同時,漢能控股集團「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榮獲「2017創新中國(新能源行業)十大應用新技術」殊榮。
  • 漢能控股集團張彬:用薄膜發電技術改變世界
    我認為,薄膜發電在未來三到五年內將會有爆發式的增長。在此期間,漢能將在薄膜領域繼續創新發力。  OFweek太陽能光伏網:現在市面上晶矽佔有領域90%的市場,薄膜市場的前景如何?您認為薄膜的哪一個技術路線會在未來備受矚目?
  • 漢能可攜式薄膜太陽能發電產品斬獲2017 ECI Awards唯一全場大獎
    漢能薄膜發電集團高級副總裁韓晟平(中)上臺領獎      IECIA是全球首個專注於數字商業領域創新與發展的非營利(NPO)機構。新一代產品是漢能基於移動能源市場的需求與反饋成功打造而成的,也是漢能移動能源戰略不斷落地、柔性薄膜發電技術持續突破、裝備製造能力不斷提升的集中體現,凸顯了其市場開拓與營銷模式的不斷創新。
  • 兩會熱議:技術引領,創新旗艦,從薄膜產業看新能源中國標杆
    薄膜太陽能技術改變著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核心技術是驅動創新的「硬力量」近年來,創業創新中形成了一股以核心技術為支撐的「硬力量」,高新技術企業正在成為創新的主力,推動著我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觀察中國近年來發展最為迅猛的科技企業,移動互聯、人工智慧、清潔能源等行業備受關注。
  • 大股東發私有化要約,漢能的新戰略機會
    大股東漢能移動能源集團持有漢能薄膜發電約47%的股份,其實際控制人為李河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李河君透露,回歸A股是基於對國內經濟,A股市場和薄膜太陽能產業的信心;同時,身為大股東,私有化建議亦表達對中小股東的利益考慮。
  • 候選企業: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有限公司
    競選理由: 漢能作為一家全球化清潔能源跨國公司、全球薄膜太陽能產業領導者,多年來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中,率先倡導綠色轉型升級,推進清潔能源理念,從水電領域進而轉型至薄膜太陽能發電領域。二十多年來,漢能一直通過清潔能源推動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積極投身環境保護事業,為實現世界綠色發展,創造人類未來綠色生活,開創移動能源時代是漢能對世界的鄭重承諾。 競選說明: 「點亮非洲」——系列公益項目 2018年4月27日,「漢能2018漢傘公益項目啟動會」在北京舉辦。
  • 漢能薄膜發電發布半年預喜公告 業績暴增源自市場利好
    結合薄膜太陽能電池的輕薄柔及弱光發電的特點,漢能首次創造性地提出了「移動能源」的概念,這種移動能源自由、便攜,非常符合人類未來的特徵。移動能源技術和產品也是漢能商業模式合理性的基礎。2017年9月11日,國務院發布了《國務院關於支持山西省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的意見(國發〔2017〕42號)》,明確表示支持山西省推動能源供給革命,其中的一個重要目標便是布局太陽能薄膜等移動能源產業,打造移動能源領跑者。這是由漢能最早提出的「移動能源」概念首次出現在國家政策中,並成為國家能源改革的重要目標。
  • 響應國家號召,漢能大股東發私有化建議,擬回A股
    10月23日下午,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漢能移動能源)發出公告,稱:鑑於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有限公司(0566.HK,「上市公司」)停牌已超過三年,出於對中小股東利益的保護,經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董事會批准,決定對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所有投資人發出私有化要約,收購價格為每股不低於5港元,以現金收購或股票置換,私有化之後公司擬在國內A股上市。
  • 漢能薄膜發電為何不同於傳統光伏企業?
    在太陽能發電產業中,漢能近十年來在全球進行技術併購、整合,自主研發以及項目建設,累計投入逾800億元,截止目前,上市公司累計專利申請超過3700件,累計授權專利超過900件。漢能與其他光伏企業相比具有無可比擬的技術優勢和規模優勢。移動能源的核心技術是薄膜發電,在柔性襯底上製備的薄膜電池,以可捲曲摺疊、不拍摔碰、重量輕、弱光性能好等優勢,成為移動能源引領者。
  • 漢能薄膜私有化方案出爐
    2月26日,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以下簡稱「漢能移動能源」)與漢能薄膜發電集團(以下簡稱「漢能薄膜發電」)發布聯合
  • 李河君:薄膜發電引領終極能源革命(組圖)
    介紹了這一創新技術如何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他認為,太陽能薄膜發電技術將帶來一場不亞於網際網路的、終極的人類能源利用的革命,它徹底顛覆了人類傳統利用能源的方式,從而使人類工業化流程再造。在長達幾百萬年的人類發展歷史長河中,都是通過燃燒取得能量,我們通過燒薪柴、煤、石油等等材料獲取能源,能源的獲取效率極低,同時還有大量二氧化碳和有毒氣體的排放。而太陽能薄膜發電使人類直接利用陽光,這是人類利用能源的終極方式,把光芒通過薄膜直接變為電了!薄膜發電徹底顛覆了能源的利用方式,從而將逐漸影響到現行的工業化流程,推動其升級再造。
  • 共享單車裝上漢能「黑科技」 薄膜太陽能還會有多少新應用
    6月初,漢能聯手摩拜單車,為共享單車裝上了薄膜太陽能發電組件,成為「移動能源+網際網路」創新合作的典範,傳遞出中國企業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轉變、優化生態環境的信心和決心。在為合作夥伴提供最好的移動能源產品與解決方案上,漢能又向前走出了重要的一步。據悉於日前在北京舉行的第八屆清潔能源部長級會議(CEM8)上,集成漢能薄膜太陽能晶片的摩拜單車也首次亮相。
  • 漢能4款全太陽能汽車解碼
    ●漢能公司背景漢能控股集團:是全球化的清潔能源跨國公司,全球薄膜太陽能發電領導者,致力於「用清潔能源改變世界」。解決方案,聯合開發清潔能源巴士,帶動傳統汽車製造業的綠色升級與創新。漢能要做成汽車這件事,一定是一個開放的心態。」據悉,這4款工程樣車均為漢能自己製造,但未來如何量產太陽能電動車,還存在很多變數。就目前來看,在薄膜太陽能和汽車製造兩個領域的技術方面結合還有很多難點,但漢能採取了開放態度:在資金、研發和生產三方面均採用開放式態度;例如在太陽能動力巴士方面他們已經於北汽達成了協議。
  • 薄膜技術入選工信部發展指南,漢能薄膜發電市場被看好
    在中國,提起薄膜太陽能發電,很難繞開漢能。據了解,作為一家全球化的清潔能源跨國公司和全球薄膜太陽能發電領導者,漢能已通過技術研發創新和一系列全球性的併購和整合,掌握了世界最先進的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目前,漢能所掌握的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漢能的銅銦鎵硒組件經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院認證的最高轉化率達到21%;砷化鎵組件獲得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認證的最高轉化率達到 30.8%。而 30.8%這一數字也是薄膜發電技術轉換率最高的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