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將太陽能作為汽車動力來源,並非是漢能的突發奇想,其早在3年前就已經開始籌劃。
在2014年的時候,漢能將其移動能源戰略落實到4個領域,分別是太陽能汽車、太陽能無人機、可攜式充電產品和可穿戴設備;在太陽能汽車領域,漢能最初與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世錦賽合作,只是將漢能薄膜發電組件置於賽道旁為賽事提供部分清潔電力;在當年11月份上海舉辦的國際汽聯世界耐力錦標賽上,漢能將其太陽能晶片植入到阿斯頓馬丁賽車上,為賽車上的空調等部分電子設備提供能源。
到2015年,漢能開始將其整套太陽能發電設備植入到移動餐車上,為餐車的照明、冷藏和烹飪設備提供能源;與觀光車廠商合作開發全太陽能動力觀光車,可以滿足每天20公裡的續航;將該發電設備植入到房車上,為房車的電視、冰箱和音響等電器設備提供能源。
高衛民表示,在實際使用中,漢能全太陽能動力汽車的應用場景非常多,無論是行駛在路上還是停在停車場裡,只要有陽光就可以發電,即使是弱光環境下也可以發電。此外,網際網路智能化技術的應用,車主可以通過手機APP定義和管理天氣以及太陽能充電模式,並與電腦、手機等實現互通互聯,非常人性化。
轉化率破記錄
漢能全太陽能動力汽車的高效率得益於砷化鎵薄膜發電技術的高轉化率。
據高衛民介紹,此次漢能發布的Solar系列全太陽能汽車全部使用的是漢能高效砷化鎵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由於這些薄膜晶片具有柔軟、輕薄、可彎曲的特性,結合可變形車頂,在保證良好的空氣動力性能同時又能使太陽能晶片面積最大化,這就解決了傳統太陽能汽車一定要車身尺寸巨大才能夠採集到足夠動力的問題。
經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認證,漢能的柔性砷化鎵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最高轉化率已經達到31.6%,在同類技術中保持世界紀錄。
在此次發布會上,漢能副總裁、首席技術官丁建博士代表漢能領取了「柔性砷化鎵(GaAs)雙結薄膜電池轉化率31.6%」的《世界紀錄證書》。據悉,這已經是漢能柔性砷化鎵技術第六次刷新世界(12.000, -0.10, -0.83%)紀錄。這項紀錄的提高,得益於美國阿爾塔設備公司(AltaDevices,以下簡稱「阿爾塔」)的技術突破。2014年8月,漢能宣布完成併購阿爾塔。彼時,李河君表示,收購阿爾塔將有效拓展漢能的薄膜發電技術路線,推進漢能在全球太陽能光伏行業的技術領先地位。
公開資料顯示,柔性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片產生的效能比全球量產的單晶矽技術提高8%,比多晶矽高出10%;相同面積下,其產生的效能可達普通柔性太陽能電池的2~3倍。漢能併購時,阿爾塔的單結電池片效率為28.8%,雙結電池片效率為30.8%,這也是當時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轉換率的世界新紀錄。
在此之前,漢能已經先後完成了三次國際併購,分別是2012年6月收購德國Q.Cells旗下薄膜光伏子公司Solibro;2013年1月完成對美國薄膜太陽能企業MiaSolé的併購;2013年7月併購美國Global SolarEnergy公司。
其中,MiaSolé是一家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商,漢能將其收購後,對技術進行整合提升。今年1月26日,MiaSolé宣布,其銅銦鎵硒柔性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FLEX-02獲得IEC 61646、IEC 61730和UL 1703認證,以及UL 790 最高防火等級(A級)認證。
據悉,上述銅銦鎵硒柔性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FLEX-02是當前市場上具有高轉換效率的柔性、輕質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這種高功率密度的電池組件應用領域廣泛,從屋頂鋪設,到汽車、貨車等交通運輸應用,再到離網分布式光伏和各種消費品。一條該組件產線已在漢能位於廣東河源的工廠生產,該廠已通過UL、IEC和ISO9001認證。
此前,曾有市場傳言,漢能在收購上述國外公司技術後,國產化進程一度停滯。對此,丁建回應稱,「停滯沒有出現,研發、國產化進度一直沒有間斷過」。
「去年我們這麼困難,研發都沒有停止過。國外企業在我們收購過來的時候,有的良品率只有50%多,轉化率只有12%,三年下來,我們的轉化率最高做到31.6%,良品率提升到95%」。李河君表示,漢能在研發方面絕對是捨得投入,幾乎把所有水電站掙的錢全都扔在薄膜技術研發裡邊了。據了解,漢能在技術上一直持續投入巨資,年報顯示僅2015年就投入了8.25億港元的研發資金。李河君表示,「如果沒有漢能,全球的薄膜就沒有這樣的成就,如果沒有漢能,我們國家薄膜行業就不可能領先歐美5~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