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漢能太陽能汽車背後的薄膜「芯」科技

2020-11-23 OFweek維科網

  而將太陽能作為汽車動力來源,並非是漢能的突發奇想,其早在3年前就已經開始籌劃。

  在2014年的時候,漢能將其移動能源戰略落實到4個領域,分別是太陽能汽車、太陽能無人機、可攜式充電產品和可穿戴設備;在太陽能汽車領域,漢能最初與國際汽聯電動方程式世錦賽合作,只是將漢能薄膜發電組件置於賽道旁為賽事提供部分清潔電力;在當年11月份上海舉辦的國際汽聯世界耐力錦標賽上,漢能將其太陽能晶片植入到阿斯頓馬丁賽車上,為賽車上的空調等部分電子設備提供能源。

  到2015年,漢能開始將其整套太陽能發電設備植入到移動餐車上,為餐車的照明、冷藏和烹飪設備提供能源;與觀光車廠商合作開發全太陽能動力觀光車,可以滿足每天20公裡的續航;將該發電設備植入到房車上,為房車的電視、冰箱和音響等電器設備提供能源。

  高衛民表示,在實際使用中,漢能全太陽能動力汽車的應用場景非常多,無論是行駛在路上還是停在停車場裡,只要有陽光就可以發電,即使是弱光環境下也可以發電。此外,網際網路智能化技術的應用,車主可以通過手機APP定義和管理天氣以及太陽能充電模式,並與電腦、手機等實現互通互聯,非常人性化。

  轉化率破記錄

  漢能全太陽能動力汽車的高效率得益於砷化鎵薄膜發電技術的高轉化率。

  據高衛民介紹,此次漢能發布的Solar系列全太陽能汽車全部使用的是漢能高效砷化鎵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由於這些薄膜晶片具有柔軟、輕薄、可彎曲的特性,結合可變形車頂,在保證良好的空氣動力性能同時又能使太陽能晶片面積最大化,這就解決了傳統太陽能汽車一定要車身尺寸巨大才能夠採集到足夠動力的問題。

  經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認證,漢能的柔性砷化鎵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最高轉化率已經達到31.6%,在同類技術中保持世界紀錄。

  在此次發布會上,漢能副總裁、首席技術官丁建博士代表漢能領取了「柔性砷化鎵(GaAs)雙結薄膜電池轉化率31.6%」的《世界紀錄證書》。據悉,這已經是漢能柔性砷化鎵技術第六次刷新世界(12.000, -0.10, -0.83%)紀錄。這項紀錄的提高,得益於美國阿爾塔設備公司(AltaDevices,以下簡稱「阿爾塔」)的技術突破。2014年8月,漢能宣布完成併購阿爾塔。彼時,李河君表示,收購阿爾塔將有效拓展漢能的薄膜發電技術路線,推進漢能在全球太陽能光伏行業的技術領先地位。

  公開資料顯示,柔性砷化鎵太陽能電池片產生的效能比全球量產的單晶矽技術提高8%,比多晶矽高出10%;相同面積下,其產生的效能可達普通柔性太陽能電池的2~3倍。漢能併購時,阿爾塔的單結電池片效率為28.8%,雙結電池片效率為30.8%,這也是當時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轉換率的世界新紀錄。

  在此之前,漢能已經先後完成了三次國際併購,分別是2012年6月收購德國Q.Cells旗下薄膜光伏子公司Solibro;2013年1月完成對美國薄膜太陽能企業MiaSolé的併購;2013年7月併購美國Global SolarEnergy公司。

  其中,MiaSolé是一家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商,漢能將其收購後,對技術進行整合提升。今年1月26日,MiaSolé宣布,其銅銦鎵硒柔性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FLEX-02獲得IEC 61646、IEC 61730和UL 1703認證,以及UL 790 最高防火等級(A級)認證。

  據悉,上述銅銦鎵硒柔性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FLEX-02是當前市場上具有高轉換效率的柔性、輕質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這種高功率密度的電池組件應用領域廣泛,從屋頂鋪設,到汽車、貨車等交通運輸應用,再到離網分布式光伏和各種消費品。一條該組件產線已在漢能位於廣東河源的工廠生產,該廠已通過UL、IEC和ISO9001認證。

  此前,曾有市場傳言,漢能在收購上述國外公司技術後,國產化進程一度停滯。對此,丁建回應稱,「停滯沒有出現,研發、國產化進度一直沒有間斷過」。

  「去年我們這麼困難,研發都沒有停止過。國外企業在我們收購過來的時候,有的良品率只有50%多,轉化率只有12%,三年下來,我們的轉化率最高做到31.6%,良品率提升到95%」。李河君表示,漢能在研發方面絕對是捨得投入,幾乎把所有水電站掙的錢全都扔在薄膜技術研發裡邊了。據了解,漢能在技術上一直持續投入巨資,年報顯示僅2015年就投入了8.25億港元的研發資金。李河君表示,「如果沒有漢能,全球的薄膜就沒有這樣的成就,如果沒有漢能,我們國家薄膜行業就不可能領先歐美5~10年。」

相關焦點

  • 漢能4款全太陽能汽車解碼
    漢能在7月2日發布了4款全太陽能汽車,在光照5到6個小時的條件下,日均發電量8至10度,可以驅動汽車行駛80公裡左右,每年行駛2萬公裡以上。根據漢能官方信息:這四款漢能全太陽能汽車均大規模使用輕型環保材料,均基於集成漢能6大核心技術打造的自主太陽能汽車技術平臺打造而來。另外用戶還可以通過手機App設置太陽能充電模式,並與電腦、手機等實現互通聯。
  • 薄膜發電,為太陽能汽車帶來新機遇!
    漢能這次推出的電動汽車和我們往常認識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有著本質的區別,漢能帶來的兩款汽車主要以太陽能為動力源,採用了漢能所擅長的太陽能薄膜發電技術,讓電動汽車最大限度的從太陽光獲得能源,擺脫對充電樁的需求。漢能汽車的出現也為新能源綠色出行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決方案。漢能做太陽能汽車有著先天的優勢,尤其是漢能多年來對太陽能薄膜發電領域的深耕,形成了獨特的產品技術優勢。
  • 新能源汽車界的「永動機」!漢能發布太陽能概念車—Solar R
    張彬:見過這輛實車的人很好奇是非常正常的,因為這輛車在全球來說是第一臺正真商業化、量產的太陽能汽車。說起太陽能,很多人都會想到太陽能熱水器、太陽能光伏,我們這個車用的是太陽能薄膜發電技術。太陽能汽車的輕量化是漢能的理念,汽車是載人工具,為了2位加起來100多公斤的人,我們卻需要1.5噸的汽車,這明顯是多餘的,未來漢能汽車的重量肯定是將大大減輕的。
  • 薄膜技術入選工信部發展指南,漢能薄膜發電市場被看好
    薄膜太陽電池技術將成行業主流「薄膜太陽電池技術代表了光伏技術的發展方向。在今後較長一段時間裡,會出現薄膜太陽電池與晶矽太陽電池共存的局面,但是薄膜光伏產品將很快會在市場上擴大份額,並快速增長,最終以銅銦鎵硒等為代表的薄膜太陽電池技術將成為光伏行業的主流。」
  • 漢能控股集團張彬:用薄膜發電技術改變世界
    由於薄膜跟玻璃一樣具有透光性,所以薄膜在這方面具有優勢。現在漢能總部大樓的玻璃全部都是薄膜發電玻璃。至於太陽能瓦,漢能早已研發出來了,只是在市場上的推廣還不大。我相信隨著未來薄膜技術的發展及推廣,薄膜產品將在光伏建築一體化領域大放光彩。  OFweek太陽能光伏網:那對於薄膜太陽能的發展來說,需要國家的什麼政策來扶持呢?
  • 終極環保車 漢能發布全太陽能動力汽車
    [愛卡汽車 新能源 原創]    2016年7月2日,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的領導者漢能集團發布了Solar系列全太陽能動力汽車。    漢能的Solar系列太陽能汽車實際上是在純電動汽車的基礎之上增加了大面積的太陽能電池板。
  • 共享單車裝上漢能「黑科技」 薄膜太陽能還會有多少新應用
    漢能「掌門人」李河君經常提及他所相信的「一九法則」。在薄膜太陽能發電領域,目前漢能也許已經成功了90%,不斷提高的薄膜發電效率,持續降低的組件成本……現在,對於這家全球領先的薄膜太陽能企業而言,如何做好剩下的10%——即技術的商業模式和應用,正在成為其重要的戰略方向。
  • 帶你走進漢能清潔能源展示中心,領略太陽的魅力
    」   你可能不知道,在漢能也藏著一個「博物館」,而它是全球首個「以太陽為主線,以清潔能源為主題」的專業展館,它就是——漢能清潔能源展示中心。趁著國際博物館日,小編就帶你去探秘一下漢能獨家博物館。   歡迎大家來到漢能清潔能源展示中心!
  • 漢能獲籤1億元薄膜發電產品訂單
    漢能漢瓦應用項目。企業供圖3月6日,漢能薄膜發電集團國內銷售總部與香港天地綠色能源公司在漢能深圳研發中心舉辦漢能漢瓦採購籤約儀式。通過豐富的產品及應用,漢能顛覆了外界對於光伏行業的固有認知,漢瓦、漢牆、漢路、漢紙、漢包、漢傘等薄膜太陽能產品和解決方案幾乎涵蓋了清潔能源的所有市場終端應用。另外,香港特區政府對清潔能源的大力支持及廣闊的市場前景,為漢能與天地綠色未來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香港天地綠色能源公司總經理程永泰表達了對漢能的肯定,並詳細介紹了公司的發展情況。
  • 首富李河君和漢能薄膜發電產業
    但是李河君和漢能被媒體和公眾廣泛關注,還要從他進軍太陽能光伏產業說起。在之後短短幾年,李河君在國內建造九大薄膜太陽能產業基地,國外則收購了德國索力比亞、美國米亞索能以及全球太陽能公司。如今,李河君的漢能已經打通太陽能薄膜發電全產業鏈,從上遊光伏電池和組件的生產線裝備,到中遊電池、組件生產,再到下遊薄膜電站發電。
  • 漢能薄膜發電市值超港交所 機構看好技術前景
    儘管薄膜發電技術本身應用範圍遠不如晶矽技術廣,特別是歐美主要光伏企業很少採用薄膜發電技術,漢能薄膜發電本身前期也曾遭遇媒體對其財務等狀況的質疑,然而近期有多家機構開始看好薄膜發電技術以及漢能應用該技術的前景,漢能在公司層面也傳來利好,這都對其近期股價構成支撐。
  • 漢能薄膜發電市值突破2000億港元
    在香港上市的全球光伏龍頭股—漢能薄膜發電(00566)的股價大幅上漲,帶動市值穩穩站立於2000億港元的新臺階,成為全球首家市值超過2000億港元的光伏企業,相當於排名第二的美國First Solar市值的4.5倍。  截至昨日收盤時,漢能薄膜發電股價報5.25港元,創下52周以來新高。
  • 漢能薄膜私有化方案出爐
    2月26日,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以下簡稱「漢能移動能源」)與漢能薄膜發電集團(以下簡稱「漢能薄膜發電」)發布聯合
  • 漢能薄膜發電發布半年預喜公告 業績暴增源自市場利好
    正在努力爭取復牌的漢能薄膜發電集團(00566,HK,以下簡稱漢能薄膜發電),默默地用數據說話。8月23日,漢能薄膜發電發布預喜公告,預計2018年上半年業績大漲,比較2017年上半年同期,收入及利潤分別大幅增長約6倍及超過25倍。以公司2017年同期數據計算,2018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約200億港元,利潤超過63億港元。
  • 候選企業: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有限公司
    競選理由: 漢能作為一家全球化清潔能源跨國公司、全球薄膜太陽能產業領導者,多年來在我國生態文明建設進程中,率先倡導綠色轉型升級,推進清潔能源理念,從水電領域進而轉型至薄膜太陽能發電領域。作為該活動的發起方,漢能將向非洲國家捐贈第一批生產的漢傘,並通過中國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送到非洲當地的教育機構、貧困地區兒童的手中。漢能「點亮非洲」公益項目將專注於非洲能源領域的社會公益建設。傳統的電力能源等基礎設施投入巨大,非公益項目所能承擔,因此,「點亮非洲」公益項目將聚焦於移動能源技術設施,採用以薄膜太陽能發電技術為核心的產品和產線,為非洲提供更切實可行的移動能源解決方案。
  • 漢能薄膜發電技術成熟任重道遠
    對於漢能薄膜發電,來自業內專家、媒體以及部分投資者的質疑之聲從未間斷,做空者也在躍躍欲試,然而目前來看漢能似乎並未受到過多負面影響。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對漢能薄膜發電集團的控股股東漢能控股集團進行了調研,並採訪了一些行業專家。業內專家指出,從目前來看,暫時沒有更多直接證據證明漢能薄膜發電的經營和股價上漲有何不當。
  • 漢能薄膜發電發布薄膜太陽能新產品漢瓦
    中證網訊 (記者 蔣潔瓊) 7月29日,漢能薄膜發電(00566.HK)發布薄膜太陽能新產品漢瓦。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表示:「漢能一直圍繞住、行兩大領域,進行重點產品布局,讓建築的屋頂、牆面都裝上薄膜太陽能,一直是我們的目標。今天發布的漢瓦無疑是一次全新的突破。
  • 領跑薄膜發電技術 漢能牽頭制定多個行業標準
    與此同時,漢能控股還在主編《柔性薄膜光伏組件捲曲測試方法》SEMI國際標準、《銅銦鎵硒薄膜光伏組件》國家標準和我國建築工業產品行業標準《建築用柔性薄膜光伏組件》。其中,《銅銦鎵硒薄膜光伏組件》國家標準將是我國首個專門針對銅銦鎵硒薄膜光伏組件的國家標準。
  • 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決定對漢能薄膜發電私有化
    (原標題: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決定對漢能薄膜發電私有化,私有化後公司擬在A股上市)
  • 鉑陽與漢能達成薄膜太陽能組件生產設備銷售協議
    光伏太陽能已成為新城市不可或缺的能源動力,其中非晶矽薄膜太陽能技術相對於多晶矽更有發展空間。鉑陽太陽能技術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國首家獲得薄膜太陽電池TUV/IEC和UL雙認證之組件生產設備及整線生產方案供應商,以北京和泉州作為研發與生產基地,過去一直致力提高其生產線的薄膜電池組件轉換率,協助降低客戶生產太陽能組件的發電系統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