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前沿 | 工業4.0三維層次模型!

2020-11-29 MM現代製造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工業4.0裡的共同使用性的前提條件是全球通用的技術規範和標準。為此,為描述系統環境,人們研發出了工業4.0參考結構架構模型。本文是首個關於工業4.0標準化研究主題的結構性概述。

我們的世界現正處在數位化變革中,這將關係到所有的工業領域,並使其發生改變。工業4.0的概念就是工業第四次革命。工業4.0的基本前提條件之一是工業物體相互互動以及基於雲的平臺的企業應用集成。這個關於數字世界的新思想需要一個有著與現實世界進行虛擬交際可能性的連貫、統一的網絡化。

一個數位化的網絡化生產和工業需要規範和標準,這樣,各個具體組件便能相互工作

相互作用的組件間的共同使用是成功合作的前提。為此,既要有對進行交換數據的共同理解,又要約定交互規則的規範和標準。對於全球行動和外向型的德國工業來說,確定全球通用的標準體系的技術要求則具有尤為重要的意義。這樣做的目標是逐步將所有統一的技術功能和應用的可能性在國際標準的重要規定中加以確定。

工業4.0參考結構架構模型(RAMI 4.0)和工業4.0組件組成了工業4.0的核心基石共同成為基於新業務模式的網絡化產品研發和服務的基礎。

參考結構架構是必要的

目前,在廣泛的工業應用領域已經存在著各種不同的軟體工具、局部的模型和自主行動的技術解決方法。為了完備的集成水平和垂直的價值鏈,並確保工藝鏈順暢的數據流,基於世界公認的規範和總標準的體系統環境的廣泛描述是必須的。由此便產生了未來議題的總任務之一,也就是研發工業4.0應用的參考結構架構模型。

為此,工業4.0平臺成員們於2015年9月首次創立了「DIN SPEC 91345工業4.0參考結構架構模型」項目。工業4.0參考結構架構模型(RAMI 4.0)通過對生產技術資產的研發和在生產中的利用及維護乃至取自市場的整個技術解決方案空間的合理完整的描述,來確保其在應用中的共同使用性

工業4.0參考結構架構模型(RAMI 4.0)基本想法之一是在一個共同的模型裡集合各種不同的觀點。這不僅有益於系統的途徑定位,同時對在各個不同的企業和各種不同的行業成功實施工業4.0 是必要的。

工業4.0組件是技術資產和工業4.0組件管理殼之間的必要連接

該結構架構描述了系統的結構, 這包括系統的元素類型、它的結構相互交互類型以及它的環境。 還要定義基本的工作方案設計特性,並由此與組件和互動一起共同組成一個重要技術系統的研發、構造和分布編排的框架。

工業4.0參考結構架構模型(RAMI 4.0)是一個用於描述工業4.0空間的三維參考結構架構模型。在該工業4.0空間的三維參考結構架構模型中可對應用以及相關的技術規定在產品生命周期功能的等級架構等級中進行三軸定位。這樣,沿著這些確定的軸便能夠清楚的確定所有重要的信息和工業4.0系統的結構,並且能夠將其透明的展示出來。

RAMI 4.0的結構

右邊的水平軸上顯示的是架構的分級。它是應用的功能分類編排以技術資產的模型形式體現。 產品、生產運行設備被具體劃分為在一個工廠內各種不同的功能以及工廠外相網際網路的組件。

左邊的水平軸上顯示的是生命周期的時間軸。一個技術資產的特點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是各不相同的。一個應用實例與一個有著專門功能要求的專門應用類型的複製是不具有可比性的。隨著一個產品生產的開始,在申報應用實例時便將功能特點指派給數字類型。

在垂直的軸上顯示的是一個技術資產的功能等級。為了實施一個虛擬的代表,集成層面位於該資產層的上方。它確保了對物理資產特性的信息系統的數據存取。在通信層則是包括國際網絡傳輸協議,以便進行數據傳輸,這是集成層和信息層之間的連接部分。信息層的內容包括了對所有必要功能數據的描述和技術資產的服務以及公共語言方面的內容,這樣傳送的數據便有了來源和目的地。功能層包含所有合乎程序描述的功能,業務層則顯示的是重要的業務流程。

德國工業標準 DIN SPEC 91345中定義的三維工業4.0參考結構架構模型

工業4.0參考結構架構模型(RAMI 4.0)藉助於一個三維層次模型來描述一個技術對象的主要元素。參考結構架構模型的應用如下:

生產場景的資產分類編排參考架構內部的定位斷定關聯和專門的挑戰通過分類實現簡化現有工藝技術的分類編排重要規範和標準的本土化通過共同的術語進行通信

藉助於一個建築業市場便能夠很好的說明工業4.0參考結構架構模型(RAMI 4.0)的運行模式。該建築業市場專營本地生產的建築材料,並將這些建築分類成各種不同的產品組,如工具和釘子,塗料和壁紙,木料和建築材料。這些產品分門別類被放置在各個不同的通道裡和貨架上。顧客根據所需情況從通道的具體貨架裡提取所需的產品並將這些產品放在他的貨物筐內。技術資產的分類和所需的標準在具體的工業4.0應用中起著與三個軸類似的功能。

工業4.0的組件

另一個重要的要素是工業4.0組件模型的通用描述, 這是一個網宇實體系統專業化的展示與描述,如何從一個現實的技術資產中通過虛擬的工業4.0組件管理殼使其變成一個世界範圍內定義精確、可識別並具有通信能力的工業4.0組件。

工業4.0組件管理殼是一個在工業4.0系統裡的資產的虛擬數位化的和主動的表示。它和它的對象能夠在若干資產中一個資產裡作為嵌入式的系統包含在其中,或是分布在一個或是多個高一級的IT系統裡。由此,它便有一個表現和工業4.0組件管理員,該表現是一個可找到工業4.0組件管理殼的所有信息數據功能的內容目錄。反之,工業4.0組件管理員則組織尋址和標識,並確保與工業4.0組件的各種 IT技術服務的連接。

帶有部分模型的工業4.0組件管理殼的示意圖

一個工業4.0組件包括邏輯視圖的一個或多個東西和一個工業4.0組件管理殼。這個概念規定,必須是邏輯包括一個這樣的組件或是其他多個組件,作為一個單位行動,並能夠在邏輯上不考慮上級系統。由此,其他的工業4.0組件(例如機器的結構件)便能邏輯的歸入一個工業4.0組件(如一整部機器),這樣便服從於一個(臨時的)嵌套結構。

一個工業4.0組件的狀態總是由一個與工業4.0相一致的通信的其他成員獲取的。工業4.0組件管理殼是工業4.0通信技術資產之間的接口,並且追隨著一個定義的狀態模型。它在網絡裡是可明確進行識別的,且它的物理東西藉助於明確的識別標記進行識別。

工業4.0組件管理殼

工業4.0組件管理殼是技術資產對所有信息的數據儲存器。這些信息多數是由生產廠家預備好的。由服務商或機器、設備和工廠的操作人員進行進一步補充的重要信息。除此之外,工業4.0組件管理殼還有預備補充的功能(例如,規劃、設計、組態、操作或維護)。這樣,工業4.0組件管理殼便起著一個產品生命周期資料庫的作用。

工業4.0組件管理殼至少要有組件管理器以及用於管理的結構,並且要由主體構成。 頭擁有工業4.0系統裡技術資產的識別和標識信息,還擁有該技術資產的管理和應用信息。而主體則含有組件管理器,該組件管理器用其各種不同域的特徵和功能來管理部分模型。在此,每個部分模型有結構化的特徵,這些部分模型的結構化特徵又以各種不同數據格式發揮著當前的功能。 基本特徵是提供給技術資產使用不可缺少的特徵。

部分模型的目標是使不同類型和不同生產廠家的部件結構組合件機器設備進行聯網,以確保在價值鏈中的共同使用性。在此,部分模型含有藉助於工業4.0參考結構架構模型 (RAMI 4.0)定義的在工業4.0組件管理殼的垂直軸上定位的技術資產的數理邏輯學描述。 在這裡,部分模型的任務是描述正在利用的特徵,連同它們的結構以及它們聯網的數據和功能對象。

多個技術資產的顯示,例如,工業4.0組件管理殼裡的一個存儲器程序化控制裝置的顯示

特徵必須基於工業4.0參考結構架構模型的預定參數進行內容方面的加工處理和最終的改編。對所有工業4.0組件管理殼有約束力且標準化的特徵均被稱為基本特徵。除此之外,具體的單個技術資產既能定義為準備好的責任功能,又能定義為可選擇利用的特徵。在此,工業4.0組件管理殼應能從各種不同的特徵量和域中接收特徵並能對其進行相互區分。具體的單個特徵必須是藉助於語言表達方式的不同而相互獨立的,並且是能夠維護的。

這種通過工業4.0的標準化方法為用戶提供了利用新的技術系統進行跨行業和跨部門研發的可能性。在此,工業4.0組件管理殼的構成必須能夠使得在各種不同的部分模型和特徵之間實現一個適用的顯示。由此,現有的特徵便也能夠在各種不同的域裡進行使用。

內容與互動

工業4.0系統應用方案的特點是在企業或商業的實際運行中參與組件始終保持著高度靈活性適用性自主性。各個具體的工業4.0組件管理殼之間的有效且可靠的合作最終使各個價值鏈在一個這樣的系統裡實現協調一致。為此,需要一種共同的、基於互動樣式的語言。 這種語言由詞彙和為此定義的語法組成,語言的內容和作用必須依靠數理邏輯學進行明確的描述。

工業4.0組件交換對其性能產生影響的信息,信息元素是互動必要的基本存在和各種不同的域存在的一個部分。這些存在的內容已經記錄在工業4.0組件的表現裡。在工業4.0系統裡,存在是為人們所共知且明確的。

為了實施處理和利用部分模型裡的與應用相關聯的功能,重點優先的技術條件是互動。互動被視為至少是兩個系統狀態過渡的聯想。在此,一個系統(發送器)發出的信息表現為第二個系統(接受器)輸入的信息值。但是,該描述並不說明哪些工業4.0組件必須提供哪些互動。但是,該描述確定了,當應該提供相應的應用功能時,互動是如何進行是確定的。

關注我們

微信名:MM自動化小編

加我為好友吧!

投稿、進群、行業大咖零距離交流!

相關焦點

  • 工業4.0的50個專用名詞點評! - 智能製造 - CIO時代—新技術...
    幾乎接近了工業4.0對於個性化生產的要求。   7.CIMS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   點評:中國工業信息化第一波政府分錢運動的肇始。信息化被試水並且真的風生水起,但工業體系中的數位化表達與基於模型的構建能力,卻也從此被耽擱。
  • 工業4.0的50個專用名詞點評!
    9.MBD Model-Based Definition 基於模型的產品定義   點評:MBD使製造信息和設計信息公用定義到產品的三維數位化模型中,不僅是三維尺寸標註,更重要的是規範的定義了各種製造信息和產品結構關係(零件表)。
  • 西門子工業4.0:數位化工廠的廣闊前景
    「工業4.0創新實驗室」融合了PLM、MOM和TIA三大軟體技術,結合第三方製造與檢測硬體設施,以數位化方式實現和管理流程規劃、產品設計與仿真、生產線仿真、虛擬調試、機器人控制、數位化的質量控制等,並通過遠程協作實現生產製造流程的無縫銜接。
  • 理解工業4.0的新視角--應用場景!
    02 自組織、自治的價值鏈工業4.0時代的價值鏈,是自組織自治的。是在訂單確定後,在所有可行的價值鏈中,依據判定規則或商業模型,選出來的最好的一條價值鏈。在價值鏈選定後,依據商業模型完成協作合同的籤訂,然後進行生產。
  • 全球工業4.0大獎為何頒給中國?幕後科技團隊:中國版弗勞恩霍夫研究所
    11月28日,全球工業4.0領域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德國ROI-EFESO工業4.0獎首輪獲獎企業揭曉。在卡奧斯COSMOPlat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及其旗下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簡稱海爾智研院)賦能下,由海爾智研院、海爾中央空調互聯工廠、海爾中德冰箱互聯工廠、海爾中德滾筒互聯工廠、海爾中德熱水器互聯工廠組成的「燈塔基地」——海爾中德智慧園區,獲評德國ROI-EFESO工業4.0獎。
  • 可連接MES系統的智能製造虛擬仿真軟體,工業4.0教學
    是一套工業4.0自動化的綜合設計仿真驗證平臺,並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工業領域應用,在生產線設計的初級概念階段就可以對整個系統進行完整的分析,包括虛擬調試、節拍驗證、風險評估,方案改進,降低項目技術風險。教育領域應用,通過對象虛擬化,解決了工程訓練成本高,場景少的問題。可用於大學生競賽,開放性實驗,畢業設計等。
  • 諾斯頓測量|三維雷射掃描技術在工業零件檢測中的應用
    ,傳統的檢測技術需要眾多的檢測工人,不僅影響生產效率,而且還會帶來不可靠因素,三維掃描儀克服了傳統檢測的技術缺點,它以檢測的安全性,可靠性及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得到廣泛的應用,成為當今工業零部件對比檢測的重要技術之一,為當今對比檢測技術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 唐時達:工業4.0時代的銀行4.0 基於交易費用理論的視角
    摘要:從交易費用理論的角度看,基於技術進步的生產方式變革通過影響交易費用推動價值鏈上下遊交易治理結構和交易關係的變化,進而影響銀行的服務方式和經營理念。以此理論邏輯和分析框架,本文假設價值鏈中核心企業為1,上下遊企業為N,按照德國工業4.0的研究將生產方式變革劃分為四個階段,對工業1.0至4.0時代的銀行經營特點進行分析。
  • 2019年春季第十屆德國工業4.0考察的九大亮點
    博世力士樂致力於為各類機械和系統設備提供安全、精準、高效以及高性價比的傳動與控制技術。博世力士樂提供各種液壓、電子傳動與控制、氣動、齒輪、線性傳動及組裝技術。業務遍及全球80多個國家。       博世力士樂是工業4.0的領先踐行者,其位於德國洪堡的液壓閥生產線便是最有力的證明。
  • 神庫科技工業4.0雲平臺成功登陸阿里雲
    神庫工業4.0平臺由神庫科技公司研發,通過安全的雲計算網絡,以全面工業管理為基礎,充分運用現代物聯網技術、人工智慧技術、數據挖掘技術、現代統計學分析技術、運籌優化技術等技術手段,感知、分析、整合、優化工業數據分析方法,形成一整套工業管理體系。  神庫工業4.0雲平臺包括數據層、工具層和計劃執行層。其中,數據層基於實時歷史資料庫和智能數據採集設備,是神庫工業4.0雲平臺的核心。
  • 3d物聯網之工業3D數字可視化三維仿真技術解決方案
    現如今社會不斷的發展,新的信息技術讓整個世界萬物互聯,隨著機器人、電子技術及人工智慧所實現的跨越式進步,工業生產正大踏步地進入自動化智能時代。三:方案建設目標(一):智能管控可視化使用3D數字可視化技術幫助各大工業企業實時監控工業設備的溫度、溼度、轉速、振動、開關等實時信息進行採集和分析,當工作條件出現異常時,可以對各類報警進行分類管理,自動推出報訾提示並定位到3D物聯網虛擬工廠相應的設備上,同時伴隨著不同的音響警示,使監管人員及時捕獲到運行風險。同時可通過三維動態方式指導故障處理。
  • 深迪深圳路演:工業4.0陀螺儀不可或缺
    深迪深圳路演:工業4.0陀螺儀不可或缺
  • 邊緣計算或將是工業4.0的核心
    打開APP 邊緣計算或將是工業4.0的核心 inenq 發表於 2020-05-22 11:29:24   全球工業和物聯網硬體製造商LogicSupply已將視覺處理,安全協議,無線通信技術和經過驗證的雲架構相結合,創建了Karbon300耐用型無風扇計算機。
  • 科普:一篇文章看完工業1.0到工業4.0(附圖)
    摘要:工業是個枯燥的話題,它影響著在我們生活的每個方面,但是我們很少去談及它。
  • 微型真空泵在工業4.0發展趨勢……
    微型真空泵可以長期空轉、幹轉、不需用潤滑油和真空泵油,不汙染工作介質,並具有體積細巧、噪音低、免維護,能夠接連24小時運轉等優點,被作為多領域的心臟動力設備,廣泛用於氣體採樣、氣體循環、真空吸附、加快過濾、轎車真空助力等等場合,在工業自動化、醫療、衛生、科研
  • 從工業4.0出發 洞察全球製造業發展趨勢
    基於起名字的習慣性和連續性,我們似乎很快或者已經迎來了工業4.0時代,或者被稱為第四次工業革命。1969年,美國矽谷發明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款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把人類社會帶入到了自動化時代,而作為德國工業4.0發起者之一的西門子公司,以PLC為抓手,把自動化發展到極致,不斷地深扎工業基礎,以工匠精神,發展成為機械製造領域的世界第一強國,所以,德國人提出的工業4.0屬於「硬+軟」,即製造業+網際網路。
  • 三維數位化三維雷射掃描技術是連接BIM模型和工程現場的有效紐帶
    劇院三維數位化三維雷射掃描技術是連接BIM模型和工程現場的有效紐帶 三維雷射掃描技術是整個三維數據獲取和重構技術體系中的最新技術,其實現了直接從實體進行快速逆向獲取三維數據及模型的重新構建。
  • 中國礦業大學劉萬裡:採煤工作面煤層三維模型構建及動態修正技術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創新點 (1)提出一種煤層三維模型的動態精細修正技術,進而提升煤層三維模型局部精度,實現工作面局部區域的絕對透明。目前,為實現工作面的透明化,國內外許多科研單位及企業對其開展了大量研究,如: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美國久益公司、神東集團榆家梁煤礦、陝煤黃陵一礦、兗礦集團轉龍灣煤礦和寧煤集團紅柳煤礦等。
  • 三維感知與三維數據分析最新進展 - 3D傳感&人工智慧前沿科技論壇
    他的報告題目是「人體動態重建技術前沿」。報告對人體動態重建這一研究課題,圍繞便捷性和實時性兩大目標的學術界相關研究成果回顧了技術發展歷程,做了全方位的技術介紹。不過所有這些數據集的數據量都不大,所以深度學習模型的表現並不突出。
  • 震撼,世界上最先進的五大工業4.0工廠
    一、德國安貝格西門子智能工廠作為工業4.0概念的提出者,德國也是第一個實踐智能工廠的國家。位於德國巴伐利亞州東部城市安貝格的西門子工廠就是德國政府、企業、大學以及研究機構合力研發全自動、基於網際網路智能工廠的早期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