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軌上海 | 重點項目建設巡禮(56)深化「轉移+轉型」智能終端產業集聚發展新動能

2020-11-05 匯集鹽城

來源:鹽都新聞

近年來,我區精準把握長三角、珠三角產業轉移、升級、擴張趨勢,深化「轉移+轉型」合作模式,舉全區之力推動智能終端產業從無到有,做大做強,打造華東地區最具規模智能終端產業基地。

今天上午,位於智能終端產業園三期的江蘇泰盟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呈現一派忙碌的生產景象。高速貼片機正在高速運轉,一個個精密的手機主板經過雷射打碼、高速貼片、回流焊接等十幾道工序後被生產出來。今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嚴重影響了外貿需求,泰盟科技積極試水經濟內循環,政企聯手,強內需、擴市場。

江蘇泰盟科技有限公司廠長 張二永:我司產品80%以出口為主,今年受疫情的影響,訂單大幅下滑,通過新產品的研發、加大對國內市場的開發,銷售產能逐步恢復,力爭全年實現2.5億的銷售目標。

由上海轉移過來的高新技術企業江蘇泰盟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打造集團智能終端製造基地。公司落戶園區後,依託園區內現有資源,與關聯企業形成廣泛合作關係,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自身優勢不斷擴大,長三角地區市場進一步擴大。

江蘇泰盟科技有限公司廠長 張二永:目前我司主要與富士康和上海鼎為進行合作、生產智能通訊類產品,目前是行業旺季,也是衝業績的關鍵時期,做好各方面準備工作,確保順利完成生產的任務目標。

泰盟科技的快速發展是我區融入長三角、接軌大上海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我區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沿海大開發等國家戰略疊加機遇,深入踐行「開放沿海、接軌上海,綠色轉型、綠色跨域」路徑,紮實推進創新創業中心和智能製造高地建設,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特別是堅定不移突出智能終端產業首位度,開創了「招企業」變「招產業」「轉移+轉型」等招商選資和產業合作模式,2010年至今,已有明匠智能、企想科技、安威士、鹽芯微電子等76家上海企業在我區投資入駐。

相關焦點

  • 集聚新動能 發展加速度
    集聚新動能 發展加速度——臨漳縣以項目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sale《邯鄲日報》以《聚焦新動能 發展加速度——臨漳縣以項目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題頭版報導我縣項目建設成就寒冬時節,臨漳處處湧動著建項目、謀發展的熱潮,催人奮進:一個個重點項目建設緊鑼密鼓,省市重點項目全年投資目標任務提前完成
  • 產業轉移蓄積河南發展新動能
    鄭州航空港區的友嘉精密機械產業園內,施工場面熱火朝天,佔地3000畝的友嘉項目投產後,將為河南高端製造業添上重重的砝碼;新縣工業園毅輝智能製造工廠內機器人不停穿梭,這個承接中國機械研究院科技成果轉化的項目讓新縣工業有了高大上的感覺;民權「中國冷谷」專項承接製冷整機裝備及配件,製冷產品實現全配套;在濮陽精細化工產業園,上海金山區精細化工產業整體轉移至此,兩地共建「飛地經濟」模式。
  • 虛擬實境(VR)產業的發展趨勢及集聚模式
    結合東灘顧問《虛擬實境(VR)產業投資趨勢及發展模式》產業內參的研究,筆者從產業集聚創新的角度出發,主要對中國虛擬實境(VR)產業發展現狀、投資趨勢、機會領域、產業集聚創新模式等內容進行系統闡述,以期為地方政府和投資者提供參考決策。
  • 通州產業集聚效應與項目建設「二期效應」同頻共振
    產業興,經濟強。當前,正值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多重戰略機遇疊加期,南通市通州區明確並重點培育壯大新一代信息技術、汽車及零部件、智能裝備三大主導產業,圍繞主導產業強鏈、補鏈、延鏈,產業集聚效應與項目建設「二期效應」同頻共振。
  • 創新「基因」集聚發展新動能——新舊動能轉換巡禮·創新支撐篇
    ……歷經多年發展,立足山東半島、以兩化融合為特色的國家(威海)區域創新中心正逐漸昂起創新鏈龍頭,成型成勢。  區域創新中心是培育新經濟、新動能,輻射帶動區域發展的創新高地。自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以來,我市便將打造創新載體、構建創新高地作為動能轉換的重要支撐,以新機制、新模式打造國家(威海)區域創新中心,組建威海產業技術研究院暨郭永懷高等技術研究院,依託工信部電子信息技術綜合研究中心、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哈工大威海創新創業園、山大威海工業技術研究院4個重大創新平臺,搭建「1+4+N」創新平臺體系,加快集聚國內外高端創新資源,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
  • 打造強引擎 構築硬支撐——今年以來我市重點項目建設綜述
    培育新業態激發發展新動能今年以來,信都區積極推進城市經濟綜合體建設,在發揮主城區北國商城、中北世紀城等6大傳統商業綜合體優勢基礎上,太行文化小鎮項目和科創綜合體項目等正在有條不紊推進。發展城市經濟是培育新發展動能、構築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是邢臺在區域競相發展中脫穎而出的重要「法寶」。
  • 新舊動能轉換激發「富強濱州」建設澎湃力量
    先後出臺加快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意見、「十強」產業專項發展規劃等一系列制度創新政策。按照「要素跟著項目走」要求,先後制定土地資源、能耗、汙染物總量替代指標、水資源、資金、電力等6個要素實施細則,持續深化「放管服評」改革,打造招商引資的窪地,高質量發展的高地。濱州市全力推動新舊動能轉換舉措落地落實,以實現高質量發展。
  • 踐行囑託開新局|鹽城:向海發展開啟新徵程
    我們將積極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東北亞經濟圈和長三角一體化雙向互動中爭做示範,更大力度開放沿海、接軌上海,深化對韓合作,著力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的雙向開放格局。我們將對標現代化建設要求,在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上走在前列,把農業打造成最具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和最有獲得感的富民產業,全面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努力為全國農業農村現代化探索新路。
  • 轉型發展蹚新路!東營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綜述(上)
    東營靠工業起家,靠工業發展,但又不滿足於體量大、規模大的現狀,瞄準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定位,抓住新舊動能轉換這一國家級區域發展戰略,布局一批高端項目,建設一批創新平臺,推動工業由大到優、由大到強,轉型升級邁出堅實步伐。
  • 自動化控制系統及高端儀表將成上海重點發展專項
    2012年,根據《上海市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實施意見》和「十二五」規劃,集聚資源,上海推進實施11個重點專項。     據市委、市政府關於「創新驅動、轉型發展」的要求,和全委關於年度工作「六個圍繞、六個推進」的總體部署,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工作將圍繞「一條主線(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堅持「三個導向(需求導向、問題導向、項目導向)」,突出「四個聚焦(聚焦重大項目、龍頭企業、保障條件、突破政策)」,實施重點專項,努力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增長快於全市產業增長的目標,對全市經濟平穩發展發揮引領作用
  • 重點項目跑出「加速度」 激活發展新動能
    江潮訊(記者 張紅 通訊員 申雯)一個個生產車間內機器轉動,一個個建設工地上塔吊高聳……從疫情發生以來的緊抓復工復產、搶抓建設時效,到年末項目建設攻堅、百日加油衝刺,江陽區重點項目跑出「加速度」,激活經濟發展新動能。
  • ...激發新活力 釋放新動能 彰顯新面貌 揚中,奮力開啟現代化建設新...
    揚中市代市長賈晟作《政府工作報告》,總結2020年成績,描畫「十四五」開局之年發展藍圖,堅持產業強市,厚植高質量發展新優勢;堅持項目至上,激發實體經濟新活力;堅持項目至上,激發實體經濟新活力;堅持城鄉融合,彰顯宜居宜業新面貌;堅持優質供給,繪就幸福民生新畫卷;堅持系統思維,構建風險防控新格局,奮力開啟揚中現代化建設新徵程。
  • ...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協調共進,嶗山區走出新舊動能轉換綠色之路
    引進了歌爾、東華軟體、中植等一批知名企業,天地一體化、山東能研院、新希望六和等一批大項目加快落地。2020年,預計全區新引進戰略新興產業項目100個以上,金融機構及類金融企業100家以上。大力發展樓宇經濟,積極推動樓宇片區化集聚、特色化發展,重點打造大數據云計算、虛擬實境大廈等特色產業樓宇,集中布局高端產業、高效企業,推動「四新」經濟加快發展。二是傳統產業加快轉型。
  • 杭州大江東產業集聚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報告
    一年來重點做了以下六個方面的工作:(一)抓項目,重創新,發展後勁穩步提升。招大引強增強動力。全年完成實到外資6.56億美元、浙商回歸54億元,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7個,合計總投資606億元,其中30億元以上的重大產業項目9個。
  • 培育新動能 劍指新經濟新產業策源地
    2020年前三季度,松山湖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下稱「軟體產業」)營收同比增長51.59%;全市「倍增計劃」軟體企業營收增量前6名對全市營收增量的貢獻率超100%,其中半數為松山湖企業。不久前,松山湖被授予全市首個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集聚區,5個市級軟體產業園同步揭牌。劍指新經濟新產業策源地!
  • 上合示範區集聚高質量發展動能
    原標題:上合示範區集聚高質量發展動能   位於青島膠州的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以下簡稱上合示範區),是目前唯一一個面向上合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地方經貿合作的示範區
  • 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帶來新機遇
    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在致辭中表示,5G時代已來,前景可期,要滿懷信心,深化合作,構建共商、共建、共享、共贏的發展格局。他坦言,歡迎各國企業參與中國的5G建設,共享中國5G發展的機遇,共同促進數字經濟發展,讓5G發展成果惠及全球,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 青島市首創重點工業產業集聚區 軟硬體建設標準
    近日,《青島市重點工業產業集聚區建設與管理通用指南》(以下簡稱《建設管理指南》)由全市重點工業產業集聚區建設聯席會議辦公室正式發布,是國內首個系統、完整、科學的集聚區建設管理服務指南。 當前,我市製造業正在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型,產業集聚區的作用日益凸顯。
  • 昆明發力「新基建」 釋放經濟發展新動能
    >  4個市級智慧交運  建設項目  ■昆明市綜合交通運輸運行協調指揮系統  ■昆明市數位化城市智慧停車信息平臺  ■昆明公交數據大腦二期  ■昆明軌道安全監控平臺  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昆明「新基建」風口正盛。
  • 黃山市長孫勇:加快走出一條黃山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
    央廣網黃山11月7日消息(記者趙家慧)「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我們立起了新航標、錨定了新坐標、擘畫了新目標,也為黃山市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