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工作是醫院科學發展的政治保障和強大動力,對提升醫院核心競爭力,推動醫院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市各公立醫院將黨建作為引領各項工作的鮮明旗幟,將黨建與業務工作互促融合,並在探索中構建起各具特色、適合各院實際的黨建工作新模式,為醫院各項事業發展增添了動力引擎。近日,在南寧市衛生健康系統基層黨務骨幹培訓班暨公立醫院黨建工作培訓班上,南寧市第一、第二、第四人民醫院和南寧市中醫醫院分別就各自黨建工作做了經驗介紹。他們為同行們走好新時代下的「醫路跟黨」,開展好醫院黨建工作樹立了一個樣板,同時為提供更加合理、科學、規範、滿意的醫療服務作出了積極貢獻。本報對這四所醫院的黨建亮點工作進行展示,以饗讀者。
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公立醫院持續加強學科能力建設,服務守護一方百姓健康是時代賦予的使命。必須提高公立醫院的政治站位,提升服務能力,構建健康大格局,從而保證公立醫院的公益性,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健康需求。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做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重要功能,找準醫院落地黨建工作的切入點,把黨支部建設作為打通基層黨建「最後一公裡」的關鍵一招,為醫院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
「支部建在連上」 築牢黨建之基黨支部是黨組織開展工作的基本單元、神經末梢。戰爭年代,「支部建在連上」是黨的鬥爭力量不斷壯大的基本經驗;和平時期,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是確保黨的事業不斷取得發展的根本途徑。
市一醫院貫徹應建盡建和「專業相近、科室相鄰」的原則,確保「黨組織全面覆蓋」的要求得以落實,同時兼顧醫院機構龐大、專業細分的現實情況,把支部建到科室上。設置臨床類支部17個,行政職能類支部3個;成立住培支部,把黨建工作延伸至住培醫生和輪轉護士群體;埌東醫院業務相對獨立,成立黨總支1個,下轄2個支部。離退休支部一分為五,將離退休各支部黨員人數控制在50人以內,便於科學管理,規範開展組織生活。經過科學謀劃、合理設置,黨支部覆蓋64個臨床醫技科室和17個職能科室,並以黨小組的形式將黨組織延展到體檢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外懸」機構,將740名在職黨員和215名離退休黨員盡數納入組織管理。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市一醫院黨委強化班子「車頭」作用,把「雙向進入,交叉任職」落實到支部班子選拔中。各支部書記由科室主任或護士長擔任,一肩雙挑;支部委員由青年骨幹擔任,使得支部班子既在業務上有引領力,也在政治上有號召力,有力促進黨建、業務同開展、同發展。著力提升黨務幹部尤其是支部書記的政治素質和黨務能力,以醫院黨校和幹部年度培訓為載體,開展集中培訓。
把黨建融入日常 掌穩黨建之舵黨支部的政治屬性是其根本屬性,黨支部只有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找準定位、把準方向、凸顯價值。市一醫院黨委緊緊圍繞公立醫院肩負的政治責任、社會責任、運營責任,始終把「嚴到支部、實到黨員、見效到群眾」的工作要求融入日常、貫穿經常。
市一醫院黨委不斷提高「三會一課」質量,提升支部組織力。支部堅持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壓實黨員教育、管理、監督責任,把「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的各項要求,落實到每個支委、規範到每個黨員。落實黨員領導幹部雙重組織生活和聯繫支部制度,優先保障活動經費,鼓勵支部自主組織開展黨史教育、紅色教育、先進學習等培訓活動。以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重大事件為關鍵節點,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學習先進、品牌黨課創建等活動,不斷提升黨員幹部黨性修養和政治素質。
在市一醫院,人才小高地建設和「雙培機制」協同開展,不斷優化發展黨員結構,擴大入黨申請人和入黨積極分子儲備量。此外,支部特色活動融入「主題黨日」「黨員活動日」,如「不忘初心、健康你我」心肺復甦科普公益活動和「健康大講堂」逐漸形成品牌效應,把新時期我黨所倡導的理想信念、優良傳統,融入支部活動和黨員日常工作中。
黨支部作為黨的基層組織,必須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不動搖,用中心工作的落地落實檢驗支部建設的實際成效。院黨委既從大局出發,圍繞黨的宗旨抓好黨的建設,又從小處著眼,聚焦黨的事業,抓好醫療服務行動計劃、質量安全、護理服務等業務,防止黨建、業務「兩張皮」。制定《中共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委員會關於黨支部參與重大問題決策的實施意見》《關於在醫院採購流程中增加黨支部審批、驗收等管理環節的通知》等文件,以制度形式保障支部對所轄科室、部門評優評先、人才培養、重大業務發展等重要事項的決策權和監督權,推動從嚴治黨常態化。同時,要求支部參與重大問題決策制度在市一醫醫院療集團成員單位逐步實施。
院黨委不斷鞏固支部「月查季評」制度,將固態考核指標和動態考核指標有機結合,在考核支部班子健全、正常開展組織生活、及時交納黨費等「規定動作」的基礎上,把當前重點工作和重點學習內容納入動態指標。月查季評未達「優秀」的支部和班子均不能參與評優評先,考核在日常、工作要紮實的理念深入人心。
加強交流共建 延伸黨建觸角黨支部強化政治功能,必須突出載體創新,加強交流,為支部建設「墩苗助長」。
2019年9月,市一醫院醫療集團成立,隨著集團內部的聯繫日益密切,市一醫院黨委與各成員單位之間的黨建交流活動更加頻繁。今年7月,市一醫院黨委開展的微黨課比賽邀請市七醫院針康支部參賽,同臺切磋。8月,市一醫院組織360餘名醫療集團中層幹部進行集中培訓,同學習、同生活、同運動,增進彼此交流。
脫貧攻堅是黨建的重要內容。在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過程中,市一醫院黨委以黨建為引領,與駐點村黨組織開展支部共建,結對共建同進步促發展。行政管理支部和醫療管理支部村委結對共建,聯繫臨床各黨支部聯合開展義診、慰問等活動;醫院黨辦人員下到村委指導黨務基本工作。如今,2個駐點村分別獲評三星級黨組織和四星級黨組織,1名致富帶頭人發展為黨員。
在重大任務和考驗面前,支部和黨員勇挑重擔。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鬥爭中,市一醫院成立黨員突擊隊,發動黨員、團員600餘名醫護人員參加疫情防控工作;成立赴鄂抗擊新冠肺炎醫療隊臨時黨支部和青秀分院臨時黨支部,把戰鬥堡壘建到抗疫前線。經此一役,市一醫院一線發展黨員18名,其中赴鄂人員7名,援鄂醫療隊臨時黨支部全員以黨員身份凱旋。援鄂醫療隊員、赴鄂抗擊新冠肺炎醫療隊臨時黨支部書記韋球更是獲得「全國抗疫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本報記者李靜
通訊員莫文甫
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南寧市第二人民醫院黨委積極探尋公立醫院黨建文化建設之路,大膽探索實踐,凝聚職工力量,以文化之力助推醫院跨越式發展,成功塑造了一張「內外兼修」的醫院名片。
搭建體系 黨建文化百花齊放醫院黨建文化建設是醫院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手段,也是醫院建設發展的內生動力。2011年至今,市二醫院黨委以著眼長遠的戰略思維、與時俱進的創新思維、蹄疾步穩的辯證思維大力推動醫院黨建文化建設。
在醫院「仁愛思想」總引擎的領航下,市二醫院形成獨有的「仁愛黨建文化體系」,即促進醫院快速發展的「黨建+主題文化」;促進黨支部常學常新的「黨建+載體文化」;促進職工群眾崇德向善的「黨建+講堂文化」;促進科室業務雙促雙優的「黨建+品牌文化」;促進幹部職工比學趕超的「黨建+表率文化」;促進衛生法治宣傳教育的「黨建+法治文化」;促進醫院至真至善的「黨建+志願文化」;促進職工內涵素養提升的「黨建+書香文化」;促進團隊厚積薄發的「黨建+群團文化」;促進黨旗高高飄揚的「黨建+戰疫文化」,各文化體系交織匯聚,層層推進醫院黨建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
巧用載體 全面開花多點突破醫院黨建文化建設需要傳播的渠道和陣地。為此,市二醫院不斷鞏固和加強文化園地、活動室、內部刊物等傳統文化陣地,發揮好文化的滲透力、影響力、凝聚力和感染力。
打牢基礎,讓文化陣地「活」起來。標準化黨員活動室、法治文化園地,在醫院走道、樓層、燈柱融入弘揚先進黨建的文化元素,使黨員活動有場所、黨員教育有陣地、黨建宣傳全覆蓋。
深化學習,讓文化氛圍「濃」起來。院黨委著力從黨建形式上破題,系統開展黨建「五個一」活動,即一月一黨課、一月一主題黨日活動、一月一講堂(道德講堂)、一月一讀書會、一支部一品牌特色。組織經典紅課堂、微黨課比賽、知識競賽等活動,在全院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
培育先進,讓二院名片「多」起來。推進醫院黨建文化建設,需要先進模範的示範和引路。先進模範能夠使抽象的醫院黨建文化理念人格化、具象化,通過其示範效應和激勵作用,可提升職工對醫院價值理念的認同。醫院黨委深入挖掘「大醫」「暖醫」「名醫」等特色名片,先後培樹了援非醫療的「中國好醫生」鍾日勝;堅守斷指斷肢再植學科領域的創傷手外科主任張波;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放射科主任、醫學博士丁可;全國優秀院長李建民等先進模範。同時,加強對模範人物的宣傳,製作《依米花》《心手相連》《丁可的那些小事》《本色》等微視頻。
疫情期間,醫院黨委以「信」為號,先後發出倡議書、動員書、感謝信、慰問信、鼓勵信,凝聚全院幹部職工力量,共同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醫院廣大幹部職工自覺取消春節休假和外出計劃,選擇堅守在抗擊疫情的陣地上。1600多名醫務人員籤名按印,請戰出徵戰疫情。醫院選派13名醫護人員赴鄂抗疫,有與師長們同心戰「疫」的施維,有收穫「援鄂寶寶」的男護士黃飛鴻,有溫暖照護武漢人民的覃麗穎,有守護一線戰友安全的鐘瑤……這些醫護人員不僅是科室骨幹,也是共產黨員,他們成為醫院黨建文化建設行走的載體和最亮招牌。在先進的帶動下,疫情期間醫院共有105名醫護人員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其中14人在抗疫一線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深挖內涵 文人輩出書香建院源於醫院濃厚文化氛圍的薰陶,市二醫院湧現出一批優秀的「醫生作家」。多年來,他們筆耕不輟,創作了不少佳作精品。鍾日勝創作了中國第一部反映援非醫療隊員工作和生活的紀實文學作品《非洲小城的中國醫生》,出版發行長篇小說《盧安達往事》,榮獲「全國少數民族文學創作駿馬獎」;醫療保險科科長尚曉斌以《紅箭》一文榮獲南寧文學最高獎——五象工程獎;中醫科醫生黎豔結合專業撰寫網絡小說,並被改編成漫畫,深受網友喜愛。
市二醫院開展「講述身邊的感動」活動,徵集身邊可敬可學的感人故事,並編輯成冊出版《您感動了嗎》系列叢書3輯,大力弘揚醫院發展主旋律。
文化猶如一粒種子在職工心中不斷生根發芽。2020年院黨委開展「書香二院」主題活動,得到科室、黨支部、團委的迅速響應,成立讀書小組84個,每月定期開展科室(黨支部)讀書會。院黨委舉辦3期閱讀分享會,每月推出閱讀書單,讓閱讀成為職工的良好習慣,培育醫學人文精神,使醫院文化建設工作迸發新的活力。
相互融合 文化引領助推發展市二醫院黨委將黨建文化建設與科室發展高度對接,深度相融,各黨支部根據支部所含科室職責,提煉本支部品牌語,將品牌文化植入黨建中,成功打造了外科第二黨支部「心手相連,匠心鑄魂」,內科第二黨支部「持之有度,守護我心」、門急診黨支部「急至分秒時,救在全天候」等黨建品牌,進一步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和醫護隊伍素質,形成創品牌、建名科的良好氛圍。
市二醫院還與學校、機關、企業等單位結對共建,通過黨建拓寬發展的路子。今年,市二醫院黨委分別與南寧市一職校、三職校建立共建關係,分派援鄂醫療隊員到學校進行戰「疫」宣講,弘揚尊醫重衛的時代風尚;與南寧海事局開展全國文明單位共建共聯,推動了文明單位的創建。此外,市二醫院黨委還與廣西一心醫藥公司黨支部結成「親商強企」共建對子,將公立醫院黨建與「兩新」組織黨建相融合,從而幫助民營企業找差距、解難題、促發展,共同探索構建黨建一體化工作新格局,優化營商環境。
文化是醫院的名片,也是醫院的記憶;文化是醫院的品位,也是醫院的形象。市二院不斷創新形式,在黨建文化發展的道路上,力爭做到歷久彌新、歷久彌堅,促進醫院黨建文化建設和業務建設共同發展,助推醫院發展取得新的突破。
本報記者吳青華
通訊員韋露絲
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這是一場來勢洶洶的大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黨委堅決扛起疫情防控的重大政治責任,充分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全面貫徹落實各項防控措施,把黨的陣地建在疫情防控工作最前沿;醫院「逆行者」迎難而上,奮戰在抗擊疫情的最前線,在戰疫一線向黨組織亮出赤誠之心,他們在與病魔的較量中淬鍊初心、磨礪意志、經受考驗,讓黨旗如炬照亮整個抗疫戰場。
回首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之路,市四醫院堅決貫徹落實各級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在市衛健委和醫院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做到「四個堅持」,為廣西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020年9月8日上午10點,市四醫院黨委書記吳鋒耀代表醫院黨委在北京參加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並接受頒獎,市四醫院黨委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和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兩項殊榮。
不忘初心 黨建先行市四醫院堅持黨委領航,當武漢初現疫情時,醫院黨委高度關注,並迅速行動提前備戰,加強應急演練、強化相關知識培訓、完善應急處置機制,制定印發疫情防控及醫療救治應急預案,全院聯動隨時迎戰。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黨中央發出號召,要讓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疫區就是醫務人員的戰場,醫務人員就是戰士,黨員幹部必須衝在疫情防控最前沿。
市四醫院黨委第一時間成立疫情防控前線指揮部,全面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同時召開誓師大會,引領全院黨員和職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認識疫情防控的重要性、艱巨性和緊迫性,動員廣大黨員幹部行動起來;醫院黨委連續召開部署會、推進會,凝聚群策群力聯防聯控合力,醫院黨委班子和黨員幹部率先垂範,靠前指揮,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
衝鋒在前 堅守「疫」線南寧市第四人民醫院是廣西規模較大、南寧市唯一一所以感染、傳染及急、慢性相關性疾病群體為主要服務對象,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於一體,具備教學、科研功能的三級甲等專科醫院,為傳染病防治作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在抗擊「非典」的戰鬥中,醫院受到國家衛生部和世界衛生組織的高度讚揚。在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該院也是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之初,全院800多名幹部職工遞交「請戰書」,請求加入新冠肺炎救治一線。1月24日除夕夜,全院黨員和職工放棄休假,迅速返崗整裝待戰,當晚醫院便收治了南寧市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
為凝聚起抗擊疫情的最大合力,醫院黨委將戰鬥堡壘前移,於1月30日成立新冠肺炎隔離病區臨時黨支部,將戰鬥堡壘築牢在抗疫一線,支部黨員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的強大攻勢,成為患者心中最強「定心丸」。
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座戰鬥堡壘。在疫情防控一線的日日夜夜,共產黨員成為衝鋒陷陣的骨幹力量,他們爭當疫情防控的「排頭兵」。在臨時黨支部和黨員同志的感召下,醫院抗疫一線65名醫護人員遞交了入黨申請書,經考核12名同志在一線入黨。
抗疫期間,市四醫院湧現出奮戰疫情一線的新冠肺炎醫療救治組組長林豔榮、與病毒「對話」的核酸檢測者韋善求、抗擊「非典」又再戰新冠肺炎的護理先鋒韋彩雲、援鄂勇士劉升等一批先進典型。在他們引領下,112名黨員幹部投入戰「疫」一線,佔全院在職黨員職工的47.26%;團員青年在黨組織帶領下,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他們日夜堅守在疫情防控戰場上,為南寧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築起了一座堅強的「紅色堡壘」。
2月16日,醫院黨委發出馳援湖北的號召,600多名醫務人員再次「請戰」,最終選派5名黨員技術骨幹加入廣西第七批援鄂醫療隊。此後,醫院又選派3名檢驗技術骨幹加入廣西核酸檢測隊並圓滿完成支援香港任務凱旋。醫院派駐新平村第一書記藍興騰第一時間「逆行」返村,一手抓產業發展,一手抓疫情防控,把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戰場作為黨性鍛鍊的考場。
疫情在哪裡,黨員幹部就戰鬥在哪裡。市四醫院黨員幹部職工用忠誠與擔當築起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守望相助 共克時艱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全黨上下迅速動員。在市四醫院黨委的統一指揮下,全院上下緊密協作、盡銳出戰。
市四醫院堅持科學救治,在防控一線展現出非凡執行力:迅速成立醫療救治首席專家組,調集全院實力最強、經驗最豐富的多學科業務骨幹進入隔離病區,吸納多名經歷抗擊「非典」的退休專家參與病情研判和指導精準治療,邀請區、市級專家會診,與北京朝陽醫院等專家線上會診,全力救治患者;聯合廣西中醫藥大學一附院制定中醫藥治療方案,發揮中醫藥的獨特優勢。醫院制定完善超過100項醫療、護理和院感管理制度與流程。抽調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作為院感監督員,每日開展全院巡查,對發熱門診、急診、隔離病房等重點區域進行防護用品穿脫監督。開設臨時實訓基地,組建專門師資隊伍,分期、分級、分批開展院感知識和防護技術培訓;對進入隔離病區的醫務人員、保潔員等開展一對一培訓以及隔離病區環境適應模擬訓練,有效提升醫務人員自我防護能力。
為有效緩解隔離病區醫務人員的身心壓力,市四醫院黨委創新設計《醫護人員心理狀況調查問卷》,在醫務人員休整宿舍區開設「開講了」講壇,設立心理指導小組,制定一線醫務人員輪崗、輪休方案,提供工作營養餐、慰問職工家屬、發放慰問品和慰問金、安排院內休息室等,最大限度保障各崗位戰「疫」人員的身心健康。面對隔離病區患者的恐懼,醫護人員耐心疏導,通過語音視頻溝通和床旁安撫等形式,幫助患者消除恐慌焦慮情緒。為增強患者抵抗力,醫院黨委想方設法改善患者的飲食結構,提供營養均衡的飯菜。在院治療的新冠肺炎患者滿意度調查滿意率達100%。
目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鬥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市四醫院黨委將繼續發揮好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發揚「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勠力同心、銳意進取,為中國的傳染病防治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本報記者吳青華
通訊員徐靜
南寧市中醫醫院黨建品牌培育和創建,是對黨建工作理念、形式、載體、機制的創新,是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重要載體和有力抓手,對促進黨建與業務的融合創新,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有著重要作用。一直以來,南寧市中醫醫院以「抓黨建促發展、抓發展強黨建」為目標,堅持黨建引領、文化聚力、中醫惠民工作思路,探索「三方三融」黨建工作方式,融合醫院中醫藥文化、醫療業務工作、偉大抗疫精神,開出了「培固本元」「強健筋骨」「扶養正氣」等三張方子,致力打造「待患如親、予民如意」的「如意先鋒」黨建品牌,以塑造黨建品牌之力推動醫院高質量發展。
「培固本元」方——融合醫院文化構建品牌體系市中醫醫院黨委著重培養職工「先鋒」意識,在融合中醫「以人為本、天人合一、大醫精誠」理念及醫院「仁、和、精、誠」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在建設患者、職工、社會都稱心如意的「如意醫院」實踐中,以黨建為引領,用「如意」文化聚力,凝練出「如意先鋒」黨建品牌,號召黨員幹部爭先鋒、勇擔當。
醫院黨委通過打造「如意先鋒」黨建品牌,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極大地調動醫院黨員幹部職工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推動醫院中醫藥衛生事業傳承創新發展,讓人民群眾享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強健筋骨」方——融合中心工作深化品牌內涵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如同「車之雙輪」「鳥之兩翼」,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醫院黨委將黨建品牌建設融入醫院中心工作,把黨的先進思想理論落實到實際工作中,運用中醫五行並進理念,「找準重點、突出特點、展現亮點」,不斷豐富黨建品牌創建舉措,深化品牌內涵。
強思想引領,煉「金」增值。醫院黨委堅持融合創新,紮實抓好「早課堂」「微課堂」「支書課堂」「如意學堂」等學習平臺,在醫院黨委帶頭引領學、支部常態跟進學、拓闢新徑創新學、知行合一做中學這「四學」基礎上,持續深化網絡理論學、帶著問題學、集中討論學、融合業務實踐學,引導黨員幹部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工作。
強隊伍中堅,塑「木」成材。市中醫醫院堅持黨管幹部、黨管人才原則,引導全院幹部增強政治擔當、使命擔當和責任擔當,激發乾部敢擔當善作為的內生動力,在全院形成重實幹重實績的鮮明用人導向。嚴把選人用人關,嚴格選拔程序,選優配強黨支部班子,選派有培養潛力的年輕黨員到扶貧一線鍛鍊。嚴把發展黨員入口關,注重吸納年輕高素質專業技術人才加入黨員隊伍,運行「雙培養」機制,把業務骨幹發展為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業務骨幹。2018年以來,共有41名職工遞交入黨申請書,黨組織的號召力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
強文化底蘊,活「水」通絡。結合醫院文化建設,2018年以來,市中醫醫院啟動「如意文化節」「如意健康養生節」,開展慰問送溫暖、志願服務進基層、如意圓夢微心願等活動,全面深化「待患如親,予民如意」的「如意先鋒」品牌內涵。在「如意先鋒」黨建品牌的引領下,充分發揮各黨支部的專業特色優勢,突出「一支部一品牌、一品牌一特色」。打造黨建文化宣傳陣地,激勵醫務人員立足崗位當先鋒。加強先進典型挖掘選樹,持續推進先進典型三年培育計劃。近年來,市中醫醫院共有6名同志分別被評為國家衛生健康系統先進工作者、第四屆「白求恩式好醫生」、全國優秀共青團員,榮登中國好人榜,榮獲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等國家級榮譽稱號,醫院舉辦先進事跡報告會、分享會,組織道德講堂等活動,宣傳推廣先進典型事跡,讓全院職工幹部學有榜樣、行有楷模。
強紀律作風,萃「火」加鋼。醫院黨委堅持全面從嚴治黨,狠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認真落實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走深走實。加強宣傳教育,構建「不想腐」的自律機制;完善制度建設,構建「不能腐」的防範機制;強化紀律審查,構建「不敢腐」的懲戒機制。聚焦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開展系列專項整治行動,發揮監督保障作用提升脫貧攻堅工作實效。
強提升堡壘,夯「土」固根。醫院黨委探索先固化、再優化的工作方法,開展黨建規範年、黨建提升年和黨建創新年活動,對各黨支部基本實現精細化、科學化管理。醫院黨委按期組織黨支部換屆,把「支部建在科室上」,促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黨支部由原來的8個擴展為15個,科室主要負責人擔任黨支部書記,進一步壓實黨建工作責任。在保證規範化的基礎上,鼓勵創新,強化提升,堅持把業務探討、話題延伸、心得交流等內容創新融入「三會一課」,把「三會一課」辦成黨員思想碰撞、素質提升的實訓型課堂。
「扶養正氣」方——融入抗疫精神彰顯品牌力量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市中醫醫院黨員幹部挺身而出,英勇奮戰,疫情在哪裡,共產黨員的身影就出現在哪裡。
年近花甲的醫院醫務部部長王昆,作為疫情防控的中醫救治專家,堅持「5+2」「白+黑」,把自己「釘」在了醫院;陸小衛、胡展華是黨員抗疫夫妻,共同為打贏這場戰「疫」而努力,妻子陸小衛奮戰在武漢沌口方艙醫院、武漢協和醫院西院,丈夫胡展華堅守在醫院院感科為疫情防控築牢防護牆;肺病科主任王朝暉在疫情期間堅守崗位外,其嶽父母還主動承擔了肺病科所有職工的飯菜,解決了科室職工的夥食問題;「全國優秀共青團員」、「90後」護士黃其婧推遲婚期,主動報名援鄂抗疫,將潔白的婚紗換成了戰袍,與在西藏邊疆駐守的軍人丈夫一同為疫情防控貢獻青春力量;藥學部主任曹富寧,帶領藥學部全體職工通宵達旦加班熬煮將近5萬袋預防中藥湯劑,發往全市疫情防控指揮一線……防疫期間,市中醫醫院「如意先鋒」隊成為醫院抗疫前線的「主心骨」,職工群眾的「定心丸」,為全院疫情防控工作匯聚起強大力量。
市中醫醫院通過「三方三融」培育黨建品牌的探索與實踐,進一步強化了黨員幹部的先鋒意識,發揮了品牌的影響力和推動力,打造了一支醫德高尚、業務精良、銳意進取、勇於創新的黨員先鋒隊。2019年,市中醫醫院「如意先鋒」黨建品牌榮獲南寧市衛生健康系統優秀黨建品牌。面對榮譽,市中醫醫院黨委將以提升組織力為著力點,以建設人文黨建為目標,繼續推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以品牌創建的新提升實現黨建工作的新跨越。
本報記者吳青華
通訊員倪鈺榮
本版審核:陳璐
本版統籌:張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