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提升幹部「微素養」守護黨的「生命線」
加強政務微博建設,發揮「微博問政」的輔政親民功能,增強運用政務微博密切黨群幹群關係、化解社會矛盾、引導輿論的能力,探索走出一條「微時代」的「新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在新時期踐行群眾路線必須思考的問題。
政務微博:「微時代」開闢群眾路線新陣地
當前,政務微博已成為社會公眾進行輿論監督的重要陣地,表達訴求、針砭時弊、建言獻策的重要工具,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手段。政務微博使黨和政府的執政方式、工作模式和工作作風發生了深刻變化,開闢了「微時代」踐行群眾路線的網絡新陣地。
政務微博創新了群眾路線的工作機制。從高音喇叭、報紙電視的宣講,到網上新聞發布、微博留言的互動,黨的群眾路線的工作機制在結合新的實踐中進行著持續的豐富和發展。政務微博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切反映民聲民意,真實體現群眾訴求,真情關心群眾疾苦,打開了官民溝通的新路徑,創新了群眾路線的工作機制。
政務微博拓展了群眾路線的實現路徑。政務微博搭建起了幹群互動的「連心橋」,暢通了民意直通車;政務微博是社情民意的「放大器」,短小博文、現場照片、精彩視頻及網民轉發評論,其威力遠超單向傳播的傳統媒體;政務微博是幹群關係的「溫度計」,測量的是政府對群眾利益的關切度,反映的是群眾對政府工作的滿意度;微博開啟了公共服務的「加速器」,通過「大眾麥克風」向政府「喊話」,反映政府沒看到、看不到的問題,在改善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務上發揮重大的社會效應。
政務微博體現了群眾路線的時代內涵。「為民務實清廉」是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是群眾路線的時代內涵,而政務微博很好地體現了這一內涵。「為民」,政務微博通過暢達民意來匯集民意、改善民生。「務實」,政務微博通過留言和建議隨時微評、分享政府工作,推進科學決策,提高民主監督和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水平。「清廉」,政務微博使政府的各項工作都受到網民公開自由的監督,在推進反腐倡廉、遏制公權濫用和貪汙腐敗方面形成不可忽視的制衡力量。
提升「微素養」:守護黨的「生命線」的必然要求
面對微博從「微」不足道發展成為無「微」不至的「微時代」,「微素養」日益成為執政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領導幹部運用媒體服務群眾、管理社會的必備能力,成為「微時代」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守護黨的「生命線」的必然要求。
學說「微語言」,擅用網絡語言。一是要說家常話。要找到與群眾在交流內容和情緒表達上的共振點,摒棄高高在上、冷漠生硬的「官話體」,多說有人情味、接地氣的話。二是要說內行話。在面對網絡負面輿情和網絡突發事件時,政務微博應當遵從官方回應的基本規範,利用「微直播」有圖有真相地傳播優勢,主動搶先發聲,科學答疑解惑,把矛盾消除在萌芽中。三是要說實在話。政務微博要想擁有群眾「粉絲」,贏得群眾對政府工作的投票,就必須對群眾的合理訴求和期待做出快速回應並付諸行動,對暫時做不到或不能做的事,要主動說明原因。
擺正「微心態」,找準角色定位。一是有平等尊重的心態。以平等之心問情於民、問需於民;以尊重之心問計於民、問政於民。有了平等尊重的心態,就不會有「你個白痴」的飛揚跋扈;就不會有「沒時間跟你閒扯」的敷衍輕慢;就不會有「已閱」、「辦理中」的冷若冰霜。二是有坦誠包容的心態。面對「微時代」的「眾聲喧譁」,應以坦誠包容的心態面對群眾批評、質疑的「刺耳」之聲,多一分「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執政理性,多一點「良藥苦口、忠言逆耳」的執政智慧,多一份勇於負責、敢於擔當的執政胸懷。三是有積極作為的心態。要洞悉微博內在規律,充分利用政務微博主動了解群眾訴求,關注社會弱勢群體,通過主動設置議題、及時公開信息、客觀回應質疑,達到解說政策、疏導情緒、溝通思想、消除隔閡、尋求理解、達成共識的目的。
關注「微民聲」,體察社情民意。一是須做到群眾微聲音,聲聲入耳。「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各類網站、論壇和微博平臺,就像一片「微」言大義的「草野」。領導幹部要時刻把群眾放在心上,以群眾滿意為最高標準,通過政務微博等各種網絡手段,最大限度地打撈那些「沉沒的聲音」,暢通群眾利益訴求渠道。二是須懂得百姓身邊事,事事關情。政務微博連著「微民意」,但是再微小的民意也事關民生民情,應當成為執政者眼中的大問題,成為施政改革的大方向。
做好「微調研」,實現問政於民。一是實現從微服私訪,到微博問政。進入「微時代」,執政者應把上網了解民意、傾聽民聲當作一種現代社會的「微服私訪」,把政務微博看作了解民情、匯集民智的「信息庫」,看作辨清是非、明察秋毫的「千裡眼」,看作維護民生、化解危機的「智囊團」。轉變執政理念,樹立服務意識,才能真正掌握社情民意的第一手資料,切實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把群眾路線走實、走好。二是實現從微博中來,到群眾中去。「微調研」為網絡時代的基層調研提供了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徑。做好「微調研」,就是通過政務微博,在政策制定前向群眾徵詢意見,廣納民意;在政策執行中聽取群眾反饋並及時改進,把握民情;在政策出臺後吸納群眾有價值的觀點和建議,匯聚民智。做好「微調研」,還要注意將網上調研與實地調研有機結合,做到從微博中來,到群眾中去。(作者單位:山東省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