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印尼地震監測機構測定,今早5時53分,印尼中爪哇省日惹市附近發生6.2級地震,地震發生在人口密集地區,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我們第一時間連線了中科院院士、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譽所長、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院長陳運泰教授。
搜狐:為何印度尼西亞最近兩年地震頻繁?
陳運泰:印度尼西亞處在印—澳板塊與歐亞板塊的交界處,東鄰菲律賓板塊與太平洋板塊、我們知道板塊是處在不斷運動中的,板塊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地震發生的根本原因。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爪哇島等島弧實際上是板塊相互作用的結果,是俯衝帶在地面的痕跡。
其實這次地震,就這個地區來說,算不上是一次非常大的地震。兩年前的蘇門答臘9.0~9.3級地震是一次特大地震,還引發了印度洋特大海嘯。但因為這次地震震中位於人口稠密的旅遊勝地日惹,所以傷亡和損失相當嚴重,傷亡的數字可能還會繼續增加。
搜狐:這次地震和前兩年發生的海嘯有關係嗎?
陳運泰:地震活動、火山噴發都是板塊之間相互作用的結果,多數海嘯是由地震激發產生的,它們之間是有關聯的,但它們之間是如何關聯的仍須做深入的、具體的研究。
搜狐:那麼這樣的釋放期或者活躍期將持續多長時間呢,會不會有一周期存在?
陳運泰:地震的發生是地下巖石中的應力「緩慢積累—快速釋放」再「緩慢積累—快速釋放」的周而復始的過程,但這個地區的地震是不是有周期性,那怕是準周期性?如果有,周期有多大?單憑几次地震的記載,很難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
搜狐:我們是不是可以說,在2004年12月26日蘇門答臘島9.0~9.3級地震以後,不會再發生這麼大的地震了?
陳運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就該地區來說,近期再發生一次像蘇門答臘9.0~9.3級特大地震那麼大的地震可能性的確很小。
搜狐:會不會引發海嘯?
陳運泰:一次6.2級的地震要引發像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特大海嘯那麼大的海嘯來說是太小了,但引發小規模的海嘯還是可能的。
搜狐:伴隨這次地震的還有火山的噴發,為什麼?
陳運泰:火山噴發和地震活動一樣,都是板塊相互作用的結果。這次地震的發生使處於同一構造帶上的默拉皮火山噴發加劇是毫不足怪的。
搜狐:印度尼西亞的地震頻繁會不會影響到中國大陸以及沿海周邊島嶼?
陳運泰:地震的發生與板塊之間的相互作用是密切關聯的。比如1976年7月28日發生的唐山大地震,在此前的7月14日在印尼的峇里島就發生了6.9級地震,在這之後的8月16日在棉蘭老島又發生了8.1級地震。再比如兩年前蘇門答臘島地震前三天,在南極洲附近的麥誇爾島也發生了8.1級地震。這種「遠程觸發」作用,如果有的話,到底是怎麼觸發的,目前科學家仍在研究中。對「地震的遠程觸發」應當予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