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世界各地頻繁發生強烈地震,給人們帶來恐慌與不安。除了阿爾及利亞、日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地外,中國特別是中國的臺灣地區也是頻頻發生。那麼今年為什麼地震會這麼頻繁?還有沒有大的地震發生?就相關問題,本臺記者陳小清採訪了地震學家張少泉教授。
記:張教授,你好,近半年來中國、阿爾及利亞、菲利濱日本和印尼地震不斷,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你從地震發生的角度來說,為什麼地震會這麼頻繁?
張:最近一個時期,特別是五六月份以來,環太平洋地震帶,特別是西部,西邊的日本、印尼、菲利濱包括我們的臺灣在內都有活動的整體加強,特別是幾個7級地震或接近7級地震的發生,預示這西部比較活躍。從整體來講,環太平洋地震帶,他是一個很穩定的地震帶,每年的發生次數都不低,這為什麼要引起注意呢?因為時間間隔太短了,接連發生,而且又是在一個帶上,這是一個原因,另外還有一個原因是我們叫做歐亞地震帶,實際上是和環太平洋地震帶相交一直延伸帶地中海、喜瑪拉雅的這個帶上的阿爾及利亞,因為阿爾及利亞地震意味著非洲的板塊擠壓歐亞板快,而日本印尼菲利賓地震是意味著太平洋板快擠壓歐亞板快,所以從兩面擠壓,我們中國處在歐亞地震帶上,在兩面夾擊的情況下,就不得不考慮他的活動背景,這是大背景。最近,我把最近三年第一季度一月、二月、三月這一帶的地震點出來看,相對來說,今年比去年,前年是有所提高的,同一時期相比是有所提高,當然我們不能針對提高什麼作深入的判斷,但至少我們可以說明一點,就是板快擠壓確實在加強,值得我們特別注意在哪呢?就是兩個活動帶都在加強,兩個板快都在向一個板快擠壓,這種情況下,我覺得不能不注意,這是一件事。那麼對從擠壓的結果來看,除了最近花蓮那邊有地震,另外在內地的呼和浩特一帶,山東青島一帶也有地震,這些地震相對於平時的背景有提高的,而且面相對來講比較廣,幾個地方都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有加強注意。
記:你的意思就是說,可能下一步地震會比較頻繁或者說可能會有大的地震發生?
張:象我剛才談的這些只能叫做是一個地震趨勢判斷,談不上預報。我覺得有更正一下一般老百姓的概念,只要談未來的事好象都叫預報,其實不是,在專業裡面,我們把這個趨勢判斷,大形勢判斷,有可能增強或減弱,是一個起伏的判斷。我們談預報都是針對具體事件,在什麼那時間、什麼地點,多麼大的地震,在什麼時候發生,必須時空強都具備,而且是對一個或一組事件來說,而不是談的一個大的時空背景,所以不能叫預報,也不能叫預測,只能是對未來趨勢的一種整體判斷。
記:對,也就是這種判斷將來不一定會發生。
張:因為地震各地每時每刻都在發生,我們所說的是大的地震發生未來有沒有可能。一般來說從全球的角度來講,都是指六級半和七級以上,因為一年平均也有這麼一二十個七級或七級以上的,一年最多平均也就有一倆個八級或八級以上,所以100多個六級以下的,八級、七級、六級這樣一個衰弱的總體趨勢,是全球活動的水平,象日本、臺灣、菲利賓、印尼發生地震有所增強,但是能不能從這個地震就能判斷或斷定了今年就是一個地震高水平,現在還不好說,因為現在還沒有一個大家公認的指標來定義他是一個高活動的區域。這種判斷跟預報應該來說有很大的不同,普通老百姓可能有一些疑惑的地方,也不能怪老百姓,比如在哪個城市的人自然關心今年我這個城市有沒有大地震,他關心一個具體的時間和地點,而大趨勢判斷是一個全局,而作全局判斷主要用在那方面呢?一是政府或國際上的一些地震組織,他們在考察趨勢問題上的作用還是不一樣,老百姓的要求是具體的,但不能通過一個趨勢判斷就說你那裡會有多大的地震,這樣會誤導老百姓的。
記:那從最近板快擠壓的情況來看,從半年多地震發生的規律來看,你這種判斷什麼地方最容易發生地震呢?
張:現在看來,既然發生的地區很可能在他活動的區域裡面,因為咱們說的一帶不是指密密實實的都有,還是在幾個點上,所以在已經發生地震的地方和他的延長線上,我們只有加強注意。比如說,在歐亞地震帶上,臺灣正好在兩個板快的交匯處,他即在歐亞地震帶上,又是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菲利賓往北擠壓,而在這個地震帶上正好出現一個強烈的在我國最強的地震帶,在中國數老大了,地震活動最強,所以象臺灣地震,內陸臺站、臺灣都非常重視,在某種程度上,臺灣地震強弱、起伏在內陸上有一定的啟示作用,有人把他叫做信號,有一定的相關性,因為從構造上來講,臺灣底下地殼的構造同內陸的構造還是連成一體的。
記:那麼我們中國在地震上也是比較頻繁了,在一些地震當中,新疆地區、青藏高原、臺灣地區這一帶頻率非常高,是不是可以說這兩個地區板快活動非常頻繁?
張:我們考慮內地四個角,一個是印度板快擠壓的,象雲南、四川地區,青藏這一帶,再一個是新疆這一邊的,新疆地區基本上屬於中伸緣地帶,受中亞地區內陸的影響,再一個是東北地區,日本俯衝帶到吉林的中伸緣地帶,再一個是臺灣,兩個地震帶的交匯處,所以大陸的四個角地震的一些活動特別引起我們的一些關注,內陸地區的地震活動如何,很注意他的一個相互影響,所以地震家特別注意西部地區的活動和東部有沒有一種呼應關係。(陳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