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並不是均勻分布於地球的各個部位,而是集中於某些特定的條帶上或板塊邊界上,所以在這些條帶上或板塊邊界上的地區容易發生地震。
(1)世界地震分布
在世界範圍內,主要地震帶包括環太平洋地震帶與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它們都是板塊的匯聚邊界。
①環太平洋地震帶。沿南北美洲西海岸,向北至阿拉斯加,經阿留申群島至堪察加半島,轉向西南沿千島群島至日本列島,然後分為兩支,一支向南經馬裡亞納群島至伊利安島,另一支向西南經我國臺灣、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至伊利安島,這兩支再匯合後經所羅門至紐西蘭。
這一地震帶的地震活動性最強,是地球上最主要的地震帶之一。全世界80%的淺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幾乎全部深源地震都集中於該地震帶,其釋放出來的地震能量約佔全球所有地震釋放能量的76%。
②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主要分布於歐亞大陸,又稱為歐亞地震帶。西起大西洋亞速爾島,經地中海、希臘、土耳其、印度北部、我國西部與西南地區,過緬甸至印度尼西亞與環太平洋地震帶匯合。
這一地震帶的地震很多,也很強烈,它們釋放出來的地震能量約佔全球所有地震釋放能量的22%。
(2)中國地震分布
我國地處世界上兩大地震活動帶的中間,地震活動性比較強烈,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個地震帶:
①東南沿海及臺灣地震帶。以臺灣的地震最頻繁,屬於環太平洋地震帶。
②郯城—廬江地震帶。自安徽廬江往北至山東郯城一線,並越渤海,經營口再往北,與吉林舒蘭、黑龍江依蘭斷裂連接,為我國東部的強地震帶。
③華北地震帶。北起燕山,南經山西到渭河平原,構成S形地震帶。
④橫貫中國的南北向地震帶。北起賀蘭山、六盤山,橫越秦嶺,通過甘肅文縣,沿岷江向南,經四川盆地西緣,直達滇東地區。它為一規模巨大的強烈地震帶。
⑤西藏—滇西地震帶。屬於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地震帶。
此外,還有河西走廊地震帶、天山南北地震帶以及塔裡木盆地南緣地震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