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步入地震活躍期,地震頻繁來襲如何自救?

2021-01-19 航旅聚合

12小時內,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和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縣相繼發生6.0級以上地震,對此,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的專家指出,兩地處於不同地震帶,但動力源相同,這兩次地震標誌著我國或將步入地震活動頻繁時期。那地震頻繁來臨,我們要如何自保?

據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通報,8月8日21時19分在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北緯33.2度、東經103.8度)發生7.0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裡;8月9日7時27分在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縣(北緯44.3度、東經82.9度)發生6.6級地震,震源深度11公裡。

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分析稱,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縣屬於龍門山斷裂帶,而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縣則屬於天山地震帶中帶,兩地雖屬於不同地震帶,但都在青藏高原周邊,動力源相同,皆為印度洋板塊向亞歐板塊推擠的結果。

新疆博爾塔拉州精河縣

他指出,「印度洋板塊以每年5釐米的速度向北和向東擠壓,將青藏高原抬升,在抬升過程中,青藏高原鬆軟的物質發生東移,而四川盆地為剛性物質較堅硬,鬆軟物質受到阻擋,形成能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地震。」


據悉,今年上半年我國地震活動水平偏低,6級以上地震為4次,低於往年的平均水平,放眼全球,地震活動水平也相對較低,7級以上地震為5次,遠少於預測的次數。孫士鋐指出,地震活動具有「成叢」的特點,「意思是地震活動時間不精準,一個時代多,一個時代少」。根據地震「成叢」的特點,此次連續發生在四川和新疆的兩次地震,說明國內現在又處於一個地震活動活躍階段。

那大地震來臨時,我們如何自救?以下這些地震自救知識,一定牢記!

地震後房屋倒塌有時會在室內形成三角空間,這些地方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它包括床沿下、堅固家具下、內牆牆根、牆角等開間小的地方。以前人們認為鑽到床底下最安全,但床底下能躲不能逃,並非最佳的躲藏之處。

要選擇上面沒有懸掛物,附近沒有電源插頭的地方,以防上面的懸掛物落下砸傷及電源線著火引發的次生災害。

唐山地震時,有人鑽進衣櫃躲藏,幾天後救援隊發現時,人是完好的,但最後憋死了。

可以背靠在門框上,手抱頭,待地震結束時準備隨時轉移,為逃生準備活路。

此處最安全,地震時,尺度越小的房間越安全,尺度越大震動越大越容易倒塌。衛生間的牆多是承重牆,房頂墜落物少,相對更安全。

守著水源是衛生間的一大優勢,唐山地震,有人靠水維持了很長時間。

地震發生時,切莫全家人都一起躲在衛生間,分散躲藏可以增加生存機率。因為,地震時哪裡最安全並不確定,只是相對的安全,人員分散躲藏意味著總有人在外面以防萬一,可以在震後即時展開救援。

現在的樓一般都是框架式結構,磚起到的作用是隔風隔雨,但不承重。地震時,如果人躲在窗戶下,很容易被甩出去。

一旦斷電,上不來下不去就卡在裡面出不來了。萬一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可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後避難。

應該是就近——離地面近就往地面跑,離樓頂近就往樓頂跑,總之,「見天見地」都能夠和外界接觸,相對更安全。

在同等條件下進行比較,磚混結構的主要承重材料磚砌體為脆性材料,抗震性能較差,框架結構稍勝之。地震發生後,住在磚混老樓裡面的人應更主動地尋找機會,迅速撤離。

2008年在汶川地震現場救援時發現,一些場所樓內的遇難者是在過道、樓梯或者屋門口附近。這表明地震時人們在外逃,但是還來不及到達安全地點就被倒塌的房屋掩埋。地震時,群體逃生時一定要按順序逃離,前面的人為後面的人逃生留下時間。

住在一、二層樓,也不要選擇跳樓逃生,跳樓不僅會造成骨折,還會被高處墜落的重物砸傷。

應立即躲到炕沿、牆根下、桌子及床下。要儘量利用身邊物品,如棉被、枕頭等保護住頭部。

若正處在門邊、窗邊,且窗外無其它危險建築,可立即逃到院子中間空地上。平房區電線零落,地震時火災發生率特別高,尤其要防。

平房胡同內路面狹窄,四處皆是自建房,倒塌的房屋可能把路面覆蓋住了,逃生時最好避開此處。

正在學校上課時,如果發生地震,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震後要按照平時的逃生訓練,在老師安排下有序向教室外面轉移。撤離過程中,在樓梯轉角處最容易發生踩踏事件,要有序通過。

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

汽車看起來很結實,但其實只是薄薄的一層,不堪一擊。發生大地震時,如果你在駕車,汽車會像輪胎洩了氣似的,無法把握方向盤,難以駕駛。此時應避開十字路口將車子靠路邊停下,然後立即下車抱頭蹲在車邊。

能否逃離,一切取決於有沒有良好的制度保障。震後,公共場所一面漆黑,驚恐的嚎叫聲四處而起。千萬不要慌亂湧向出口,避開人流的擁擠,避免被擠到牆或柵欄處。

與其亂衝亂撞,不如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避開弔燈、電扇等懸掛物,保護好頭部。在商場、書店、展覽館、地鐵等處應選擇結實的櫃檯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

遠離玻璃櫥窗、門窗或玻璃櫃檯。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懸掛物。

立即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

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高大建築;不要停留在過街天橋、立交橋的上面和下方。

要注意躲開廣告牌、街燈、物料堆放處;要避開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還應該注意自動售貨機翻倒傷人。

避開狹窄的街道,危舊房屋、圍牆,女兒牆、高門臉、雨篷下等處,還要注意避開高壓線和下水道。

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

在海岸邊,要儘快向遠離海岸線的地方轉移,以避免地震可能產生的海嘯的襲擊,往高處跑,越高越好。如果海嘯時你在船上,那麼就隨船往深海走,因為海嘯是越邊上越危險。總之,要麼往高處,要麼往遠處。

相關焦點

  • 中國地震局專家:我國大陸進入新地震活躍期
    今年以來,我國大陸地區發生5級以上地震已有9次。我國地震形勢究竟如何?為何我國地震頻發?全球地震活動是否已進入活躍期?昨日是汶川地震7周年紀念日,也是全國第七個防災減災日,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我國地震形勢如何?
  • 地震來了如何自救 地震逃生自救方法
    今天早上又報導四川宜賓地震了,可見四川真的喜歡地震,但是沒辦法,誰叫他處在了地震帶上。雖然我們不能控制地震的發生,我們可以學會在地震中如何自救呀。有句話不是說:寧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掌握在地震中這些逃生自求的方法,可能在關鍵時刻是救命的。我想下面的這些地震自救方法你有必要知道。
  • 為什麼四川頻繁的發生地震,四川地震都分布在什麼地方
    導語:四川又發生地震了,這回是5.7級。據中國地震臺網最新消息,四川宜賓12月16日12時46分發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同天晚上,該地又發生了3.2。四川一直是我國地震高發區,為什麼四川地震如此頻繁呢?因為這裡屬在比較活躍的歐亞大陸地震帶上。
  • 為啥我國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遇到地震又該如何保護自己?
    4月18日發生在臺灣花蓮縣海域的6.7級地震為什麼我國地震如此頻繁?只是由於我國土地遼闊,所以我們每個人遇到地震的次數並不多。那麼,為什麼我國地震會如此頻繁呢?這是由地理位置決定的。經科學研究,全球主要的地震帶有三個,分別是環太平洋地震帶、喜馬拉雅-地中海地震帶和海嶺地震帶。
  • 旅遊時地震如何自救?旅行中地震前後自救方法大全
    導語:生命的旅途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一些突發狀況,而有時候,災難總是在我們玩得正開心的時候降臨了,例如地震。經常有些人會在旅遊的途中遇到地震,國內常發生地震的地方有四川、雲南等,國外有日本等。為了我們出行安全,你必須要懂得旅遊時地震如何自救?以下小編為你介紹旅行中地震前後自救方法大全。
  • 【防災減災安全知識】地震時如何自救?
    【防災減災安全知識】地震時如何自救? 2008年5月12日,我國四川汶川發生8.0級特大地震,損失影響之大,舉世震驚。設立我國的「防災減災日」,一方面是順應社會各界對我國防災減災關注的訴求,另一方面也是提醒國民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更加重視防災減災,努力減少災害損失。國家設立「防災減災日,將使我國的防災減災工作更有針對性,更加有效地開展防災減災工作。
  • 美國阿拉斯加地震 遇到地震如何自救?
    2017年3月2日訊,#地震快訊#中國地震臺網自動測定:03月02日10時11分在美國阿拉斯加州南部附近(北緯60.10度,西經152.91度)發生6.1級左右地震,最終結果以正式速報為準。(中國地震臺網速報)阿拉斯加州南部附近發生地震原標題:美國阿拉斯加州南部附近發生6.1級地震延伸閱讀:地震自救
  • 專家稱全球可能進入地震活躍期
    廣東處於中國東南沿海地震帶,但它跟全球全國都不一定同步本報訊 羊城晚報記者陳強報導:前日,8.8級地震襲擊南美智利,這離海地地震才不到1個半月。學界有人提出全球可能正進入地震活躍期,廣東省地震局局長黃劍濤在接受記者獨家採訪時對此表示認同,但他強調這並不意味著中國也進入地震活躍期。
  • 為什麼近幾年感覺地震這麼頻繁?
    有人說,對地震的恐慌來自對地震的不了解。今天,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地震的真面目。1、為什麼近幾年感覺地震這麼頻繁?現在處於全球地震活動高發期嗎?有傳言說,目前地球進入了8級地震活動的高發期,並且這一態勢可能還將持續。這個說法有道理嗎?專家認為,地震本身就是地球的板塊運動,它是一種自然規律,頻繁與否很難下結論。
  • 為何印度尼西亞最近兩年地震頻繁?
    據印尼地震監測機構測定,今早5時53分,印尼中爪哇省日惹市附近發生6.2級地震,地震發生在人口密集地區,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我們第一時間連線了中科院院士、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名譽所長、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院長陳運泰教授。  搜狐:為何印度尼西亞最近兩年地震頻繁?
  • 專家介紹地震自救基本常識
    雖然我國已初步建立防震減災管理體系,包括地震逃生在內的演習也經常舉行,但每年演習的參與者非常有限,演練的不過是「小眾」。大多數人對一旦遇到地震災害,如何應對還是不甚了解。    地震專家表示,公眾防震減災意識不強,是目前我國防震減災工作的一個薄弱環節。在2005年11月江西九江地震中,湖北東部一些縣市的學校出現學生擁擠踩踏事故,造成78名學生受傷。
  • 珙縣突發5.6級地震,多地震感強烈,地震面前如何有效自救?
    突發,據中國地震網發布,7月4號10時17分,四川省宜賓市珙縣突發5.6級地震,據悉,多地如重慶、成都等都有強烈震感,願本次地震無人員傷亡!地處珙縣的同學們,發生地震後通常會伴隨大量餘震,掌握下列方法,保證自身安全,加油。
  • 西雙版納地震為什麼這麼活躍?是在地震帶上嗎?
    西雙版納位於我國雲南邊陲,瀾滄江流域,橫斷山脈餘脈向東南延伸部分,這裡的地質構造較為複雜,受新生代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影響,地殼較為活躍,地震非常頻繁,較其它省份要多很多。下面我們看一張地圖:從我國大地構造來看,西雙版納屬於羌塘板塊的延伸部分,與揚子板塊相接,板塊交接地帶本身就是「多事之秋」,歷史上發生規模較大的地震,與板塊交接帶有關,而且次數非常多。
  • 如何在地震中保護自己?地震逃生自救演練在鐵西區保工一校開展
    地震,誰都不能保證不會經歷,為加強小學生的地震逃生自救安全知識教育,引導學生掌握防震減災常識和應急避險自救技能。認真聽地震逃生自救安全知識認真聽地震逃生自救安全知識同學們聽得非常認真同學們積極踴躍回答講師的提問同學們首先認真觀看了3個關於地震逃生的小視頻,了解了地震的危害,以及學習在地震來臨時迅速有效逃生並自救的方法
  • 地震專家分析世界地震頻繁發生原因
    今年以來,世界各地頻繁發生強烈地震,給人們帶來恐慌與不安。除了阿爾及利亞、日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地外,中國特別是中國的臺灣地區也是頻頻發生。那麼今年為什麼地震會這麼頻繁?還有沒有大的地震發生?就相關問題,本臺記者陳小清採訪了地震學家張少泉教授。
  • 日本多地惡臭未散盡地震又襲來,是地震帶要變活躍了嗎?
    據中國地震臺網消息,近日日本火山列島突然發生地震,震級達到了5.5級,日本方面測定此次震級達到6.2級,地震發生之後,周邊海平面也出現了劇烈波動
  • 地震來了,我們該如何自救?
    近日河北唐山發貨所能5.0級地震,小編在北京也感受到幾秒鐘的震動。當下,在地震發生時如何求生成為人們所迫切關注的話題。據相關報導稱,有人發明了地震床,就是在地震發生時躲到鋼結構特製的床內,改床不僅有抗震抗壓的功能,窗內還備有可供1人飲用的水及食物。可床不能隨時帶在身邊,在辦公、商場等場所,我們應該如何自救。
  • 地震來了不要慌,這些地震自救小常識送給你
    12月5日一大早一件突發事件引起了大家的關注就連備受關注的「冷空氣」也被它帶走了全部的熱度這件事就是地震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12月5日8時02分在河北唐山市豐南區(北緯39.31度,東經118.04度)發生4.5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河北、天津、北京等地網友表示有震感地震雖然令人不安但是也沒必要過於擔憂現在消防蜀黍就帶給大家地震自救小常識順口溜幫助大家在地震發生時保護自己的安全1地震自救小常識順口溜遇地震,莫驚慌
  • 廣東頻繁發生小地震正常嗎,有可能發生大型地震嗎?
    廣東有可能發生大型地震嗎?事實上,廣東省境內有五大地震帶,它們分別是河源邵武地震帶、泉汕地震帶、蓮花山地震帶、雷瓊地震帶和粵西地震帶。 廣東頻繁發生震級較小的地震是正常現象嗎? 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們就提到了廣東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境內覆蓋了五個地震帶。雖然地震的類型並不只有構造地震這一種,但是,這已然說明廣東頻繁發生震級較小的地震屬於正常現象。
  • 專家稱我國南北地震帶仍存發生7級地震可能
    定西地震的誘發原因是什麼,與汶川地震、蘆山地震有何聯繫?近年來,我國發生了多次震級較高的地震,這是否意味著我國地震開始活躍?就這些問題,記者採訪了中國地震臺網中心地震預報部主任劉傑。  此次地震屬正常地質活動  此次甘肅省岷縣、漳縣發生的地震,是該地區500多年來發生的最大地震,震中烈度達到八度。人們不禁要問,此次地震的成因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