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新忠 本報記者洪泉 發自廣西
廣西全州縣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以下簡稱檢測中心)中心緊扣事業單位績效考核目標,以績效考核為導向,以「科學嚴謹、公平公正、準確高效、優質服務」為質量方針,以全年檢驗報告差錯率≤0.5%、全年檢驗報告事故率≤0.2%、全年檢驗報告及時率≥95%、全年服務質量滿意率≥98%為質量目標,圍繞創建區域性檢驗檢測中心,強化隊伍建設、能力建設和質量體系建設,積極打造縣級區域性重點檢驗檢測中心,檢驗檢測能力取得了長足發展,為全縣人民飲食用藥安全提供了堅實的技術保障。
以績效考核為導向 積極打造一流的科研檢驗隊伍
食品藥品檢測工作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很強的工作。為進一步提高中心檢驗人員隊伍的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檢測中心以績效考核為導向,堅持人才興檢的發展理念,明確崗位職責,健全完善績效考核長效機制。2020年先後派出技術人員8人次,參加氣質聯用儀、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等操作培訓,邀請桂林市食品藥品檢驗所(桂林銳德檢測認證技術有限公司)有關專家到實驗室培訓儀器操作技術6人次。
同時,建立學習交流制度,外出學習人員分享學習體會,針對檢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從操作、責任、培訓、核實四方面進行整改落實。2018年以來共派技術人員外出國家、區、市級食品藥品(產品檢驗)檢驗機構進修學習60人次,參加美國安捷倫公司組織的上海、北京、廣州等地進口儀器操作維修培訓6人次,參加廣西-東協食品藥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心組織的全區檢驗技術論壇會議3次,做主題發言2次。
以績效考核為基礎 積極打造縣級一流食品藥品檢驗能力
檢測中心擁有大型儀器氣質聯用儀1臺、高效液相色譜儀2臺、氣相色譜儀1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2臺、原子螢光分光光度計1臺、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1臺、生物安全櫃3臺、潔淨工作檯2臺、生化培養箱6臺及輔助設備共90多臺套,食品安全快速檢驗車1臺,固定資產達1300多萬元。2018年6月順利通過首次食品檢驗資質技術評審,9月獲得《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證書》。
2020年5月,該中心申請食品檢驗資質擴項,涉及食品大類、生活飲用水、飲用天然礦泉水、包裝飲用水、大米、幹制米粉、鮮溼類米粉、米香型白酒、消毒餐飲具等九大類別共計67項。擴項後檢驗能力共計150餘項,具備現場檢測食品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等10多項快速檢測能力,在全區率先具備區域性食品藥品檢驗檢測機構的檢驗能力。
以績效考核為抓手 嚴抓內部管理 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
檢測中心以績效考核為抓手,加強質量控制,提升管理水平。把內部管理作為工作重點,根據工作類別分為理化室、微生物室、業務室、質量管理辦公室四個組。業務室負責樣品受理、檢驗任務單及檢測報告編輯發放存檔等。理化室、微生物室負責樣品檢驗,質量管理辦公室負責組織內審工作。人員分工既互相交叉,又各負其責。要求科室每年年初制定四個計劃:工作計劃、試劑耗材計劃、人員學習計劃及質量控制計劃。實驗室管理實行五項責任制:安全衛生責任制、儀器使用責任制、試劑耗材責任制、樣品保管責任制及資料檔案保管責任制;三項記錄:儀器使用記錄、樣品流轉記錄、實驗室用品出入庫記;五項制度:國家違禁危險品採購和保管制度、標準液和試劑保管制度、儀器檔案制度、檢測人員檔案制度、學習檔案制度。
同時,根據RB/T 214-2017 《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能力評價-檢驗檢測機構通用要求》,完成了新版《質量手冊》和《程序文件》編寫,與各科室籤訂了《實驗室安全責任狀》,進行了內部審核1次、管理評審1次,質量體系文件宣貫10次,保證了實驗室高效運行。
2020年以來,該中心參與春季學期開學食品安全檢查、全州縣人大第十六屆第五次會議等重大活動保障。在活動期間,現場對各供餐單位的食材開展了農殘、食用鹽碘含量、水分、酸價、鹽酸克倫特羅、孔雀石綠等項目的快速檢驗,累計外出檢測96人次,全力保障了重大活動的食品安全。截至11月21日,共受理大米、幹制米粉、鮮溼類米粉、米香型白酒、包裝飲用水、生活飲用水、消毒餐飲具等263批次(含擴項),食品檢驗業務開展順利,檢驗能力不斷提高,委檢單位滿意度高、零投訴,為全縣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和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撐。
開展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大練兵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