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答題選手「何以解憂」、「依然」、「同樂」、「健康華華」都答對了答案,而選手「何以解憂」答題時間是最快的,所以他獲得了勝利!
這一次根據讀者的要求,我給大家帶來了蜉蝣的圖片和介紹,一起來看一看吧!
蜉蝣目英文:mayfly,通稱蜉蝣,具有古老而特殊的性狀,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和蜻蜓目可同分為古翅次綱,他們的翅不能摺疊。蜉蝣目昆蟲體形細長柔軟,體長通常為3-27mm,觸角短,複眼發達,中胸較大,前翅發達,後翅退化,腹部末端有一對很長的尾須,部分種類還有中央尾絲,稚蟲水生,成蟲不取食,壽命很短,僅一天而已,但它在這短短的生命中,綻放了最絢爛的光彩。
今天我來為你們介紹致命生物第二十五種:裝著鐮刀的死神--螳螂。
螳螂亦稱刀螂,無脊椎動物,屬肉食性昆蟲。在古希臘,人們將螳螂視為先知,因螳螂前臂舉起的樣子像祈禱的少女,所以又稱禱告蟲。螳螂是昆蟲中體型偏大的,身體為長形,多為綠色,也有褐色或具有花斑的種類;標誌性特徵是有兩把"大刀",即前肢,上有一排堅硬的鋸齒,末端各有一個鉤子,用來鉤住獵物。頭呈三角形,能靈活轉動;複眼突出,大而明亮,單眼3個;觸角細長;頸可自由轉動;咀嚼式口器、上顎強勁。前足腿節和脛節有利刺,脛節鐮刀狀,常向腿節摺疊,形成可以捕捉獵物的前足;前翅皮質,為覆翅,缺前緣域,後翅膜質,臀域發達,扇狀,休息時疊於背上;腹部肥大。前足捕捉蟲,中、後足適於步行,漸變態。
螳螂除極地外,廣布世界各地,尤以熱帶地區種類最為豐富。世界已知2000種左右。中國已知約51種。其中,中華大刀螂、狹翅大刀螂、廣斧螳、棕靜螳、薄翅螳螂、綠靜螳等。另外螳螂還是中國農、林、果樹和觀賞植物害蟲的重要天敵。人們還根據螳螂創編了一套拳法,叫做螳螂拳。練好了就會非常厲害,徒手碎大石什麼的都沒有問題。有些種類是孤雌繁殖,如美國大草螳等。螳螂是肉食性昆蟲,獵捕各類昆蟲和小動物,在田間和林區能消滅不少害蟲,因而是益蟲。性殘暴好鬥,缺食時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現象。分布在南美洲的個別種類還能不時攻擊小鳥、蜥蜴或蛙類等小動物。螳螂有保護色,有的並有擬態,與其所處環境相似,藉以捕食多種害蟲。動作靈敏,捕食時所用時間僅有0.01秒。它只吃活蟲,以有刺的前足牢牢鉗食它的獵物。受驚時,振翅沙沙作響,同時顯露鮮明的警戒色。常見於植叢中而非地面上,體形可像綠葉或褐色枯葉、細枝、地衣、鮮花或螞蟻。依靠擬態不但可躲過天敵,而且在接近或等候獵物時不易被發覺。
因此,螳螂必須致命!deadly(致命)
下一次的致命生物又是什麼呢?開始答題吧!不知道規則的朋友們可以查看公眾號菜單裡的「答題規則」哦!
A.恆河鱷 B.印度鱷 C.美洲短吻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