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中國市場增幅領跑全球

2021-01-07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今天「健康碼」、「通行碼」等各種碼無處不在,用手機掃一掃,就能確定你是安全人員還是有風險人群,瞬間決定讓你通行還是拒之門外,為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這一「碼」可知的背後是大數據的力量。今年因為疫情的發生,從機構、企業到個人,都深深地感受到大數據對我們生活、工作帶來的巨大影響。而目前我們看到的也僅僅是大數據利用的「冰山一角」,在數字經濟時代,我們期望破解大數據利用的難題,進一步釋放數據的價值。


  疫情發生 倒逼大數據利用提速


  今年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迅猛,有諸多利好。疫情的發生給各行各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也進一步倒逼了大數據應用,使得大數據產業發展提速。根據IDC最新預測,2020年中國大數據相關市場的總體收益將達到104.2億美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16.0%,增幅領跑全球大數據市場。IDC預測,2020年,全球大數據相關硬體、軟體、服務市場的整體收益將達到1878.4億美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3.1%。


  而從行業上來看,2020年中國大數據技術與服務市場中收益前三的行業依次是金融(包括銀行、保險、證券與投資)、政府(包括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以及通信,三者總和佔中國總體的50%以上。在金融行業中,大數據分析技術賦能於金融反欺詐、風控、信貸等業務。在政府行業中,智慧城市、公共安全、交通、氣象等各部門對大數據應用較多。在電信行業中,三大運營商擁有龐大的個人位置數據,精準營銷、信用評估等是大數據技術主要的應用方向。


  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為大數據的應用與產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市場氛圍。《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工業大數據發展的指導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以及最近公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等,都對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等,提出了明確的目標以及一系列的發展舉措。不斷破解利用大數據中的難點,充分釋放數據的價值,進一步加速數字經濟的發展,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知盛數據CEO王曉梅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採訪時特別提及了今年是數據安全的分水嶺,2020年7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草案)》全文發布並徵求意見,可稱為是中國數據安全的元年。中國大數據領域的數據安全有了新的起點。中國數據安全法的推進預示著中國的數據安全保障將有法可依。


  各個ICT企業紛紛推出一系列的大數據平臺以及解決方案,為企業、機構等利用大數據搭建了平臺,進一步降低了數據利用的門檻,豐富了數據利用的供給側能力。事實上,今年以來「數據中臺」概念和解決方案異常火爆,進一步佐證了大數據市場發展的火熱度。


  加快治理與倫理建設 充分釋放數據價值


  隨著大數據利用從C端向B端不斷延伸,大數據應用的進一步深入,數據利用也暴露出許多問題。IDC中國研究副總監盧言霞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數據缺乏相應的標準是嚴重影響數據利用的很大一個障礙。一方面行業企業的元數據缺乏相應的標準,這會導致企業內部的數據不一致而無法進行分析利用;另一方面不同機構之間進行數據交換共享也缺乏相關標準,這會阻礙數據交換共享數據融合,影響數據利用。


  除了數據標準,數據治理是今年另外一個被高度關注的焦點。如果不能夠更好地進行數據治理,我們很難從數據中獲得更大的價值。「做大數據的科技工作者,應該像垃圾分類管理員學習,在撿之前就知道垃圾怎麼分類,會產生什麼價值。」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曼青表示。只有這樣才能夠將大數據的價值充分釋放。吳曼青認為要想充分發揮大數據的作用要在三個維度進行發力:一是儘可能保持數據的多樣性,二是數據模型的準確性也非常重要,三是儘可能保證數據的準確性。


  如果我們缺乏數據治理的思維,那麼有可能我們收集上來的數據同樣會形成巨大的「數據垃圾。」中國科學院院士葛均波以醫療領域為例,講述了目前在醫療領域推動人工智慧醫療建設過程面臨的障礙,由於對於數據缺乏標註和治理標準,導致醫療大數據仍然「大而混亂」。「我們20億條就診數據裡面,其實收集的很多信息對疾病診療是沒有用的,怎麼甄別出來?缺少統一的標註、治理標準。」葛均波說。


  所以,中國工程院院士郭桂蓉呼籲,要加強數據治理,構建完善的大數據法治體系。在數位化時代背景下,作為生產資料的數據資源具有數量巨大、數據變化快的特點,造成大數據分析和應用場景更加複雜,因此必須遵守一定的法律法規以及道德標準。


  網際網路平臺利用大數據「割會員韭菜」事件,最近引發了全社會關注。數據利用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我們以「科技向善」的角度來利用數據,能夠很好地將大數據造福於百姓、有利於經濟發展,但如果被利益驅動缺乏底線,則有可能帶來巨大的危害。


  王曉梅表示,大數據/人工智慧的倫理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最近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某些「失態」,本質是違背了倫理,要解決這樣的問題,政府不僅要引導監管,還需儘快制定可執行的倫理體系和配套措施,人工智慧才能行穩至遠。而企業內部則需設立倫理委員會,領先企業可以自願「先行先試」。這方面可以借鑑醫學領域,在醫學產業裡有相對成熟的倫理委員會,包括醫療器械臨床試驗、穿戴設備的使用等,都需要經過倫理委員會的討論認定,這樣不僅保證數據使用的合理合法,更加保障了數據使用符合倫理。


  賽迪智庫信息化與軟體產業研究所所長、中國軟體評測中心副主任吳志剛認為,要防範數據安全的新風險,必須加強底線思維,強化倫理道德規範,提升數據安全防範意識,遵守民法典及個人隱私保護的相關要求,構築數字生態安全體系,同時要加強統一的監督制度,防範非傳統安全風險。亟須完善數據方面的相關法律、規範等制度建設,開展數據安全治理,平衡數據流通使用與個人信息保護及數據安全之間的關係,加強個人信息保護,加大數據安全保護力度,確保數據要素市場得以安全有效運行。(記者 李佳師)


  轉自: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並註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繫: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相關焦點

  • 去年中國能源消費增幅20年最低 核能增長近30%領跑全球
    根據2015年的能源相關數據,過去一年間全球能源的需求與供給已顯示出全球能源消費進一步放緩,能源結構正在向低碳燃料轉型的趨勢。2015年,全球一次能源的需求僅僅增長1%,增幅遠低於10年期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國能源消費增幅雖然只有1.5%,創近20年最低增幅,但中國已連續15年成為全球最大的能源增長市場。
  • 報告: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增幅為0.6%
    報告: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增幅為0.6% 在全球碳項目(Global Carbon Project)中,研究人員發布了一份全球排二氧化碳放總量的估計值。
  • 英國鮮活海鰲蝦獲中國市場準入,出口量額將迎來大幅增長
    &nbsp文:UCN譯:胡路怡英國國際貿易大臣利亞姆·福克斯(Liam&nbspFox)21日表示,去年8月份中英籤署的農產品貿易協定開始生效,未來五年英國向中國的海產品出口將迎來大幅度的增長,鮮活海鰲蝦獲得出口中國的許可,年出口額將從1,850萬英鎊增至2,650萬英鎊,增幅超40%。
  • 休閒零食「國潮正當時」 中國數位化消費領跑全球
    休閒零食「國潮正當時」 中國數位化消費領跑全球 來源:新民晚報 • 2019-01-24 09:29:31
  • 中國生物技術三領域尋求全球「領跑」力量
    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在工業生物技術領域技術專利申請、核心期刊論文發表均超越美國等發達國家,居世界首位,在該領域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技術大國。記者從科技部和中科院了解到,在生物技術領域,中國的幹細胞、精準醫療、基因編輯等正在培養領跑世界的技術與產業。
  • DNF增幅11要多少錢?3組數據告訴你答案:遊戲幣崩盤,玩不起!
    那麼增幅比起強化要貴多少呢?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增幅玩不起」這句話,但是對於增幅到底有多麼氪金可能都沒有一個「數字概念」,本期大樹就用一組數據告訴大家,相信很多玩家看完之後會覺得:遊戲幣崩盤了,真玩不起了!
  • 中國5G領跑全球,NASA 卻要在月球搭建4G網絡?
    美國宇航局要在月球建4G網絡了,難道諾大的地球已經不夠它折騰了嗎?其實不然,月球建立4G網絡僅是美國一個宏大計劃的一部分,並且該計劃已經向外界公布。你知道美國宇航局「阿耳忒彌斯」計劃嗎?阿耳忒彌斯是希臘神話中的月亮女神,可想而知「阿耳忒彌斯」計劃是與月球有關。
  • 中國民航「領跑」全球航空業
    (圖片來自電視截圖)提振信心 領跑全球民航業是促進全球經濟發展和文化交流的服務支撐型產業。在過去3個月中,(漲幅最大的)全球十大航空公司股票中的九個是中國公司。且除了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外,其餘公司的股票均取得了兩位數的漲幅。表現最佳的是低成本航空公司春秋航空,該公司股價(在過去3個月)上漲了22%。來自于波音和空客兩大飛機製造商的消息也表明中國民航是全球恢復最快的。
  • 2018年全球碳排放增幅7年來最高,皆因中美兩國反彈
    根據全球碳項目(GCP)研究人員的判斷,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可能接近達峰的希望已經破滅:初步數據顯示,2018年化石能源和工業二氧化碳排放將增長約2.7%,為七年來的最大增幅。2017年化石能源和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長了1.6%之前,而在此之前三年的排放量保持不變。
  • 【油世界:2018/19年度全球食用油需求增幅主要靠棕櫚油滿足】據...
    >2019-02-25 09:56:05來源:FX168財經網 【油世界:2018/19年度全球食用油需求增幅主要靠棕櫚油滿足
  • 雷射顯示:中國市場全球最大 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進展
    原標題:雷射顯示:中國市場全球最大 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進展   11月21日,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承辦的2020世界顯示
  • 艾瑞7月數據:愛奇藝PC用戶3.62億領跑行業
    原標題:艾瑞7月數據:愛奇藝PC用戶3.62億,絕對優勢領跑行業   根據最新艾瑞iUserTracker數據顯示,2015年7月,愛奇藝PC端月用戶達3.62億,市場規模繼續領跑行業。同時,愛奇藝繼續蟬聯日均用戶、日均時長和月時長等多個核心數據頭名,並繼續擴大領先優勢,在PC視頻領域已逐漸形成獨大的局面。
  • 三駕馬車,助力中國「石墨烯+」領跑全球
    原標題:三駕馬車,助力中國「石墨烯+」領跑全球   「網際網路+、大健康+、+商業模式創新,是助力中國『石墨烯+』領跑全球的三駕馬車」。10月29日,參加2015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的國內著名商業模式創新專家、上海大唐國際品牌管理諮詢集團董事長趙猛博士,在創新大會新產品發布會上發表演講。
  • 合肥科學中心在量子、核聚變領域全球領跑
    張天培表示,「十三五」以來,安徽百年眼光、集全省之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目前已布局建設量子、能源、人工智慧、大健康四個研究院,構建科學中心「四梁八柱」,新建聚變堆主機設施、未來網絡設施合肥分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合肥一級核心站、雷電防護試驗設施等4個大科學裝置,並預研一批大科學裝置。
  • 跨國公司錨定中國市場關鍵詞:避風港 創新源 首秀場
    避風港 創新源 首秀場跨國公司錨定中國市場三大角色經濟日報記者 朱 琳受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2020年全球貿易、投資遭受重創,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企業發展面臨巨大挑戰。歐萊雅集團10月公布的2020年前三季度財報顯示,期內集團銷售額同比下滑7.4%,但中國市場實現強勁增長。財報顯示,截至9月底,中國市場實現20.8%的同比增長,遠超市場平均水平。在不同的分銷渠道和品類中,復甦速度差異顯著。其中,線下渠道和高端彩妝市場的增長形勢尤為鼓舞人心。
  • 走近芬蘭——純淨的北歐之國 教育領跑全球
    在距離赫爾辛基市不到半小時車程的萬塔市坐落著芬蘭目前最大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它採用全球最先進的技術進行垃圾的終極處理。這家電廠稱得上是全歐洲目前最現代化的電廠之一,也是全赫爾辛基大區範圍內唯一一家將廢物變成能源的工廠,能效高達95%。這家垃圾處理廠每年消耗掉大約32萬噸居民垃圾,產能可為萬塔市50%的面積供暖,同時還能為該市30%的居民家庭供電。
  • 依迅半月說|中國再領跑!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
    這是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首次工程化應用於高鐵建設領域,直接服務於軌道精調,確保軌道的位置和平順性嚴格達到設計標準。項目招標04北鬥技術中國再領跑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11月6日,將中國首顆6G試驗衛星順利發射升空,徹底宣告中國領跑全球6G。此次成功發射的6G試驗衛星,主要目標是在太空驗證衛星高速通信技術,這也是未來第六代通信的核心技術之一。
  • 全球還有多少石油可開採?2019最新權威數據出爐了
    原文標題《全球還有多少石油可開採?2019最新權威數據出爐了》。2019年12月,美國《油氣雜誌》(Oil & Gas Journal)發布了2019年全球石油產量和油氣儲量報告。讓我們看看全球石油行業還有多少家底,各大石油生產國如何攪動行業風波,以及行業未來走向如何。1、全球石油行業家底依然「富足」年年開採,年年有。
  • 借力紅杉資本,星巴克奇襲中國市場!
    公開資料顯示,自1999年開始,星巴克已經進入中國市場長達21年,目前,其在中國境內的門店已經超過4200多家。紅杉中國的入局,意味著星巴克中國在投資發展等方面將得到來自資本的助力,這也意味著,沈南鵬手中投資的版圖又一次得到了擴張。而關於雙方之間的合作,數位化創新發展是關鍵。
  • 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幅放緩但仍未下降
    近日,國際非政府組織「全球碳計劃」發布的報告顯示,21世紀初,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增加超過3%;2010年以來增加趨勢有所放緩,增長率保持在年均0.9%;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預計增幅為0.6%,低於2017年的1.5%、2018年的2.1%,增速趨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