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的滅絕一直是個謎,當然這個謎並不是恐龍因為小行星撞擊滅絕還是其他火山噴發滅絕,而是這種演化了大約1.6億年的動物,居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在它們龐大身軀倒下的地方,留下的只有化石!
為什麼那麼長的時間恐龍未能演化出文明?
恐龍最早出現在2.3億年前的三疊紀,消失於66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時間跨度達1.6億年,儘管從地質年代來看,也就是過眼雲煙,但我們要知道,人類從靈長類出現到現代人類誕生,也不過3000多萬年時間,遠不足以達到恐龍存在的零頭時間!
我們無法回到侏羅紀或者白堊紀去看看恐龍為什麼沒有演化出文明,但卻可以從發掘的恐龍化石中來衡量三疊紀以來恐龍的智商發展!
在現代動物中,有一個定義動物智商的腦化指數,它的定義是動物大腦和其身體比例的關係,可以大致表示該動物的真實智力水平!人和常見動物的腦化指數為:
因為經常有朋友搞不清楚鯨的大腦那麼大,為什麼智商卻不如人,這個腦化指數很能說明問題,當然這也是一種一個參數,比如更精確的則是神經元數量以及連接它們的突觸,這個指數非常關鍵,因為隨著數量增加,突觸上升速度更快,所謂的量變最終將升級為質變,就是這個原因。
三疊紀時代:舒氏布氏盜龍(Buriolestes schultzi)的大腦
這是生活在2.3億年前的食肉恐龍,它體型只有狗那麼大,但卻和巨型長頸植食性的蜥腳類恐龍屬於同一譜系,被認為是這一譜系中已知的最古老的成員之一。簡單的說,它幾乎就是蜥腳類恐龍的祖宗!
2015年,巴西古生物學家Rodrigo Temp Müller博士從巴西南部發掘出來一副保存異常完好的舒氏布氏盜龍骨骼,恐龍的頭骨幾乎完全被保留了下來。他們經過這個完整的顱骨建模後發現,這種恐龍的大腦看上去非常奇特,就像一片長條形核桃,總重大約1.5克!
和它同體型的小狗一般都超過60克,所以儘管它在擁有比較發達的運動協調控制能力,是森林中可怕的掠食動物,但它的智力明顯不成氣候!不過即使如此,在舒氏布氏盜龍後,恐龍發展的腦化指數還有所降低,是不是很詭異?走下坡路哎!
白堊紀晚期:傷齒龍的大腦
傷齒龍生活在75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身長2米,高約1米,體重約60千克,傷齒龍有非常修長的體型,適合奔跑,還有比較長的前肢,其功能有些趨向手臂,還有手指可以自由抓握。
傷齒龍的眼睛很大,並且靠近前方,比其他恐龍有更深度的視覺,另外傷齒龍的顱骨腦囊類似鴕鳥,比例比較大。它的腦容量是所有恐龍中比例最高的。古生物學家認為其有比較高的智力。1982年古生物學家戴爾·羅素曾推測,如果傷齒龍沒有在白堊紀滅絕,一直發展到現在的話,傷齒龍的腦容量可能會接近1100立方釐米,大約是人類的3/4,和傷齒龍的體型相比,這個腦化指數將遠超猩猩,非常接近人類。
並且科學家們就傷齒龍的演化勾勒出一個恐龍人的外形,它有三根手指,直立行走,擁有立體視覺以及高智商的恐龍人。
因此從理論上來看,恐龍並不是不能發展出智力,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當然恐龍人也僅僅是一個設想,並且還要假設其一切順利的情況下,如果因為某種原因傷齒龍滅絕,那麼這個演化又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假如人類遭遇小行星撞擊,能躲過那場災難嗎?
儘管傷齒龍已經擁有一定的智力,但未雨綢繆面對氣候、地質、以及小行星撞擊產生的生存危機幾乎就是不可能的,它們能做的只是儘量適應生存,卻無法改變環境,當66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時,生存危機即刻發生,對環境要求高的物種是熬不過這種惡劣環境的,所以消失的不只是恐龍,還有其他大中型動物。
作為高智商的人類,能在未來的滅絕時間中逃脫嗎?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人類當前面臨的問題要比恐龍時代多得多,比如環境汙染和全球變暖,還有全球性貿易交流活動的病毒感染問題,還有意識形態問題造成的戰爭!人類是地球上唯一一個發展到了能自我毀滅的物種,所以前所未有的威脅,都考驗著人類對於危機的處理能力。
不過我們現在只考慮外在威脅,絕大部分在地球上的威脅無法讓人類滅絕,但可能會大規模縮減人口數量,文明至少還能延續,只是重新發展到高度發達的時代可能要很久!
讓恐龍滅絕的小行星,人類有辦法躲過嗎?
6600萬年過去了,人類也沒有好辦法將這顆小行星推開,除非外星人告訴我們3年後會撞上,那麼我們還是有辦法讓其脫離軌道,但小行星軌道非常詭異,撞上與否一念之差,幹預了不一定有好結果,所以最大的可能是眼睜睜看著真撞上了!
幹預與否不一定,但大規模的避難所肯定會建造的,恐龍滅絕的小行星直徑大約10千米,釋放的TNT當量大約是10^14噸,這個級別還會引發地震和火山噴發,至少有幾年的時間本就無法種植糧食,所以大規模自救行動能保證文明延續,比恐龍還是要長進不少!
不過呆在地球上總是會有那麼一天,與其文明重啟不如來一套備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