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進化上億年為什麼沒超越人類?

2020-12-04 鍾銘聊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在2億多年之前,人類很可能和蝙蝠是一家,畢竟同樣屬於哺乳動物。那為什麼蝙蝠最後演化出了野行、飛行的生物,而人類卻成為萬獸之王了呢?

這事,還要從2億年前開始說起。

哺乳動物的出現

大約在2億年前,哺乳動物就開始出現了,如果你對地球歷史稍微有一點了解的話,你會知道此時還是恐龍的天下,哺乳動物在與恐龍競爭時,由於力量懸殊,哺乳動物只好尋找恐龍看不上眼的生態位生存,比如:地下,以及樹上。而且為了儘可能地躲開恐龍,哺乳動物會選擇夜行的方式生存。

由於哺乳動物與恐龍競爭時處於下風,導致哺乳動物能夠獲取的能量非常少,所以當時的哺乳動物體型較小,大概像老鼠一樣大。不過此時人類和蝙蝠的遠古祖先已經出現,它們就是生活在樹上的這一支。

為了更好的捕食,演化出人類的遠古祖先積累了大量的爬樹基因,而另外一個分支積累了飛行的基因,比如:皮膜。這個皮膜其實並不罕見,當初翼龍就是利用這層皮膜飛行的。

雖然演化的路徑不同,但是這兩種方式都能幫助它們更好的生存,因此這兩種生物都被保留了下來。

現在我們知道,積累爬樹基因的就是我們的祖先,而積累飛翔基因的則是蝙蝠的祖先。

蝙蝠與人類的分化

我們知道,生物沒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因此大家的演化路徑也不相同。人類之所以積累爬樹的基因,是因為人類遠古祖先可以摘取樹上的果實,因此攀爬基因十分有利於它們的生存。

蝙蝠之所以積累飛行的基因,是因為它們可以快速從這棵樹飛到另外一棵樹,因此飛行基因有利於他們的生存。

由於生活的環境不同,所以同樣一個基因,對於人類來說可能是有利的基因,但對於蝙蝠來說則是有害的基因。比如:靈巧的手可以幫助猿人摘取果實,但對於蝙蝠則無用,因此猿人或保留該基因,而蝙蝠會淘汰該基因。

久而久之,兩者之間就會積累出完全不同的基因,此時生殖隔離就會出現,這兩個物種從這時起分道揚鑣,走向完全不同的演化之路。

從蝙蝠和人類的分化可以看出,它們演化的目的,並不是超越對方,而是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從這個角度來看,沒有所謂的勝利方,更像是一場沒有盡頭的馬拉松比賽,比的是誰的後代能生存得更久。

難以量化的較量

在生物之間比拼誰更高等,其實並沒有任何意義,在生物學之中,無論是原核生物還是人類都具有相同的地位。

因此說蝙蝠進化上億年沒有超越人類,純屬是無稽之談。

再者,即使我們真的把這兩個生物放在一起比較,蝙蝠並不一定會輸給人類。

從數量上看,蝙蝠是哺乳綱中數量排名第二的物種,僅次於齧齒動物,而人類屬於靈長目,數量無法和蝙蝠相比,因此從數量上比較,蝙蝠獲勝。

從分布範圍看,人類除了南極洲之外,各個大陸都有人類的存在。蝙蝠分布範圍雖然也廣泛,但略微比人類要少許多,它們只分布於中低緯度,高緯度地區則不適宜它們生存。從分布範圍看,人類要略勝一籌。

從適應環境能力看,蝙蝠適應能力較強,可以在髒亂差的環境下生存,而且即使攜帶多種病毒也不會發病。蝙蝠對受傷細胞的自我修復能力很強,導致它們幾乎不會生病,壽命如果換算成人類,則比人類要長壽一倍。

人類雖然沒有蝙蝠的超強自我修復能力,但人類學會了改造環境,減少了疾病的發生,而且由於科學的進步,導致人類生存質量提高,壽命也相應地增加。

從這個角度來看,人類和蝙蝠都很成功。

也就是說,從不同的角度去比較蝙蝠與人類,我們會得到不同的結果,因此單純比較蝙蝠和人類誰更優秀是沒有意義的,既然如此,也就談不上蝙蝠為什麼進化了上億年仍沒有超越人類了。

總結

所有的生物進化原則只有一個,就是儘量適應環境,讓自己的基因傳遞下去,從這方面看,蝙蝠和人類做的一樣出色。

其實在生物學中,人類並不比其他生物高級,只是我們想當然地認為人類是高等動物而已。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蝙蝠 蟑螂這些存在好久的動物沒有進化出人類一樣的智慧?
    食指伊神蝠復原圖食指伊神蝠的發現,證明蝙蝠飛行的進化來自從樹上跳,而不是在地面上快速跑。在它生存的年代,飛行昆蟲正在發展壯大,蝙蝠學會了在樹與樹之間滑翔,進而飛上了天空,就是為了取食日益豐富的飛行昆蟲。
  • 人類百萬年就產生文明,恐龍統治地球1.6億年卻沒進化,為什麼
    毋庸置疑,人類是如今地球上絕對的霸主,任何其他動物都無法與人類抗衡,但是地球已經誕生了46億年之久,人類出現的時間才短短幾百萬年,相比來說只是短短一瞬間,所以在人類之前地球上也出現過其他霸主生物,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恐龍了。
  • 伊波拉病毒為什麼對蝙蝠不會造成傷害,卻讓人類患上致命疾病?
    伊波拉病毒為什麼對蝙蝠不會造成傷害,卻讓人類患上致命疾病?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Cell Reports上。 伊波拉病毒對人類造成毀滅性災難,通常是致命的傳染病。自1976年以來,大約發生了20多次伊波拉病毒暴發,第一次暴發記錄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前薩伊)伊波拉河沿岸的村莊。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疫情——2013-2016年西非大流行——造成1.1萬多人死亡,2.9萬多人感染。
  • 伊波拉病毒為什麼對蝙蝠不會造成傷害,卻讓人類患上致命疾病?
    德克薩斯大學加爾維斯頓醫學分部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了為什麼伊波拉病毒能在蝙蝠體內存活不會對它們造成傷害,而這種病毒卻能對人類造成致命的破壞這項研究已經發表在Cell Reports上。 伊波拉病毒對人類造成毀滅性災難,通常是致命的傳染病。自1976年以來,大約發生了20多次伊波拉病毒暴發,第一次暴發記錄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前薩伊)伊波拉河沿岸的村莊。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疫情——2013-2016年西非大流行——造成1.1萬多人死亡,2.9萬多人感染。
  • 恐龍存在1.6億年,沒進化出智慧,人類500萬年就做到了?
    在2.5億年前尚處於三疊紀的地球上,爬行類演化出了一批巔峰物種———「恐龍」 不過恐龍並不是生物學分類,而是整整一類史前物種的統稱,從小巧的傷齒龍到碩大的梁龍,再到後來長羽毛的鳥類恐龍,都是「恐龍」的一分子。
  • 進化是為了適應環境,為何由類人猿進化的人類適應環境能力很弱?
    首先說明一點,人類不是高級動物,因為人類就是人類不是動物。高級動物在生物學上早已經過時,雖然在義務教育上還會有高動物這個傳統說法,只是人們的習慣而已!地球上的生命分類為人類,動物,植物,微生物,細菌等! 那麼,人類到底來自何處,進化論早已經告訴我們,進化來的!
  • 進化論錯了?恐龍1.6億年沒出現智慧,人類幾萬年就做到了
    恐龍為什麼沒能進化出智慧?的情況下,為何它們沒能進化出足夠的智慧變成「恐龍文明」呢?,而人類真正成為人類不過幾十萬年,成體系的文明一萬年前才產生,用科學技術改天換地的時間也不過300年左右,總之所有數據都指向了同一個事實
  • 蝙蝠感染病毒,為什麼還能飛行?
    經研究發現,蝙蝠身上攜帶100多種病毒,其中包括尼帕、亨德拉、馬爾堡,伊波拉、SARS,前三個你可能沒聽過,但伊波拉、SARS你肯定知道。由此可見,蝙蝠是個名副其實的「超級毒王」。感染的人有生命危險,但蝙蝠為什麼安然無恙呢?而且這個種族還生存了幾千年?
  • 36億年間地球的物種無數,為什麼只有人類進化出了文明?
    地球生命誕生於36億年前,36億年的時間,無數的物種為什麼只有猴子能夠進化成智人(這個過程最長不超過600萬年,最短只有400萬年),智人進而進化成人,人在五千年的時間內就創造出了當今世界的輝煌文明?如果地球的歷史是一天,那麼人類有文明的時間,僅僅不到1秒鐘。科學家曾經測定過地球現今存活加上曾經存在的物種至少有16000種,不會超過25000種。
  • 被孤立的「蝙蝠」,為什麼不直接把蝙蝠全部消滅?
    或許這種懼怕來源於人的本能,畢竟我們的祖先沒有進化出善於夜間活動的能力。對早期人類來說,每日最佳活動時間只限於陽光照射、視野更清晰的白天,待到太陽落山後,夜間捕食者在暗處覬覦,因此在各種照明方法發明之前,漆黑一片的夜晚對人類來說充滿無盡危險,誰也不能保證明天的太陽與死亡到底是哪一個先來。
  • 蝙蝠,人類的另一面!
    一、僅次於人類的哺乳動物 蝙蝠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8800萬年,與恐龍同時代,但恐龍滅絕了,那個時候,還沒有人類,但蝙蝠倖存了下來。如今,在地球上有961種蝙蝠,他們是除了人類以外,地球上數量最多、分布範圍最廣的哺乳動物,僅在美國德克薩斯州的蘭肯洞穴中,他們最多有2000餘萬隻之多。
  • 為什麼蝙蝠會飛行?6500萬年前,災難逼迫它們進化
    通過考古化石分析,大約8000萬年之前,蝙蝠的祖先就已經出現了。2006年,在內蒙古,考古學家曾經發現了一處哺乳動物化石,距今大約有6500萬年,時間上與恐龍滅絕的時期相吻合,這個化石經過檢測,最終判定為遠古翔獸的化石,體重大約為70g,體長不超過14釐米,基本上與老鼠相差無幾。
  • 恐龍存活1.6億年為何沒進化?人類憑什麼取代恐龍稱霸地球?
    恐龍在地球上統治足足有一億多年,為什麼沒有進化成高級物種,反而最終落得滅的下場?達爾文說過,能夠生存下來的生物不是最強壯的生物,也不是最聰明的生物,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生物。人類是地球的智慧生命,起源於五百萬年前,人類能夠在幾百萬年的時間就進化為智慧生命,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科學家都感到吃驚。同時,科學家也一直有個疑問。恐龍曾經是地球的霸主,在地球上生存了大約1.6億年,如此漫長的時間,恐龍為什麼就沒有誕生文明?
  • 蝙蝠的祖先是誰?是如何進化而來的?
    蝙蝠化石的遺蹟很難定位。這是因為它們的骨骼很輕。然而,我們的發現讓我們對它們存在了多久有了一些了解。蝙蝠最早的化石可以追溯到5200多萬年前。它們於2003年在美國懷俄明州被發現。基於早期蝙蝠化石的物理外觀,它們一直能夠飛行。過去有幾種理論認為它們曾經是陸地動物。
  • 攜帶130+病毒的蝙蝠,為什麼還活得很好?
    疫情防控背景下,「拒絕野味」的倡議在03年因食用果子狸而爆發的SARS非典後又被頂上熱搜,多了許多懊悔和憤怒的意味。 而在「野味」背後,病毒真正的宿主蝙蝠,被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
  • 假如人類滅亡了,幾億年後地球上會不會再次進化出人類?
    從大的時間尺度上說,地球的溫度也會升高到不適合生物生存。問答中提到的幾億年,差不多就是極限了。地球上的水溫到了100度,以水為基礎的生物還有多少能生存?時間這一點很重要,也就是說,世界不會給生物無數次改變自己的機會。
  • 美媒:為什麼蝙蝠不會因為攜帶病毒而得病 但人類卻會?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5月26日發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員利維婭·洛雷羅題為《為什麼蝙蝠不會因為攜帶病毒而得病,但人類卻會?》的文章。在這篇文章中,利維婭·洛雷羅認為,儘管深受負面輿論困擾,蝙蝠還是為環境和人類生活作出了積極貢獻。
  • 人類進化能力超越地球任何生物,或許並非地球原始生物,來自太空
    如今在地球上,要說到最厲害的物種是哪個,那麼人類一定是排行第一。在幾百萬年之前,人類還是地球上十分渺小的生物,我們的祖先甚至連生存狩獵都會受到大型生物的威脅,而現在回過頭來看這一切,不管是獅子還是老虎,統統被人類關進了動物園之中。
  • 為何恐龍1.6億年沒出現智慧,人類幾萬年卻做到了,進化論錯了?
    Hello大家好我是小楠,上個世紀是恐龍時代,但據說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時,把恐龍給滅絕了,然後就造成了一系列後果,海嘯和火山什麼的,雖然最後絕大部分物種滅絕,但也有一些剩下的物種開始了新的演化徵程,也就是人類的到來,那恐龍為什麼沒能進化出智慧?
  • 恐龍存活1.6億年為何沒進化?人類憑什麼取代恐龍,成為地球霸主
    恐龍在地球上統治足足有一億多年,為什麼沒有進化成高級物種,反而最終落得滅的下場?達爾文說過,能夠生存下來的生物不是最強壯的生物,也不是最聰明的生物,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生物。如果六千五百萬年前沒有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導致恐龍滅絕,那麼恐龍中的傷齒龍或者馳龍就完全可能進化成代替人類的一種動物。人類是地球的智慧生命,起源於五百萬年前,人類能夠在幾百萬年的時間就進化為智慧生命,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科學家都感到吃驚。同時,科學家也一直有個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