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甘肅蘭州市招聘聘用制教師面試通知各縣區正在陸續發布中,根據公告可知,蘭州聘用制教師招聘面試採取試講形式,為方便考生備考蘭州招聘中小學聘用制教師面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2019蘭州聘用制教師招聘面試試講:高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教案,望各位考生查看。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準確描述三圈環流的形成過程,說出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及分布規律。
【過程與方法】
繪製三圈環流及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示意圖,繪製示意圖的地理技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中,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氣壓帶、風帶的分布規律。
【難點】
三圈環流示意圖的繪製與理解。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二戰期間,日本釋放的眾多氫氣球炸彈,造成美國部分森林大火,引起美國民眾的恐慌,日本和美國相隔如此遙遠,氫氣球往往沒有動力,那你知道這些氫氣球炸彈是怎麼漂洋過海,從日本到達美國的嗎?學習了這節課後,你就會得到問題的答案。
環節二:新課講授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已學知識「熱力環流」,請學生上黑板繪製熱力環流示意圖,教師評價。
設問:形成熱力環流的根本原因是局部地區冷熱不均,同學們能不能想像一下,在全球範圍內高低緯度之間是否也存在這種「熱力因素」引起的空氣環流呢?
(一)大氣環流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教材,思考:
1.大氣運動是怎樣形成的?有什麼意義?
2.什麼是大氣環流?
【學生回答】大氣運動是有規律的。全球性的有規律的大氣運動,統稱為大氣環流。
【提問】大氣環流是怎麼形成的呢?教師繪圖講解
(二)單圈環流
1.假設地表均一、地球不自轉且太陽直射在赤道,由於高低緯度獲得太陽輻射不同,導致近地面的氣壓如何變化?
學生自主思考,並嘗試畫出單圈環流示意圖。
(三)三圈環流
如果考慮地轉偏向力,仍然假設地球表面是均勻的,引起大氣運動的因素是高低緯之間的受熱不均和地轉偏向力,以北半球為例,分析大氣的運動狀況。
【教師講解】教師帶領學生分析北半球低緯地區環流。
1.赤道近地面空氣受熱在垂直方向上升,在南北緯5°左右的範圍近地面形成赤道低氣壓帶;
2.赤道高空向北分流的空氣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最終的運動方向是在30°N附近高空偏轉為西風;
3.赤道高空的空氣不斷北流,在30°N附近高空堆積,導致30°N附近高空的空氣在垂直方向上下沉,從而使近地面形成副熱帶高氣壓帶;
4.30°N附近的近地面空氣將向北和向南分流,向南分流的氣流偏轉後形成了東北信風帶。
綜上,在赤道與北緯30°之間形成了一個低緯環流。
【自主學習】學生根據教師分析單圈環流的思路,自學高緯環流以及中緯環流,教師提示思考注意事項。
【師生總結】教師與學生一起總結北半球三圈環流的成因以及形成過程。運用知識遷移的方式讓學生理解南半球的三圈環流,進而理解全球的氣壓帶風帶形成機制。
(四)季節性周期移動
教師PPT演示的形式,先展示太陽直射點的積極性移動,讓學生理解熱量分布會隨著太陽直射點移動而變化,進而理解氣壓帶風帶的季節性周期移動。
環節三:鞏固拓展
解決課前懸疑:氫氣球炸彈是怎麼漂洋過海,從日本到達美國的?
前面的講解學生容易理解是盛行西風的影響。
教師鼓勵:老師希望大家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地理問題,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現象。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節課內容。作業:讓學生課下思考各氣壓帶風帶的物理性質。
四、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