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說課稿

2020-11-26 中公教師網

一、說教材

本課介紹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變化及其對氣候的影響,是對上一節熱力環流和大氣水平運動的實際運用,又是研究世界氣候類型、自然帶的形成及分布的基礎,在教材上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這些內容與人們的生產、生活緊密聯繫,高考題經常涉及,屬於地理教材中的主幹知識。該節課內容較多,分為三課時。第一課時學習「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第二個課時學習「海陸分布對大氣環流的影響」、第三課時學習「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二、說學情

本課涉及的內容邏輯性較強,而學生地理邏輯思維和空間思維能力尚未得到發展,學習困難較大。熱力環流、風的受力或近地面風的形成原理、太陽直射點的季節性移動這些都可以作為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同時本課涉及一些氣候名稱、涉及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的判斷,這些內容集中在一起,學生容易感到困惑,所以我們除了補充必要的知識,梳理知識聯繫外,必須弱化具體氣候分布、名稱、特徵的記憶,突出用規律分析判斷的能力。

三、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掌握大氣環流的概念;

2.能夠說出三圈環流形成的過程,說出氣壓帶、風帶的形成與分布規律;

3.理解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規律。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製作三圈環流模型,繪製氣壓帶和風帶分布示意圖,從中分析大氣運動的規律性。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用運動、變化、聯繫的觀點認識事物,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生親自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

四、教學重難點

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與分布規律。

五、說教學方法

1.通過作板圖,採取由簡單到複雜,層層深入的方法化解難點知識進行教學;

2.「問題導學」、多媒體實物投影;

3.注意結合實際,多舉例幫助學生理解;

4.引導分析法、假設推理法、啟發式教學法,能夠發散學生思維,鞏固知識;

5.藉助比較法、探究法、案例分析法,提高學生動手、探究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六、說教學過程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本著簡介、直觀、清晰的原則,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招教備考」,查看教師招聘備考資料

回復「教招面試」,查看說課稿|教案模板範例

中公講師解析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更多教招備考資料盡在中公教師考試網

相關焦點

  • 高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說課稿
    現在開始我的說課,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一、說教材【過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 高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教案
    高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教案 http://liaoning.hteacher.net 2019-03-19 17:06 遼寧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高中地理說課稿:《2.4全球性大氣環流》
    高中地理說課稿:《2.4全球性大氣環流》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6-09 10:11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學過高中地理的小夥伴們都知道,氣壓帶和風帶對於氣候的形成至關重要。深入了解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能夠讓我們對於氣候的形成以及特點的理解更加清晰,對於區域氣候的分析更加到位。還有一點需要提醒各位小夥伴:我們在講氣壓帶和風帶的時候,所謂「高氣壓帶」「低氣壓帶」「信風」都是指的「近地面」的氣壓情況,這個一定要注意。那麼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吧!我們都知道,赤道附近地區由於終年受強烈陽光照射,蒸發旺盛,盛行上升氣流,氣流受熱膨脹上升,近地面的大氣就出現了「虧空」,因此形成了「赤道低氣壓帶」,因此可以說赤道低氣壓的形成原因是「熱力原因」。
  • 2019蘭州聘用制教師招聘面試試講:高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2019年甘肅蘭州市招聘聘用制教師面試通知各縣區正在陸續發布中,根據公告可知,蘭州聘用制教師招聘面試採取試講形式,為方便考生備考蘭州招聘中小學聘用制教師面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2019蘭州聘用制教師招聘面試試講:高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教案,望各位考生查看。
  • 高考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為何如此調皮
    氣壓帶和風帶的對氣候的影響不容忽視,它的規律性移動是一個地方氣候形成的重要組成條件。接下來我們通過幾個例子來說說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有什麼影響。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規律移動原因: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移動的規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整體向北移動,冬季整體向南移動。
  • 初中地理說課稿:地球公轉的基本特點和黃赤交角說課稿
    初中地理說課稿:地球公轉的基本特點和黃赤交角說課稿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6-09 10:09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每題一圖(氣壓帶、風帶分布圖)
    關於地圖的掌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訓練:       一、讀圖(圖名、圖例、地理事物分布或變化信息);       二、說圖(將自己看到的圖像信息用地理語言闡釋出來);                  三、填圖(將一些重要的地理規律原理圖、地理事物分布圖等的關鍵信息去掉,自己補充);      四、繪圖(通過精細的繪畫過程對圖的印象和細節把握更精準
  • 氣壓帶和風帶知識2
    (2)東亞季風(氣候)和南亞季風(氣候)比較4、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1)氣壓帶、風帶的特徵及影響(2)氣壓、帶風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一般而言,不同的氣壓帶和風帶控制下的地區會形成不同的氣候。氣壓帶風帶變化的類型有:1)受單一氣壓帶影響的氣候類型有:熱帶雨林氣候(赤道低壓帶)、熱帶沙漠氣候(副熱帶高氣壓帶)、冰原氣候(極地高氣壓帶)。2)受單一風帶影響形成的氣候類型有:熱帶沙漠氣候(信風帶)、溫帶海洋性氣候(西風帶)。
  • 二輪複習小專題訓練: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第2題,歐亞大陸形成高壓中心時為北半球的冬季,故我國東部地區主要吹西北風。答案:1.B 2.C讀近地面氣壓帶和風帶示意圖,回答3~4題。第4題,從圖中可以判斷出,該地區位於南半球,風帶1為東南信風帶,風帶2為西風帶,氣壓帶為南半球的副熱帶高氣壓帶,盛行下沉氣流。北非地區在北半球,不可能受到南半球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影響;臺灣在北半球,不可能受到南半球信風帶的控制;紐西蘭終年溫和溼潤是由於終年受西風帶影響的地區降水較多;圖中的氣壓帶和風帶位於南半球,對羅馬地中海氣候的形成沒有影響。
  • 氣壓帶和風帶知識1
    1、近地面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1)大氣環流1)概念:大氣環流是指全球性的有規律的大氣運動,它反映了大氣運動長時期的平均狀態。主要包括三圈環流和季風環流。3)意義:使高低緯度之間、海陸之間的熱量和水汽得到交換,調節全球的水熱分布;影響天氣的變化和氣候的形成。
  • 初中地理《氣候基本特徵》說課稿
    本節課選自商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二節。本節課主要講述了中國氣候的季風氣候顯著以及氣候覆雜多樣兩個典型特徵,並詳細說明了典型的氣候對我國氣溫降水的影響。本節課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章節,同時也是了解中國自然環境的重要部分,為後續綜合分析區域地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 初中地理說課稿:《地球的公轉》
    初中地理說課稿:《地球的公轉》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6-09 10:09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非洲、熱帶草原氣候、氣壓帶與風帶)
    圖1 非洲的5種氣候2、氣壓帶與風帶春分和秋分時,氣壓帶的緯度位置為:①赤道低氣壓帶:分布在0°±5°,盛行上升氣流;②副熱帶高氣壓帶:南北半球30°±5°,盛行下沉氣流;③副極地低氣壓帶:南北半球60°±5°,暖空氣爬升
  • 高中地理《熱力環流》說課稿
    熱力環流說課稿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現在開始我的說課,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熱力環流》。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 《規模的海水運動》說課稿
    《規模的海水運動》說課稿一、說教材《大規模的海水運動》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節的內容,第三章內容屬於自然地理部分,是對地球外部圈層結構的展開,而本節內容是本章內容的重點,《大規模的海水運動》是在學習了第一節《自然界的水循環》和氣壓帶風帶的基礎上,對地球上最主要的水體----海水的運動進行更加具體
  • 《大規模的海水運動(第1課時)》說課稿
    本節課著重強調了洋流的定義,以及按性質和成因形成的不同洋流(寒暖流、風海流、密度流、補償流),同時還著重講述了分布特點。學生通過學習,建立起了從地球整體、地球上的大氣再到水循環的一個完整的連續性思維,對於自然地理知識的牽引具有重要作用。
  • 【地理乾貨】氣壓帶和風帶知識點總結,附世界各種氣候類型分布圖(高清版)匯總!
    就北半球而言,與二分日相比,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考點:氣壓帶和風帶的判讀1.讀緯線,辨氣壓帶和風帶(1)0°緯線附近為赤道低氣壓帶。提醒:在赤道南北兩側的地區都會有氣壓帶和風帶季節移動形成的季風現象。如非洲索馬利亞半島、幾內亞灣沿岸等。
  • 高考地理高分必備大氣運動規律重難點
    (2)下墊面因素:影響吸收和反射的太陽輻射比例。   (3)其他因素:其中氣象因素的影響最大。   二、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和移動   1.熱力環流形成的原理   (1)原理:太陽輻射在地表的差異分布,造成不同地區氣溫不同,導致水平方向上各地間的氣壓差異,引起大氣運動。
  • 《溶液的形成》第一課時 說課稿
    《溶液的形成》第一課時 說課稿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8-21 09:39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