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壓帶和風帶知識1

2020-12-04 初高中地理學習

1、近地面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1)大氣環流

1)概念:大氣環流是指全球性的有規律的大氣運動,它反映了大氣運動長時期的平均狀態。主要包括三圈環流和季風環流。

2)成因:高低緯度間因太陽輻射的不同而產生的熱量差異。

3)意義:使高低緯度之間、海陸之間的熱量和水汽得到交換,調節全球的水熱分布;影響天氣的變化和氣候的形成。

(2)三圈環流

1)單圈環流的概念假設地表均勻,地球不自轉,引發和影響大氣環流的唯一因素就是高低緯度之間受熱不均所形成的赤道和兩極之間簡單的熱力環流的大氣運動形式,即單圈環流。

2)三圈環流的概念假設地面是均勻的(無海陸差異),引起大氣運動的因素是高低緯度之間的受熱不均和地轉偏向力時,所形成的大氣環流狀態。由於它由低緯環流、中緯環流和高緯環流三個部分組成,所以稱為三圈環流。

3)三圈環流的形成

三圈環流形成的前提條件:假設地面是均勻的,引起大氣運動的因素是高低緯度之間的受熱不均和地轉偏向力。

三圈環流的形成過程(以北半球為例):

①低緯環流:赤道附近,空氣上升,氣壓下降,形成赤道低氣壓帶,上升的暖空氣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在到達北緯30°附近上空時,風向偏轉成西風,不能繼續向北。赤道源源不斷流來的空氣在這裡不斷堆積下沉,使近地面氣壓升高,形成副熱帶高氣壓帶。在近地面,大氣由副熱帶高氣壓帶流向赤道低氣壓帶,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偏轉成東北信風。這樣,便在赤道與北緯30°之間形成了一個低緯環流圈。

②中緯環流和高緯環流:在近地面,從副熱帶高氣壓帶向北的一支氣流,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下偏轉成西南風,稱為盛行西風。極地附近,空氣下沉,形成極地東風。盛行西風和極地東風在北緯60°附近相遇,暖而輕的氣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氣流之上,形成上升氣流,致使北緯60°附近地面形成副極地低氣壓帶。氣流上升到高空,又分別流向副熱帶和極地上空,形成中緯與高緯環流。

(3)近地面氣壓帶、風帶的分布

(4)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

1)成因:由於太陽直射點隨季節變化而南北移動,導致氣壓帶和風帶在一年內做周期性的季節移動。

2)規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移動幅度為5—10個緯度。

3)影響:使同一地區在不同季節出現完全不同的天氣、氣候狀況。例如:地中海地區夏季受副高控制,高溫乾燥;冬季受來自大西洋的盛行西風控制,溫和多雨。

相關焦點

  • 氣壓帶和風帶知識2
    2、海陸分布對地面氣壓帶的影響(1)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特別提醒:南半球表面以物理性質比較單一的海洋佔絕對優勢,因而氣壓帶、風帶基本保持帶狀分布。(2)東亞季風(氣候)和南亞季風(氣候)比較4、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1)氣壓帶、風帶的特徵及影響(2)氣壓、帶風帶對全球氣候的影響
  • 初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說課稿
    一、說教材本課介紹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變化及其對氣候的影響,是對上一節熱力環流和大氣水平運動的實際運用,又是研究世界氣候類型、自然帶的形成及分布的基礎,在教材上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這些內容與人們的生產、生活緊密聯繫,高考題經常涉及,屬於地理教材中的主幹知識。該節課內容較多,分為三課時。
  • 高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教案
    高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教案 http://liaoning.hteacher.net 2019-03-19 17:06 遼寧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 高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說課稿
    現在開始我的說課,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一、說教材【過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 高考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為何如此調皮
    氣壓帶和風帶的對氣候的影響不容忽視,它的規律性移動是一個地方氣候形成的重要組成條件。接下來我們通過幾個例子來說說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有什麼影響。氣壓帶和風帶的移動規律移動原因: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移動的規律: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整體向北移動,冬季整體向南移動。
  • 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學過高中地理的小夥伴們都知道,氣壓帶和風帶對於氣候的形成至關重要。深入了解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能夠讓我們對於氣候的形成以及特點的理解更加清晰,對於區域氣候的分析更加到位。還有一點需要提醒各位小夥伴:我們在講氣壓帶和風帶的時候,所謂「高氣壓帶」「低氣壓帶」「信風」都是指的「近地面」的氣壓情況,這個一定要注意。那麼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吧!我們都知道,赤道附近地區由於終年受強烈陽光照射,蒸發旺盛,盛行上升氣流,氣流受熱膨脹上升,近地面的大氣就出現了「虧空」,因此形成了「赤道低氣壓帶」,因此可以說赤道低氣壓的形成原因是「熱力原因」。
  • 二輪複習小專題訓練: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氣壓帶和風帶對氣候的影響一、選擇題讀圖,回答1~2題。答案:1.B 2.C讀近地面氣壓帶和風帶示意圖,回答3~4題。A.受該氣壓帶影響,北非地區終年高溫少雨B.受風帶1影響,臺灣東部夏季多暴雨C.受風帶2影響,紐西蘭終年溫和溼潤D.受氣壓帶和風帶2的交替控制,羅馬夏季高溫乾燥,冬季溫和多雨解析:第3題,從圖中可以看出,該氣壓帶兩側的風向南北兩側吹
  • 每題一圖(氣壓帶、風帶分布圖)
    );      五、記圖(強化記憶將圖像信息存儲在大腦中);      六、換圖(對圖像信息進行有效的轉換增強規律性、可讀性或者利於理解和記憶)2.風帶介於兩個氣壓帶之間0°~30°之間為信風帶、30°~60°之間為西風帶、60°~90°之間為極地東風帶;風始終是由高氣壓帶吹向低氣壓帶,北半球風向右偏(右手法則)、南半球風向左偏(左手法則);3.赤道低氣壓帶是由於空氣受熱上升形成(熱力成因),受其控制的地區多降水;4.副熱帶高氣壓帶是由於空氣堆積下沉形成(動力成因),受其控制的地區降水稀少;
  • 2019蘭州聘用制教師招聘面試試講:高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2019年甘肅蘭州市招聘聘用制教師面試通知各縣區正在陸續發布中,根據公告可知,蘭州聘用制教師招聘面試採取試講形式,為方便考生備考蘭州招聘中小學聘用制教師面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2019蘭州聘用制教師招聘面試試講:高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教案,望各位考生查看。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非洲、熱帶草原氣候、氣壓帶與風帶)
    圖1 非洲的5種氣候2、氣壓帶與風帶春分和秋分時,氣壓帶的緯度位置為:①赤道低氣壓帶:分布在0°±5°,盛行上升氣流;②副熱帶高氣壓帶:南北半球30°±5°,盛行下沉氣流;③副極地低氣壓帶:南北半球60°±5°,暖空氣爬升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澳大利亞的氣候、冬季風、風帶的移動)
    圖1 澳大利亞的氣候分布2、氣壓帶、風帶的移動假設地球是一個光滑的球體,則地球上存在著「七壓六帶」。氣壓帶之間為風帶,氣壓帶與風帶的位置會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移動,夏季(北半球的夏季)向北移動5°,冬季則向南移動5°。
  • 【地理乾貨】氣壓帶和風帶知識點總結,附世界各種氣候類型分布圖(高清版)匯總!
    就北半球而言,與二分日相比,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考點:氣壓帶和風帶的判讀1.讀緯線,辨氣壓帶和風帶(1)0°緯線附近為赤道低氣壓帶。1.單一氣壓帶、風帶控制對氣候的影響在單一氣壓帶、風帶控制下形成的氣候類型,其終年氣溫和降水較穩定,季節變化小,分析如下:
  • 教師招聘地理學科之氣壓帶風帶
    一、氣壓帶風帶的形成1.氣壓帶2.風帶二、氣壓帶風帶的特徵三、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由於太陽直射點隨季節變化而南北移動,氣壓帶和風帶在一年內也作周期性季節移動。在北半球,與二分日相比,氣壓帶和風帶的位置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南半球反之。霧是近地面大氣層中出現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種天氣現象。當暖溼空氣經過寒冷的下墊面時,就易形成霧。下圖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霧,並影響S市。據此完成1~2題。
  • 大氣環流和氣候知識考點匯總
    1.三圈環流的形成(以北半球為例)2.氣壓帶、風帶的分布與移動(3)季節移動規律:②移動規律:就北半球而言,與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疑難辨析】氣壓帶的形成都是由氣溫高低造成的嗎?提示:不是。
  • 中學地理教師招聘考試經典題目解析-氣壓帶風帶
    1.圖示月份可能是(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2.圖示氣壓帶風帶為( )。A.副熱帶高氣壓帶、東南信風帶 B.副熱帶高氣壓帶、東北信風帶C.副熱帶高氣壓帶、西風帶 D.副極地低氣壓帶、西風帶下圖為地表三圈環流剖面圖(局部,圖中N為北極點),右圖為某季節某半球近地面風帶分布模式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 七個氣壓帶的形成
    大氣總是由氣壓高的地方,吹向氣壓低的地方,從而在地球上形成不同的氣壓帶和風帶。(1)赤道低氣壓帶:在赤道及其兩側,是太陽高度角最大的地帶,這裡受太陽光熱最多,地面增溫也高,接近地面的空氣受熱膨脹上升,空氣減少,氣壓降低。這樣在南北緯5°之間的地區,就形成了一個低氣壓帶一赤道低氣壓帶。
  • 高中地理 | 大氣環流和氣候考點匯總
    2.氣壓帶、風帶的分布與移動太陽輻射、大氣環流、海陸分布、地形、洋流等。氣壓帶、風帶位置隨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而發生季節變化。(1)就北半球而言,與二分日相比,各氣壓帶、風帶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如上圖所示。
  • 氣壓帶風帶中的「盛行西風帶」,一定是溫暖溼潤的嗎?
    由於地球表面的冷熱不均,以及地球自轉產生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從而使得地球大氣產生全球性運動,也就是「三圈環流」,並在近地面形成了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全球風帶示意圖地球表面的風帶總共有六個,南北半球各三個,關於赤道對稱,分別是低緯信風帶(北半球為東北信風帶、南半球為東南信風帶
  • 2016年黑龍江政法幹警考試文化綜合指導:地理知識之大氣(2)
    【導讀】2016年黑龍江政法幹警預計將於近日發布公告,黑龍江省公務員考試網特整理「2016黑龍江政法幹警考試文化綜合指導:地理知識之大氣」供考生參考,備考2016政法幹警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