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熱力環流》說課稿

2020-11-23 中公教師網

熱力環流

說課稿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現在開始我的說課,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熱力環流》。

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過渡句】首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熱力環流》是大氣運動的最基本的形態。是後面學習「大氣的水平運動-風」「三圈環流」「氣壓帶風帶」「季風環流」等的基礎,更是本章教學重點。

二、說學情

【過渡句】合理把握學情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本次課所面對的學生群體具有以下特點:

高一學生已有一定氣候方面的基礎知識,也懂得熱脹冷縮的道理,這些都為他們學好本堂課奠定了基礎。但這一年齡段的學生缺乏地理空間思維能力,不能快速的將大氣知識與物理知識結合起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引導和直觀教學。

三、說教學目標

【過渡句】根據新課程標準,教材特點、學生實際,我確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夠繪製熱力環流示意圖,並且用專業的地理術語表述熱力環流動態過程;

2.能運用熱力環流的相關原理解釋海陸風、城市熱島效應等地理現象。

【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生活中的實例,提高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開展實驗活動,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

四、說教學重難點

【過渡句】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儲備和知識點本身的難易程度,學生很難建構知識點之間的聯繫,這也確定了本節課的重點、難點為:

【重點】

熱力環流形成過程及其應用。

【難點】

能夠運用熱力環流相關原理解釋海陸風、山谷風、城市風等地理現象。

五、說教法方法

【過渡句】為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主要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實驗法、直觀教學法、討論法、探究法、講授法等。

六、說教學過程

接下來重點說一說我的教學過程,我的教學過程分為如下四個部分:導入新課→新課教學→鞏固拓展→小結作業

環節一:導入新課

採用運用設置情境、設置懸疑的方式進行導入,首先播放歌曲《軍港之夜》,給學生設疑:這首歌曲的歌詞有點問題,大家能找出來嗎?

採用設疑的方式導入,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和欲望,為後面的新課教學奠定基礎。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實驗感知

首先展示「煙霧飄動試驗」

讓學生在觀察實驗的過程中思考這麼兩個問題:①煙運動方向是什麼?(順時針)②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呢?(冷熱不均)

展示實驗,把「無形」的熱力環流變得「有形」,這樣一方面有助於學生理解熱力環流的概念,另一方面為後面學生探究熱力環流的過程奠定基礎。

(二)探究過程

過程的探究式本堂課教學的重難點部分,因此採用學生繪製交流,教師講解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學生結合剛才的實驗,實驗過程畫在草稿本上面,並且同桌之間嘗試著去分析一下整個動態過程,學生展示交流。

在教師講解熱力環流的過程中要注重兩點:

第一,採用示意圖進行教學。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較為抽象,採用示意圖進行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掌握形成過程。

第二,採用層層深入的問題牽引學生的思路,輔助學生理解。

我設置如下三個問題:

①地面冷熱不均時,大氣發生怎樣的物理變化?(從上述實驗中引導,受熱膨脹上升,冷卻收縮下沉)

②大氣發生垂直運動,近地面和高空水平方向上的氣壓發生怎樣變化?(空氣流走氣壓變低,空氣集聚氣壓變高)

③大氣發生垂直運動,水平方向上的氣壓是否一致,水平方向上產生氣壓差後,會出現日常生活中的什麼現象?(風)風是什麼方向上的大氣運動?(水平)

最後讓學生歸納熱力環流形成的過程,這樣一方面能夠檢測學生的掌握情況,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學生歸納知識的能力。

(三)具體表現一一海陸風

為了加深學生對熱力環流的認識,為了體現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課程理念,因此進入海陸風的學習。

由於學生已經掌握了熱力環流的過程,因此海陸風的學習主要採用學生自學交流,教師點撥的方式來進行教學。

讓學生結合熱力環流的知識,繪製海陸風的示意圖。學生在繪製的過程中,教師進行適當的點撥。(海陸之間是有差異的,海洋的比熱容大,陸地的比熱容小。海洋比熱容大,所以升溫慢,降溫慢;陸地比熱容小,所以升溫快,降溫也快。)

學生展示成果。

教師進行重點歸納歸納。海濱城市白天吹的是海風,晚上吹的是陸風。

環節三:鞏固拓展

把導入環節拋出的疑惑提出來。《軍港之夜》,學生能夠結合學習的熱力環流和海陸風的相關知識得出,歌詞中應該是「陸風」,而不應該是「海風」

我會順勢鼓勵學生的表現,希望學生能夠用所學的地理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地理問題,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地理現象,學以致用,做一個真正的地理人。

環節四:小結作業

讓學生課後搜集城市風的相關資料,繪製出城市風的示意圖,並且想想城市風對我們的生產生活有哪些影響。

七、說板書設計

我採用的是綜合式的板書,圖文並茂,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本課的教學重難點。這就是我的板書設計。

今天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謝謝各位考官。

中公教師精心為大家準備了說課試講備考資料,點擊「教師招聘面試」查看更多試講、答辯、說課等相關內容。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視頻示範即可查看各學科面試試講視頻

回復我要考特崗即可查看特崗考試備考資料

相關焦點

  • 高中地理教師招聘面試《熱力環流 》說課稿
    現在開始我的說課,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熱力環流。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一、說教材【過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 高中地理說課稿:《2.4全球性大氣環流》
    高中地理說課稿:《2.4全球性大氣環流》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6-09 10:11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高中地理《熱力環流》教案
    熱力環流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能夠繪製熱力環流示意圖,並且用專業的地理術語表述熱力環流動態過程;2.能運用熱力環流的相關原理解釋海陸風、城市熱島效應等地理現象。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熱力環流形成過程及其應用。【難點】能夠運用熱力環流相關原理解釋海陸風、山谷風、城市風等地理現象。
  • 高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 》說課稿
    現在開始我的說課,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根據新課標的理念,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一、說教材【過渡句】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在正式內容開始之前,我要先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 高中地理《熱力環流》試講示範視頻
    為幫助各位考生備戰教師招聘面試及特崗教師招聘面試,中公教師網整理了各學科說課示範及試講示範視頻,以下是高中地理《熱力環流》試講示範視頻,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說課作為一種教學、教研改革的手段,最早是由河南省新鄉市紅旗區教研室於1987年提出來的。實踐證明,說課活動有效地調動了教師投身教學 改革,學習教育理論,鑽研課堂教學的積極性。是提高教師素質,培養造就研究型學者型青年教師的最好途徑之一。
  • 高中地理教師招聘面試《熱力環流》教案
    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能夠繪製熱力環流示意圖,並且用專業的地理術語表述熱力環流動態過程;2.能運用熱力環流的相關原理解釋海陸風、城市熱島效應等地理現象。【過程與方法】1.通過觀察實驗,提高從實驗中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2.通過探究生活中的實例,發展探究地理問題的能力,能夠利用所學的地理知識解決生活中地理問題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開展實驗活動,獲得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
  • 【高中地理】熱力環流詳解及真題樣例
    原標題:【高中地理】熱力環流詳解及真題樣例 熱力環流是高中地理自然地理部分較難理解的考點之一,下面做了整理分享給大家: 第一:熱力環流知識詳解 1.基本知識
  • 【高中地理】熱力環流詳解及真題解析
    熱力環流是高中地理自然地理部分較難理解的考點之一,下面做了整理分享給大家:   第一:熱力環流知識詳解   1.基本知識   〖概念〗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成為熱力環流。
  • 初中地理《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說課稿
    一、說教材本課介紹氣壓帶和風帶的形成、變化及其對氣候的影響,是對上一節熱力環流和大氣水平運動的實際運用,又是研究世界氣候類型、自然帶的形成及分布的基礎,在教材上中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這些內容與人們的生產、生活緊密聯繫,高考題經常涉及,屬於地理教材中的主幹知識。該節課內容較多,分為三課時。
  • 高中地理熱力環流專題
    1、熱力環流的形成:2、熱力環流形成的原理:3、氣壓大小及等壓線的判斷(1)在水平方向上:高壓大於低壓,空氣由高壓流向低壓。4、熱力環流實例(1)海陸風(2)山谷風【補充】:谷底多夜雨原因:谷底夜晚氣溫較高,盛行上升氣流,水汽在上升過程中遇冷凝結產生降水。
  • 高中地理說課稿:《常見的天氣系統》
    高中地理說課稿:《常見的天氣系統》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6-09 10:11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大規模的海水運動(第1課時)》說課稿
    《大規模的海水運動(第1課時)》說課稿一、教材分析本節課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節《大規模的海水運動》在學習本節課內容之前,在本單元開始已經了解了自然界的水循環, 以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結束。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讀圖和知識牽引,進一步提高學生對知識連續性的拓展能力及觀察、分析和概括能力,增強地理素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學生理解地理知識來源於生活,運用於生活的特點,激發對於地理學科的熱愛。四、說重點難點重點:理解洋流的概念,能判斷洋流的性質和理解洋流分布規律。
  • 高中地理習題講解:熱力環流及其常見形式
    1.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近地面冷熱不均空氣的垂直運動(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氣壓差異空氣的水平運動形成熱力環流。如下圖所示:2.熱力環流的形成——一個關鍵、兩種運動、三個不同「一個關鍵」(冷熱不均是熱力環流形成的關鍵)(1)同一性質下墊面,考慮緯度差異。(2)不同性質下墊面,考慮熱容量差異。「兩種運動」近地面冷熱不均引起大氣垂直運動導致同一水平面上氣壓差異引起大氣水平運動。
  • 高中數學說課稿:《平面向量》
    高中數學說課稿:《平面向量》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6-24 11:17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高中物理說課稿:《平拋運動》
    高中物理說課稿:《平拋運動》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6-24 10:31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高中數學說課稿:《函數的單調性》
    高中數學說課稿:《函數的單調性》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6-24 11:17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高中數學說課稿:《平面動點的軌跡》
    高中數學說課稿:《平面動點的軌跡》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6-24 11:16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初中地理說課稿:地球公轉的基本特點和黃赤交角說課稿
    初中地理說課稿:地球公轉的基本特點和黃赤交角說課稿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6-09 10:09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高中地理《地球的結構》教案教學設計及說課稿模板!
    《地球的結構》說課稿說課過程: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四節地球的結構。  採用這四種教學方法的依據為:高一學生在初中已經學習過地理,具有一定的地理學習基礎,但是在讀圖分析圖這方面還是比較欠缺,所以在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時,要讓學生自己學會看並分析圖中所反映的地理信息,當學生不理解圖時,就可以讓同學們通過討論合作學習,老師則運用講述法講解。
  • 2019福建教師招聘考試:中學地理 熱力環流基礎知識
    熱力環流是地理學科的專業知識點,如果沒有相關基礎很難全面把握。老師整理一些熱力環流的知識和習題,方便同學們複習鞏固。熱力環流是由於地面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流,它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一、熱力環流的形成1.示意圖2.過程近地面冷熱不均→空氣的垂直運動(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氣壓差異→空氣的水平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