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個採集點
6分鐘
16項腦功能狀態指標
及8項綜合指數
新鮮出爐
這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起來看看吧
↓ ↓ ↓
近日,記者從北京易飛華通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飛華通」)了解到,搭載其自主研發腦電波採集技術與算法分析技術的首創腦電波測量儀,通過多年指標驗證、數據搜索,由「幼兒期」正式進入「畢業實習期」,接下來,將通過進一步科研驗證應用,助力神經元系統醫療大數據領域跨越式發展。
「找個最舒服的坐姿,按照提示做,幾分鐘就好。」來到腦電波測量儀器前,易飛華通工作人員將一個穿戴式採集器的5個採集點分別固定在記者前額和耳部,6分鐘後,16項腦功能狀態指標及8項綜合指數躍然紙上。
腦功能狀態測量儀是採用神經電生理的腦電波採集技術,通過對腦電波的分析與計算,解碼腦波信號,在6分鐘時間內,從腦電波中定量提取大腦的腦耗能、左右腦偏側等16項腦功能狀態指標以及睡眠指數、呼吸指數等8項綜合評價指數,顛覆了對人類大腦及情緒、感受的傳統主觀和經驗判斷,客觀量化地反映當下意識、疼痛、情緒、睡眠四大大腦功能狀態的變化,從而幫助臨床了解到被測者的大腦狀態。
「上述腦電波計算的理論創立和算法實現,已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易飛華通腦數據分析中心主任毛鎣鎣介紹。作為原創獨家技術,易飛華通腦功能測量技術經過幾十年的進步和驗證,通過對兒童、青年、老人、醫護人員、軍人、高管等多種年齡段和職業等十幾萬睡眠、昏迷、用腦習慣、情緒、腦發育等腦功能狀態指標數據的觀察和驗證,從最初的參考數據有限、驗證過程不完善,核心測量技術從量變到質變,截至目前,該技術在輔助心臟康復中心、心理情緒客觀測量、麻醉門診手術監護、睡眠中心評估大腦狀態等多醫療領域科研驗證應用方面均獲得了階段性突破。
「腦狀態測量可以作為大腦的客觀定量評價體系,建立了一套規範、定量、客觀的方法和標準,形成社會人群高效使用大腦、健康使用大腦的嶄新行為生態。」毛鎣鎣表示,現在的腦功能測量技術,不僅可以幫助使用者客觀定量地了解自己當前的大腦功能狀態,還可以儘早發現焦慮、抑鬱、緊張、警醒等不良負向情緒的累積,針對不同群體、不同年齡段人群的腦功能狀態進行預測和評估,從而幫助醫生輔助判斷、精準診療,加大治療效果,「未來,基於神經測量核心技術,我們將不斷拓展腦電波大數據常模參考範圍,打造具有國際意義的神經數據智慧醫療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