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國內首架「甘霖-I」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在甘肅金昌成功首飛。這是我國首次利用大型固定翼無人機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填補了國內空白,成為世界首創,為全球氣象事業和生態環境建設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15時24分,「甘霖-I」從金川機場滑行起飛。飛行過程中,「甘霖-I」顯示防除冰、大氣探測、催化劑播撒等功能正常,系統穩定,性能滿足項目要求。16時1分,「甘霖-I」平穩著陸,首飛圓滿成功。
航空工業黨組副書記、總經理羅榮懷說,這型無人機作為國內第一款用於民用領域的大型無人機系統,開闢了航空先進裝備應用的新領域,是央地融合發展的重要體現。項目在實施過程中,突破了無人機防除冰系統設計、氣象探測作業系統一體化集成等關鍵技術,是大型無人機人工影響天氣的「全球首創」。航空工業將繼續與甘肅省通力合作,努力拓展無人機應用範圍,支持其產業化發展。
中國氣象局副局長餘勇表示,「甘霖-I」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的成功首飛,是人工增雨(雪)工作的裡程碑,標誌著無人機在人工增雨(雪)工作中的技術和手段實現了突破。
據了解,在翼龍-2無人機基礎上改進研製成功的「甘霖-I」是人工影響天氣領域的大型無人機系統。該型無人機具備遠距離氣象探測能力、大氣數據採集能力和增雨催化劑播撒能力,同時擁有可靠的防除冰能力,具備複雜氣象條件下的作業能力,大大提高了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效能。「甘霖-I」人工影響天氣成本低、作業時間長,其機翼掛點多、承載能力大、拓展能力強,較有人機具有明顯優勢。
(原標題:天降「甘霖」!國內首架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首飛成功)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 潘福達
流程編輯:u016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