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香港RTK無人機「首飛」成功,工程管理數位化加速升級

2020-09-05 無人機網

近日,RTK無人機在綠地香港「首飛」成功。無人機數據服務的落地應用,將加速綠地香港在土方測量、工程進度管理等場景的數位化升級。

綠地香港數字科技部總經理兼博置材料公司總經理林曉利,以及工程、運營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在現場實地觀看了無人機飛行過程,詳細了解技術應用細節及軟硬體操作流程。

圖|RTK無人機在綠地香港項目首飛

在目前地產科技引導產業發展的背景之下,應用先進的無人機數據服務技術構建智慧工地,是優化項目工程建設管理,開展智慧化管控的必要措施方法。

智慧工地利用先進技術手段,對項目現場各類數據信息進行採集和利用,通過智能化手段的應用實現對信息的分析和判斷,能夠給相關管理人員決策提供良好的基礎條件,有效控制施工建設存在的風險問題,及時進行進度、安全的預警和工程誤差糾正。

此次無人機數據服務由奇志科技提供,是繼7月22日與綠地香港數字科技部深度溝通後,組織的一次無人機數據服務的現場演示。

圖|奇志科技無人機作業現場演示

奇志科技24小時內完成了數據採集與成果輸出,通過專業的內業數據處理,提供高精度數字三維模型、場地標高點原始坐標文件、場地標高點CAD文件、1:500等高線圖、正射圖、精度驗證表等數據成果。

綠地香港數字科技部總經理兼博置材料公司總經理林曉利總對本次「首飛」表示了肯定:「無人機技術應用於土方測量,不僅比傳統土方測量速度快,且交付的數據成果更豐富。」

此外,相較於人工測量數據,無人機採集的數據更精準,其端到端、自動化的處理流程也解決了人工數據層層流轉的管理問題。

圖|奇志科技飛行專家團隊現場展示

在演示現場,綠地香港基於奇志科技提供的數據成果展開了交流。

奇志科技相關負責人介紹,無人機數據服務不僅能滿足土方測量這一場景,且可以深入應用到土方全生命周期的管控中。

比如,在投拓拿地階段,就可以獲取精準的土方量,指導後期的拿地決策、設計規劃;而在土方開挖過程中,也可以通過無人機實現定期監控,助力房企更有效地管控土方工程。

除了土方測量這一應用場景之外,雙方對於無人機在工程進度管理、現場安全管理、物料人員管理等場景的應用也展開了深度的交流。

由於施工現場所涉及的工作任務目標繁雜,數據信息處理效率需要不斷提升,綠地香港希望通過奇志科技提供的無人機數據服務,使項目施工建設處於全過程可視化狀態。

圖|綠地香港與奇志科技相關成員現場交流

當下,科技已經滲透到房地產價值鏈的各個環節,尤其是在開發環節,數位化、科技化的升級不僅可以助力企業降本增效,也是房企從粗放式運營邁向精細化運營的關鍵路徑。

未來,綠地香港數字科技部將致力於打造智慧工地管理平臺,並應用數據服務平臺,使包括無人機在內的各類硬體設備的價值提升,實現信息的快速共享和有效利用,最終提升項目建設實效性,保障項目工程整體質量,實現傳統建築工程管理的數位化升級。

相關焦點

  • 中國首架大型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在金昌首飛成功
    中國首架大型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甘霖-I」在金昌首飛1月6日下午,由中國氣象局、甘肅省人民政府等主辦的「甘霖-I」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首飛儀式在金昌機場舉行。在履行放飛籤字手續後,省委副書記、代省長任振鶴下達首飛命令。「甘霖-I」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騰空而起,御風飛行。
  • 公司無人機在巴萬高速公路項目首飛成功
    經過前期緊張培訓和精心籌備,中國葛洲壩集團三峽建設公司測繪工程處無人機在巴萬高速公路項目成功實現了首次飛行。與此同時,首批兩架小型無人機在武安總承包項目和聊城棚改項目也順利起飛,配合做好影像資料收集和施工形象監控。
  • 前瞻無人機產業全球周報第85期:全球首款探魚無人機發布!手機APP...
    首飛儀式上,該全自主智能巡航無人機成功演練了自主巡航、查驗取證、遠程喊話、搜尋定位四個海事執法監管科目。綠地香港RTK無人機「首飛」成功近日,RTK無人機在綠地香港「首飛」成功。無人機數據服務的落地應用,將加速綠地香港在土方測量、工程進度管理等場景的數位化升級。
  • 應急測繪能力邁上新臺階,彩虹—4無人機在湖北成功首飛
    本文轉自【湖北日報】;原標題:彩虹—4無人機在湖北成功首飛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祝華 通訊員 王歡 周心峰滑跑、加速、起飛……9月25日10時30分,武漢漢南通用機場,一架標有「國家應急測繪」字樣的灰色彩虹—4無人機,成功飛天,翱翔碧空。
  • 應急測繪能力邁上新臺階,彩虹—4無人機在湖北成功首飛
    原標題:彩虹—4無人機在湖北成功首飛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祝華 通訊員 王歡 周心峰滑跑、加速、起飛……9月25日10時30分,武漢漢南通用機場,一架標有「國家應急測繪」字樣的灰色彩虹—4無人機,成功飛天,翱翔碧空。
  • 國產新一代察打一體無人機"翼龍"II首飛成功 與美"死神"相當
    圖為翼龍II型無人機。(新華社記者 梁旭 2016年11月2日 攝)(人民網北京2月28日電)2月27日,中國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翼龍」II新型長航時偵察打擊一體型多用途無人機系統在西北某高原機場成功首飛。
  • 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甘霖-I」首飛成功
    ,性能滿足項目要求,經過30多分鐘飛行,「甘霖-I」平穩著陸,首飛圓滿成功。  「在翼龍-Ⅱ無人機基礎上改進研製成功的『甘霖-I』是人工影響天氣領域的大型無人機系統,它具備遠距離氣象探測能力、大氣數據採集能力和增雨催化劑播撒能力,同時擁有可靠的防除冰能力,具備複雜氣象條件下作業能力,大大提高了人工影響天氣作業的效能。」中航(成都)無人機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總設計師李屹東介紹說。
  • 國內首架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首飛成功
    1月6日,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國內首架「甘霖-I」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在甘肅金昌成功首飛。這是我國首次利用大型固定翼無人機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填補了國內空白,成為世界首創,為全球氣象事業和生態環境建設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15時24分,「甘霖-I」從金川機場滑行起飛。
  • 全省首個 成都市無人機遙感測量首飛成功
    全省首個 成都市無人機遙感測量首飛成功 2016年07月28日 14時26分
  • 無人機遙感技術在城市綠地監測中的應用
    摘要:快速準確掌握城市綠地信息和動態變化是正確評估城市綠地生態效益和有效規劃管理城市綠地的重要基礎無人機遙感技術的運用為快速準確獲取城市綠地信息提供了技術條件,成為微中觀尺度上綠地監測的重要工具。文章深入研究無人機系統在城市綠地監測中的應用現狀,從綠地信息提取、變化檢測、生態系統服務3方面綜述了國內外最新研究進展,結果表明,無人機遙感在城市綠地信息提取方面的技術已經較為成熟,且在城市綠地變化監測和評估城市綠地生態系統服務方面已經進行初步嘗試。
  • 「京蜓」自轉旋翼支線物流無人機首飛成功
    近日,JDL京東物流全自主研製的「京蜓」自轉旋翼支線物流無人機首飛成功。這也是JDL京東物流繼2018年完成「京鴻」大型物流無人機首飛以來,自主研發的第二款原生支線物流無人機。與傳統固定翼物流無人機不同,「京蜓」 自轉旋翼支線物流無人機是一種起降和飛行方式介於固定翼飛機
  • 翼龍振翅 天降甘霖 國內首架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首飛成功
    原標題:翼龍振翅 天降甘霖 國內首架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首飛成功   中國日報北京1月7日電(記者趙磊)記者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獲悉
  • FH-98無人運輸機首飛、室內巡檢無人機、烏克蘭察打一體無人機…
    尖兵之翼 今天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1.航天科技集團FH-98無人運輸機首飛取得成功7月5日,航天科技集團FH-98無人運輸機按計劃穩穩降落在西北某機場跑道上,標誌該型無人運輸機系統合同交付批次首飛取得圓滿成功,開啟了該機型適航審定序幕,為加速系統推向市場,實現經濟效益打下了堅實基礎。
  • 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首飛成功
    1月6日,甘肅金昌金川機場,航空工業自主研製的中國乃至全球第一首架人工影響天氣無人機「甘霖-I」成功首飛。 據悉,甘霖-I是在翼龍-2無人機基礎上改進研製而來的人工影響天氣領域的大型無人機系統,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成本低、工作時間長,其機翼掛點多、承載能力大、拓展能力強,
  • 國產高端無人機彩虹5首飛 集成眾多尖端科技
    5的工作人員地面人員為彩虹5做保養  8月26日,國內自主研發的大型無人機彩虹5在中國西北某機場成功首飛這款新型無人機擁有更高的載荷能力和作戰效能,這也意味著中國又誕生一款在國際上數一數二的察打一體化無人機,它將在世界範圍內反恐鬥爭及局部衝突中扮演重要角色。  迎著朝陽成功首飛  8月26日早,在第一縷晨光的照耀下,一款大型無人機從機場華麗起飛。它的名字是彩虹5,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所屬中國航天空氣動力技術研究院自主研發而成。
  • 國產大型無人機「翼龍-2人工增雨雪型」在甘肅首飛成功_新聞頻道...
    國產大型無人機「翼龍-2人工增雨雪型」在甘肅首飛成功
  • 深度解讀:無人機自動機場是什麼
    在巡邏領域應用場景中,比如,高速公路日常違章巡邏,水利河道的巡邏,以及智慧城市領域中,城市管理巡邏、環保巡邏、應急巡邏等,能在高空進行大範圍偵察,也能鎖定具體目標進行取證、跟蹤,還能通過機載設備如喊話器對現場進行互動幹預。
  • 飛行「快遞員」——「兩江」號FH-98大型無人機載貨首飛成功
    「兩江號」從寧夏起飛,近一個小時後飛機抵達內蒙古目的地機場,這標誌著兩江新區與順豐速運的深化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也標誌著大型無人機基於業務場景下,首次載貨飛行取得成功,這更是國內企業首次將大型無人機用於物流場景。
  • 港澳代表委員:跨境超級工程加速港澳與內地交流升級
    港澳代表委員:跨境「超級工程」加速港澳與內地交流合作升級  新華社北京3月16日電(記者劉歡)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集橋、島、隧為一體,建設規模龐大,施工環境複雜。歷經十餘年的研究論證與施工建設,這條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通車在即。
  • 又一國產無人機高原首飛!飛得遠、裝得多,1架更比16架強
    9月27日據航空工業官方宣稱,國產新型AR-500C無人機成功實現高原首飛。首飛地點選擇的是稻城亞丁機場,該機場海拔高度高達4411米,是全球海拔最高的民用機場。上午9時,預備工作準備妥當,直升機進行了首飛,離地至10米後穩定懸停,隨後進行了懸停迴轉,前後左右機動飛行等試飛動作,測試15分鐘後安全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