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破解細胞骨架硬度力學奧秘

2021-01-11 科學網

  

一張倒著畫的曲線圖,讓王記增和他的團隊走出了困擾細胞生物力學界幾十年的怪圈——為什麼用不同實驗方法測得的蛋白質微管等效彎曲剛度會相差幾個數量級?

 

蛋白質微管是構成細胞「骨架」的主要結構之一,而這一怪圈是細胞生物力學界幾十年都沒能啃下來的「硬骨頭」。

 

在近日出版的國際期刊《生物物理學期刊》上,蘭州大學王記增小組對這個問題交出了完美的答卷。

 

一場國際權威專家的爭論

 

事情還要從一場德國與美國生物力學界權威專家的爭論說起。

 

蠕蟲鏈模型是最成功的經典高分子物理模型之一。在該模型中,用來刻畫高分子彎曲剛度的重要特徵參數——持續長度,一直被認為是與聚合物分子長度無關的常數。

 

對於細胞中的微管,持續長度是否仍為常數,而不是隨其長度變化?為什麼用不同的實驗方法測量所得微管的持續長度會相差幾個數量級?

 

德國慕尼黑大學統計與生物物理部主席Erwin Frey教授的研究小組特意設計實驗,測量了不同長度微管的持續長度,並於2006年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撰文發表了其實驗結果,他們認為微管的持續長度是依賴於其幾何長度的。

 

而另一派權威專家卻否認這一觀點。

 

美國密西根大學教授David Sept的小組和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軟物質與生物物質物理學教授Fred MacKintosh的小組,聯合運用分子動力學仿真研究了微管的持續長度,並於2010年在《物理評論快報》上撰文指出,微管的持續長度是獨立於其幾何長度的,不同長度的微管均具有相同的持續長度。

 

兩方僵持不下,誰也不能說服誰。

 

這場爭論,激發了蘭州大學西部災害與環境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授王記增的好奇心。

 

倒著畫出新天地

 

然而,王記增和他的團隊在這項研究上並非一帆風順。在數次更換模型、數次計算失敗之後,他們走進了死胡同。

 

「還是不對,這個曲線圖的數據不是我想要的!」幾次更改都得不到想要的數據,王記增終於惱了。

 

他雙眉緊鎖,語氣中有明顯的責備,「你再畫一遍,倒著畫!」王記增對他的學生、後來的論文第一作者劉小靖說。

 

「倒著畫?」劉小靖心裡納悶,但還是照著老師的指示做了。

 

沒想到,「倒著畫」得出的數據讓他們的研究走出了死胡同,並對論文《微管的奇異彎曲行為》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這篇論文在耦合結構力學與聚合物分子理論的基礎上,分別從彎曲、屈曲及統計熱力學行為等角度,系統研究了細胞「骨架」中微管的力學性質,首次給出了刻畫微管等效彎曲剛度的特徵量——持續長度隨幾何尺寸、材料參數及加載方式變化的一個封閉形式解析表達式,從而完美解釋了為什麼基於不同實驗技術與方法測量所得微管持續長度相差幾個數量級的難題。

 

「科學創新需要發散性思維,沒有規律可言,不會走完A,就一定是B。」回憶起當日如何走出困境,王記增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說。

 

「馬尾辮」反而比「板寸」更硬

 

在研究過程中,王記增小組還有一個意外的收穫:發現了細胞「骨架」硬度的力學奧秘。

 

「你說是板寸硬還是馬尾辮硬?」對於該發現,王記增形象地打了個比方。「當然是板寸硬。因為頭髮越短越硬,越長越軟,這是普遍規律。」

 

但他們的研究發現,形狀似頭髮絲的蛋白質微管有一個奇異的力學特性——其具有的熱擾動剛度在15微米左右最硬,1.5微米左右最軟。

 

王記增介紹說,這一奇異彎曲行為可解釋細胞有絲分裂後期,由微管構成的紡錘體如何有效地將具有細胞尺寸間距的兩個中心粒連同染色質一起撐開,而不至於發生屈曲失穩。

 

「細胞骨架決定著真核細胞的力學性質,並與其移動、生長、分化和繁殖等基本細胞功能有關。」王記增告訴記者,該研究雖然看似理論性很強,但有助於加深對作為細胞骨架基本構成單元的微管、微絲和中間絲等生物聚合物分子統計力學性質與行為的認識,對從分子與細胞層次理解生命現象乃至重大疾病的發病機理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論文評審人亦認為:「其揭示的蛋白質微管力學性質的尺寸效應非常重要且意義深遠,將引起生物物理學界的廣泛興趣。」(來源:中國科學報 劉曉倩)
  

相關焦點

  • 微專題——細胞骨架
    它所組成的結構體系稱為「細胞骨架系統」,與細胞內的遺傳系統、生物膜系統、並稱「細胞內的三大系統」。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雙分子層C. 磷酸和脫氧核糖交替連接形成DNA的外側骨架D.細胞骨架的成分是蛋白質和磷脂2.有關細胞內囊泡運輸的敘述正確的是A.細胞核內的RNA通過囊泡運輸到細胞質B.蛋白質類的激素經囊泡運輸分泌到細胞外C. 細胞器之間都能通過囊泡進行物質運輸D.
  • 人體奧秘之細胞的暗戰
    當同學們高中生物學習完必修一的第一章至第三章的內容,明哥為同學們推薦一部課餘觀看的經典生命科學紀錄片《人體奧秘之細胞的暗戰》 。人體細胞系統的精細機制;從狂熱的、扮演著針對進出細胞的每個物體的安全防禦系統的細胞膜、貫穿細胞的輸送物質顆粒的細胞架、以及保持整個細胞世界運轉的線粒體,到保存著DNA的細胞核和成千上萬種各自擁有不同的蛋白質的合成。
  • 關於細胞骨架了解性介紹
    在細胞結構的學習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細胞骨架」的概念,很多同學都會誤以為是細胞膜導致出錯,希望大家對細胞骨架的概念有所了解,掌握其與我們學習的內容有何關聯。狹義的細胞骨架概念是指真核細胞中的蛋白纖維網架體系(微管、微絲及中間纖維組成的體系)。
  • 細胞骨架與有絲分裂
    高中生物學細胞骨架相關知識只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學必修1第3章第2節「細胞器-細胞內的分工合作」中簡略提到「細胞骨架是由蛋白質纖維組成的網架結構」。
  • 認識一下細胞骨架體系
    人體有骨骼的支撐,細胞也有它自身的骨質系統作為支撐,是真核細胞藉以維持其基本形態的重要結構,被形象地稱為細胞骨架。分為狹義和廣義:從狹義上講是真核細胞中的蛋白纖維網架三大體系微管(microtubule,MT)、微絲(microfilament,MF)及中間纖維 (intermediate filament, IF)組成的體系,被稱為「細胞骨架系統」。 其與細胞內的遺傳系統、生物膜系統、並稱「細胞內的三大系統」。
  • 【細生】 細胞骨架
    本期我們將複習細生第八章——細胞骨架
  • 破解人類大腦的奧秘,紀錄片《打開思想的大門》普及腦科學
    破解人類大腦的奧秘,紀錄片《打開思想的大門》普及腦科學 新民網9月12日消息,今日(9月12日),一部展示腦科學領域令人驚嘆的發展進步和潛力誘人的機遇的紀錄片——《打開思想的大門》向全球發布,陳天橋雒芊芊研究院
  • 南開團隊在細胞中間纖維骨架超分辨成像研究中獲重要進展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潘雷霆)細胞骨架主要包括微管、微絲及中間纖維,與細胞內的遺傳系統、生物膜系統並稱「細胞內的三大系統」,共同維持和保證細胞內部結構和功能有序性。近日,南開大學物理科學學院潘雷霆副教授、許京軍教授研究團隊與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Ke Xu教授團隊基於超分辨光學成像技術在細胞中間纖維骨架動力學變化特性方面研究獲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封底(Back Cover)論文形式發表在國際知名綜合類學術期刊《Advanced Science》(IF:15.804),題為「Hypotonic stress induces fast, reversible degradation
  • Sci Signal:重排細胞骨架——細胞膜小分子易化細胞運動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細胞生物學家已鑑定出某些分子如何改變細胞骨架形狀和驅動細胞運動的關鍵步驟。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2012年12月13日期的Science Signaling上,具有搞清楚什麼觸發轉移癌細胞的擴散和傷口癒合的含意。
  • 遺傳發育所在微絲細胞骨架調控突觸發育研究中取得進展
    神經元之間如何「交談」,如何在高度複雜的神經網絡中精確地傳遞信息,從而控制我們的各種行為和高級認知功能,一直是神經科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之一。神經突觸是神經元與其靶細胞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的特化結構,其結構和功能異常往往導致多種神經精神疾病。微絲細胞骨架對於突觸的形態發育和功能至關重要。然而,由於研究工具和方法手段的限制,我們對微絲細胞骨架如何在神經突觸發揮作用所知甚少。
  • Stem Cells:新研究在幹細胞中找到「不老之泉」的奧秘
    2016年7月26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項研究表明不老之泉的奧秘可能在於胚胎幹細胞中一個叫Nanog的基因。「關於Nanog的研究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衰老過程,最終知道如何逆轉衰老。」為了對抗衰老,機體儲備了一些具有器官再生能力的成體幹細胞,這些幹細胞位於機體的每個組織內,能夠在需要的時候快速應答。但是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許多成體幹細胞無法再很好地完成它們的工作,這就可能導致衰老相關疾病的發生。因此逆轉衰老對成體幹細胞的影響,重新啟動這些幹細胞能夠幫助克服這一問題。Andreadis他們之前就發現成體幹細胞形成肌肉的能力會隨著衰老逐漸下降。
  • Science:周期性的細胞骨架結構的構建
    來自哈佛大學,霍德華休斯醫學院的研究人員以肌動蛋白,血影收縮蛋白(spectrin) 等相關蛋白為基石,搭建起了一個周期性的細胞骨架結構,這對於深入了解細胞「動態」,以及重要的離子通道,具有積極的意義。相關成果公布在Science雜誌上。
  • 細胞骨架的結構和功能
    在細胞生物學的發展中,隨著電子顯微鏡和染色技術的應用,除了不斷認識各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以外,還發現在細胞質中有一個二維的網絡結構系統,這個系統被稱為細胞骨架
  • 細胞的奧秘答案-細胞的奧秘
    細胞的奧秘曾憲錄答案1章節測驗1【單選題】列文·虎克最先看到的活細胞是(C)。A、白細胞B、上皮細胞C、紅細胞D、細菌細胞2【單選題】選擇正確答案(A)。A、動植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B、只有植物體是由細胞構成的。
  • 教師招聘高中生物《細胞骨架》教案
    《細胞骨架》教案一、教學目標1.描述細胞骨架的概念、細胞骨架的結構及其特點、功能。2.通過觀察和分析細胞骨架圖片,提高概括能力和歸納能力。3.認同結構和功能相統一的生物學觀點。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細胞骨架的結構及其特點、功能。
  • 2019廣東教師招聘高中生物《細胞骨架》教案
    《細胞骨架》教案一、教學目標1.描述細胞骨架的概念、細胞骨架的結構及其特點、功能。2.通過觀察和分析細胞骨架圖片,提高概括能力和歸納能力。3.認同結構和功能相統一的生物學觀點。二、教學重難點重點:細胞骨架的結構及其特點、功能。難點:細胞骨架的結構及其特點。三、教學過程(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1.人之所以有著一定的形態是為什麼呢?
  • 因為「細胞骨架」被誤傷了
    秘密都在於細胞內一種重要的結構---微管。 微管是什麼? 類似於人體中具有骨骼系統,在大部分高等動物細胞中分布著很多由蛋白纖維交織而成的立體網絡體系,這些被稱作細胞骨架的結構在維持細胞形態,保持細胞正常功能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細胞內含有大量的骨架蛋白,其中很重要的一種就是微管。
  • ...分會場介紹—S12 細胞代謝與疾病&S13 植物細胞骨架與細胞壁
    PAKs in cancer丁春明 教授, 溫州醫科大學報告題目:CC趨化因子受體調控非酒精性脂肪型肝炎進展王福俤 教授, 浙江大學報告題目:Ferroptosis : New Target to Protect Against Cardiomyopathy楊濤 教授, 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報告題目:神經遞質對胰島細胞功能調控的機制研究李小英
  • 細胞骨架結構可調節糖酵解
    細胞骨架結構可調節糖酵解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4 11:17:06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Gaudenz Danuser和Christoph J.
  • 細胞骨架結構改變可降低對疼痛的敏感程度
    最近,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王韻教授及其團隊,公布了他們此研究問題上的最新研究成果:改變大鼠細胞骨架的微絲結構,能夠減少其對疼痛的敏感程度。研究論文於6月24號發表在《科學·信號》(Science Signaling)上。某些特定的神經細胞可以感受到疼痛。與其他細胞一樣,神經細胞內也有由蛋白質組成的細胞骨架。而肌動蛋白是細胞骨架微絲中的一種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