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可養,綠鰭馬面魨充滿著巨大的想像空間

2021-01-07 水產頻道
  中國水產頻道獨家報導,


  黃海所陳四清等領頭已悄悄推廣了3年,南北可養,綠鰭馬面魨充滿著巨大的想像空間!


  圖/威海銀澤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從曾經30多萬噸,到目前只有2千多噸,不足歷史產量的1%!從過去的3分/斤,上升到50元/斤,上漲1千多倍!從沿海地區熟知的「剝皮魚」「海老鼠」「海雞魚」,到川渝吃火鍋欲罷不能的「耗兒魚」,這條魚的市場潛力充滿著巨大的想像空間!它就是——綠鰭馬面魨,曾經是我國僅次於帶魚的第二大傳統捕撈產品。


  綠鰭馬面魨


  幸運的是,黃海所的陳四清研究員等領頭的團隊堅持十幾年攻關,近些年已經攻克了綠鰭馬面魨規模化苗種繁育技術!陳四清團隊自2006年開始綠鰭馬面魨人工繁育試驗研究,從2015年開始攻關綠鰭馬面魨的規模繁殖,2018年突破綠鰭馬面魨規模化苗種繁育,2019年突破了100萬尾、200萬尾的繁殖規模,2020年實現了300萬尾,現已形成工廠化車間養殖、池塘養殖和網箱養殖多種模式。


  陳四清研究員(圖源:黃海所)


  陳四清研究員簡介


  陳四清,博士,研究員。九三學社黃海水產研究所基層委員會主任委員,山東省政協委員。海水養殖生態與技術研究室珍稀海洋生物繁育與保護團隊學術帶頭人,中國海洋大學碩士生導師,上海海洋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現代農業產業體系(貝類)頭足類種質資源與繁育崗位科學家。突破半滑舌鰨、圓斑星鰈、星突江鰈、綠鰭馬面魨、狼鰻、海蜇、金烏賊等苗種繁育及養殖關鍵技術,研製並推廣應用水產包膜微顆粒飼料等。獲青島市總工會「工人先鋒」、青島市「勞動模範」、「山東省優秀工程師」、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榮譽。發表論文188篇,制修訂國家和行業標準33項,出版專著8部,授權發明專利24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獲得成果獎勵28項。


  綠鰭馬面魨養殖優勢


  1.耐溫在9℃~30℃。所以適合養殖範圍很廣。

  2.在北方的冬季,一般的海水魚沒法養殖,因為北風大,水溫也低。能在春季到秋季這短短五六個月時間就把魚養成,達到消費規格實現當年上市,目前只有綠鰭魨能做到。

  3.生長速度快,五釐米的苗種在適溫下養四個月就可以達到三兩左右。如果在南方可以全年養殖,一周年養一斤左右。

  4.這種魚的消費消費市場廣闊,二兩以上就可以銷售,可以不斷地銷售達到商品規格的魚,降低養殖的風險。

  5.這類魚的皮膚具有非凡的潤溼特性,不僅可以自動清除身體上油滴,還能抵抗病害的侵擾,是適合大網箱養殖的優良品種。

  6.馬面魨還有一個顯著特點,可以啃食網箱網衣上的附著物,起到保持網衣清潔的作用,可減少更換網衣的操作,降低勞動強度,減少備用網箱節約成本,減少對魚生長的幹擾,避免受傷感染。所以綠鰭馬面魨養殖幾乎不需更換網衣,非常適於網箱養殖尤其是大網箱、深遠海網箱養殖。



  養殖案例


  據威海銀澤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介紹,煙臺香川水產有限公司於2020年6月15日購進全長5公分的人工孵化綠鰭馬面魨苗,在煙臺東口子海灣進行網箱養殖。


  養殖方式:網箱養殖,5米*10米網箱。

  放苗時間:2020年6月15日。

  投苗密度:3萬尾每網箱,共50萬尾;5公分的人工孵化綠鰭馬面魨苗。

  投餵方式:第一個月投餵魚漿和蝦糜,一個月後投餵冷凍小蝦米和顆粒餌料,在養殖一個月後進行幼苗大小的挑選,並降低密度。前期每天投餵3-4次,2個月後每天投餵兩次即可。餌料投餵過程全部採用網箱懸掛方式投喂。到9月份中旬開始挑選3兩以上規格進行陸續銷,到10月底全部售完。

  收購價:約50元/斤。

  總產量:約15萬斤;成活率>90%。

  料比:據介紹餌料成本約8斤小蝦米可長一斤魚。


  人工育苗成活90%,可全程投餵人工配合飼料


  目前該品種已經成功實現了南北接力養殖模式。2020年7月份在福建寧德、霞浦、羅源、連江等地分別購進人工孵化馬面魨苗,成功度過夏天高溫季節,成活率達到90%以上。


  特別是寧德南海水產科技有限公司、霞浦蕊特養殖公司,根據馬面魨的習性,結合當地的水質、餌料等各方麵條件,摸索出適合南方養殖綠鰭馬面魨的養殖模式,為綠鰭馬面魨的推廣積累了豐富的養殖經驗。


  據了解,綠鰭馬面魨可全程投餵人工配合飼料。因為養殖規模尚未鋪開,還沒有形成專業對口的商品飼料,多採用舌鰨飼料、大黃魚飼料等代替,一般飼料粗蛋白需要40個蛋白以上,綠鰭馬面魨就像老鼠一樣進行啃食。參考曾經年30萬噸的高峰捕撈量,假設可以形成15萬噸的養殖規模,按大黃魚2.0左右的料比類比估算,大約有30萬噸的飼料潛力空間。而現在——還是一片藍海!


相關焦點

  • 有趣的海魚類型之綠鰭馬面魨、黃鰭馬面魨
    綠鰭馬面魨,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沿海,是我國重要的海產經濟魚之一,南海產的體型比較小,而黃海、渤海產的比較大,最大能夠有三個巴掌那麼大,俗稱燒烤魚、馬面魚。辨識綠鰭馬面魨也不難,它之所被俗稱為馬面魚,主要是因為它的臉直長,鰓孔很小,嘴小,跟馬臉很相似。
  • 綠鰭馬面魨苗種繁育技術實現重大突破
    6日,記者從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獲悉,該實驗室海洋漁業科學與食物產出過程功能實驗室珍稀海洋生物繁育與保護研究團隊,自2006年開始進行綠鰭馬面魨人工繁育試驗研究,在野生親魚馴化、生殖調控、受精卵收集和孵化、苗種培育和餌料轉換等方面逐步攻克難關,近期成功突破了綠鰭馬面魨苗種規模化繁育技術,現已形成工廠化車間養殖
  • 威海新增2處省級水產原種場|綠鰭馬面魨 、紅鰭東方魨,長啥樣
    9月2日,省農業農村廳公布了2019年度新認定的8家省級原良種場名單,威海市慧源水產有限公司威海慧源綠鰭馬面魨省級原種場、銀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威海文登紅鰭東方魨省級原種場成功入列
  • 生長五個月「遊」上餐桌當「網紅」全國都愛咱青島的這個「魨」!
    陳四清團隊自2006年開始綠鰭馬面魨人工繁育試驗研究,從2015年開始攻關綠鰭馬面魨的規模繁殖,在2019年突破了100萬尾、200萬尾的繁殖規模,突破了綠鰭馬面魨苗種規模化繁育技術,現已形成工廠化車間養殖、池塘養殖和網箱養殖多種模式。蓬萊市海頭村繁殖基地的綠鰭馬面魨。
  • 管它剝皮魚還是扒皮魚、特仔魚還是馬面魨,這樣做最地道
    大剝皮魚-馬面魨-特婆 剝皮魚-馬面特 剝皮魚學名叫綠鰭馬面魨,潮汕俗名:特仔 有些地方叫它橡皮魚、豬油、皮匠魚、麵包魚、燒燒角
  • 海帶、平鮋、馬面魨,威海新增3處省級水產原種場
    分別是榮成海帶良種場、榮成許氏平鮋原種場、文登綠鰭馬面魨原種場  近日,省農業農村廳公布2018年度新認定省級原
  • 食用河豚「解禁」兩個品種:紅鰭東方魨和暗紋東方魨
    近日,農業部辦公廳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了《關於有條件放開養殖紅鰭東方魨和養殖暗紋東方魨加工經營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意味著自1990年起不得流入市場的河魨(俗稱河豚)可以有條件「合法化」食用了。這條「解禁令」的出臺之路並不輕鬆,參與起草人表示等了15年。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一種程序化調控紅鰭東方魨...
    日前,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徐後國等發明的「一種程序化調控紅鰭東方魨膽汁酸分泌的營養學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授權專利號ZL2019109516314。   紅鰭東方魨(Takifugu rubripes)是我國北方重要的海水養殖品種之一。